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一村一品聚财富

一村一品聚财富

时间:2022-05-28 13:55:03 浏览次数:

2011年,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个不同于以往的新农村,也看到了一个个走在时代前沿的新农民。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各地大多都有自己的优势,譬如有的地方矿产资源丰富,有的地方区位优势明显,有的地方经商传统悠久,有的地方人文底蕴深厚……伊犁的乡镇团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一村一品的新格局。而那些朴实的农民也远远比我们想像中的更加具有勇气和胆略,他们敢想敢做,在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的群体参与其中。

2011年,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个不同于以往的新农村,也看到了一个个走在时代前沿的新农民。

阿勒玛勒乡:水中淘金

哲罗鲑、虹鳟、金鳟、三文鱼、七彩鲑……走进新源县阿勒玛勒乡四零泉村的冷水鱼养殖场,只见清澈的泉水从养殖池的一端注入,再从另一端流出,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珍贵冷水鱼则成群结队,一会儿潜入池底,一会儿浮上水面,悠闲自得。据了解,这些鱼的价格不菲,金鳟、七彩鲑每公斤70元,三文鱼每公斤100元,哲罗鲑每公斤300元,即使最低的虹鳟鱼每公斤的售价也在40元左右。

“四零泉”是四十眼泉的俗称,顾名思义,这一带泉水之多,并且水温常年保持在9℃到14℃之间,非常适合冷水鱼生长。2007年,正是看中这一优势,张北平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占地300亩的冷水鱼养殖场。

1986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淡水养殖专业的张北平多年来一直在一家水产试验站从事冷水鱼养殖。2007年,停薪留职的他来到伊犁,决定选择一处水量充沛、适合养殖冷水鱼的场地。“当时去过许多地方,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四零泉村。因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泉水,而且靠近景区,交通便捷。”当年,张北平和合伙人共同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冷水鱼养殖场,并从东北引进5万尾哲罗鲑鱼苗。此后,他又先后引进虹鳟、金鳟、三文鱼、七彩鲑等名贵冷水鱼品种。“冷水鱼虽然生长周期比较长,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但价格同样比普通的鱼高出几倍甚至更多。”张北平说。

2009年,第一批冷水鱼顺利上市,当年捕捞量达到3吨左右。2010年,捕捞量增加到8吨,当年收入30多万元。“今年预计能达到十几吨。”张北平说。

不过,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冷水鱼研究的技术人员,多少财富也无法代替他心中一个永远的梦想:通过人工繁育裂腹鱼、裸重唇、斑重唇等伊犁河土著鱼类,放归河流以维护伊犁河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009年,张北平与自治区水产科研部门合作,收购部分伊犁河裂腹鱼、斑重唇和裸重唇等种鱼,然后通过人工授精扩大种群。“2010年,向伊犁河投放了十万尾鱼苗。不过,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由于受自然环境、气候和捕捞等因素的影响,许多鱼类种群正濒临灭绝,收购种鱼十分不易,投放的数量无法大规模增加。”张北平表示。

在他的冷水鱼养殖场小有名气后,不少养殖户也慕名而来,张北平不但供应他们鱼苗,还提供池塘设计和饲养技术。一些游客也到这里垂钓,然后现场加工,体验“渔家乐”旅游的感觉。

“下一步,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将这里打造成一个集餐饮、娱乐、垂钓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品尝地道的冷水鱼。”张北平说。

那拉提镇:草原上的新“情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进入那拉提草原,远远望去,整个景区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山峦起伏,松林叠翠,蓝天白云下,绿草如茵的原野似一幅巨大的画卷镶嵌在天山深处。近几年,随着这里成为中外驰名的旅游观光胜地,那拉提镇的人们依靠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念“旅游”经,吃“旅游”饭,唱响了那拉提草原的新“情歌”。

6月15日,在新源县那拉提镇塔亚苏村手工刺绣合作社,阿依努正和几个姐妹加工哈萨克族刺绣。刺绣是哈萨克族传统的手工技艺,女孩子14岁左右就要学习刺绣,刺绣成了哈萨克族妇女的必修课。随着旅游业的升温,这些刺绣品也走出“深闺”,不仅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也备受外地游客青睐。

今年27岁的阿依努是去年5月加入手工刺绣合作社的。“以前只在家里做家务,带孩子,自己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去年合作社成立后,和丈夫商量,加入合作社,通过自己的劳动挣一些钱。”阿依努说。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2010年12月,阿依努卖出了自己的第一件刺绣品。“那是一个茶杯垫子,除去五六元的成本,只挣了几元钱。虽然钱少,心里却特别高兴,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挣到的钱。”

和阿依努一样,从合作社成立后,加入的哈萨克族妇女越来越多,目前社员已经有50多人。“合作社在那拉提镇有一家哈萨克族刺绣品专卖店,外地游客很喜欢这些刺绣品,加工出来的刺绣品几乎不愁卖。这里的姐妹每个月都有一两干元的收入。”阿依努告诉记者。加入合作社不到一年的时间,阿依努已经收入1万多元。“自己有了收入,看到喜欢的衣服也不用再伸手问丈夫要钱,也不看别人的脸色了。”她开心地说。

开发旅游产品,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发展旅游业使那拉提镇的农牧民得到了实惠,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阿拉山村与那拉提景区毗邻,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近年来,许多农牧民开办毡房旅游点、牧家乐,取得了较好的收入。2008年5月,阿拉山村与那拉提镇雄鹰哈萨克族庄园合作,以支部+公司+农户的方式成立了毡房公司,在集体的草场上搭建34座毡房,为游客提供食宿。“公司成立后,选举出会长、副会长和理事,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其他人股的农牧民平时不需要操心,年底等着分红就可以了。2010年,最高峰时一天接待游客达300多人,到年底,50多名入股的会员每人分到了1万多元的红利。”公司理事木力德尔说。

