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影像一 素质教育:求索不止的胜景

影像一 素质教育:求索不止的胜景

时间:2022-05-24 12:20:06 浏览次数: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人格素质、角色素质等。(据《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赵红海等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一、阶段

1.酝酿阶段

“文革”后恢复高考,结束了“读书无用论”,但许多学校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片面追求升学率。1985年,国家教委成立,组织了一个国家级的研究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的对策小组,通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写出一份报告,登在各大报刊上,各个省都展开了讨论,有一些效果,但不很大。因为校长、教师不太能够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是一个社会问题,板子不能都打在校长和教师身上。(据《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柳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

1986年4月12日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988年,一篇《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的文章刊登在《上海教育》杂志,素质教育这一新概念引发了教育界旷日持久的教育思想大讨论。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纠偏”,纠应试教育之偏,是针对当时大学教育的过分专业化、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基础教育,“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2.确立阶段

1994年6月,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6年2月,《人民教育》刊载了湖南泪罗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报道,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向全国推广。这是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改革试验从学校试点扩展为区域改革,为在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1997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在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李岚清出席了会议。这是在全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标志性会议。

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江泽民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推进阶段

1997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1998年2月,国家教委提出《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

199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纲领。

2000年8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意见》,要求全面实施“科教兴粤”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步伐;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管理,建设适应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多渠道增加投入,建立多元化教育投资体制;加强领导,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

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并于6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要求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2001年9月,广东省政府召开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随后印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要求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深化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002年7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调整乡镇一级教育管理方法,乡镇人民政府不再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督导检查。

2004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教育·人才大会,随后印发《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明确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2005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六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05年8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04-2010年)》,部署落实2010年前的教育现代化建

设特别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目标、改革创新和均衡协调。同时,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决定》,2005年秋季起在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率先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决定,2006年秋季起在全省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2006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这就把实施素质教育上升到了法律的层次。(据《素质教育大事记》,光明网2005年10月18日;《广东省素质教育调研报告》,广东省教育厅汤贞敏撰稿)

二、探索

广东省已于1996年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已成为全省各级政府的共识。“八五”期间和“九五”前三年,全省教育总投入达1246.98亿元,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保证。主管教育的副省长亲自到实施素质教育比较好的深圳市进行调研,总结经验。于1997年5月,以省政府的名义,召开了全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推广深圳市的经验。全省还建立了顺德、仁化等12个有各种类型的县(市)素质教育实验区,由省教育厅直接领导。省政府十分注重发挥教育资金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调整了省级财政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设立了改造薄弱学校、德育基地建设、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改革、师资培训等多方面的专项补助资金。(据《广东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光明日报》1999年6月15日)

1997年11月,广东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七项工程。包括: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革,实施规范化学校工程;省每年拨出8000万元资金,用3年左右时间,分期分批改造相对薄弱学校6000所(占全省学校中的20%);深化教育结构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搞好学生初中后合理分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完善中考“两试合一”制度,实行小学阶段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并实行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制度;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科学评估指标体系和督导评估机制,摒弃仅凭升学率高低衡量学校工作好坏的作法;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据《强化政府行为推进素质教育 广东出台七项工程》,《人民日报》1997年11月25日)

广东省素质教育调研工作领导小组于2005年8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素质教育调研工作。调研显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初步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努力构建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的德育工作网络。推行德育进社区,密切与政法部门的联系,为中小学聘请法制副校长或实行“一校一警”制度;联合政法、城管、工商等部门,开展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建设一批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为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如多数市、县(区)向中小学生优惠或免费开放博物馆、科学馆、图书馆和其他人文、自然景观,为中小学提供素质教育资源。广州、深圳、汕头等市建立了一批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素质教育活动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文体活动基地、科技与环保教育基地,为学生集中学军、学农、学工,开展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人防教育等专项教育提供场所,强化了学生情感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同时,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推行素质教育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

调研显示,全省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转变。不少地区和学校形成了多种素质教育模式,如广州市的“协同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个性化教育”“和谐教育”“主体教育”“以美育人”等,注重师生的互动,加强实践性,鼓励学生主动反思、探索和创造。

从2002年起,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始课程改革,2004年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始实施新课程。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科整合,实行一纲多本、教材多元化,加强了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容量大,结构新,开放性强,思考强度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了教育思想、课程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不少学校还重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努力形成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据《广东省素质教育调研报告》,广东省教育厅汤贞敏供稿)

02006年,广东省中考招生以等级进行录取,分数不再是录取的惟一依据。中考改变了以往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综合表现”结果将作为初中毕业和普通高中招生的依据。(据《广东考试改革为素质教育开路》,《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4日)

2007年广东高考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以写实性文字表述方式分项目记入考生电子档案,内容包括考生中学期间各科目学分获得情况,技术领域、艺术领域、体育与健康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情况或获奖情况等等,取代现行考生电子档案的毕业考试成绩、毕业鉴定,录取时供高等学校参考,作为高校录取依据之一。(据《广东考试改革为素质教育开路》,《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4日)

从2007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开始实施《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评价内容包括模块修习记录、基本素质评价、实验操作考查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等四个方面。模块修习记录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各科目学分获得情况和各科目模块修习情况。基本素质评价反映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等各方面情况。实验操作考查反映学生在科学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反映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

