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宋代书画艺术市场的分析

宋代书画艺术市场的分析

时间:2022-05-24 10:25:05 浏览次数:

摘 要:宋代书画艺术市场的兴盛离不开城市经济的繁荣、良好的人文环境、统治阶级的影响。尤其是职业书画师、职业中介商、固定交易场所以及赝品市场的出现,代表了当时书画市场的繁荣状态。创作群体的多样性、买卖交易形式的多样化、各阶层的消费群体共同促进了宋代书画艺术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宋代;书画艺术;交易市场;艺术市场

一、背景分析

(一)城市经济的繁荣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宋代的商业迅猛发展,城镇繁荣发达,还出现了“交子”,同时宋代又取消了坊市制度,这些无不促进了当时艺术市场的发展。许多的民间艺人以演艺为生,他们自发形成专业表演团体;“瓦舍勾欄”遍布全国各地,为普通百姓提供各类娱乐表演;人们在茶坊、酒肆聚朋交友,休憩消遣,还有其他一些文娱活动,说书的、评话的、唱曲的等等。宋代书画艺术市场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离不开汴京、临安等当时的大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市民阶层开始逐渐兴起,使得宋代的文化艺术生活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在商品市场高度发达的社会大潮下,艺术作品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变得愈发商业化和大众化。

(二)良好的人文环境

由于宋代官方对于文化的大力提倡和发展,较之前朝,不管是官员大夫,还是寻常老百姓在整体上文化素养都比较高。人们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于是他们会常常购买书画,以此来满足审美心理的需求,这无疑极大地促进了艺术市场的发展,并且书画艺术的创作也要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在南宋临安的酒楼、茶肆等店铺和勾栏瓦舍等商业性的文化娱乐场所,为了吸引顾客,往往会张挂名人书画,供顾客欣赏、消遣。另外,在宋代,收藏书画等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人们身份的象征,也是他们一种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两宋交际时,李清照为躲避金人侵扰,随身携带着和她的丈夫赵明诚长期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一批金石书画四处逃亡,但是在颠沛流离的过程中,这批珍贵的金石书画不幸丢失。李清照后来继续重金收购,她曾感叹“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

(三)统治阶级的影响

宋代“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使得文人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社会上的文化主流随着上层文人知识阶层的审美变化而变化,对于书画艺术作品的艺术欣赏、审美要求在宋代各个阶层中弥漫开来。宋代的皇帝大多也对艺术作品非常着迷,甚至产生出赵佶、赵构这样史载的书画名家。他们在五代各国建立的画院基础上,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和书艺局。宋徽宗进一步改变了“凡以艺进者不得佩鱼”的旧制,把书画者地位几乎提升到文职官员的程度。[1]画院由国家直接进行管理,画院的画家以“翰林”“侍诏”的身份享受与文官相近的待遇。画院考试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列,考试按题材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诗句为题,看谁的构思巧妙,更有创造性。宋代统治阶级对书画艺术的重视扶持、审美趣味,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社会上的其他阶层,主导着整个社会大的文化艺术发展方向。

二、原因分析

(一)职业画师

宋代的艺术市场之所以会发展得那么迅速繁荣,第一个原因就是在当时存在着一个很大规模的、以民间画工为主体的、集创作与出售为一身的群体,也就是所谓的“职业画师”。这些民间画工以卖画为生,由于竞争的激烈,他们通常创作的作品都是市场所需求的,而非自身想创作的、感兴趣的艺术题材,这就意味着真正纯粹以书画生产交易为生的职业书画师出现了。这些职业书画师在宋代十分普遍。

(二)职业中介商

由于宋代各类艺术的迅速发展,在整个大的艺术市场环境下,相关的艺术中介组织也随之出现。在我国最早的专业化剧场瓦子,出现了集戏剧演出和营销为一体的艺术经纪组织。几乎著名的画家、词人都有自己的“经纪人”,比如柳永的经纪人就是他的歌伎。在这一时期,专职的书画交易中介人,即牙侩,也出现了。牙侩的出现,代表着两个情况,一是表明了宋代书画艺术作品的商品交易极其频繁;二是表明了这一时期的书画艺术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牙侩既是书画商品交易的中间人,同时又是书画艺术作品的鉴定者,可以说是双重身份的职业书画商人。众所周知,只有当书画艺术作品的市场达到一定的繁荣程度,才会衍生出“牙侩”这个行当,才需要中间人来协调买卖、引导交换。同时也正是由于中间人的存在,书画艺术市场才更加活跃和繁荣。

