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介入治疗应用于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应用于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04 10:02:54 浏览次数:

zoޛ)jiM9m5]ۣӓӞt?M9?M9?M9'z{bvNg+eƭI]zr=bz{l+a1bv춻+%v')qB}nǫb9Fax!2)ǝ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老年患者126例,其中男74例,女52例,年龄61~84岁,平均(66.8±4.5)岁。胆管梗阻原因:胰头癌63例,胆囊癌7例,胆管癌45例,胃癌或结肠癌13例;根据阻塞位置进行分类:胆管中段或下段阻塞76例,肝门区阻塞50例。患者就诊后实验室检查提示:总胆红素(TBIL)升高,并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影像学检查:超声、MRCP、增强CT、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等提示肝内和(或)肝外胆管扩张,排除胆管结石等良性病变所致。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63例。观察组进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介入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引流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开腹手术引流治疗,患者均为存在术后切除可能且术中情况确定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或穿刺引流的患者,以胆管梗阻的位置进行手术方式确定,分别进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高位胆管空肠吻合、胆总管十二指肠架桥引流、肝总管空肠吻合与胆管外引流术。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介入治疗,均为无法进行ERPC或治疗失败的患者。治疗方法:行PTC并了解胆道梗阻部位、程度和范围后退出穿刺针,然后透视下经右肝管属支重新穿刺。穿刺针进入选择的肝管属支时可见到含造影剂的肝管有轻微移动,回抽见胆汁或注入造影剂证实穿刺成功后,插入微导丝向肝管方向,退出穿刺针后将穿刺点的皮肤用刀片切0.5 cm左右的切口。顺微导丝置入PTCD套管针,当套管针进入肝管并有转弯前金属细针不能再进,以免损伤,而塑料管可适当多进些,然后将微导丝、金属细针与塑料细管一起退出,当有胆汁流出或经造影证实后插入超滑导丝,探查通过阻塞段,必要时可交换成造影导管,调整方向后再用导丝探查,尽可能越过阻塞段。

推荐访问:梗阻 黄疸 应用于 疗效 临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