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时间:2022-05-24 12:20:04 浏览次数:

借此机会,我和大家分享我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些心得和体会。特别是与大家分享在《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多种媒体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的科学化、系统化和儿童化等问题——关于多种媒体运用于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体系、教育内容体系、教育方法体系和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了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三个重要任务,即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和重视学前教育;同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应该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未来十年基本、可持续的追求。

如何做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如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如何通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有效支持和帮助“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又如何成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有益和有效的组成部分?应该说,多种媒体技术应用于学前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对我们提出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因为它符合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要求,符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符合学龄前儿童的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等年龄特征。

一、现代化儿童观的特点

就我国学前教育观念的转变而言,在传统文化当中,曾有重男轻女、父以子贵等思想。例如,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曾说“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到了近代,我国的儿童观有过三次重大转型,分别是:“五四”时期,鲁迅先生通过高喊“救救孩子”,提出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观念;20世纪30年代,为了革命战争的需要,提出了儿童需要为社会作贡献,需要认知成人世界,需要服从成人的一些文化意志;20世纪80至90年代,提出了尊重儿童个性。1990年,我国政府加入了《儿童权利公约》。1991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怎样才能形成现代化的儿童观?我们认为应该深刻领会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深刻理解《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三位一体的新论述;同时,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进行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有,特别重要的,就是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特点,参照各种文化中的儿童观,洋为中用,形成新时期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儿童观。而这一儿童观至少应该包括:第一,儿童是独立的不断发展的人,他们拥有满足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的权利;第二,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有权拥有欢乐、自由的童年;第三,儿童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给儿童提供适宜的学前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第四,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当受到平等的对待;第五,儿童有不同于成人的感知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成人不应该将成人文化无条件地强加给儿童。

二、学前教育目标的现代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特别写下了“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这八个字;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调研时说,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有必要把学前教育的目标定位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理念上来,落实到让儿童每一天都快乐且有价值的追求上来。

现代化的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既包括我们刚才提到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新理念,又包括《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的三位一体的新提倡;同时,还要追求让每一位幼儿德、智、体、美均衡发展——“以人为本”或“以儿童为本”的素质教育应该成为现代学前教育的目标。

三、学前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教育内容是落实教育目标的基础。关于学前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我们认为其核心理念应该是让儿童的每一天快乐且有价值,其基本框架应该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的三位一体的新提倡。关于学前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我们还应该特别注意“发展适宜性”—— 根据儿童发展的基本特征来考虑学前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同时,学前教育内容的现代化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关于教育内容的品质追求,从而保证学前教育产品的价值观、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学前教育内容的现代化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龄前时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产品的打造一定要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者说在关键期给他们提供了错误的产品,那么我们的教育不仅是无效的,可能还是误事的、蒙人的。

另外,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我们要在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上,给孩子提供最适宜的教育内容,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

2.立足于当今儿童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针对儿童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在新时期学前教育产品的研发中给予充分的考虑。例如,怕吃苦、不诚实守信、意志力薄弱、不讲文明礼貌等问题在不少儿童身上都有体现。如果儿童遇到困难就退缩,不能做到诚实守信,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我们培养的儿童能够称为“健康快乐”的中国儿童吗?当然,在儿童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例如,生活方式不健康、缺乏爱心、尊重生命的意识淡薄、缺乏团结和互助精神等。

3.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冒险精神、想象力、领导力和成就感等。其实这就为我们的教育内容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特别希望我们的学前教育产品能够为我国培养杰出的人才作出贡献。

4.参考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内容,洋为中用

我们可以参考世界上一些有影响的国家的学前教育标准来考虑我们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例如,可以在美国选择一些州,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学前教育标准为我们所用。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其融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教育内容的指标体系之中。

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学前教育标准,它从健康、语言、科学、数学、社会性、艺术等方面制定了学前教育的标准。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社会性方面。社会性领域含有学习品质这一指标。学习品质包括好奇心、主动性、坚持性、问题解决和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这提示我们确实要把西方的社会性和中国人的习惯养成进行交叉链接与对比思考。一定要让中国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新的体现,一定要让中国孩子的习惯养成问题从社会性发展中提出来单独实现,这就对我们学前教育产品的研发提出了新要求。

再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学前教育标准,它包含健康、语言、科学、数学、社会、艺术和问题解决等领域。和前例相比,本例多出了一个问题解决。如果说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五大领域上很有逻辑的话,如果说我们能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五大领域的基础上,把五大领域里学到的、用到的和体会到的那些东西以问题解决的方式来体现的话,如果说我们能够把问题解决用思维体系和教育产品的方式来体现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在与世界接轨,我们是不是在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教育问题之路,我们是不是在为解决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作贡献?

