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

时间:2022-03-04 10:09:14 浏览次数:

[摘 要]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当前高校发展的关键课题。由于科研项目最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借助于和其他专业的融合或依托科研项目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建立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学院各类实验室为平台、以学研结合为依托、以科技竞赛为契机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对象进行遴选,并配备指导教师实施指导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研项目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5.154

随着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随着和社会的不断接轨,高校正在不断的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高素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中的最关键问题是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同时,进一步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并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推进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等途径,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1]

1 国内外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发展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2]

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成果不尽如人意,毕业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而用人单位也很难找到适合岗位需要的满意人才。当前,用人单位挑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实践经验、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复合能力等方面,用人单位期望人才不仅仅有解决常规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创新,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也是人才在企业中得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根本所在。因此,作为工程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技术革新,成为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又一重要评价指标。

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古生物学”等交叉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已经开始付诸实施。从2008年6月开始,华南理工大学按照“2+2+2”模式,每年从二年级理工科在读学生中选拔学生学习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两年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学习后进行分流,部分学生直接从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部分学生免试直接攻读工业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两年后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这种交叉复合培养模式,通过整合高校多学科的教学资源,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

国外著名大学柏林大学是大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把高深知识的探究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实验室引入大学,开创了教学与研究结合培养创新人才,一直影响着今天大学的发展。德国大学的精神和传统到了美国大学得到实用性的诠释,美国是最早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国家之一,美国在其《工程教育—设计一个自适应体系》的报告中指出,人们普遍相信几十年来过分强调工程科学,是以牺牲设计和工程实践其他方面作为代价的。同时,报告认为,每个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将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数学的基础跟早期和广泛参与各种工程实践与创造性设计相结合。[3]

2 我国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我国高校在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目前仍存在认识层面、制度层面、办学层面的不足,需要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理解。要转变旧的教育理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调整计算机学科结构,构建多学科协同融合的培养环境;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探索并完善实践研究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和实践。

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必须从知识复合、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等方面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一般可以从技术、知识、服务等几方面进行创新,重视学科基础研究,大幅度地增加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投入,促进科研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快培养创新人才。无论是研究型还是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人才,工程素养和工程应用能力是决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的素质与能力。

因此,应将科研生产寓于教学当中来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尽力搭建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较强的合作环境,然后探索制定出合作驱动机制、合作选择机制、联合导师机制等多元化的创新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对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建设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创新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专业体系设置,顺应复杂多变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形势,是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采取的教育发展的科学态度。

高等学校既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源泉,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协同创新中大有可为,其在协同创新中的关键支撑便是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现实中,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高校目前每年取得6000~8000 项科技成果,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比例不到10%,大量技术创新成果及其知识产权束之高阁,形成了数量惊人的“休眠专利”。由于缺乏创新人才,我国以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为形态的科技成果转移活动处于较低水平,已经严重影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协同创新的能力。[4]

3 我国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开发智能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5]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已获批或待申请的科研项目带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学习和科研创新性,从而最大程度地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要求。现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应用型大学”,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在实践应用等方面更强一些。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是要以能够完成实际科研项目和课题为目标,更早的锻炼自己将课堂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从而培养出应用能力强的实用创新型IT人才,而不是普通的计算机程序员。

基本模式的确定主要包括合理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遴选培养对象、指导教师指导模式制定、项目管理方案以及奖励机制等措施,搭配起来共同实施。结合计算机专业学科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的实际,建立健全基于科研项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指定部分科研能力强和潜力较大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遴选大部分学生组件团队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

(1)培养模式。建立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学院各类实验室为平台、以学研结合为依托、以科技竞赛为契机的人才培养模式。

(2)培养对象遴选。在学院内通过选拔和自主申报两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甄选,争取选定大部分同学组成不同的多个团队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3)指导教师指导模式。采取指导教师带领多个团队的形式进行重点培养。实行“教师—学生双向选择”与“学院推荐”的方式进行,选定教学效果好、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师德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并要求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重点对其进行科学素养、研究型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4)项目管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项目;指导教师在项目选题、项目申报、实验操作和研究总结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由学院统一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对已立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结题考核。

(5)支撑环境。学院各实验室向培养对象免费开放,并提供满足实验条件的场所,解决实验问题,积极为培养对象提供优质的项目建设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支持交叉学科发展,推进学术创新。通过淡化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发展,鼓励交叉领域的学术创新。大力支持设立交叉领域的研究机构、科研项目,同时加强学科之间的同行、专业评审、监督和质量控制。鼓励高校灵活成立跨院系、跨领域、跨组织的实体性研究机构,成立专门的学院或研究机构,进行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研究,跨学科招收研究生,培养创新人才。

4 结 论

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必须确定一种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有效的联合起来,为有效培养创新人才创造独特的条件。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二者之间必须有效协同、资源共享,才能体现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有效展开,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方在资源方面的各自优势,切实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国家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廷奇,史加翠.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1(5):104-107.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新华社,2011-04-24.

[3]李伟铭,黎春燕.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5):102-105.

[4]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26-31.

[5]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5):6-11.

推荐访问:计算机专业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