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临床探讨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临床探讨

时间:2022-05-18 17:25:04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与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11月收治的4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外科诊断与临床分析,通过应用国际领先的肝胆病理学理论,以及CT、B超、磁共振等现代临床医学检验仪器,检验我院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准确率,以及临床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我院在利用国内现有医学检验理论,以及临床医学检验仪器的基础上,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准确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仍需进一步强化,以期取得更好的临床诊断效果。结论:国内医学研究机构和相关医学专家、学者要逐步提高对于肝门部胆管癌外科诊断技术的重视程度,并强化诊断方法的研究,以及临床症状的分析工作。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诊断;临床;探讨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081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061-02

肝门部胆管癌是人类常见的肝胆类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0%-70%之间,并发症状较少,未经专业临床医学诊断难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1]肝门部胆管癌具有解剖部位特殊、淋巴组织临近肝组织、早期侵犯周围血管、神经等临床特征,一般在确诊肝门部胆管癌时,患者已多半进入癌症的中晚期,难以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因此,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与临床探讨仍需进一步深入与强化。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11月,我院共收治肝门部胆管癌患者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4.5岁。40例病例全部同意接受我院外科临床诊断,4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前期12例、中期21例,晚期7例。我院对不同症状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2.方法

2.1CT扫描法:CT在现代临床医学检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对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实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CT能够为检验人员提供一个完整的人体肝脏图像,检验人员可以清晰看到肝内扩张胆管的位置及形状,还可以从不同层面分析肝内胆管的结节或乳头状物的突出情况。[2]同时,CT能够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和侵犯程度,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我院对40例病例全部采用了CT扫面方法进行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其中准确诊断21例,19例由于肝胆内部图像不清,难以进行准确的诊断。

2.2B超扫描法:利用B超扫描法进行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具有可重复、无创伤、操作简单、经济适用等特点,B超对于梗阻性黄疸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检验人员通过观察B超成像仪器中所显现的图像,可以准确判断肝大及肝内胆管的扩张程度,胆总管的扩张方式与位置,胆总管或左、右肝管的阻塞情况等。[3]B超的诊断效果受患者经验、胃肠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常常导致诊断结果准确率的下降。40例病例中29例采用B超扫描法进行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其中准确诊断17例。

2.3磁共振成像法:磁共振成像法是国内现代临床医学检验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仪器设备之一,其诊断效果也是最为理想的。应用磁共振成像法进行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检验人员可以准确判断出肿瘤的位置,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切割手术。[4]磁共振通过不断的扫描序列和相关参数,可以清晰显现出肝门部胆管内的软组织信号、肝门部胆管内不规则截断、胆管壁增厚、节状或椭圆形充盈缺损等征象,经重T2加权扫描后行胆道树三维成像。40例病例中36例采用磁共振法进行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其中准确诊断26例。

3.结果

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11月收治的4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外科诊断与临床分析,全部患者均查明病症,我院及时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手术与化疗,以及术后护理工作。我院4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外科诊断方法及效果如下:

由以上数据结果可见,在我院临床应用的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方法中,对于病症诊断的准确率均达到50%以上,其中磁共振成像法的确诊率较高,基本可以达到80%左右,而且对于手术方案制定与手术环节的帮助也较大。另外,我院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方法还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PTC、ERCP等,但是以上诊断方法应用相对较少,诊断准确率的保证系数也较小,不利于临床检验与治疗的实际需要。

4.讨论

肝门部胆管癌是人类重要的致命疾病之一,由于受到现代医学技术水平,以及检验仪器设备的限制和影响,患者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而导致而细胞的恶化与扩散。美国医学专家Klaskin于1965年首次详细描述了肝门部胆管癌的病状特征,以及临床外科诊断方法与技术。在国内的医学著作中,肝门部胆管癌的概念为:发生在左肝管、右肝管、左右肝管分叉部和肝总管上端的癌病种类。由于肝门部胆管癌以进行性黄疸为主要病症,因此,在临床诊断中检验人员经常将肝门部胆管癌误诊为“传染性肝炎”,并按照肝炎及其并发症进行治疗,这样不但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间,而且也是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生命健康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5]我国医疗机构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应用现代影像技术进行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经过近二十年的临床实践与经验总结,现在国内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水平及技术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华文,杜志斌.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断与临床治疗[J].临床医学与检验,2006,5(11):33-36.

[2]刘佳鑫,王诚.浅谈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及晚期诊断体会与经验总结[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临床检验系,2004,6(2):22-23.

[3]马喜林.国内医学界对于肝门部胆管癌德外科诊断与治疗现状[J].现代医学,2007,5(13):27-29.

[4]于福全,姜玉华.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分析与临床治疗研究[J].北京医学百科,2007,5(9):11-12.

[5]李早青,魏彬.46例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临床诊治分析与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医学检验系,2008,6(10):37-38.

推荐访问:外科 临床 诊断 探讨 胆管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