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发展特点研究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发展特点研究

时间:2022-03-16 10:02:07 浏览次数:

摘要:用自编的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问卷对925名普通中学生与职业中学生施行测量,研究了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总体特点、性别特点、年级特点、年龄特点、学校类型特点和城乡特点。

关键词: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特点;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212-02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异性之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由于其既缺乏异性交往的心理准备又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巧,难免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1]。从实证系统研究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指导青少年培养异性交往能力,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十分必要。

一、研究对象和工具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用自编的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问卷研究包括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初一至高三年级、职业中学高中部的全日制中学生925名。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总体特点与分析

四大类型的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平均得分顺序为:退缩性人格> 交往失调>过度防卫> 偏执。而具体到十六种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类型来看,各类心理问题的平均得分依次为:规范失调> 抑郁> 过分害羞> 多疑> 退缩> 择友标准失调> 自卑> 过分关注> 冷漠> 方式不当> 敌意> 嫉妒> 内部动机不当> 功能失调> 攻击> 外部动机不当。

当前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在退缩性人格上有较高的得分。结合我们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源于中国的教育特点和社会特点。从教育特点上看,中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限制多于自由,专制多于民主,尤其在异性交往这个对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十分敏感问题上,外界给予他们过多的限制或“保护”,这种限制或“保护”反映在异性交往心理方面就表现出退缩性的人格特点,因此这是不难理解的。另外,中国的社会环境特点也是影响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突出表现为退缩性人格的重要原因。社会环境中的社会舆论(教师、社会大众对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态度以及网络中的相关内容)因素和社会氛围(学校、班级、社区)因素同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有着显著的相关,其中教师、社会大众态度,网络、学校交往氛围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还有预测作用。

(二)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具体特点与分析

1.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性别特点。性别差异的T检验表明,在异性交往心理问题总分和退缩性人格、交往失调分问卷得分上存在极为显著的性别主效应,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在十六种具体类型心理问题得分上,除了在攻击因素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外,其他因素的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

在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总分、退缩性人格维度(及其内部所有因素)和交往失调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张大均教授等前期做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性别特点研究相一致,即中学女生的整体心理素质高于男生[2]。这既证明了心理素质的整体性,也说明了我们的问卷是科学的,测量结果是可靠的。具体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别是青春期性的发育与第二性征的成熟)及性别角色差异有关。中学阶段正值青少年男女学生青春期的关键阶段,进入了人生发育的第二次“生长高峰”,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性发育的日趋成熟以及由此引起的第二性征的出现。而青春期男生的身体发育普遍晚于女生,平均差异1~2年[3-4]。生理状况是心理机能的基础,因此男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容易表现出抑郁、退缩、过分害羞、自卑、冷漠等心理问题,所以男生的退缩性人格及其内部因素得分要比女生高一些,但其中的具体机制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而在交往失调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显示了中国社会长久以来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规定的差异。女性在异性交往方面受到更多的舆论限制,因此往往表现的较为矜持和保守,所以也就不易出现异性交往的不合理态度、动机和行为。退缩性人格与交往失调两个维度的性别差异看似矛盾,实际上正是反映了男生群体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两极性,一方面,男生比女生更易出现退缩性人格,同时另一方面也更易比女生出现交往失调,这也许也体现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男强女弱的状况正逐渐消除,现代女性已表现得越来越独立与刚强,因此男性要应对更多的压力,迁移到异性交往方面,男生就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退缩性人格问题;但历史的沉淀不会立刻消失,所以在交往失调方面男生的得分依然显著高于女生。这就提醒我们更应关注男生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

2.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年龄和年级特点。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仅在交往失调维度及其内部因素方式不当、过分关注、规范失调上存在显著的年龄主效应,且基本表现为12岁、13岁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的发展趋势。青少年异性交往失调存在关键年龄(14岁)和低谷期(12岁 、13岁),各年龄段的排序是:18岁> 14岁> 16岁> 17岁> 15岁> 13岁> 12岁。

