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高校学生资助的德育功能研究

高校学生资助的德育功能研究

时间:2022-05-23 15:20:05 浏览次数:

摘  要:高校学生资助是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学生教育载体,要积极发掘其潜在的德育功能,将物质资助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文章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资助精神动力激励功能、道德品格塑造功能、社会交往培育功能和理想信念引领功能发挥作用的影响路径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从励志教育、信用教育、感恩教育、信念教育的视角改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举措。

关键词:大学生;资助;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5-0171-0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aid is a carrier of education with wid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We should explore its potential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actively and combine material financial aid with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path of financial aid on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including spiritual motivation, moral cultivation, sociability training and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ai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pirational education, credit education, gratitude education and belief education.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aid; moral education

國家高度重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2010年,党中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品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探讨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具体指好的行为、道德表现。德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的德育功能,即通过各类资助形式,以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帮助受资助大学生形成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增强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从思想上树立对社会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关于资助德育功能的文献综述

关于资助的德育功能,现有的研究多为理论研究,其中一类是对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阐述,论述资助体系的道德含义;一类是挖掘资助政策的品德资源,并将资助作为载体进行德育的手段及管理方式探索。也有个别学者实证研究了资助在提升德育水平方面的影响。杨晴、沈红等(2009)、赵贵臣(2011)均提出高校学生资助应由“他助”到“自助”再向“助人”的理念转变,倡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品质教育,为资助德育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理论基础。关于资助品德的实施对策和措施研究方面,史凌芳(2011)、石敬敏(2012)、赵贵臣(2012)和洪流(2013)等从不同类型资助的实际效应出发,提出将具体资助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并行,建立起一个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助学之中、管理之中的工作机制。

关于资助德育功能发挥效应的实证研究,是近年相关研究的创新之处和重点关注的方向。肖建伟、石国兴等(2011)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作为测试工具,对采用不同资助模式的大学生比较,得出各种资助类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曲绍卫、刘晶等(2012)基于全国11所高校大学生资助问卷调研,对当前中国高校助困与育人的契合度进行了实效性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大有改善,品德认知和社会主义制度认可度显著提高,诚信品质和感恩社会的心理情感不断升华,团结、互助、友爱和勤俭节约美德得以传承,自信、自强、自立的理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稳步上升,自主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不断加强。董晓蕾、刘冀萍等(2016)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显著多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结论,提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科学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关注问题”更多地转向“关注优势”,加强发展型资助,通过培育该群体的心理资本优势,逐步提高受资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总体而言,当前对大学生资助工作德育功能的研究方向较为集中,普遍是宏观定性介绍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在心理帮扶、幸福指数、品德修养等方面的作用,是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有效探索,也为同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来源和直接的借鉴作用。而探究资助德育功能发挥作用的路径,为实证研究构建科学、规范的理论模型,并进一步找寻资助管理工作中切实可行的品德教育着力点和育人举措改进的方向,是本文希望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资助德育功能的影响路径分析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品德培养,即通过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品行品质、道德情操的影响,帮助其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可归结为精神动力激励功能、道德品格塑造功能、社会交往培育功能和理想信念引领功能。

(一)资助的精神动力激励功能

每个大学生都渴望成长成才,取得成功,但这需要学生内心强烈的成就愿望并能激励自身付诸实际行动。资助通过人文关怀帮助贫困学生获得心理抚慰与精神激励,避免因经济压力而产生自卑、焦虑、孤僻、脆弱的心理倾向,提升心理素质,更好的调制情绪。更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自主成才的动机和愿望,在持续努力的实践中取得成就,收获自信,促进自身更好发展。通过组建“自强之星”、“励志成才表率”先进事迹宣讲,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不回避现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坚强地面对学习生活,增强主动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各类奖学金的设立,为高校学生的学习、科研、创业提供了竞争的动力和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发展活力和成长动力。通过提供充足的勤工助学岗位,以及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有助于提升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能力、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的指导,提升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科学的消费观念引导,帮助学生自立自强,自食其力,树立信心,理性消费,真正实现“扶贫又扶志”。

(二)资助的道德品格塑造功能

高校学生资助对培育学生诚实守信、感恩宽容的道德品格具有重要意义。诚信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和基本道德规范,是立人之本、交友之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之一。资助的申报要遵循如实描述的原则,要求学生对自己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助学贷款要求学生在规定的还款时限内完成还贷工作。事实上,高校资助的金融活动处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经济、法制经济、信用经济、道德经济”之中。以资助为载体,对学生开展诚信意识教育活动,能帮助学生日后顺利的融入社会、立足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的感激和回报,更是一种处世哲学,对逆境和不如意也能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对受资助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帮助他们意识到所获得的帮助和支持,对亲人、捐助人、学校、社会乃至国家产生感激之情,并逐步转化为乐于助人和宽于待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资助的社会交往培育功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友好交往、合作共处成为全世界共同推崇和遵循的发展模式。作为当代大学生,也应当重视自身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团结合作、互助友爱是当代大学生极为重要的修养内容,也有助于构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既自卑又自尊的矛盾心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和集体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又希望得到他人理解和支持的愿望,有对他人看法和意见的敏感心理,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资助可以帮助贫困生享受到教育机会和过程的公平,正确看待贫困,克服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际交往观,引导他们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融入集体的大环境中,通过与老师和同学多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各种勤工助学活动,让学生与老师或其他同学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在工作中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潜移默化地对团队合作意识进行培养;组织受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劳动了解社会,增进与人民群众的交流,加速学生的社会化;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团队素质拓展、帮扶性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体会团结合作和助人奉献的乐趣,在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资助的思想信念引领功能

