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中日韩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现状研究

中日韩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现状研究

时间:2022-05-17 11:45:02 浏览次数:

摘 要:通过中、日、韩三国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竞赛体系、开展现状等的对比分析,寻找中国与日本、韩国在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并提出相应的校园足球发展建议:确定教育部门为主,体育部门为辅的管理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和经费投入;建立并完善小学到大学的四级联赛体系;制定相应的足球特长生升学招生政策等,为促进中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培养体系 后备人才 校园足球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c)-0157-03

近年来,中国足球徘徊不前,甚至一度成为人们心酸心痛的对象,而中国东亚近邻韩国、日本的足球却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开始崭露头角,日、韩足球的发展策略无疑可供中国足球借鉴。无论是日本足球还是韩国足球,之所以能够成功,都是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去持续地、坚持地做一些事情,譬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队风格的确定等,最为主要的是对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国足球要发展也必须从娃娃抓起。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是中国的希望,更是中国足球的希望。从世界范围看,每一个足球发达国家,无不依托国内完善的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2009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达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这是我国振兴足球事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该研究对中、日、韩三国校园足球的培养体系和开展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找出差距并以求得到启示。

1 韩、日青少年校园足球培养体系

1.1 韩国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韩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有以下三大系统:韩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是三大培养系统:(1)学校足球培养系统,按照年龄层次由小学到大学的一条龙的培养体系,由下至上分别为小学足球(U12)-中学足球(15)-高中足球(U18)-大学足球。(2)业余足球培养系统,主要是少儿业余足球俱乐部(U12)和业余足球学校(U15)。(3) 各年龄阶段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培养系统(U12-U15-U18)。

韩国足球后备人才的最主要来源是校园足球,作为辅助补充的主要是来自俱乐部和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韩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机构是所属在韩国足球协会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足球联盟。各级学校足球联盟既是一个独立体,又是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了韩国学校足球高水平运动员的梯队培养体系”[2]。韩国这种校园足球梯队培养体系,为韩国足球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韩国足球协会注册的足球运动员中,学生运动员人数占注册总人数的80%以上[3]。所以校园足球是这是韩国国家足球队的后备力量的主要来源。

1.2 日本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日本青少年足球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韩国相似,也是是以学校足球为主体,辅以“足球俱乐部训练中心”和 “青少年职业足球俱乐部”[4]。此制度是日本足协经过多年的调研、摸索,结合日本的现实环境所制定的,切实符合日本国情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此制度试行于1976年,在1980年开始正式全面实行,此培养系统是日本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培养系统,此培养系统有效地构筑了日本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

日本的学校足球培养系统,是从小学、中学到高中、大学各级学校联协形成的纵向培养系统,它的规模仅次于足球俱乐部训练中心培养系统,是由日本足协属下的日本各级学校足球联盟具体负责管理。每所学校的足球队都是以俱乐部或足球部的形式存在。在日本,各类学校足球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随处可见的校园足球活动使得学校联赛逐渐发展壮大,成为J联盟之外日本足球又一道美丽的风景[5],形成了以大学为龙头,涵盖中学、小学完整的学校足球体系。

1.3 中日韩三国校园足球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比较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日本、韩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有三种重要体系:从小学到大学的一条龙学校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业余足球俱乐部的培养体系和职业俱乐部各年龄段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学校足球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在整体规模和质量上均占有主导地位。

现在我们反观中国校园足球在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中所占的地位,我国现行的培养模式正在学习或模仿日本、韩国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颇具相似之处,基本上是都是以学校足球、业余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后备梯队三种培养途径为主。但是我们深究会发现,在真正实行和落实方面,特别是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日韩两国通过对学生运动员层层筛选,把校园足球作为培养国家足球后备人才的主要途径,而中国的校园足球在输送高水平人才方面相差太远,在所有的中超、中甲等职业球队中难觅从校园足球培养途径选拔上来的运动员,而日本、韩国的很多优秀运动员都是从大学甚至高中时期就脱颖而出的,如:日本的本田圭佑、中村俊辅,韩国的朴智星等。这些与我国校园足球运动开展时间短,培养目标,政策落实等诸多问题有关,直到2009年《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发布与实施后,我国校园足球才真正的被重视,从现阶段校园足球的实施和高水平运动队的选拔来看,我国校园足球主要目标是扩大足球人口数量,普及足球运动,而把培养优秀足球运动员后备人才的主要渠道依然放在足球学校、业余体校和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上。

