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5-13 16:55:02 浏览次数:

计划体制时代,在大型国有企业办社会的背景下,“企业办学”的中职学校就是国家资产投入办学、政府行政管理的学校。在大连29%的企业办学中,有相当比例的学校是这样一种历史遗产;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办学,比例较低。因此,考虑这个因素后,大连中职教育投资主体中“公办学校”维持在70%的水平。

因此,从举办主体的角度来看,大连中职教育机构中,民间资本在学校数量占上1/4,但是市场份额所占比例很小;企业办学的数量虽然近1/3,但是具有“政府背景”学校比例较多,真正企业办学的数量较少;政府在投资和管理上居于主导。政府、企业、民间的比例不协调。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呈分散状,未能有效地整合现有中职教育资源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部门、行业和地方分别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我国形成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和自我封闭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虽然指出要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还明确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要强化市(地)级人民政府在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责任。而且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进行,各级政府都已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主要应集中或统筹到教育主管部门,但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混乱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图2是大连108所中职学校隶属管理部门示意图,可见“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依然明显。

在改制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是由行业、企业兴办,改制后大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办学体制上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办学;在业务管理上,职高、中专归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技校归劳动部门管理,而很多原属行业、企业的中专、技工学校则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部门、商业部门共同管理。由于处于同一平面的部门往往缺乏宏观上的有机协调和综合统一,在涉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上就不能形成合力,政出多门、缺少监督的现象就非常普遍。作为政府管理职能部门,在管理中等职业教育时应该做到统筹兼顾与协调发展,但是多年来,大连市的教育行政部门与劳动部门始终难以协调和配合,这就直接阻碍了有关中等职业教育的各项法规、政策的有效执行,也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以及整体优势的发挥。

(三)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提供服务的方式:学历教育远胜非学历教育

“职业学校”是中等职业教育通常采用的形式,这一形式也被称为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此种职业教育属于系统、持续的学历教育,在既定的培养方案指导下,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接受3-4年的专门学习,考核合格毕业后再就业。

与这种系统的专业培养相对应的是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一种紧密结合生产过程,以某生产岗位特定需要的熟练程度为依据而计划传授相关知识、技能和品德的训练[3]。职业技能培训一般是为就业服务的,培训时间、内容、方式和举办的主体因职业不同而异。这种为使教育对象取得某一方面的劳动技术和技能,或某种职业的上岗资格而展开的培训,国内外都将其界定为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

系统的专业培养(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非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各具优势,满足的是不同受教育主体和教育目的之需求。

目前,大连市属108所中等职业学校中,大都是提供“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2009年在校生规模近10万人,当年培养毕业生3.16万,招收新生3.61万。此外,各类技术培训也是职业学校的重要的任务。目前,大连有9所中职学校承担着国家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任务。为了面向农村人口开展职业技术服务,大连市建立了87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其中,依托中等职业学校的基地有58个。

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数量在大连有多少,企业自身的职业培训状况如何?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回答大连“非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和特点。但是,包括我国的统计部门在内,这些统计指标是缺失的。这反映的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非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还未正式纳入政府部门管理范围,“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依然占主导地位。

(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比较稳定,但是收入将是影响从业者稳定的重要因素

对大连7所中等职业学校276名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有85.9%的教师表示喜欢现在的工作,如果重新选择的话,83.3%的教师仍然会选择在目前的学校教书;此外,有68.7%的教师觉得在目前学校教书有成就感。这说明大连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是相对稳定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本次调查数据揭示出教师的收入满意程度较低,是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图3是276位被调查教师对目前收入水平满意度的分布,28.5%的教师表示十分满意和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教师占31.4%。在问到“如果有收入更高的工作机会,您是否会跳槽?”时,有接近半数(44.4%)的教师做出了肯定回答。

(五)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亟待提高社会专业人才的来源比例

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大连市教育局提供的资料表明,大连中职“双师型”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专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90%。但是本次调查发现,真正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在调查的247名专任教师中②,只有24.7%的人有过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这说明,中职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教师自身的进修和培训是今后工作的重要任内容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中职学校已经认识到教师培训的意义,例如有61.5%的教师能够得到进修培训的机会,而得到进修培训机会的教师中85.6%的人是由学校提供资助的。

招收社会专业技术人才是学校加强师资力量的另一条重要途径。专业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这对实习指导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社会上招收专业技术人才是保证学生专业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大连57所中职学校的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每所学校仅有7名教师是从社会招聘的专业技术人才;与学生规模相比,专业技术人才教师的师生比,平均是1:82。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合格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中职学校专业实训的质量不容乐观。