喀拉布拉乡:编出的财富

皎洁的月光下,破好的苇眉予潮润润的,女人坐在院子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不久,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作家孙犁在《荷花淀》中这样写道。

原本以为,除了在小说中,很难见到如此这般的场景,然而,当记者6月16日走进新源县喀拉布拉乡时却发现,无论走进这里的哪一条巷道,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堆放着整捆整捆的芦苇,如果天气晴朗,那一群群人坐在门前编苇席的景象更是蔚为壮观。

由于紧邻巩乃斯河,盛产野生芦苇,喀拉布拉乡素有编苇席的传统,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说出当地从何时开始形成这个传统的。“少说也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一位当地的长者回忆道。

在喀拉布拉乡阿克其村,今年42岁的笪金娥正低头专心地编苇席,一条条芦苇片在她手中不停地翻飞。“四五岁起,开始跟着姐姐编苇席,已经编

了快40年了。”她说道。因为熟练程度不同,编一张苇席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手脚麻利的人1个小时可以编一张席_于‘,一天可以编十几张,笪金娥每天大约可以编8张。“最近的收购价又涨了,一张席子能卖25元。如果是自己打的芦苇,几乎就是净赚。一天编上几张,就有一两百元的收入。”喀拉布拉乡宣传干事徐改丽说。

由于每家每户编苇席需要大量芦苇,每年冬季,村民大多会自己去苇湖打来几百捆芦苇。如果怕费事,当然,也可以购买打好的芦苇。“因为芦苇的需求量非常大,每年都有一批专门从事打芦苇的村民,打来的芦苇一部分送到苇板加工厂,一部分卖给编苇席的村民,一捆25元,可以编3张席子。”徐改丽说。

每年编如此多的苇席,能卖出去吗?然而,在当地却几乎看不到编好的苇席。“天天都有来收购苇席的,刚编好就被收购走了,听说大多销往南疆用于晒干果。我今天刚编了两张,就被人收购走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除编苇席外,在喀拉布拉乡,苇板加工厂也为数不少,并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提供了部分岗位。

据悉,近年来,喀拉布拉乡积极围绕芦苇资源做文章,利用当地丰富的湿地资源,将10余万亩芦苇作为一项助农增收的产业,每年从事打苇子、编苇席、苇板加工的农牧民有7000人左右,每户家庭每年仅编苇席一项收入达万元以上。

在喀拉布拉乡,除了传统的编苇席外,近年来,特色林果业异军突起,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由于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这里出产的苹果在区内外林果产品鉴评会和林果产品展销会上深得好评,果品不仅销往乌鲁木齐,还远销哈萨克斯坦。特色林果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目前,全乡特色林果业面积已经达到5万多亩,并打造出一批精品园。同时,为给果农提供技术支持,在聘请山东、陕西等地林业专家的同时,我们又培养了一批土专家,提供果树整形修剪、贴字、套袋等技术服务。”喀拉布拉乡宣传干事阿依肯说。

由于疏果、套袋、采摘需要大量的人力,果园也成为当地富余劳动力增加收入的来源。张浩的果园在每年疏果、套袋、采摘期需要劳动力30余名,在这40多天时间内,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以收入3000多元。

坎苏乡:野菜飘香

藁本原本生长在山野,却被新源县坎苏乡的农民“请”到了农田。6月15日,记者来到坎苏乡,只见在田问路旁,近一人高的藁本随处可见。“藁本的根可入药,3年生的藁本亩产可达300公斤~400公斤,收购价在每公斤20多元。”坎苏乡工作人员张士君介绍道。

由于地处那拉提山和阿布热勒山之间,在坎苏乡的高山草地上,自然生长着一些野大蒜、野芹菜、藁本等植物,多年以来,坎苏乡农民就有上山挖野生藁本的习惯。然而,一方面挖野生藁本对草原造成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多年采挖,附近已经很难挖到野生藁本。2003年,当地农民蒋会试着从山上采来野生藁本的种子,在农田里进行人工种植。坎苏乡土壤肥沃,原本栖身山野的藁本,被引种到肥沃的黑土地之后,长势茂盛,竟能长到一人多高!更让他意料不到的是,2009年,藁本成熟后,~分地的藁本根竟然卖了1000多元。“当时的收购价才几块钱一公斤,即使是这样,算来下一亩地一年的收入也在3000多元,比种其他作物划算。”蒋会说。

尝到了人工种植藁本的甜头,蒋会开始大面积种植。2006年,他和其他几个农户种植藁本。2009年,基本成熟后,亩产平均达到500公斤,收购价为每公斤16元,60多亩藁本卖了40多万元。蒋会的8亩多藁本除去成本,净收入4万多元。

康付兰同样是坎苏乡最早进行人工种植藁本的农户。2004年,他将自家庭院试种的野生藁本推广到大田进行规模化种植,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后,他每年都以15亩左右的规模进行大面积推广,在他的带动下,藁本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2008年,他被推选为新成立的新源县萨哈热阿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后,先后两次自费到重庆、云南等药材市场进行考察推销产品,同时还在网上与山西一家制药厂建立了供销关系。在他的组织协调下,藁本的销售价格由2008年的14元/公斤提高到了2010年的23元/公斤,最高时达到28元/公斤,并且全乡当年收获的160余吨基本全部销售一空。

现在坎苏乡除继续扩大藁本、胡萝卜和贝母的种植面积外,还计划建立销售渠道,重点做好藁本茎叶及其他中草药的销售,让坎苏乡的野菜香飘万里。

推荐访问:一品 一村 财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