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平整轧机中油雾润滑中残雾处理方法

平整轧机中油雾润滑中残雾处理方法

时间:2022-05-26 15:00:08 浏览次数:

摘要:油雾润滑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润滑方式,它的优点很多,其应用场合也越来越多。但油雾润滑有残雾的污染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对冷却法、过滤法的综合运用因地制宜的解决残雾回收处理问题。

关键词:油雾润滑;残雾处理;冷却;过滤;综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TG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150-02

0 引言

现今世界上,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机械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在机械设备中,润滑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润滑效果不好,机器的精度会大打折扣,并且使用寿命不长。特别是在冶金等行业中大型、高速、重载的滚动轴承、滑动轴承等各种摩擦副中,原先的润滑方法已经不能适用。而油雾润滑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润滑方式,它在改善摩擦副的运行条件和性能上,以及在节约成本上显示出了它很大的优越性。我厂的平整轧机的支承辊轴承就是应用的是油雾润滑,在使用过程中它维护简单,易于保养,故障率很低等优点。但它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残雾没有回收装置只是有个过滤网但效果不好,还是有比较大量的残雾飞出。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增加了回收装置,来清除残雾中的油滴。

1 油雾润滑的原理

油雾润滑技术是一种能连续的、高效的自动将润滑油雾化为小颗粒,并将它适量加压后精确的输送多个润滑点,均匀覆盖被润滑部件的表面并形成一层润滑油膜的集中润滑系统。它包括了油雾的产生、传输,并自动精确的分配润滑油。油雾润滑避免了先前润滑方式中容易出现的过度润滑和润滑不足对设备的损害。它在我厂的平整轧机上用于支承辊的轴承润滑,实践证明它的效果非常好。

2 油雾润滑的缺点

油雾润滑的缺点:由于它是通过雾化润滑油的方法来实现润滑,所以在排出的压缩空气中含有20%~30%左右的浮悬油粒,这样会造成排放口处的设备污染并且也会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对现场操作人员的健康不利。在通风条件差一些的环境中,油雾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发火灾。所以残雾的污染问题,在国内外相关行业中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这无论是对改善环境还是对油雾润滑的发展都很重要。特别是在钢铁这种高污染行业中,残雾污染的解决有它更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从实际出发,在参考几种回收方法的基础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我综合应用了冷却法和过滤法来达到油雾的回收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3 简单介绍一下冷却法和过滤法

冷却法:

原理:当润滑油经过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且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会出现油雾的产生。从这里得知,油雾粒子的液化可通过使油雾的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来得以实现。因此,得出结论,可以通过降低油雾的温度实现液化油雾粒子的目的。由热传导的理论可知,当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会通过物体,从温度高的区域传递到温度低的区域。热量的传递方程式为:Q=λ.A.Δt/δ式中λ是传热物质的热导率;δ是传热物质的厚度;A是热传递的有效面积;Δt是传递热量物质两侧面的温度差。

过滤法:

原理:当油雾通过过滤材质时,油雾的压力逐级下降,使得油雾粒子的运动速度改变,它们之间的碰撞几率增加了,使油雾粒子集结。最终要达到液化的目的,则是由于过滤材质的特殊性,使得油雾粒子不断与过滤材质发生碰撞,这样的条件下便集结为油液。

4 回收装置的设计原理

根据我厂的实际情况,在轧机的旁边有便利的冷却水,因此,我通过用冷却水来达到冷却油雾的温度。我采用的是管式热交换器的设计思路,让残雾通过热交换管,来达到给油雾降温使油雾进行液化。由上述的热量传递方程式Q=λ.A.Δt/δ,我们可以看到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应该选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质,在材质一定、冷却水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的增加残雾与冷凝管的接触面积,这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加冷凝管的数量,二是在每两个冷凝管之间加装铁网并与之相连,从而增大它们和油雾的接触面积。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如果用第一种方法,想要增大接触面积,冷凝管不光数量上要多,而且要做成S形或是螺旋形,由于冷凝管的数量多并且它的形状特殊,在冷凝管发生堵塞时,不便于疏通和清洗,并且在日常的保养上也比较麻烦。因此我们选用了第二种方法,即在合理的布置冷凝管的数量和位置,在每两个冷凝管之间加装铁网并采用直通型的冷凝管,这样不但有效的增加油雾和冷却物体的接触面积,并且在日后的维护保养上非常便利,即使冷凝管发生堵塞也可以很快的疏通解决问题。为了使残余的油雾能够充分的液化,利用过滤法在排气口的前方又设置了一个金属材质的过滤网,这样在最大的程度上达到净化分离油雾的目的。

5 结论

本文通过参考油雾润滑的各种残雾的回收处理方法,因地制宜的综合运用了冷却法和过滤法来制作了一个残雾的回收处理装置。由于采用了该装置,清除了大量的油雾润滑所产生的残雾,使得现场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浚修.润滑原理及润滑油[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

[2]孟维柱.油雾润滑系统及回收装置[J].润滑与密封,1993(8):40-42.

[3]陈维刚,徐德胜.制冷工程与设备,2002.

[4]张淑华.油雾润滑中残雾回收的研究[D].东北大学硕士论文,2006-01-01.

推荐访问:轧机 中油 平整 润滑 方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