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特征及其价值发现

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特征及其价值发现

时间:2022-05-24 11:50:04 浏览次数:

摘 要 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行有许多依据,内在依据是“职业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依据是以人为本,理论依据是“职业人”的自我建构。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包括五方面的基本特征,即教育对象的人本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过程的创造性、教育结果的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多元性。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真谛是以人为本,价值体现为终极关怀,它在人的发展和人的职业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理论依据;基本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9-0064-06

自我国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学术界、实践界都对素质教育问题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由于教育的层次不一,性质不同,各级各类教育实践的素质教育内涵也存在差异。职业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其专业性特点决定了其相对于普通教育素质教育而言,有其特定的内涵。在此,笔者就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特征和价值作一探讨。

一、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依据

可以说,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转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或者说这些方面所反映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都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推进的现实依据,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行也有着许多的理论依据。

(一)“职业人”的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在依据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为社会培养技术型、实用型劳动力,过分强调社会需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这就导致了受教育者个体的单面性。职业教育强调培养职业人理所当然,但是如果培养单纯的职业人,则学生在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就难免会有缺陷,而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促进职业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推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倡导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吻合。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与要求包括德才兼备、手脑结合、身心和谐、注重发展能力、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统一等等[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了“脑力与体力结合”以及由“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为主的全面发展教育。从实质来看,这种教育是着眼于人的体力和脑力,即社会成员的构成要素及其品质的发展。因此,这种教育与“素质教育”似乎是贴合、合理的。况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教育的不断完善,全面发展教育的因素还会进一步优化、丰富和发展,其时代性、全面性、整体性、发展性、能动性与素质教育是吻合的。其次,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中,推崇全面发展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职业人的综合素质,促进职业人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职业素质的提升。

第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首先,职业教育素质教育适应每个从业者现代化的要求,以职业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指向,其时代性和社会公益性均体现在对素质的要求中,这就使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指向与任务更加清晰、具体。此外,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通向未来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整体的、面向未来的、高度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素质教育是其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力求教育目标、教育手段和教育成效的一致性,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本体功能,使全面发展教育落实到从业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如此,职业教育的功能才得以发挥,全面发展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所以,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职业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以人为本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它通过倡导教育革新运动,冲击了美国的传统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潜能的发展和自我实现,主张教育是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是罗杰斯,他主张在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注重人的终极成长,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培养“完整的人格”,因此,人本主义强调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层面的发展。人本主义认为,接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应该是已经“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适应和如何变化的人”。罗杰斯认为,这种“完整的人”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简单的说就是知情合一的人”。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职业人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如下一些特质:能自发组织活动并承担相应责任、能自主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能自主获取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变更适应性、善于处理所面临的新问题、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现在的职业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人,而是能够适应不同职业的基本素质,不断关注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所以,以职业人为本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职业人”的自我建构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认知、理解、解释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并且在人际的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教育所重视和关注的内容也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习及其知识的形成。它具有如下特点:知识是学习者在自我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中自觉构建的;知识只是一种解释或者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他认为学习是意义的生成过程,主要是由个人自己决定的。每个学习者都以原有的已经形成的知识背景而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同时,原有的知识因为新知识的进入而进行着调整和改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形成和积累了自己丰富的经验。教学要把学生已经积累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来。每位教师的作用则由传统的传递知识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学生积极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注重通过素质教育的培养,使职业学校培养的职业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创造性的学习,发挥创造性思维等综合素质,使职业人具有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职业人通过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建构,对自己的职业、职业素养、职业精神、技术素养、技术精神等进行构建,对职业人自我不断构建的能力正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体现,也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本真

(一)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

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它是专指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的素质教育。就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而言,应该有更加具体的特定性内涵,其应该体现职业教育的性质以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为此,笔者对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作如下定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的、以提高职业学校全体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不是全部内容。

