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时间:2022-05-25 19:50:06 浏览次数:

摘要:在保护古建筑方面,我国还缺乏有效的措施,部分领导人以及城市规划人员在古文化保护层面上认识不够。最终,导致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被列在拆迁清单上。因此我国面临不仅仅是建筑物的丢失,更重要的是古建筑背后文化的流失。在此基础上,本文笔者从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古建筑保护现状,并提出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意义;措施

一、古建筑保护的意义

(一)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古建筑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见证了一座城市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也是一座城市历史的印記。一旦古建筑遭到破坏,不仅失去了一座城市的见证者,并且也对我国文化遗产造成损失。古建筑存在的意义并不在于它能住多少人,更在于其自身的历史遗迹和内涵。如今在很多城市也出现了一些仿古建筑,而外表建造的如何逼真和神似,也没有历史内涵,只是一个钢筋水泥堆砌成的建筑物,文化内涵永远无法达到古建筑的高度。在研究古建筑时不能仅将关注点放在外在的美学上,更应该重视内在的文化内涵,真正发挥古建筑承载历史文化的作用。

(二)古建筑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实物

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中国的古建筑艺术更是东方艺术的奇葩。它不但完全独立于西方建筑体系,更影响着周边国家的建筑特色,形成了东方古典建筑体系。参观中国古代建筑不仅可以感悟到其独特的魅力,更是让国人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为我们曾创造出如此精湛的建筑品而自豪。位于首都北京城的故宫,建筑设计极为精湛,金碧辉煌的琉璃屋顶,莹白无暇的玉石雕栏,殷红肃穆的宫墙殿柱蔚为壮观,使人感慨不已、浮想联翩。然而,故宫历经沧桑,饱经劫难,又因不能尽情饱览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典藏而遗憾不已。

(三)古建筑是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

古代建筑和其他物质文化遗存一样,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实物,我们从对古建筑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同一时期其他科学的发展情况和当时所达到的水平。例如,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距今已有 1400 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赵州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单孔跨度为 37.4m,在桥两端采用敞肩拱的形式各辟两个券洞。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在世界土木工程桥梁史上是一个创举。如果当时没有数学、工程力学、物理学的发展,这桥是难以建成的。对于建筑史的研究来说,古建筑更是直接的实物例证,因为任何一座古建筑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艺术风格、风俗习惯等等。因此,研究中国建筑史,古建筑是最好的例证。

(四)古建筑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民对文化的需要将更为迫切。古建筑在新的时期又担当起文化休闲娱乐场所这样一个新的历史使命。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拥有独特的古建筑,那么该古建筑会在目的地形象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古建筑资源本身拥有的巨大品牌效应,可提高远距离游客的到访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些名胜古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友人纷纷前来参观游览,为促进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公路交通和服务行业等相关部门的迅速发展。由此可见,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各市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五)古建筑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

中国的古建筑在艺术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极其丰富而辉煌的成就,在建筑布局、材料、施工、艺术装饰、传统风格等方面,是几千年来无数工匠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些古代技术成就,对现有的有关专业人员,有着极大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如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对现代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六)古建筑是衡量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工具

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同,而古建筑的保护对于现代的研究具有实用价值,它的内在结构、建设材质与设计风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科学发展情况以及历史的风俗习惯等,因此保护古建筑对于研究历史、吸取历史发展的精髓具有积极意义。

二、我国古建筑保护现状

(一)砖体风化

在我国古建筑中损坏最为突出的就是石构件砖体风化,可以采取砖体拆砌换新的办法,虽然更换成本不高,但随着修缮规模的扩大,先进技术的使用,使得砖体出现酸碱保护问题,这就对保护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大木损毁

古建筑中木质结构相当普遍,也是最容易损坏的,大木结构在环境的作用下,容易变形、腐朽,需要根据毁损程度进行经常性维护工作,导致维护成本不断增加。在保护资金方面出现了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挪用资金等问题,影响并阻碍了对古建筑的及时维修保护。

(三)人为保护不当

我国在对古建筑保护的质量上并没有太大的提高,因为古建筑保护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但我国目前并不具备这些要求,由于保护人员的水平低下、素质不高,在技术与能力方面的不足,使得对古建筑保护的工作很难开展。

(四)建筑结构及材料防火性差

受到古代建筑工艺水平的影响,当时只能够利用木材和砖石来建设房屋,这使得古建筑通常都为木质结构合砖木,雕梁画柱尽管十分美观,但是在消防安全方面,则防火性较差,易燃物质使得古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则火灾蔓延速度较快。另外,由于古建筑的建设年代久远,不少建筑已经经过了百余年、甚至上千年的风霜雕刻,这使得古建筑的结构较为脆弱,不少材料都已经老化,稳定性较差,这也使得在消防安全上,古建筑的结构不够稳定和完整,火灾对其的破坏力较大。