理想信念为人们的行动提供前进的方向和动力。高校资助工作不应只是简单解决受资助者当下的经济困难,而应引导其养成生涯规划意识,形成符合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远大理想信念,唤醒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担当,用自己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回报社会、服务人民。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责任意识往往是通过现实困难而激发出来的。很多困难学生从小就体会到生活的困苦,以及父母为摆脱困境、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自觉的意识到对自身和家庭的责任。在高校资助中,受助大学生的权利和责任也是相辅相成的,既具有获得资助的权利,也应当承担对社会及他人的责任。贫困学生感受到关爱和温暖,认识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团结和努力,从而立志成才、回报社会,将关爱、使命和责任延续下去。

三、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德育功能的对策

当前,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促进大学生的品德发展和成长成才,是新时代和新形势下资助政策改进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未来应当进一步加强助困育人的实效,将资助行动与品德教育活动统筹安排,以主流的价值塑造为引领,培育困难学生的优良品行。

(一)开展励志教育,帮助学生自立自强

高校资助工作不仅仅是给与学生经济上的救助,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精神上加以引导,要教会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对待贫困,如何自我减压和自我调节,帮助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一,积极营造学习先进、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在受资助学生中挖掘自强不息、立身立业、服务社会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以榜样的力量形成朋辈示范效应,促使学生在观念上脱贫,将“贫困是一种负担、耻辱”的认识转化为“贫困是一种资源、财富”的领悟,进而接纳贫困,以积极的态度解决困难,悦纳自我、奋发进取,努力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二,高校可通过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组织形式,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成长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在奉献他人和服务社会中发掘自身优势,克服自卑心理,能够坦然面对家庭困境,努力工作,积极生活,为自身成长积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劳动来解决经济困难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锻炼他们的意志力,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在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找到自信的立足點。

(二)开展信用教育,强化学生的诚信观念

高校应当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并将其有机渗透到教学和贫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他人、学校和社会帮助的过程中培养诚信的意识。

第一,精心设计诚信教育内容,努力克服空、泛、大的缺点,力争做到政策宣传与业务流程相结合,形成涵盖政策分析、形势判断、金融和征信知识、业务流程和典型案例相结合的复合教育内容。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的不诚信行为,树立主人公意识,以身作则,把助学贷款还款过程中的“诚信表现”作为走上社会“信用人生”的起点。

第二,不断改进和创新宣传方式,避免标语口号式的说教灌输,设立“诚信教育月”,通过银行宣讲、演讲、征文、短剧、辩论赛、知识竞赛、诚信签名等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为受资助学生普及信用知识和理念,使学生在贫困生认定、奖助学金申报以及还贷过程中坚守诚信准则,树立诚信意识。

(三)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困难学生接受资助之时,学校要加强教育和引导,让学生们常怀感恩之心,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培养受资助学生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体会到家庭、社会和国家对其的责任和关爱,引导学生学习本领、回报社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第一,在贷款工作中,让学生认识到自我责任,即自己选择了一种让未来自己为现在自己的求学行为买单的方式,要求学生珍视自身的承诺,启发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提高兑现承诺的责任感和综合能力。

第二,在勤工助学活动中,通过实实在在的参与工作和劳动,不但可以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还提高个人的能力与价值,进而培养出改变困境的信心和勇气,树立个人和家庭责任意识。

第三,通过举办捐赠仪式、制作感恩贺卡、与捐助人进行座谈和交流等形式,加强受助学生与捐助人的联系,通过捐助人鲜活的奋斗经历和人生体验来鼓舞学生,引导学生了解捐助人的内心感受,体会“助人”的快乐,进而传承爱心,学会担当,将生活的压力转化成奋斗的动力,积极参加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用自己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回报祖国和人民。

(四)开展信念教育,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加强对家庭困难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将其融入资助工作全过程,让学生们坚守理想信念,培养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爱党爱国意识,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抱负,培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①

高校应当将资助工作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让贫困生认同、接受、内化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谈心谈话、网络互动等形式旗帜鲜明地开展思想引导,让学生正确看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树立正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此指导自身的学习和生活。

注释:

①魏文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0):76-77.

参考文献:

[1]杨晴,沈红,叶芃.高校贫困生资助理念及其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4):44-46.

[2]赵贵臣.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史凌芳.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0):62-63.

[4]石敬敏.新资助政策体系下高校资助育人实践的路径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1):15-16+20.

[5]赵贵臣,刘和忠.在大学生资助服务指导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5):91-94.

[6]洪流.资助育人:高校资助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01):166-168.

[7]肖建伟,石国兴.不同资助模式下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03):109-112.

[8]曲绍卫,刘晶,等.当前我国高校助困与育人契合的实效性分析[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2(11):119-121.

[9]董晓蕾,刘冀萍,王瑞敏,等.基于心理资本视角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

(10):122-126.

推荐访问:德育 资助 高校学生 功能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