2 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现状

2.1 日本校园足球竞赛

竞赛是提高和检验足球竞技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日本足协和文部省的共同主办下,日本每年平均有两万多所中小学参加各种类型的校园足球赛事,参赛运动员达到数10万人,每个球员平均一年可以打50场以上的正式比赛”[5]。小学有全国少年足球锦标赛、U12足球节等,到了初中、高中阶段,比赛会更多,如:联赛、锦标赛、全国学校体育大会、高元宫杯(U15、U18)等,日本高元宫杯U15,U18足球锦标赛,日本U15,U18联赛均是学校和俱乐部梯队共同组队参加,保证了校园足球和俱乐部梯队的交流,日本的校园足球赛事保证了学生在每个年龄段都有球可踢,有用武之地。

2.2 韩国校园足球竞赛

韩国学校足球联赛在2009年左右开始逐步发展并完善,现阶段实行从小学到大学的四级联赛制度,其校园足球的竞赛制度主要有“周末联赛”和“锦标赛和杯赛”两种。“周末联赛”2009年由韩国足球协会和各级学校足球联盟共同主办的,其是韩国学校足球中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足球竞赛活动,每个区域以8~12个队,进行主客场循环赛,根据名次参加10~11月份的王中王决赛。“锦标赛和杯赛”主要是在假期进行,大部分赛事属于常规赛,锦标赛包括各级学校的全国足球大会和春季、秋季的各级学校锦标赛,杯赛有足球协会会长杯赛、各级学校足球联盟会长杯赛、大统领杯赛,总理杯赛和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杯赛等,比赛一般多采用淘汰制。韩国学校通过各种各样的足球竞赛,活跃校园气氛,创造竞赛平台,提高竞技水平,一名韩国学校足球运动员从小学到大学16年间可获得参加各种正式比赛的机会约640~960场[2]。

2.3 中国校园足球竞赛

我国校园足球的开展起步晚,发展慢。自2009年以来,中央领导、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开始重视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并颁布了系列政策性文件,先从足球基础较好的城市入手,重点布局,然后以点带面,发展校园足球,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截止到2012年,已有49个国家级布局城市,3个试点县,46个省级布局城市,近5 000所大、中、小学,177万名学生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中来,年均比赛约8万余场。在国家布点城市中,我国足球重点城市广州在其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校园足球竞赛与培训体系是比较完善的。在广州市足球后备人才体系建设规划(2012—2016年度)中,广州市体育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将校园足球作为重要的一块来抓。建立三级培训和竞赛体系,完善青少年业余培训体系,巩固业余足球(半专业、业余体校、学校足球)三级培训网络。计划到2016年年底,把二级(体校层次)网点从现在的15个扩大到18个。把三级市级网点学校数量从目前的60所扩大到100所(200支球队),区级普及学校达到300所(600支球队)。在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中,分别组织“校长杯”“区长杯”“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比赛场次累计达到3 000场。并在经费上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和参与人群的数量上得到保证。

3 我国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对策

3.1 确立教育部门为主,体育部门为辅的管理机制

为推动一个单项体育项目的开展,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下达通知,要求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随后又联合出台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可谓是开创了先河。尽管在为何仅将足球而非篮球、田径等体育项目列为重点开展项目,一直都伴随着不同的质疑声音,但在优先发展足球这个问题上,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在认识及态度上还是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各自的出发点以及目的的不一致,有的甚至完全相反,给合作埋下种种隐患。体育主管部门的想法是:通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增加足球人口,夯实群众基础,发现和培养更多的足球苗子,从而提升我国的足球参与人口和运动技术水平。教育主管部门考虑的却是:利用体育部门在资金、市场开发、专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推动校园阳光体育活动,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构建从教育系统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的体系,并在其中起主导的作用。

