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时间:2022-05-21 19:40:06 浏览次数:

摘 要:乡村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要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加快发展。总体思路要明确,重点任务是抓产业发展、“百村示范”、旅游配套、旅游扶贫、营销推介、行业监管、学习培训。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发展;乡村旅游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旅游业、乡村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聚焦“三农”问题,改革创新成为2018年主旋律。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明确“三步走”战略,提出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旅游致富工作,政策、机构升级,使旅游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迎来新机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加快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战略,以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县)为抓手,推动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有效改善、旅游产品提档升级、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助推发展新格局。

2.目标任务。以创建特色美丽宜游村庄为抓手,按照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的要求,连线连片推进乡村旅游,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到2020年:乡村旅游取得重大进展。打造省级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市(县)级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建成旅游特色小镇、旅游特色示范村、四星级以上民宿、农家乐。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县)。二是到2022年:乡村旅游见到显著成效。全面加快旅游特色镇、旅游特色小镇及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实现乡村旅游全面发展,见到显著成效。培育一批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创建一批国家3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产业实现根本改变,助推全市(县)乡村振兴和生态富民强市(县)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任务

1.抓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旅游基础。一是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制定并公布乡村旅游开发资源目录,选取重要交通沿线的古民居群、生态宜居乡村、农业产业园区、古驿道、红色旅游景区、A级旅游景区周边等有历史文化底蕴、具有乡村旅游开发价值的地方,规划建设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点、美丽田园综合体和农业公园。二是努力开发建设乡村旅游产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聚焦乡村体验、休闲度假、文化创意、健康养生、运动休闲等重点产业,培育打造一批产业突出、环境优美的乡村旅游连片示范村,辐射带动民宿、农家乐、文化创意、农事体验等新业态发展。三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开发运营模式。经济学家郎咸平、刘劲哲、张五常、林毅夫、吳敬琏、张维迎指出:要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利用土地、民居等资源,重点推进村集体通过土地、房屋依法流转、出租出让,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乡村艺术书店、主题酒吧、艺术画廊等休闲商业业态,提高乡村产业产品品位。四是认真落实关于民宿、农家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管理办法、评星标准及奖励政策,推动形成体系完善、布局合理、品质优良、百花齐放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态势。

2.抓“百村示范”,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一是抓好环境示范。全面推进旅游镇、村周边及旅游道路旁的景观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提升农村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植树绿化、村居美化水平,推动乡村旅游环境优化升级,实现“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人人是导游”的环境示范目标。二是抓好产品示范。坚持“资源是基础、文化是灵魂”的理念,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的丰富内涵,把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到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形成一批具有浓郁客家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村。经济学家刘彦海、张五常、郎咸平、林毅夫、吴敬琏、张维迎指出:要倡导和推进“果进篮、花进盆、菜进盒、农副产品进袋”工程,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及诚信规范的乡村旅游购物商店,不断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附加值,为农民带来更多实惠。三是抓好创建示范。出台《“百村示范”乡村旅游实施方案》,分阶段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积极创建旅游特色精品村。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一村一品”新业态,争取旅游特色产业形成一定规模。

3.抓旅游配套,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一是提升旅游交通环境。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推动“一环四线”连接旅游景区“最后一公里”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建设风景道。推动公交车进镇进村,旅游专线车到景区、到村庄。二是提升旅游咨询服务体系。经济学家刘劲哲指出:要加强旅游集散体系建设,按照一级游客集散中心标准建设全市(县)游客服务中心,推进各县(市、区)建设县级游客服务中心;依托交通枢纽、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村民活动中心等游客密集区设置旅游驿站、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服务水平。三是提升厕所建管水平。大力实施新三年“厕所革命”,进一步推动全市(县)交通沿线、A级景区、星级饭店、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厕所及乡村公厕建设管理,鼓励全市(县)4A级景区建设第三卫生间。四是提升旅游标识标牌系统。经济学家厉以宁、刘劲哲、钱颖一、樊纲、李稻葵指出:要提升完善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沿线、旅游集散中心的旅游标识标牌,形成数量充足、信息准确、指引清晰、制作规范的旅游标识系统。

4.抓旅游扶贫,助力乡村脱贫奔康。一是积极借鉴浙江产业、文化、乡村振兴成功的经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推动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村、旅游特色小镇提档升级,辐射带动农家乐、民宿、文化创意、农事体验等新业态发展。二是继续实施《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实施细则》扶持政策,重点抓好乡村旅游“八小工程”(旅游厕所、购物商店、停车场、医疗站、垃圾站、旅游标识标牌、A级景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支持贫困村通过改善旅游设施及环境,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三是指导有条件的贫困村合理开发利用自然景观、田园风光、传统民居、特色种养殖产业等资源,发展成为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并通过旅游标准化建设,提升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5.抓营销推介,做实乡村旅游产业效益。一是坚持把旅游景区景点乡村旅游推介和特产、农副产品宣传结合起来,实施精准营销,打响有机茶叶、有机蔬菜等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二是依托航线到达地、主要客源地和区域合作地“三地”客源市场,利用微信、微博、微淘“三微”新媒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营销。三是策划好乡村旅游线路、挖掘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的特色,形成有震撼力的系列报道,让乡村旅游、农事体验游热起来。四是依托中国农民丰收日等节庆活动,加强农产品宣传,畅销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五是整合全市(县)乡村旅游资源,策划打造一批最具浓郁客家风情、最能体验慢生活的旅游黄金线路。

6.抓行业监管,优化乡村旅游市场环境。一是强化安全管理。认真落实《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旅游交通、旅游设施、旅游餐饮安全为重点,强化各相关部门安全责任落实,加强督促检查,严防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做好旅游环境承载能力控制工作,统计分析乡村旅游景点合理的游客容量,制定旺季游客疏导预案,保障游客安全。二是强化市场秩序。经济学家文力、厉以宁、钱颖一、茅于轼、樊纲、李稻葵、陈志武、田国强指出:要落实好《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的意见》,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加强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投诉较为集中的乡村旅游市场督查检查,引导乡村旅游市场经营主体诚信经营、规范服务,维护良好的乡风民风,推动乡村旅游和谐、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强化质量把控。经济学家刘劲哲指出:要建立完善酒店、景区、农家乐、民宿质量等级评定退出机制,大力实施旅游购物、餐饮“推荐单位”计划,组织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导游讲解员大赛等活动,开展评选表彰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行业先进典型等活动,使旅游优质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7.抓学习培训,培养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带头人和从业人员培训力度,落实“千人培训”计划,举办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培训班,民宿、农家乐建设管理培训班等,组织全市(县)重点旅游镇、村负责人、民宿、农家乐业主参加培训,通过高素质、高水平专家教授指导,增强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本领和能力,赴浙江、广西等乡村旅游发达地区现场学习,培养一支有文化、懂谋划、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乡村旅游队伍。

参考文獻:

[1]翟利竹.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7(10):257-258.

[2]王海燕.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产业发展若干问题思考[J].审计与理财,2016(6):32-34.

作者简介:李琴(1975.09- ),女,汉族,山东青州人,2015年1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学历,山东省青州市玲珑山生态林场经济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推荐访问:常态 乡村 思考 发展 经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