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研究

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研究

时间:2022-05-28 14:05:05 浏览次数:

zoޛ)jiu`uM{_6]6M<NiuO=ʹ}uM:M=m4m4iM=vM:M=iM:׍ym4]yw}9ӝ4ۮyӝiiiןtѨky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生育观念的改变,海安人口总量却在逐年减少。2006年计95.03万人,至2009年减少到93.68万人。自然减员与用工需求增大的矛盾加剧。

(2)人力资源产业需求。(见下表)

——从产业需求看,一、二、三产业的需求总量都有所提高,第二产业劳动力绝对需求人数增长较快,但比重变化不明显,与产业结构比例基本一致。

2.人力资源供给情况。

(1)人力资源供给总量。(见下表)

——新成长失业青年、农村劳动力、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是人力资源市场求职主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成长失业青年中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作为劳动素质和技术水平较高的新增劳动力,回海安就业的总数呈下滑趋势。此外,因用工短缺的缘故,通过招生引劳办法到海安就业的外埠人员在增加。

(2)人力资源学历结构。(见下表)

——海安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而且纺织(丝绸、化纤)、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三大产业集群中的纺织和装备制造业原本就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因此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的企业普通工,甚至是“无要求”的人员需求量较大。但随着传统产业加速改造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对职高、技校、中专等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增大,而本地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人员与企业需求之间有较大的缺口,这也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仍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三)区域职业教育现状

海安发展职业教育的文化底蕴深厚。1958年,海安在国家倡导劳动与教育两种制度相结合的号召下首创半工半读的农村职业中学办学形式,海安双楼职业高级中学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农业中学。改革开放以来,海安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进展。全县现有职业学校9所,其中教育系统内的职业学校4所:江苏省海安双楼职业高级中学(国家级重点)、江苏省海安职业教育中心(国家级重点)、海安县艺术学校、海安县服装职业学校;行业办学校4所:海安县技工学校(省属重点,隶属海安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海安县针灸推拿学校(省属中专,隶属海安县卫生局)、海安县建筑工程学校(隶属海安县建筑工程管理局)、海安县商业学校(隶属海安县粮食局);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学校2所:海安县海陵技工学校、海安县女子职业高级中学(股份制民办学校)。海安形成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行、并重、并举的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1.专业结构的规模:形成面向一、二、三产业的专业结构体系。(见下表)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海安现已形成了面向一、二、三产业的专业结构体系,并为海安不同产业提供数量不等、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和管理者。但随着新能源、船舶等产业的快速崛起,面向新能源、船舶等专业亟待设置。

2.专业结构的比例:瞄准一、二、三产业结构在动态调整。(见下表)

——虽然第一产业的下降和第三产业的上升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总趋势,但从目前的结构现状来看,第二、三产业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其中三产是吸纳人数最多的行业。专业设置中第二产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偏少,仅占所有专业的7.27%,这与到2018年,把海安打造成中国“水泥机械、输变电设备、锻压机械”等重型化成套机械设备的制造基地的要求有差距;与海安形成以太阳能、氢能、甲醇能、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为新能源专业服务的专业设置依旧空白。

3.专业结构的能级:适应产业调整和技术提升的要求在拓展。(见下表)

——作为县域的职业教育,按照“普职沟通渗透、巩固稳定中职、适度发展高职”的思路,海安形成了立足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和短期职业培训延伸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特别是在适应产业调整和技术提升的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满足人才结构层次高移化的需求。海安虽没有独立设置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但海安以海安职业教育中心为依托,通过多种多样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一是积极申报和创建高职办班点,现有省教育厅下拨招生计划的高职层次的专业3个,二是积极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通过联合办学的形式提升办学层次,三是通过成人高考助学的形式,帮助学生实现学历的提升。在做好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的同时,利用职业学校在师资、设备、技术上的办学优势激活短期职业教育,积极发挥主体型职业学校在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中的特殊作用。

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

本研究中的“吻合度”,是用来描述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一致程度。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吻合度,具体体现在规模、结构、能级的对接上。

(一)对接现状分析

从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点在专业规划、专业设置、专业服务上。

1.专业规划:与县域支柱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不够。专业规划县域统筹不够。一是布点分散。城区外只有1所职校,城区内却有大大小小的职校8所,且9所职校隶属不同的行业,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有限的资源浪费严重,极易滋生不正当竞争。二是规模偏小。县城区除职教中心年招生超千人,其他职校年招生不足200人,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三是结构难优。不少职校专业设置“小而全”,专业特色不明;少数学校只有一两个专业,办学活力不强。由于对传统产业认识的偏差,尽管海安是农业大县,但养殖专业难办,农科专业萎缩。作为全国闻名的建筑之乡,却由于建筑行业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用工管理不够规范,建筑专业招生难,海安建工校办学规模在逐年下滑。县域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求开办与之适应的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如餐饮、家政、物流等,但由于一些学生和家长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总认为从事服务业低人一等,再加上服务行业中出现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开办此类专业缺少正确的舆论导向。