(五)保护资金短缺

古建筑大多经历了几百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房子的年代越久或常年无人居住,自然损毁日益严重,出现了倒塌、破损、无人修缮等情况,加上古建筑维修技术要求非常高,修缮与维护成本也就越高,而且花了钱也未必能达到理想的修缮效果,传统村落的原住村民们并没有认识到,也不理解古建筑的价值和对其进行保护的重要性,为改善生活条件,村民们擅自拆除一些受到保护的老房子的现象时有发生。维修投入的资金要超过同面积新建住宅。据歙县一位从事40 多年古建筑维修的木工师傅介绍,砖木结构的徽派古民居,除日常维修外,一般 20、30 年应该翻修,50、60 年需要大修,这种频繁的持续性保护投入,对普通百姓来说不是笔小开支。特别是木构件的保护和防腐问题无法解决,给维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古建筑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国家应该大力宣传古建筑的艺术文化价值及其保护的意义,从而从根本上引起公众的重视,积极引导社会群体中的每一分子都参与到古建筑的保护当中,从而共同为保留并弘扬传统文化而作出努力。

(二)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人们评价一座城市是从建筑上开始的,建筑作为人们对城市的第一映像,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充分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既要保留古建筑,又要兼顾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因此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做到提高自己的古建筑保护意识,其次利用发展的目光将古建筑很好的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充分协调好古典美与现代美的关系,为建设出具有特色文化的现代建筑而努力。

(三)做好对古建筑修复工作

任何东西都经不住时间的洗礼,经历数年、数十年、数百年的古建筑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果没有专业管理人员发现并及时做到修复,古建筑的损坏可能就发展到了无法修复的阶段。而在修复中存在着许多学问,我们不能盲目修复,而是首先要发现损坏的关键结构,并通过科学技术,利用有机材料,及时修复变形损坏的结构,尽量恢复古建筑的原貌。

(四)积极培养古建筑保护的专业人才

我国古建筑保护理论知识薄弱,专业性人才缺乏。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城市规划研究和遗产保护方向等涉及古建筑保护规划类专业,但是并没有像热门专业那样受广大学子的青睐,愿意学习此专业的人才也屈指可数。因此,需要加强专业人员培养,提高古建筑保护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向国外学习先进的古建筑保护理念和修复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来解决新时期我国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创古建筑保护的新局面。

(五)加强对古建筑的消防防护工作

对古建筑的消防工作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可能发生的概率,发生火灾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建筑的损坏。加强对电源和火源的管理,对于古建筑内的供电系统设计应该把安全摆在第一位;根据不同的火灾扑救需要设置并合理布局不同的消防器材;加大火灾预防技术的应用,使用各种有效的探测报警系统。

四、对古建筑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通过翻阅以往我国古建筑的修复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对其进行保护与修复的目的是:除了要规划好建筑内部空间之外,还能充分满足其现代营业性需求。现阶段,很多古建筑被改建之后,被个人或开发商承包,用于经营古玩、字画、旅店以及办公等店铺,在保证其历史价值的前提下,还将其浓厚的文化内涵与高超的建筑技巧充分的体现出来,既清秀,又质朴,既耐看,又颇有韵味,焕发出勃勃生机,建立与周遭环境协调的商业氛围。但古建筑的保护与维修,不但涉及建筑本身,还与地方经济市场需求、社会、人文风貌以及历史渊源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怎样使其与周围环境、现代城市生活有机联系,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与内涵,是目前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开发、利用古建筑的基础。 再者,在很多古建筑当中,隔热、保温、采光与通风,均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即便已利用现代化技术改善良多,然而,不管是使用效果,还是节能要求,均与现代人生活需求不符,倘若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将会激发其潜在能力,通过开发旅游资源、扩增景区,来增进古建筑的整体效益。但这却需要很长时间方可实现,也需当地政府和建筑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以及正确引导。

结语

面对古建筑的严重破坏,了解其保护意义,掌握其保护措施,对于促进中国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认为,对古建筑的保护不是盲目的保留,这样只会增加现代化发展的矛盾,同时,古建筑也会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负担。

参考文献:

[1]石谦飞,李荣.文物古建筑保护规划前期调研的内容和方法——以永乐宫保护调研为例[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2]王洲,潘可馨. 中國古建筑保护的发展与对策浅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08)

[3]张林.浅谈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辽宁建材. 2011(06)

推荐访问:古建筑 意义 措施 保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