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超声医学:从影像诊断到微创治疗

超声医学:从影像诊断到微创治疗

时间:2022-03-06 10:03:20 浏览次数:

超声医学是利用超声波的声学特性以及在人体中的特殊生物学效应,达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目的的学科。

这些说起来都挺陌生,但要说B超,老百姓便熟知了。B超的全称为B型超声诊断法。事实上,B超仅是超声诊断里的一种显像方式,超声诊断还有A超、M超等分类。正因为如此,超声首先给大家的印象是诊断疾病。然而,随着生物材料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超声医学也得到迅速发展,相继出现了实时三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介入等技术,给临床疾病诊疗增添了许多新的手段和方法。

黄品同主任介绍道:“超声用于诊断疾病,具有没有放射性、操作便捷、实时等特点,在临床已被广泛使用和认可。医生还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胞学穿刺检查、脓液和积水引流等,避免了不必要的开刀。所以,目前的超声科包含了诊断和治疗两部分的临床工作。”在黄品同主任的侃侃而谈中认识到,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用途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超声医学将会发挥其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据了解,以黄品同主任为首的科研团队正在利用超声介导微泡空化技术,在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领域进行临床前的动物实验研究,现已取得初步成果,有望进行临床转化。这将会对肿瘤及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减少甲状腺结节过度治疗

随着体检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在大多数普通百姓认识里,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存在很大关系,因此,发现结节就想开刀。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许多患者都进行了甲状腺切除术。黄品同主任指出:“虽然甲状腺癌的发现率提高了,但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并未发生变化。5年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甲状腺结节外科手术治疗有些过度,近50%的不必要手术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由于术前诊断不明确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过度治疗给患者带来诸多不利,如术后潜在的并发症声音嘶哑、疤痕、甲状旁腺损伤等,还会影响甲状腺的功能,患者需终身服药。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基于此,我们在全国推行了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明确后再建议行甲状腺癌手术。自从开展这个项目后,我院甲状腺癌手术率从6年前的43%上升到93%,也就是说,来我院甲状腺外科治疗的基本上是经过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明确的甲状腺癌患者,大大降低了不需要手术的良性患者的过度治疗,同时从医学经济学角度也大大降低了国家和家庭的医疗负担。”据了解,黄品同主任这一诊断模式被国内同行大为认可,每年要举办5~6期学习班,并作为“浙二模式”在全国推广,造福更多患者。

此外,国外微小乳头状癌(指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较低,多数都是肿块较大触诊时才发现。而国内由于常规开展甲状腺超声检查,很多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被发现。由于“恐癌心理”,大多数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事实上,甲状腺癌的预后很好,除了个别分化比较差的,一般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都可达二十年左右。因此,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否需要治疗,国内外尚存在争议。针对于此,目前黄品同主任在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的倡导下牵头做甲状腺微小癌消融治疗的全国多中心研究。

发现“新生血管”,

打开治疗斑块“新窗口”

颈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存在紧密联系。黄品同主任带领的团队早在2006年就开展了超声造影下的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检查。十余年来,他们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越多,其斑块发展越快,越不稳定,越容易破裂。“传统的斑块治疗靠的是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降低血液黏滞度,进行饮食调节等方法。而我们对颈动脉斑块患者及兔子模型的研究均发现运用血管靶向药物(一种抗肿瘤血管新生的药物)也能控制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化,进而抑制斑块的生长。这为传统的斑块治疗打开了一个‘新窗口’。另一个意义在于对斑块稳定性的评价及干预提供了临床依据,对于斑块内新生血管丰富的患者,应尽早干预,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超声靶向空化治疗,

未来治疗新方式

药物靶向治疗是如今肿瘤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药物进入血管、细胞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如血管屏障、细胞膜屏障、細胞核膜屏障以及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和吞噬等,药物很难进入到肿瘤细胞内发挥杀死肿瘤的作用。利用超声靶向空化效应,就可以促使这些屏障开放,使药物能尽量多地渗透到肿瘤细胞内,发挥治疗作用。何为超声靶向空化治疗呢?在超声波这种机械波下,超声造影剂(微泡)会反复膨胀、收缩、爆破,伴随产生的微射流、高温、高电压现象,会对肿瘤血管、周围的肿瘤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即血管屏障、细胞膜屏障开放,促使药物渗透,直达细胞内。“这就相当于道路的疏通,只有把道路上的障碍疏通了,货物才能快速运到指定位置,最大限度地产生效果。”黄品同主任比喻说。目前黄品同主任带领的团队利用这种技术把特定的基因转染到2型糖尿病实验猴的胰岛内,促使胰岛内B细胞增殖,从而促使胰岛素分泌而控制血糖。 “刚才所说的是利用稳态空化对药物进行递送,还有一种叫惯性空化,需要较高的声压,此时释放的能量会更大,可直接对周边肿瘤细胞产生不可逆性的损伤,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我们已经分别在小鼠及兔子肿瘤模型中进行了多次试验。”黄品同主任补充道,“这两项研究都已在动物身上均取得初步成功,在最近举办的西湖国际超声医学论坛及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国际超声造影年会上均做了相关报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称赞。”

超声医学不仅是一种影像诊断的工具,也是一种治疗的手段,超声医学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的超声医学在临床的应用只是“冰山一角”,随着科研的深入及转化,隐藏在海底的巨大潜力将会逐渐浮现,还有待于更多从事超声医学的有心人来开拓和发展,为患者造福。

推荐访问:超声 微创 诊断 影像 治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