2.专业设置:与县域经济发展契合的紧密度还不够。专业设置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直接接口。但由于专业设置缺少充分的调查和科学的论证,个别专业甚至脱离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实际,盲目设置一些高要求的热门专业,如空中乘务、国际物流等;某些专业设置没有很好地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发展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如淡水养殖、海洋捕捞等;某些专业县域需求量有限,专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从而造成了专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如铁路运输、乡村行政管理等。对新兴产业、行业人才呼唤的反应迟缓,如新能源、新技术中的人才需求,往往落在社会培训后面。此外,重点专业应有其特色的专业才能形成品牌,但一些重点专业建设重点不突出,或一些专业本应建设成重点专业却又难以成为重点,专业设置缺少特色也就缺少了后劲。

3.专业服务:被服务对象参与职教发展的参与度不够。职教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主要途径,一是开发人力资源,二是提供技术支持。当前职业教育由于缺少与县域被服务对象——用人单位的沟通,专业服务一厢情愿或是跟着感觉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进一步加大了职业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不可回避的矛盾,所培养的人才缺乏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县域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还不高,县域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并不多。近年来企业用工短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县域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质量规格的专业人才缺少与职业教育有效对接、有效合作的举措,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更多的是停留在毕业生的简单接纳上而没有真正走向实质性的校企联动

(二)存在问题揭示

对接吻合度的指标,主要有规模、结构、能级等的精度。从机械制造工艺要求来看,吻合度是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的有效对接。由此看来,衡量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吻合度也应从上述三个指标的角度来分析。

1.规模上。专业规模与产业规模的供需不能完全对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作为与经济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且这种适应体现在专业规模的存量适应和增量适应两个方面。因此,尽管从良好的预期角度,人们总是希望职业教育的专业规模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实际上,专业规模与产业规模不能完全对等,呈现为三种状态:一是不能满足,专业规模小于产业规模的需要;二是基本满足,专业规模与产业规模的需要大致相当;三是略有过剩,专业规模的供给大于产业规模的需要。这其中又有其它原因,人口大国的劳动力过剩,经济发达国家技术提升后的人力相对过剩,甚至是区域经济或者全球经济衰退发展导致的绝对过剩,等等。从区域角度看,行政区划相对较小的县域,要保持专业规模与产业规模的需要大致相当是相对困难的。就属于沿海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发达的海安情况来看,人力资源的供需总量是不平衡。这也表明,用工短缺似乎是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发达地区的人力供给关系的共同特征。从行业看,区域主导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就海安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丝绸纺织为例,用工短缺已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结构上。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大小不能完全对接。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实质是职业教育体系供给与劳动市场需求的吻合度。没有专业结构的优化就没有吻合度的基础,就无法实现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增强吸引力的发展目标。但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只能“对照”产业机构而完全对接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尤其是县域产业结构中除了支柱产业相对稳定外,其它产业变化相对比较快。刻意追求的结果是,一定阶段内需求量相对较大的热门专业的举办是“一哄而起”,个别需求量不大的所谓冷门专业则“门前冷落”,甚至会出现招生困难的窘境。因此,专业结构的优化只能“对照”产业结构的需求提高对接的吻合度。就海安这样的县域地区来说,面向支柱产业的专业设置要强化对接的吻合度,甚至是订单式培养的“零距离”无缝对接,其余的专业设置只能采取在适度的可调控范围内跟踪对接。

3.能级上。专业能级与产业能级的层次不能完全对应。就县域职业教育来说,其发展的重点是中等职业教育,要强化面向新成长失业青年、农村劳动力、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此外,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原则上不在地级市以下的城市设立分校,因此,县域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等人才原则上不属于县域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从而使县域职业教育的专业能级与产业能级不能完全对应。且县域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中又多以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就海安的产业能级而言,主要围绕主体产业和配套产业来实施,而成长性产业“上能级”需求,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前期研发或力求规模化生产的层面上。

三、提高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对策

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正确地认识并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提高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对此,有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甚至提出让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零距离”的美好期望。事实上,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只能“渐行渐近”,接近“零距离”而无法“等于零”。为此,对怎样提高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提出如下建议:

(一)规划对接:专业规划瞄准经济发展规划,奠定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对接的基础

政策制定反映了一定的执政理念、思路、方式。就县域专业规划来说,须依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规划。

1.理念先导。经济发展战略影响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就县域经济发展来看,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升格为国家战略,海安的发展被纳入“国家视野”。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处于长三角北翼,也是江苏沿海开发重要区域的江苏海安,具备了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将成为长三角地区向北梯度推移、苏北地区南向融入长三角、沿海开发向腹地推进的前沿阵地。同样,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也必须确立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战略意识。否则,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合辙而行。