其实,美国的各个州都有自己的学前教育标准。它们的标准充实、丰富且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在此与大家分享的这些都是简化后的。站在探讨学前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和借鉴,也希望这些指标体系能为学前教育的研发机构研发合乎中国儿童特点和教育内容的学前教育产品提供借鉴。

将上述美国两个州的学前教育标准与我国的学前教育标准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不同之处有三点:一是把数学从科学之中分离出来,二是他们特别重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三是他们特别突出了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学前教育方法的现代化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前教育观念、学前教育目标和学前教育内容的现代化,而且更应该关注学前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我们希望在学前教育产品的研发中可以引入互动式的教育理念。例如,提倡儿童与物体之间、与环境之间、与他人之间以及与多媒体之间的互动,以此追求儿童个体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活动式的探究教学法。

1.人物交互:行动思维与环境教育

学前儿童教育需要充分考虑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让儿童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活动中,在听、看、玩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在与物体的互动过程中,逐渐了解物与人、物与物、物与环境的关系。

2.人人交互:真实还是想象

在人人交互中,教育方法以真实情境为基础,随着儿童思维的发展,逐渐渗透想象情境,两种方法共同使用以促进儿童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必须以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为基础,贴近儿童思维特点的教育方法才是最适宜的。

3.人机交互:虚拟还是模拟

在教育过程中,使儿童能够身临其境至关重要,然而教育实际条件常常受到情境可得性的制约。例如,南方的生活,北方的孩子不熟悉;西方的生活或者其他文化背景之下的生活,中国孩子不熟悉。让孩子了解各种各样的生活,就要为孩子提供一些模拟的或真实的环境,让他们通过计算机与环境产生互动。

当然,我们更希望实现人物交互、人人交互和人机交互三者的有机结合和循环往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与环境、人、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只有将不同的教育方法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选用最适宜的教育方法,循环往复的利用不同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与提高。

五、学前教育评价的现代化

当我们在研究学前教育观念、学前教育目标、学前教育内容和学前教育方法时,应该注意把学前教育评价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学前教育评价是一个指挥棒,它对发展起指导作用。

如果当我们在研发学前教育产品的时候就能够以学前教育评价为指导,那么我们就能够研发出得到多媒体技术支持的、有家长与儿童、其他陪护者与儿童互动的产品,并且伴有儿童发展评价、学前教育内容评价和学前教育方法评价。

我们可以思考儿童作品的电子档案袋评价法,可以思考儿童作品的数字记录法,可以思考儿童作品的多元分析法。只有借助多种媒体技术,这些评价才能真正实现,才能让多种媒体技术为教育评价体系作出贡献。

1.儿童作品的电子档案袋评价法

儿童作品的电子档案袋评价法,就是运用电子技术收集和组织内容,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内容。电子档案袋作为一种在自然情境中的动态评价法,我们希望它成为展示儿童作品的一种生动而创新的方式。与任何传统的方式相比,它能更为有效地、动态地记录和更新儿童的各种电子版作品,从而实现儿童、教师、父母以及所有希望欣赏儿童作品的人之间的共享。

2.儿童作品的数字记录法

儿童作品的数字记录法,就是通过记录儿童每一阶段的作品,评价儿童的发展,评价我们为儿童提供的学前教育产品的质量。

3.儿童作品多元分析法

儿童作品的多元分析法,就是对各种儿童作品进行记录。例如,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等。它可以从各方面分析和总结儿童的发展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宜性和教育方法的有效性等。

学前教育的现代化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有政策的支持、社会的需要和技术的帮助。将多种媒体技术应用于学前教育不但有助于学前教育现代化,还能促进学前教育的普及。作为一名学前教育的研究者,很高兴能处在这样一个学前教育发展的春天里,很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学前教育的关注,也感谢学术与技术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为我们学前教育的普及和现代化所提供的保证。

(李晓巍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梁金)

推荐访问:学前教育 普及 现代化 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