三、亮点

1997年,中山市教委完成了以党委、政府、教办、学校为评价对象的区域性素质教育综合性评价方案研制,同时启动素质教育评价实践。1998年,以教师、学生

为评价对象的素质教育个体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研制完成并付诸实施。1999年-2000年,完成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办学水平综合评价等课题总方案规定的其他6个单项工作评价方案的研制并全部付诸实施。2001年,与中南大学张光铎教授共同完成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数字网络信息技术的设计和开发。中山市从纵横两个方向全方位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层级组成的立体评价体系。从纵向分层,分别以镇区党政部门、镇区教办和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教师、学生为评价对象,中山市政府、教委等为评价主体,形成各自评价方案,层层贯通。从横向分项,对各项教育内容的具体实施情况开展专项评价,其中包括学校德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改革特色等方面的评价。在实践中实行全过程测控,包括重要内容的评价全程检索、重要活动的评价全程测评和重要项目的评价全程视导,同时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形成素质教育多级多重激励机制和强大动力机制。

变化之一,人们普遍接受了评价观念,并顺利建立了评价制度。1998年,中山曾在全市范围开展素质教育评价调查,所有教办主任以及参与调查的校长、教师百分之百赞成,并且以各自的评价实践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变化之二,转变了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质量。教育评价与行政管理结合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评价增强了权威性,而管理则提高了科学性。变化之三,形成了改革合力,推进了素质教育。一方面各自的角色定位和工作目标十分清晰,另一方面,因为评价覆盖了所有镇区,延伸到每一所学校和教师,因而基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变化之四,转变了思维方式,形成了新的工作作风。开展素质教育评价4年,中山全市各镇区在接受综合评价这种新型管理方式的同时,也接受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从严、从实、从细要求,主动工作、创造性工作,已经成为中山市教育的突出特征。(据《广东中山市尝试素质教育评价机制》,《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11日。《人民教育》2008年8月号合刊将刊登中山素质教育大型纪实文章)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2003年,深圳市一方面抓原有特色的强化,另一方面抓新特色的形成,把计算机教育拓展为信息技术教育,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英语教学延伸到小学一年级,“双语教学”实验逐步推开,法制教育读本进入课堂,科技教育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按照“普及与提高互动、专业与业余结合、学校与社会呼应、国际与国内打通、教育与文化一体”的路子,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据《中国教育年鉴2004》,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长期以来,高考作为一个显性的靶子,频繁地出现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博弈中。不少人认为,高考一天不改,素质教育就难以前行;甚至有人断言:“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取消高考。”在坊间争论不休的时候,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悄悄地用行动验证了高考和素质教育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它们是能够良性互动的。吴颖民校长如是说:“在教学中,我们不仅注重学生眼前的发展,更注重学生长远的发展;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发展,更注重全面素质的发展;不仅注重学生共同素质的发展,更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不仅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学生品质、意志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些看起来似乎会分散教学的注意力,实际上都有助于高考成绩的提高,也能让学生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持续发展概括起来是‘四个坚持、四个反对’: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反对功利主义短期行为;坚持全面素质,反对考试指挥教学;坚持全面贯彻方针,反对考什么教什么;坚持严格要求学生、严格管理,但反对简单地把学生当作工业化的产品,要让学生有自主的发展空间。”(据《践行素质教育造就国家栋梁》,《广东教育高中版》2007年第1期)

华附历任的校长,都有一个共识,“以人为本”,并且强调,“人”,不仅包括学生,还要包括教师。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成长,必须同样得到重视。他们一直坚持四项“可持续”的原则——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胜任的教师,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作为一所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校,他们不仅仅追求让学生考上好的大学,而是将培养目标定位在“领袖人才”的高度上。吃苦耐劳的精神、协调组织的能力、杰出的口才、健康的心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识和行为……作为一个领袖人物所必要的这些素质,学校都设置了专门的活动来培养。大量的社会名流到学校来开讲座,农业问题、外交问题、航天问题、中东问题、朝核问题……什么都有,就好像一个缩小了的北大、清华课堂。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的视野、思考的问题、理想抱负就和只以考试为重的学校的学生不一样。而且,华附还有一系列的制度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每两周评选一次“华附之星”,这不仅面向学习成绩优秀、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还有热心公益、默默做志愿者的学生,还可以是在某个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体育特长、艺术特长,什么都可以。“华附之星”只有一个评选标准,必须在同龄人当中,出类拔萃。这就引导着学生不断地去修订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地去充实和提高自己。(据《我们培养的是领袖人才!》,《中国教师报》)

围绕着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华师附中改革创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新课程构建的目标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创造未来的人才;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重,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个别化为发端,以个性化为归宿,努力构建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主要内容是:1.课程结构多元化。着力开发建设校本课程,形成奥班、试验班、普通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协调的课程体系。努力做到规定性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优质化,选择性课程(学校课程)系列化、个性化、特色化。2.课程内容现代化。在现有学科课程中更新内容,体现现代化科学技术精神;在学校课程中专门开设介绍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的相关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健全人格。3.课程发展趋势国际化。紧随教育领域日益频繁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文化交流,融入国际教育发展潮流,把握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博采众长。

在华师附中新课程体系逐步凸现的同时,追求选择、追求创造、追求卓越的这三个课程教学改革核心价值也日见鲜明,“三步走”阶梯式课改模式,打造了高素质现代人的培育格局。具体而言:通过第一步的“第二课堂”开发,为学生提供了多样性选修方式;通过第二步的“课堂实践”探索,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实践提高,进而萌发改善社会的平台;通过第三步“意识领域”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了立志奉献社会,成为领袖型高素质现代人的可能。(据《探索阶梯式新课程改革十年“三步走”打造高素质“现代人”培育格局》,《聚清园》2007年第2期)

生本教育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全力倡导、推广的一种素质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已经在广东、澳门、香港等地的许多小学、中学、职业学校中开展了实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规定每堂课老师讲话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生本教育的基本过程是:课前的学习准备,上课时的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与在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课后的追根究底。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会合作。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生本教育——最好的素质教育》,郭思乐的博客)

责任编辑 魏文琦

推荐访问:胜景 求索 素质教育 影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