(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对象的人本性

面向所有学生,承认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以生为本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教育理念,以生为本指导下的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是教育必须面向所有受教育者,尊重学生的差别;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为核心;肯定人的发展为最高教育价值,把教育视为人生存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基本环节。人本性的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中,使职业学校所有的学生,都受到适当的、适宜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在各方面都能得到比较全面的、充分的发展。这里的全体学生不是抽象的集合概念,它既是指接受职业教育的全体学生,更是指一个个发展有差异的学生群体,包括职业学校面广量大的后进生群体。这是职业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要区别。应试教育常常是对有差异的学生进行甄别与选拔,因此,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带有歧视性的选拔教育、淘汰教育,它常常以忽视“问题学生”,或者暂时落后学生的发展为代价。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相对公平的、面向大众的教育,它所坚持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分类教育”“分型教育”,它在教育、教学以及办学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学生发展的意愿以及根据学生性向发展的差别性,让其接受不同的专业教育,提供给他们不同的教育“菜单”;而且,在教学管理中实施弹性学制,以个性化的教育教学为指导,力求使教育教学的进度和方法适合个人特点,使学生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完成学业,寻找到适宜的工作岗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毕业的基本标准,优异人才也能从中脱颖而出,“怪才”“偏才”等特殊人才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学习。相对于应试教育围绕“升学”和“高考”指挥棒对学生教育的压制性,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虽然有毕业的基本要求,有“规定要求”,但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一方面其对所学专业和内容更感兴趣,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是在相对自由的环境和氛围下进行的,没有升学压力的牵绊与痛苦,因而,学生学得更为轻松,其创造性的发挥自然有更好的环境与机会。

最后,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中,在体现学生发展共性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从理论上说,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职业教育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是更能够让学生个性得以展现的教育。

2.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全面性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任务,也是素质教育最终的最根本的目标。具体地说,就是通过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职业学校学生不仅在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德、智、体等方面能够全面发展,而且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性固有的内在元素(“天性”)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有机的和谐的发展。人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对身心潜能的开发,同时需要通过教化将社会文化在个体身上“内化”,使个体获得遗传素质中所没有的新的积淀、新的本性、新的特质(“习性”),这是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职能。“天性”与“习性”的全面发展,构成了素质教育的目标指向[2]。天性是固有的,习性是后天习得的,正是素质教育使得职业学校学生的“天性”与“习性”得以展现与发展。

3.教育过程的创造性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在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以及管理过程中,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与发展的路径。如在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就能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精神得到积极的培养。

4.教育结果的发展性

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最终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包括不适宜就读普通教育的偏科生、后进生都能在现有基础上有所发展,甚至充分发展,个性得到较全面的展现。可以说,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是被淘汰而无奈就读职业学校的,但是由于职业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同的培养目标指向性,大多数职业学校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后都能有所发展,并最终获得职业资格,顺利就业。

5.教育评价的多元性

由于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与普通教育所遵循的教育理念不同、培养目标不同,进而人们对教育评价的理解和运用不同。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评价功能、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首先,就素质教育评价功能而言,它所关注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很显然,这与为少数学生服务的选拔性应试教育是有根本性区别的。

与此同时,素质教育还是面向所有学生,包括发展暂时落后者的发展性教育。也就是说,对于所有学生来说,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所关注的不再是所谓的少数学习优秀生,而是全体学生,包括全体后进生群体。其次,相对于应试教育或者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这与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把教育的价值定位在发展功能上密切相关。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的素质教育,评价关注的是如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一个教育对象都能尽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它不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更多的是以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为核心标准进行评价。这个评价标准是多元性的,是一个包括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心理素质等在内的综合评价标准体系。一句话,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评价的标准是以素质标准为主,素质标准、职责标准和效果标准相结合的多元结构。所谓素质标准是指从评价对象完成各种教育任务时应该具备的条件的角度来确定的评价标准[3]。

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价值发现

(一)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

1.以人为本: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真谛

教育价值具有多元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其价值目标也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不仅在于各有其不同的价值目标和标准,还在于各种不同的价值在现实教育中其重要性有不同的排序,具有层级性。一般而言,人们必须选择那些被认为最重要的价值首先予以关注并促成实现。从我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来看,主要遵循的是社会价值目标,把教育培养人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而促进人自身发展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现。在职业教育中,一般也都是把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获得职业资格作为职业教育的价值目标追求,强调学生在未来如何更好地就业以及适应岗位的需求。然而,在当今,教育必须回归其原本的价值功能,这就是必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如此也就确立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定位。

“以人为本”是一个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以人为本”意味着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人文关怀优先于教育的社会性目的,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坚持的以社会为本位,强调通过教育使个人为社会所用。所以,基于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观,在职业教育中必须首先尊重人的价值,相信职业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才,都是可塑之才,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坚信只要通过适当的职业教育,他们都能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尊重每一个学生,包括后进生全面发展的权利,追求个性发展的权利,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职业教育工具性的社会目的。这些表明:人的潜能的开发、人性的丰富、人生意义的充盈具有最高的社会价值,职业教育要以人的幸福为终极目标,所以,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其所实施的素质教育更多地着眼于学生以职业素质与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建构与提升,这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为人成为真正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与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可能的路径。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是通过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通过具有人本性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路径,赋予个体劳动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使得所有学生获得职业资格,具有符合某个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更在于能够促进职业学校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如积极的心态、厚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素养、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良好的职业道德、生存发展的职业技能;还在于较普通教育能够为学生的个性展现提供更宽广的舞台,能够引导学生个体发展不断完善。

