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研究综述

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研究综述

时间:2022-03-23 11:46:30 浏览次数:

摘要: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老城区内遗存的大量传统民居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至今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研究涉及建筑、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在传统建筑特色、盐商建筑特色和建筑砖雕装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仍相对滞后,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进步的空间,部分观点仍存在着深入研究的可能性。

关键词: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综述

中图分类号:J59;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3—0101—08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2 500年的历史。其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贯京杭大运河,自然风景优美,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重镇,经济繁荣。扬州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亦居显赫地位,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扬州园林、扬州漆器、扬州雕版、扬州美食等等,精彩纷呈。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扬州的传统民居建筑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存扬州传统民居建筑大多位于扬州老城区内。老城从明清时期遗存至今,面积5.09平方公里,城内400多条老街古巷纵横交错,50余万平方米的传统民居绝大多数保存良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陈从周教授在《扬州园林》一书中这样评价扬州传统建筑:“扬州位于我国南北之间,在建筑上有其独特的成就与因格,是研究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地区”,“扬州的园林与住宅在我国建筑史上有其重要的价值”。同时,民居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文化追求和艺术审美趣味,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背景和某一地域的特色。对扬州老城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的研究,对扬州地方历史文化、传统文脉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扬州老城区保护和更新工作的进行,对传统民间建筑特征的研究,则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继陈从周教授的研究之后,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扬州传统民间建筑进行了考察研究,成果包括文史专著、学术论文、科普读物,等等。本文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研究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及主要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明确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一、研究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从相关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来看,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时期: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

对扬州传统建筑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亦是中国传统民居研究开始并迅速发展的时期。1957年,当时任教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的刘敦桢教授出版了《中国住宅概况》一书,引起了全国建筑界、文物界以及文化界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浓厚兴趣,至20世纪60年代,在全国兴起了传统民居研究的热潮。扬州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传统园林与古建筑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重视。对扬州传统民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以陈从周教授的相关著述为代表。

陈从周教授与扬州有着特殊的感情,一生中多次来扬州,写下了数首与扬州有关的诗篇。1961年夏天,他带领同济大学建筑系师生对扬州近30处的园林和住宅进行了测绘,完成了《扬州园林》一书的初稿。1962年8月底,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在扬州组织了一次学术活动,对扬州的十余处园林及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与讨论。刘敦桢教授和陈从周教授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对扬州园林与古建筑的研究价值予以肯定。在《扬州园林》一书中,陈从周教授给予扬州传统建筑高度评价,对扬州传统住宅建筑的特征也作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

虽然《扬州园林》一书在当时并未能立即出版,但其仍可视为扬州传统园林与建筑研究的开端,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阶段研究的总体特点:在实地测绘调查的基础上,注重建筑手法和建筑技术的归纳分析,如平面布局、内外空间、建筑造型、装饰、结构、构造和材料,等等;而较少论及建筑产生的气候地理、时代背景,以及社会文化、使用者的习俗和信仰等对建筑的影响,属于单纯建筑学范围的调查。

2.第二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相继成立,传统民居研究成果丰硕,研究视角更为全面综合,研究方法更为科学系统。随着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传统民居研究的第二次热潮,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研究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名列其中。这带来了一系列关于扬州城市保护及发展的思考和讨论,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的文章《扬州小秦淮保护规划》,扬州规划与建筑界的老前辈朱懋伟先生的文章《十里扬州景物稠——历史名城的保护及其发展远景》、《扬州历史名城保护与建设发展》、《春风十里扬州路——扬州古城区东西干道改建规划》。关于建筑特色本身的研究多集中在一些文物建筑、名胜古迹和园林建筑上,如沈福煦《扬州的个园与何园赏析》,肖汉贤《扬州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等等。对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专门研究则相对较少。陈从周教授《扬州园林》书稿中的总论以《扬州园林与住宅》为题发表,《扬州园林》一书也于1983年出版,这些关于民居建筑特色的调查研究成果,在这一阶段出现,但并未得到更多的关注、延续和深入。

与逐渐成熟的全国民居研究相比而言,这一时期的扬州传统民居研究,虽有一定数量的成果出现,但总体发展已明显滞后。虽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扬州传统民居并未跻身于江南民居研究热潮之中;虽受徽州民居的影响较大,但并未如徽州民居一样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3.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

随着“世界遗产”的概念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普及,世界遗产的申报工作在我国已经引起各地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形成一股“申遗”的热潮。扬州市规划局于2001年完成了《扬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也于2007年正式启动。保护文化遗产、维护和延续老城区整体风貌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作为文化遗产之一的传统民居,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成果不断涌现。

这一阶段是研究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时期。从研究领域来看,不仅有建筑学范畴的研究,其他领域也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加入到传统民居研究的行列中。

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文史领域,其从挖掘传统民居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的角度,对传统民居的屋主生平、历史变迁、建筑概况、建筑特色,以及与建筑相关的民俗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叙述,如吴建坤、赵立昌、王章涛所著《旧宅萃珍:扬州名宅》,吴建坤主编的《老房子:名居》和《老房子:房契》等。明清扬州盐业历史、盐商文化一直都是文史界研究的热点,而扬州盐商建筑,作为扬州传统建筑文化和扬州盐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开始受到较多关注,成为一个研究专题,如马恒宝主编的《扬州盐商建筑》,韦明铧所著《风雨豪门:扬州盐商大宅院》及其文章《扬州盐宗庙散记》、《寻找昔日的辉煌——扬州盐商遗址寻访》,黄继林的文章《“巷城”名居——扬州的盐商旧宅》、《扬州处处好楼台——从古民居资料看两淮盐商》,等等。