3.2 财政支持、经费投入

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经费是阻碍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按校足办规定经费投入在学校部分主要用于校间际足球赛的交通费补贴,训练用足球等每间学校约6 000元左右,而学生训练服装、器材、开展班际足球赛还无资金投入。制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校足办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组织费、裁判费、培训经费及场地建设经费远远不够,地方匹配资金主要用于队伍参加冬令营、夏令营及足球赛、补贴培训等费用。解决经费不足有两个办法: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学生体质连续25年都在下降,中国足球水平20年来也是不升反降,这些都是国人关注的焦点。校园足球活动作为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展,不仅对学生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对学生参与足球、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家应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并加大投入力度。明确规定每年从足球彩票的公益金中提取出一定的比例用来发展校园足球活动,并且规定从中超联赛的收益中提取出一定的比例,用来开展青少年足球活动;作为公益事业,要求新闻媒体扩大对校园足球的宣传和报道,吸引更多公众和商家的关注,以获取更多企业的支持。压缩现有的规模,清除只流于形式的布局城市和布点学校,让那些实实在在开展活动的学校得到足够支持。

3.3 建立四级联赛体系

发展足球是个系统工程,如果说青少年足球是发展足球的根,那么校园足球联赛就是青少年足球的本。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层层衔接的四级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将校园足球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联赛来开展,是落实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建立健全规范的、具一定规模的、跨年度的四级联赛体系,也是打造校园足球品牌,提升校园足球影响力、吸引商家赞助、解决发展经费不足的有效办法。

根据我国地域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参赛的地域和范围应有所不同。大学和高中组,应该设立城市联赛和全国联赛;而初中和小学4~6年级年龄段,只宜设立城市联赛;小学1~3年级年龄段,则适合进行校内联赛。所有的训练和比赛,均安排在课余、周末或假期进行,从而打消家长的“学训冲突”顾虑,避免影响学生正常文化课的学习。从联赛质量、每支参赛队伍一年的比赛场次以及保障学生的学业等角度考虑,除了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采取赛会制的比赛方式外,其他联赛均应采用跨年度的主客场联赛方式。为使校园足球联赛在时间上得到保障,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统一安排周一至周五的某个下午为学校的“无课日”(即不安排文化课),用于安排各种活动和联赛的比赛时间。保障校园足球联赛的正常进行。日常的主客制联赛方式,有利于营造校园足球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中来,同时也更能激发参赛运动员的热情。

3.4 相应招生政策的制定

理顺大中小学的升学通道,制定响应招生政策,解决足球特长生的升学问题,是促进校园足球广泛开展的必要前提。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现了好苗子,好人才,但是很多孩子都无法进一步发展下去,因为体育部门根本无法解决孩子的升学问题。在强调升学率的背景下,学校在开展校园足球的活动中,一定要做到学、练兼顾,足球与学习互相促进,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必定使得只有本分表现非常突出的学生才能进入职业队或从事职业足球的运动中,大部分是被淘汰的。教育部和体育局相关部门一定联合出台响应的体育特长生的升学优惠政策,降低学生运动员和家长的顾虑,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足球爱好者真正喜欢上并投入到足球运动中去。

参考文献

[1] 中国足球协会.中国青少年足球十二五发展草案(征求意见稿)[Z].中国足球协会,2010-12-29.

[2] 方仁权.韩国学校足球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机制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6):56-72.

[3] 韩国足球协会.运动员注册现状[EB/OL].韩国足球协会网站,http://www.kfa.or.kr/.

[4] 朱宁.日本足协“三位一体”强化体制中青少年培养模式[J].体育与科学,2002,23(4):18-21.

[5] 谭刚.日本青少年足球发展策略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26(1):114-121.

[6] 黄浩.中日韩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比较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10.

[7]颜中杰,隋国扬,吉乔,等.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困境与出路[J].体育科研,2011,32(1):80-83.

[8]李卫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5):22-25.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中日韩 发展现状 足球 校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