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中校园文化的渗透路径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中校园文化的渗透路径

时间:2022-03-09 10:19:53 浏览次数:

摘要: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因素,文化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指引和激励的作用。简要论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内涵以及新时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分析高校学生管理中校园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以及渗透路径,旨在促进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基本内涵;重要意义;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8-0021-03

引言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实现了各民族之问丰富的文化交流,异化的思想观念以及网络文化对高校的教育以及管理工作带来发展机遇和挑战。基于现阶段的教育发展背景,学生管理工作必定要进行改革创新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渗透将有利于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

一、高校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综述

1.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指学生入学至毕业在校期间对学生的管理,其中涉及生活、学习等多个方面,主要包含学生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实践活动管理以及奖励处分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校园的工作内容有所增加,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现阶段学生的就业工作以及心理健康、贫困帮扶等都成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設有着重要的影响。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以教育育人为工作目标,因此要坚持全面育人的工作理念,营造良好的育人文化环境,实现学生管理工作和校园文化环境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

2.校园文化的基本含义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外活动等方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为主要空间,其中文化建设者涵盖学校领导、教职人员等,因此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中心的群体性文化,同为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例如文化社团、文艺活动等,而校园的风气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是体现校园文化成果的基本内容。高校的校园文化可以体现在校园建筑的风格、校园内的绿化景观等。精神文明形态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校风学风、学习氛围以及规章制度能够体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性。校园文化具有两种明显特性,即渗透性和传承性,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渗透性,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传承性是指高校的校风学风是由时间累积并传承沿袭而形成的,并且校园文化形成后不会由于时代、制度等原因而消失。

3.校园文化的作用机理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的灵魂所在。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之中将其具体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学生管理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引导作用、规范作用、凝结作用、激励作用和影响作用。文化建设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价值观念,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促进学校工作的协调运行,同时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校园文化对于人才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世界范围内优秀的高校其精神文明建设十分完善,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势坤,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周易》中的名言,清华的大学的校训具有激励作用,能够激励学生刚毅坚卓的精神。

二、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现阶段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社会中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念以及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在面对这些教育管理问题时高校可通过文化建设来加以解决,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现阶段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在国际竞争中文化渗透是重要的竞争手段和方式,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发展使得外来文化能够轻易进入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外来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对于大学生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将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2.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将面对新的发展要求。素质教育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及品德修养。高校应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文化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基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发展,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教学管理工作如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新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校园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校园文化的渗透能够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并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较为强烈且思想活跃,并且在生活之中很少经历挫折和困难,将文化渗透进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继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其次,美国哈佛大学的信息学研究专家经研究证实,人类工作生活的环境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人们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学生管理工作之中渗透文化教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和谐积极的外部环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凝聚师生之问的感情。最后,在学生管理期间的文化建设能够提高辅导员教师的道德素质以及文化修养,并提高辅导员教师的学生管理能力。

2.激发学生管理工作的创造性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激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造性和活力,并且借助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以及思想观念进行有效影响。具有娱乐性质的文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兴趣爱好减轻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并缓解消极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与此同时,学生管理和文化建设的相互渗透发展,将更多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培养学生组织活动和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管理实践工作中是对学生管理的一种创新发展,充分借助学生的力量不仅能帮助辅导员教师分担工作压力,同时也能提高管理和决策民主性,例如在开展一项文化活动之前可通过班会向学生征询意见和建议,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并且使得计划的制订更加科学合理,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满足学生对于艺术和情感的需求,从而将固态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转为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管理模式。

3.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普及发展,外来文化以及网络内容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产生了严重影响,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渗透校园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文化对人们行为举止以及价值观念的指引作用。现阶段,高校的大學生多处于18—22岁之间,但由于社会经历较少,因此心理成熟度较低,面对很多事情时仍处于感性判断状态。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在我国的文化之中具有先进性和指引性,例如尊师重道、强学历行等,或是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指引作用。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全方位对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品德修养进行塑造,并实现学生对于学习氛围以及学习上的追求。

四、高校学生管理中校园文化渗透的主要路径

1.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本质是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因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重要途径。辅导员教师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指引者以及生活的管理者,因此应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视文化氛围的建设,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首先,完善知识文化环境,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知识环境主要是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中包括学术水平、学术氛围、教学管理等,网络媒体时代学生的注意力极易被网络等新鲜事物吸引,对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较低,因此辅导员应充分发挥管理和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趣味性。例如,通过班会师生之间探讨学习的难点和方法,或是组织类似英语学习角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其次,人际关系是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高校的人际关系涉及很多主体,例如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同学之间等,平等且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文明和谐的环境建设,从而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习的管理过程中,应妥善地处理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矛盾,避免人际关系的恶化。通过调节帮助学生之间树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继而构建良好融洽的育人环境。辅导员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文化修养,继而实现校园文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渗透。

2.组织课外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校园文化的渗透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辅导员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应更多地开展课外文化活动,实现管理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相互渗透。首先,辅导员教师可以更多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文化活动,可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游历城市中的文化景点,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城市的文化建设,并且丰富的周末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有效地减少学生对于手机和电脑等网络电子产品的依赖。辅导员教师可通过组织爱心活动帮助学生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并且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例如组织衣物爱心捐赠或是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等爱心活动,通过对贫困者的帮助和扶持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和学习的宝贵之处,实现文化建设对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其次,辅导员教师应辅助学生社团的建设,对于学生组织的文化社团予以指导和帮助。学生文化社团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中的社团多样化发展能够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以及整体教学实力的提升,现阶段的学生文化社团多种多样,涉及文化中的各个领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莎士比亚戏剧社团、青年支教社团等。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应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学生社团的顺利发展,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现学生管理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文化建设的渗透发展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参与能够促进先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辅导员教师可将更多的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使得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者与管理工作的参与者。首先,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以及开展可让学生自主完成,例如将每月中的一天设为主题日,学生可通过查找资料、学术交流等方式对于主题进行讲解或是进行相关演讲,通过文化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理科院校可以结合专业课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在教学和管理中进行文化建设。其次,辅导员教师可以任用道德修养及文化素养较高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以及日常活动的组织工作,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学习生活管理,从而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竞争意识,帮助学生之间进行良性竞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道德素质,为文明校园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文明教育活动,不仅能够选拔出适合的班级干部人选,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结束语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有日常生活、学习活动、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实践四个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了许多不良的价值观念,例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思想观念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冲击十分严重。因此,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并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管理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相互渗透,需将更多的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使得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者与管理工作的参与者。高校通过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校园文化教育,切实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加强文化氛围建设,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责任编辑:朱岚)

推荐访问:浅谈 校园文化 路径 渗透 高校学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