(三)固定交易场所

在宋代之前的书画艺术作品交易多是行商贸易,通常是没有的固定的交易摊点或店铺,其实我们观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会发现,在画中已经清晰地展现了当时街道上的售卖字画、售卖绢扇的摊位,这表明在北宋的一些城市中已经有了书画店铺以及定期存在的集市,书画艺术作品的固定的交易场所为作品交易带来了诸多好处。首先是方便了书画买卖双方的交易,其次这间接扩大了书画市场的交易渠道,最后这也使得书画交易市场变得更加规范。集市贸易是宋代书画艺术作品交易的重要形式,当时在朝天门就有专门售卖年画的市场,出售各种书画艺术作品。每年二月初八,在钱塘门霍山行祠都会举行各种庙会,艺术家都会带上自己的作品赴会,进行买卖交易。

南宋时期临安的书画市场,交易方式比起北宋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虽然还是主要以店铺和集市贸易为主,但是也辅以其他形式,比如官员造访、友情赠送等。其中集市贸易规模较大,交易十分频繁,有着自身独特性。

(四)赝品市场

普通市民阶级所购置的书画艺术作品肯定鲜少有艺术名家,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赝品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赝品市场的存在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宋代书画艺术作品市场的繁荣状态,毕竟只有一定的经济利益才会驱动部分职业画师来模仿当时名家的艺术作品,并且正是因为有“需要”,赝品才会有发展的空间。南宋时期,雕版印刷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繁荣,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时期已经出现,但是在当时被人们普遍使用接受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中央和地方官府、学宫、寺院、私家和书坊都从事雕版印刷,雕版数量多,技艺高,印本流传范围广,有些方面甚至以后明清两代也难以赶上。[2]北宋灭亡后,汴京的部分印刷手工业也迁来临安,使得临安成为当时全国图书印刷最发达的地区。正是因为印刷业的发展,更加进一步促进了赝品市场的发展,同时赝品市场的迅速蓬勃,也间接地反映出宋代书画艺术作品市场的繁荣。

三、特点分析

(一)创作群体的多元化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度繁荣时期,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民间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同时又相互影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在当时的书画艺术市场上,主要以民间职业画师的作品流通最为广泛,据记载宋代有姓名可考的画家800余人,其中大多数都是民间画工。民间的职业画工都是以售卖自己创作或模仿的书画作品来营生,由于该群体人数众多,特别是在汴京、临安等大城市,画工同行之间必然会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关系,所以这也带来书画市场繁荣的现象。之所以叫他们“职业画工”,就是因为他们的绘画创作往往是要去迎合市场的需要,迎合顾客的需要,这就导致他们势必会放弃掉自己真心想去创作的或者是感兴趣的艺术题材。

宋代的宫廷绘画更加重视书画方面的创作和收藏,这当然离不开当时统治者的影响。宋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度完善的画院——“宣和画院”,还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和书艺局。统治阶级的这些政策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书画艺术作品交易的繁荣。

(二)买卖形式的多元化

买卖形式主要包括三种,即店铺交易、集市贸易和当铺。这三种交易形式各有所长,面对着不同的买卖群体和交易状况,极大地促进了书画艺术市场的发展。由于宋代上到统治阶级,下到普通市民阶级均对书画艺术有需求,所以这三种买卖形式正好灵活适用。普通市民阶级通常会去两种地方进行书画消费,一是以古玩奇玉、文人字画、书籍为主的店铺,二是贸易市场交易。比如朝天门不仅是年畫交易的聚集地,也有一些民间反映生活的风俗作品,或是临摹名家的画作。南宋的书画交易形式主要以店铺贸易和集市贸易为主,这是由于南宋城市店铺贸易的快速发展,书画艺术作品也借此逐渐蓬勃发展起来。另外,在南宋时的越州开元寺庙会,也会定期举办书画贸易集市,这在在当地书画艺术品交易中也占很大一部分比重。

(三)消费群体的多元化

宋代的书画艺术市场主要面向四种类型的消费群体,首先是宫廷内府,这是最大的书画流向单位,二是私人收藏家群体,三是药铺、酒店以及茶坊等行业,四是一般的市民百姓。分析这四种类型的消费群体,我们不难发现,宋代的艺术消费群体开始有了明显的阶级分层的特征。官僚士大夫阶层是书画消费的主体,他们热衷于追求名家书画,除了因为自身的艺术爱好,同时还有一种隐形的消费心理,即用名家书画来标榜自己的社会身份,当然这也离不开其自身财力上的支持。普通市民阶层的书画艺术消费受到自身艺术欣赏水平和资金上的的限制,大多消费的是通俗书画,比如年画、门神、观音像之类。

综上,宋代的书画艺术市场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不仅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艺术市场,更是激发了社会各阶层对于艺术消费的热情,创作群体的多样性、买卖交易形式的多样化、各阶层的消费群体共同促进了书画艺术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立.宋代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影响及其启示[J].全国流通经济, 2012,(8):79-81.

[2]徐吉军.论南宋杭州的印刷业及其兴盛的原因[J].东南文化, 1987,(2):39-46.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

推荐访问:宋代 书画艺术 分析 市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