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国内油田化学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现状

国内油田化学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现状

时间:2022-05-17 19:55:04 浏览次数:

摘 要:介绍了国内油田在开发后期对应用化学专业油田化学方向人才的需求状况,阐述了国内油田化学专业方向的发展过程,重点对国内高校油田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一特色专业方向的发展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 油田化学方向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227-02

1 国内油田对油田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原油的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生产过程,包括钻井、采油、集输等过程。在这一复杂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化学技术,从应用化学的角度可以将这些技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钻井化学、采油化学和集输化学。随着我国三次采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化学实验技术在国内油田越来越受到重视。油田的一些研究专门研究机构一般设在研究院、设计院、钻采院、试验大队或工程技术大队等部门,主要负责与化学有关的技术,包括钻井液与水泥浆化学、油田污水的化学处理、油田化学品开发、化学堵水调剖、化学采油新技术和原油集输技术等。

随着中石油、中石化企业重组的完成及中海油的崛起,油田开发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得到了调整,特别是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增大,化学技术已逐渐成为油田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对从事油田化学专业的人才需求逐渐增加。目前,在油田从事油田化学工作的大部分毕业生毕业于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及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一些毕业生受所学专业的限制,一时还难以胜任目前的工作,大部分油田还要对这部分毕业生进行主干专业的培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油田开发的过程。因此,尽管目前总的就业形势面临一定的困难,但油田在行业中的就业形势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特别是与油田生产密切相关的主干专业。

2 国内油田化学专业方向的发展过程

1952~1953年我国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1],集中了清华、北大、天大等名校的石油石化学科专业及专家教授,于1953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从而迈出了我国石油高等教育的第一步。1969年迁校山东,改称华东石油学院。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2005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1958年3月,位于四川的三口探井喷出高产油流,为加快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也为石油天然气工业培养技术干部,国家决定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

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正式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1960年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在油田建一所培养高级石油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学校从1960年5月开始筹建,于1961年9月正式开学,定名东北石油学院。1975年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早期的石油高校属于典型的行业办学,主要是为油田输送专业技术人才,这些院校的主干系设置也是统一的,即设有石油开发系、石油勘探系、石油炼制系和石油机械系。

为了适应油田开发生产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期,原石油部决定在华东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学院和大庆石油学院相继设立了油田化学本科专业,这也是国内最早设立油田化学专业的三所本科院校。随着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油田化学专业曾更名为精细化工专业,现大多数都更名为应用化学专业,也有一部分隶属于石油工程专业的油田化学方向。根据教育部对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目录的设置,油田化学专业的名称定为油田化学应用技术专业,并有统一的专业代号。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油田化学方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长江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承德石油学院等具有石油特色三院校也在不同时期设立了油田化学专业方向。经过多年的办学,已在这一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目前,随着信息、旅游、房地产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现已成为当前我国整个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2],尽管界定高等职业教育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办学一直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宗旨。现在的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如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专科院校也开办了油田化学应用技术专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国内已建立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多层次的油田化学专业(方向)人才培养体系。

3 国内高校油田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实施人才培养一般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从理论教学方面来看,油田化学专业(方向)的理论教学主要开设地质学基础、油层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胶体化学、钻井泥浆工艺学原理、油田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合成实验、分析化学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胶体化学实验、油田化学实验等课程。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由于油田化学专业(方向)的基础学科属于化学,所以专业基础课包括各类化学课程和相应的实验课程;地质学基础、油层物理等课程属于跨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而表面活性剂化学、胶体化学等课程属于不垮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钻井泥浆工艺学原理、油田化学等包括了钻井、采油、集输等专业领域,属于油田化学专业课程。一些院校根据自己教学计划的安排,对一些课程的开设也有所取舍,内容和难度有一定的差异,但所开设的课程大致相同[3]。

油田化学专业带有典型的油田行业特色,这种行业特色是在其多年的办学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尽管一些石油院校早已从石油行业中被剥离出去,但学校与石油行业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能看到石油行业办学的影子。过去,在本科教育属于精英教育的时代,石油高校的人才培养属于典型的“订单式”培养[4],石油院校的毕业生均被油田接收,分配到相对偏远的油田工作,包括大庆、吉林、辽河、大港、胜利、冀东、吐哈、长庆、青海、玉门等油田的研究院、设计院、采油院、钻采院、试验大队、工程技术大队等部门工作。但现在的本科教育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5],就业是普通高等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6],由于工作稳定,待遇较高,目前的油田已成为部分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和部分研究生首选的工作单位,包括一些新组建的单位,如长城钻探、渤海钻探、川庆钻探等。

从学术角度来讲,油田化学行业的发展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每年都要举办油田化学方面的学术交流会、技术研讨会、技术展览会、油田化学年会及油田化学国际会议。仅2010年就举办了多次油田化学方面的会议。“2010中国油田化学品协会年会”;“2010全国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交流研讨会”;“2010全国油气技术(克拉玛依)论坛-暨(第四届)全国油田化学品开发及应用技术研讨会”;“全国油田化学品开发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应用研讨会”等,以及“国际油田化学大会”。这些会议的举办,表明在油田开发领域一些与化学有关的新理论、新产品、新方法、新工艺对油田的后期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高等院校招生早已实现了全国化,原石油部的布局,教育部地区招生和分配的布局也早已被打破。在市场经济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下,随着高等院校学科的调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油田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人才也是商品,质量是保证,高等院校只有通过改革,不断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总之,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一些新技术在油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油田对油田化学专业(方向)的人才还是有大量的需求。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油田化学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面对人才市场相对繁荣的景象,人才培养机构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云峰,吴晓蓉.反思我国20世纪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

[2]梁成艾,朱德全.中国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3).

[3]鲁红升,王兵,黄志宇.油田化学专业教学计划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2).

[4]蒋霞玲.石油类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探[J].石油教育,2007(3).

[5]吴泳清.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6] 朱永华.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路径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3).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油田 现状 方向 化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