2.思路确立。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影响专业结构的调整。专业围绕市场转,结构瞄准产业调。2008年6月30日,随着苏通长江大桥的正式通车,使原本因长江屏障阻隔的天堑变通途。苏通长江大桥不仅缩短了海安与上海、苏南的时空距离,而且使海安真正融入上海经济区的核心圈,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目落户海安。2009年8月18日杨浦(海安)工业园建设已正式启动,海安已经成为承接上海产业梯度转移和技术外溢的的首选之地。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和技术向隔江相望的苏北转移,海安的发展被纳入“长三角南北对接点”。产业和技术转移的新机遇,为专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照产业结构的新变化,职业教育在主动适应中自觉地进行专业结构的动态调适。

3.方式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影响专业能级的提升。当前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海安,已经成为“方式转变先行区”。传统产业的革新,新兴产业的崛起,产业集群的形成所带来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革新,都要求专业服务能级迅速提升。能级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着眼高端产业领域、紧盯前沿技术;二是提升专业层次、放大服务能力。只有提升专业能级,才能充分展示职业教育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二)主体对接:校企合作推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

职业学校和用人单位是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中的鲜活的主体。推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需要提高“双主体”的合作积极性。在2010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职业教育致命的弱点是“校企合作不够”,此“弱点”也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难点”,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着力点”。

1.政策推动:在“强制”和“引导”中促进对接。在校企合作中,作为职业教育投资又是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应从“强制”和“引导”两个方面,在《职教法》、《劳动法》等法律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校企合作。刚性条款强化合作行为的规范,柔性条款强化合作行为的激励。同时应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协商机制,协商事关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确定区域合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事项,以便在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拓宽和提升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有效和长效对接的广度和深度。海安成立了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指导委员会;各职业学校与相关企业还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定期就专业建设方向、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标准和技能需求开展研讨论证,从而确保合作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2.利益拉动。在“互利”和“双赢”中强化对接。从市场经济的本质看,校企合作行为同样是经济行为。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和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根据受益原则,企业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的投资者和参与者。就职业教育而言,提供教育服务的职业教育也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因此,在“互利”和“双赢”中强化校企合作行为,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合作动力不足的弊端。海安县域设置的55个专业都与相关的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组合,其中从合作机制、合作形式、合作效益等指标上评出县级优秀组合25个,市级优秀组合8个。通过优秀组合的评定,调动和发挥企业与学校在联合办学中的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作用——互补互惠,共同发展。当然,开展校企合作,选择企业是关键,只有该企业的核心技术与产业化对接,才能代表着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也只有这样的校企合作,才能真正推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

(三)策略对接:信息沟通提升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吻合度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在强化宏观调控的同时,更要突出微观细节的衔接。要围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和要素寻求对接的结合点。

1.要素对接。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分析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各自要素,梳理出高关联度的要素作为对接点。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业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将技术标准与教育标准结合,建立起适合行业需要的岗位能力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教学要求与岗位能力、实训设备配备与生产设备要求、学习环境与生产环境、学生素质养成与对现代知识型工人要求的沟通与融合。

2.载体对接。激活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度。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形式多样。从对接主体的主动性划分有企业主导式、学校主导式、校企联合式、校企实体合作式等;从合作的层次来划分有浅层合作式、中层合作式、高层合作式;按合作的密切程度划分可分为紧密式、松散式。无论哪种方式的合作,都应从合作的逻辑起点——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是企业发展所需的劳动者出发,积极寻求双方认可、认同的合作载体。当前主要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同制订、典型产品的合作生产、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的技术开发团队等合作载体。对合作载体,还可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通过人、财、物、信息等参与的结构比来体现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激活和维护合作载体的运作,并保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有效沟通。

3.方法对接。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度。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是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动态调控的。因此,运用调控手段,在设计层面上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度。

{1}调控。通过招生计划数调控专业规模与产业规模的适应性。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直接表现在人才的供需矛盾上。因此,计划调控是调控专业规模与产业规模适应性最直接的手段。通过市场调研,对于需求过剩的专业,可以减少招生计划数。对于产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可以适度增加招生计划。如果受区域生源限制,还可以扩大招生范围应对用工短缺的矛盾。海安就是通过到中西部省份设立生源基地的形式,以“招生引劳”的方法确保区域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2}调适。通过专业设置方法调控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专业设置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契合点。专业设置在可能性分析上应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二是产业需求前瞻性预测。在此基础上,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当前,海安采用的是“长短结合,滚动招生”的方法,以提高调控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与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是长线专业,常年招生;与传统产业相关的产业延伸专业是主干专业,可以隔年招生;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可采用与企业联合的办法,及时设置即时招生。尤其是新增专业,应抢占先机,快占市场。不仅快速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而且把握住产业核心技术及其发展方向,从技术层次上吸引企业与职业学校开展深度合作,从内在联系的需求上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

参考文献:

[1]海安县构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促进特色经济发展[EB/OL].http:///newsfiles/38/2008-03/30996.shtml.

[2]徐健.县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6(5B).

[3]徐健.校企合作: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实然状态与应然趋势[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责任编辑 葛力力

推荐访问:产业结构 吻合 职业教育 结构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