其次,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实施的不单是职业技能教育,教育目标不只是学生获得职业资格和顺利就业,而且,还特别关注个体素质的相对完善,强调为职业学校学生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个体素质是一个包涵了思想道德素质、综合能力、个性特质、身心健康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职业教育属于专业教育,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只是其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不是全部目标。研究与实践也都表明,作为职业学校毕业生要能够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不仅需要求职者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更多的是需要毕业生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一个缺乏丰厚的人文素养、心理不健全的劳动者不可能成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优秀人才。而素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每个职业学校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达到身体、心理、品德、技能、专业素养等不同层面的要求,所有这些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更有条件回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这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较之普通教育素质教育实施更为有利的条件,因而,有助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职业教育中,学生专业的选择具有自由性,专业的品种具有多样性,这也就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尊重每个个体的发展,追求每个学生成为敢于创新和挑战的鲜活的个体,这对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与职业发展

1.终极关怀: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价值的追问

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职业学校学生包括职业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在经济社会领域,还是在生活方面,都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而言,不仅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人”,而且,要使这种“技术人”同时成为一个“文化人”“社会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也只有这样的现代人,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有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潜能。在这方面,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其独特的“化人”的价值越发显现。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对学生职业发展的作用,就本质而言,是从存在意义的角度研究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实质是对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所具有的真实价值的追问。对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价值进行追问与探索,其目的就是要揭示在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再就业以及未来职业发展中素质教育的价值问题,从而使素质教育成为职业学校以及学生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这样的素质教育价值追求,体现了职业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的教育本真。

2.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在人的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职业教育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和积累更加厚实的就业资本。职业教育教学的专业性、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就业导向性,决定了在职业教育中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素质为目标指向,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等都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学生具有获取职业资格的职业素质是其主要目标之一,相对于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往往更具有就业竞争力,更易获得第一就业岗位。

其次,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有助于促进专业技能品质的提升。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推崇素质教育的理念,正是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强化。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教育,使所培养的人才不再是简单的技术人,而是更具生命力、发展力和创造力的个性更加丰满的人。不仅如此,在职业教育中倡导素质教育,可以做到在深化专业教育的同时,使学生不满足于对特定专业知识的现成接受,还能使学生获得贯穿于现代知识之中的科学思维和理性精神,从而使学生内在的构建获取新知识、生成新知识的自觉和应付新问题的能力[4]。

第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关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可持续性,有助于个体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延续职业发展期。其一,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体系结构是一种更加开放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更有益于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结构的形成与优化,有利于毕业生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更多就业机会的选择。其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倡导终身教育的学习观与职业发展观。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为广大职业学校学生提供了职业发展的氛围与持久的动力。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为人才成长与职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平台,并为其后续发展提供方法、理论借鉴和迁移。其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体系,有助于职业发展素质建构和知识技能更新。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中,不仅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的传授与训练,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方法的传授,使学生能够依据已有的知识能力体系结构,借助于习得的方法体系,不断获得新的社会、职业发展需要的职业素质,从而提高其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和信息的选择能力。面对职业世界的判断与行动能力,形成有效的有利于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方法体系,能够自主的应付纷繁复杂的职场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四,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创业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创业是职业学校和高校学生的新课题、新挑战、新机遇。创业创新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核心内容。职业教育倡导创业教育,尤其是在我国就业大军正经历就业难的今天。创新教育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普遍的价值追求,这也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特别提倡和重视的内容。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对职业教育创新教育最普遍,也是最强烈的改革与发展要求。因此,创业创新教育为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学校学生个体职业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支持。另外,具备创业素质可以提升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机会和职业发展的空间。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对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都对培养学生创业创新素质提出了要求,也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环境与条件。

参 考 文 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119-122.

[2]孙孔懿. 以人为本的郑重承诺——素质教育本质特征再认识[J].江苏教育研究,2006(3):4-8.

[3]吴迪.多元性:素质教育评价的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1(4):38-40.

[4]孙建明. 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4(2):63-65.

推荐访问: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 理论基础 特征 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