三、建议和对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大连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大体相当,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大连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大连中职教育在区域人力资本投资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大连中等职业教育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加大职业培训的力度,发展广义职业教育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阐述充分反映了我国对职业教育对象和内容的界定,即除了面向中学毕业生的学历教育、还有面向农村劳动力以及城市失业、在职人员的各类职业培训。

大连中等职业教育仍局限在学历教育,生源的构成几乎皆为初中毕业生,学校基本没有为失业下岗人员和转岗人员提供任何形式的培训,从而削弱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培训职能。从广义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应该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和新增劳动力、失业下岗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而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劳动产品的数量与质量。

(二)加强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培训”

随着大量应届大学毕业生加入中职教师队伍,中职学校的教师来源与普通高中日渐趋同,这并非是一个好现象。中职教育的重心不在于提供系统化的学历教育,而在于实用技能的培训,其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从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吸引企业有经验的一线职工应该成为中职学校教师的重要来源。然而,目前碍于体制和薪酬分配制度的原因,这一目标很难实现。

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来自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仍将是中职师资的重要来源,所以,对现有教师队伍的“职业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现有教师的“职业培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教师要熟悉相应的实务工作,只有这样才不会照本宣科,理论才能与实践相联系;二是实习指导教师的“正名”,正如大连教育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模具教学的老师150人,只有10人能动手操作。如何让这些实习指导教师真正名副其实,需要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

(三)建立引进社会专业技术人员的新机制

加强现有教师的“职业培训”是提高师资质量的有效途径,而直接从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专职、兼职教师是另一条有效途径。

在我国,从企业招聘中职教师存在较多困境。一方面是体制性的障碍,企业和学校是不同性质的单位,企业员工与学校教师的身份存在差异,阻碍了企业员工顺利进入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是待遇问题,企业里的专业技术人才待遇较高,中职学校难以提供相当的待遇,难以吸引优秀的企业员工;第三,中职学校缺少人事自主权,也很难撼动现有的障碍,它们吸引专业技术人才的主动性受到抑制。正是由于缺乏经验丰富的教师,导致中职学校传授知识落后、陈旧。如何打破企业与学校间的壁垒,从企业中吸引大量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代表最前沿知识与技能创造的信息资产没有进入公共流通领域,因此也就不可能进入公共学校的课堂[4]。这往往是一个国家在产权方面的制度缺陷导致的。因此,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用以偿付其“信息资本”的传输是增加中职学校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四)完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针对农业劳动者的培训,例如农村劳动力转移,不能简单地以培训人次为目标。培训内容、时间、形式、效果如何都是应该重视的问题。调查组在大连考察中职教育状况时,发现目前的培训过程缺乏监督评价机制。培训“人次”、“规模”等数量指标是目前中职教育机构的核心考核指标。

政府在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同时,在资金、政策上是投入了很多,但是对投入效益重视不够。对发展过程缺乏监督和评价,容易导致投入的越多,偏离政策本意的可能性越大。

(五)企业办学模式的回归:鼓励企业办学

企业办学是一种企业自主开办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组织形式。职业学校是企业重要部门或子公司,学生既是学校的学员,又是企业的员工,学生具有“员工”和“学员”双重身份。它与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具有诸多优点,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且长期困扰的经费、管理、师资、实习基地、技能培训和能力培养等难题。

尽管大连市企业办学的比例占29%的比例,但是相当数量的企业办学是计划经济的遗产,属于国有资产的一种投资,行政色彩较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办学。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国家要求企业改制,企业办的中职学校要求与企业脱离。其实这一做法应当慎重。企业与职教一旦分离后,就面临着很难结合的困境。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是:在现有的企业办学中,对“企业办学”形式进行研究,回归真正的“企业办学”。

政府应当鼓励企业多渠道地介入职业教育,从直接办学到合作办学,从资金投入到设备、人力、场地的投入诸多方面予以鼓励,大开方便之门,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小结

作为个案,大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定位、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大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全国总体情况的一个缩影。因此,就全国而言,上述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本次调查是“大连市教育局2010-2020教育发展规划”课题调研计划的组成部分,课题由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负责主持。笔者作为课题组成员负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实证调查、调查报告的撰写。参加调查的还有北大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王蓉、宋映泉、张霜、司言武、金鑫、赵丽霞等人。在此要特别感谢调查期间给与支持与配合的大连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调查所涉及到的各中职学校的相关负责人。

②2009年对大连中职七校调查共获得276份教师问卷,其中247份是专任教师填答的问卷。

参考文献:

[1]大连市教育局大连市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8年度[DB/MT].内部资料,2009.

[2]谈松华,王建.大连市“十一五”及2020年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内部资料,2006.

[3]高权德.论职业教育的非学校形态[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3):89-91.

[4]王蓉.公共教育解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21-122.

责任编辑葛力力

推荐访问:职业教育 对策 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