在问卷的整体得分上,初一显著低于初二,其他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在交往失调维度上,初一显著低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其他各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总体状况在年级发展上有一个低谷期和一个高峰期,分别为初一和初二,各年级得分的高低顺序是:初二> 高三> 高二> 初三> 高一> 初一,其中初二是转折期或关键期;青少年异性交往失调在年级发展上也存在转折期或关键期,同样为初二年级,各年级得分的排序是:高三> 初二> 高二> 高一> 初三> 初一。具体到各因素的差异来看,在偏执维度的“功能失调”因素上,初一显著高于高一、高二、高三;交往失调维度的所有因子(方式不当、过分关注、择友标准失调、内部动机不当、外部动机不当、规范失调)上都有显著的年级差异,且基本都是初一低于其他各年级;在过度防卫维度的“多疑”因子上,初一显著低于高三。统观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各因素、维度和总体差异,除了“方式不当”因素(初三与高三差异显著)和“自卑”因素(高一与高三差异显著)外,其他差异显著的方面都表现在初一与其他各年级间。

初二是青少年异性交往开始出现问题并且问题出现也最多的时期,其得分在各年级中最高,可以说是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转折期或关键期。具体到各因素的差异来看,在偏执维度的“功能失调”因素上,存在初一年级得分最高的现象,这是因为初一相对于其他年级来说,其认知水平最低,受外界影响最大,因此不能正确看到异性及异性交往的功能,所以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高三的异性交往失调得分最高。在过度防卫维度的“多疑”因子上,表现出初一显著低于高三的年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高三年级身心发育已基本成熟,对异性交往问题的关注接近于成人早期,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较为敏感,同时由于升学就业压力最大,导致更容易产生多疑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总之,此项研究提示我们应根据各个年级和不同年龄段的具体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尤其应关注初二(14岁)这个关键时期。

3.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学校类型特点。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在学校类型上存在着显著的主效应。表现出职业中学> 普通中学> 重点中学的发展特点。其中,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除了在“交往失调”维度没有显著差异之外,在心理问题总体和其他三类心理问题得分上差异均达显著,且呈现为普通中学>重点中学的趋势(交往失调维度也为普通中学得分高于重点中学);在十六类心理问题的得分上,除了“规范失调”重点中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外,其他差异显著的因素均为普通中学>重点中学。三类学校高中部各因子的多重比较中,呈现显著差异的因子基本上都是职业高中分别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之间的差异,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仅在退缩性人格维度(及其内部抑郁、退缩、过分害羞三个因素)和过分关注因素上呈现显著差异,表现为普通高中> 重点高中。

关于三类学校的总体差异和各维度差异,一方面可从三类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来看。重点中学的学生有更高的理想和抱负,其成功体验多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学生,其认知水平更高,自制力更大,因此相对来说不易在异性交往方面出现认知、情绪和行为障碍。另外,可通过三类学校的软、硬件差异来比较。重点中学的教师整体素质相对更高,学校风气相对较好,学校为学生具备各种健康有益活动的条件更多,因此学生容易得到更为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剩余精力和心理冲动容易得到更多健康转移和宣泄的渠道。至于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在抑郁、退缩、过分害羞、过分关注四个因素上呈现普通高中显著高于重点高中的特点,也是不难解释的。由于受以往经历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普通高中学生更易出现抑郁和退缩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理状态也表现在异性交往方面,说明了心理的统一性和心理问题的影响广度。

4.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城乡特点。青少年仅在“功能失调”因素和“规范失调”因素上存在显著的城乡主效应。其中,“功能失调”因素表现为乡村学校> 城市学校,“规范失调”因素表现为城市学校> 乡村学校。在问卷总体得分上表现为城市学校> 乡村学校,但差异不显著。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总体状况在学校地区差异上不显著。这可能是随着当前中国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差距日趋缩小的缘故。在问卷各具体因素的差异显著性检验上,“功能失调”因素表现为农村学校> 城市学校的地区特点,这说明农村学生受社会传统观念的禁锢和影响更深,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异性的长处和异性交往的积极作用。“规范失调”因素表现为城市学校> 农村学校的地区特点,这说明城市学生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同时受到各种刺激和诱惑的机会也更多,容易在外界的不良影响下出现异性交往心理问题。这些结果提醒我们:对城市学校的学生进行异性交往心理教育时尤其要提防容易出现“规范失调”的问题,对农村学校的学生进行异性交往心理教育和指导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功能失调”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磊,黄盛,李晓伟,王枚.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问卷研究[J].理论界,2009,(12):204.

[2]冯正直.中学生心理素质成分及其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硕士论文,1999.

[3]张景焕,李慎力.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6,(5):68.

[4]姚佩宽.青春期的教育[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

推荐访问:心理问题 青少年 异性 交往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