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高中化学阅读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高中化学阅读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05-16 09:50:02 浏览次数:

摘要:高中生普遍存在阅读障碍,给实施阅读教学及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带来了阻力。从阅读习惯、现代传媒技术、化学教材中的内容及语言入手,综合阐述了高中化学阅读障碍的成因,并对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阅读障碍;阅读习惯;现代传媒技术;化学教材;成因;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信息量急剧增加,以知识为支柱的经济社会正向我们扑面而来,“竞争”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乃至未来社会的主要特征,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作为一个“个体”要参与竞争,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作为教者,应当牢固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终身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此,我们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其最终形成独立学习能力打下厚实的基础。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各个年段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阅读障碍,给实施阅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因此,对高中化学阅读障碍的成因及对策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二、高中化学阅读障碍的原因浅析及对策

1、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造成阅读障碍的前提因素。阅读习惯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动化地进行有关阅读操作的行为倾向。这种自动化的行为倾向,必须经过不断地重复地练习和巩固才能形成,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尤其是理科课堂教学一般还偏重于“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老师板演学生抄”的说教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教,不注重学”,教师帮助学生将所有知识“理解深、理解透”然后“讲深、讲透”,讲得“清清楚楚”,讲得“脉络分明”,试想在课堂上已经搞得清清楚楚的学生,还会在课后去阅读教科书吗?学生的自主阅读行为,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就在这种不知不觉地教的活动中被慢慢地剥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被慢慢地钝化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慢慢地挫伤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这样慢慢地失去了。他们仅有的一点阅读兴趣则是靠象武侠小说一类的读物来维持。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只追求情节,不追求细节,只要内容,不要形式,只了解大意不去字斟句酌,只看局部,不看整体的不良阅读习惯。对于像理科教科书这种逻辑性强,说理性严谨,需要字斟句酌但枯燥无味,没有情节的一些科普读物,何来兴趣可言。

2、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增强了学生对图象、声音等的感知,弱化了对文字信息地感知,也是学生产生阅读思维障碍的重要原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元认知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以主体在大量的认知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为基础,由于儿童把大量的业余时间消耗在电视机前,因此,用来阅读文字的时间相对较少或者很少,这样他们积累起来的有关阅读的实践经验就较少,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就不能应用有效的策略去指导、监控、调节自己的阅读过程。现在,电视机几乎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一种家电,“人”尤其是“学生”的绝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和电视一起度过的,由于图片信息直观、有趣,且配有一定的解说词,所以,这种信息比较容易接受,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动用的脑细胞也比较少。相比之下,以文字为符号的信息,抽象、无味、理解起来较难,特别是理科教材,概念严谨,说理严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而图象信息例如漫画在几秒钟之内就可捕捉。久而久之,导致学生有关阅读的元认知能力较差,有关阅读的元理解能力较差,最终导致排斥閱读。以上两点带有普遍性,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存在着的,对于化学学科,其阅读障碍还有以下一些原因。

3、化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与模糊性。这一情况在高一阶段表现很突出。在初中,学生的认知层次主要是感性认识,思维能力层次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高中,学生主要是通过抽象思维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于高一年级的学生刚由初中进入高中,无论是学生的认知结构,还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层次都不可能很快的由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思维方式转为以抽象思维为主的高中思维方式。例如,高一化学一开始就触及抽象程度较高化学语言----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因此,学生感到高中化学很难学,一开始就产生了畏难心理,进而产生阅读障碍。化学语言的模糊性也是造成学生阅读障碍的直接因素。就知识角度来分析,中学化学是以强调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流的基础学科,其特点是以化学实验为起点,采用描述性的解释语言,简约化地研究最基本的化学事实和规律。由于化学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中学化学的内容对一些化学现象虽有一定的把握,但仍处于尚未完全可知的状态,化学理论的获得一般是通过归纳的方法得到,很难像数学那样比较精确,有严密的逻辑性,规律中有太多的例外,一般之中有太多的特殊,无法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某些化学事实,而出现了像“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等模糊性语言。例如,对盐是电解质的表述为“大多数盐类是强电解质”。再如,强酸制弱酸是一条规律,但也有许多弱酸制强酸的例子如H2S+CuSO4==CuS↓+H2SO4,活泼金属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中置换出来但工业上却用金属钠制备金属钾,其他如碱金属密度中钾的反常,同系物中几个物质熔点的反常等等。

根据以上分析,特提供以下几点建议,供有关人士参考。建议一: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课堂自我阅读的时间,并对课堂阅读的方法进行指导,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矛盾的地方挑起争议,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发现问题,在争议中解决问题,在扬弃中形成规律。教师对课堂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建议二:课外增加科普知识的阅读量,特别是化学化工方面的科普知识,以逐步培养学生对化学科普知识的阅读兴趣。建议三:各科高考试卷均设计一定量科普知识的阅读理解题,从宏观上将阅读教学引向课堂。建议四:建议家长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多给孩子提供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

参考文献

1、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宁波出版社

2、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3、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4、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浙江人民出版社

推荐访问:成因 对策 障碍 高中化学 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