另外,艺术学领域对于扬州传统民间建筑装饰的研究,在这一阶段成果也较突出。张燕和王虹军出版的《扬州建筑雕饰艺术》一书,硕士论文《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艺术初探》和《中国传统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研究——以扬州建筑砖雕为例》期刊论文《扬州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等等。

除了上述学术研究成果,一些大众媒体也开始广泛宣传扬州传统民居。如《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时常刊登甚至辟专栏介绍散落在扬州老城内的老房子,其中很多文章均出自扬州当地的古建专家、地方文化研究专家之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研究内容方面,有扬州传统民居建筑整体特色的总结,如赵立昌《庭院深深别有洞天——扬州民居》(收录于《扬州特色文化》)、梁宝富《扬州民居概述》,等等,但更多的还是对建筑个体的分析介绍,且研究对象仍集中于名人住宅、盐商建筑等较为著名的民居建筑。以盐商汪竹铭住宅“汪氏小苑”为例,就有期刊论文《“汪氏小苑”探微》、《扬州汪氏小苑》、《扬州汪氏小苑修缮》、《宅园一体交相辉映——记扬州汪氏小苑》,及硕士论文《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艺术初探》等数篇之多。另外,部分学者还对建筑营造技术进行了专门分析,如梁宝富的文章《扬州民间建筑砖墙砌筑技术初探》、《扬州园林古建筑技术与地方做法》和《扬州民居锅灶营造技术》。

同时,在这一阶段,研究对象和内容也显现出由建筑物本身向建筑群体、建筑外部空间拓展的趋势,即街巷、街区的空间形态、空间结构的研究,如硕士论文《扬州“双东”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与建筑艺术特色研究》。

二、主要研究成果简述

1.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研究

(1)《扬州园林》(陈从周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扬州园林》是建国后第一部关于扬州园林和住宅的专著。书中收录了个园、逸圃等11处园林的平、立、剖面实测图,丁家湾许宅、大武城巷贾宅、康山街卢宅等25处住宅建筑平、立、剖面实测图,以及萃园、隶园等10处园林的实拍照片。其中有些园林和建筑现已损坏或被改造,甚至不存,因此该书成为研究扬州传统园林和建筑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同时,作者在总论部分分析了扬州园林和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并举大、中、小型不同规模的建筑实例加以介绍。其中住宅部分的论述,可视为最早的关于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研究。分析内容由总体到局部,涉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平面布局、院落类型及大小、空间组织、建筑外观、内外檐装修、结构和材料等各个方面。另外,文中还指出,扬州老城区城市空间“是南北街坊布置的介体,兼有南北城市街坊布置的特征”。“扬州的建筑是北方‘官式’建筑与江南民间建筑两者之间的一种介体”,“建筑手法,介于南北两地之间,以工整见长”城市建筑布局及建筑手法上“兼具南北风格”是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精准的概括。

其“总论”的性质决定了其研究内容的整体概括性,且单纯建筑学的研究视角并未涉及建筑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内涵;但其提纲挈领性的描述和归纳,足见陈从周教授精湛的建筑学专业素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其中的主要观点,在之后数十年中,一直为众多著作和学术论文所引用,可谓是扬州传统建筑特色研究的经典之作,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非常有力的基础。

(2)《旧宅萃珍:扬州名宅》(吴建坤、赵立昌、王章涛著,广陵书社2005年出版)

《旧宅萃珍:扬州名宅》是“扬州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中的一本。该书对扬州老城区内遗留的多处古宅名第逐个进行了解读,内容涉及屋主生平、住宅历史、建筑规模及布局、风貌特征、选材用料、局部装饰,等等。在此之前,作者另增了“长河如歌——历代扬州建筑”一章,结合文献资料和建筑实例,概括地介绍了汉魏六朝、隋唐、元明清、民国这几个历史时期扬州传统建筑的基本状况。这一基本发展历程的梳理,对于现存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制起源和发展演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在这一章节中,作者还着重分析了清代及民国时期扬州民宅的特色,即现存扬州传统民居的主体。同时对民国时期扬州建筑出现的洋化现象,以及传统民居在民国时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这也是扬州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其部分结论具有一定的新意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除了对建筑本身风格进行的分析,作者还提到了古代建筑文献中有关扬州建筑的描述,如钱泳《履园丛话》、李斗《扬州画舫录》之建筑专篇《工段营造录》,还有画家笔下的园林建筑图、地方志的插图,等等。如“李斗还介绍了许多著名工匠的名讳和绝技,这在古人笔下是很少见的,为之留下许多工匠人物史,弥足珍贵”。作者对文史资料的研究成果,指明了文献研究对于建筑研究的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线索。从文史方面对扬州传统民居进行的解读,则使论述显得更加多元。

(3)《老房子:名居》《老房子:房契》(吴建坤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

“扬州地方文化丛书”之《老房子》系列,分《名居》和《房契》两册。《名居》分册收录了35处房屋及1处庭园的平面示意图,并分别加以文字介绍,“内容包括名居的坐落、面积、结构、布局、特色及它的历史变迁和现状,并依据有关资料客观、简要地介绍居住人物的生平业绩。这些建筑多为晚清和民国年间所建,有盐商住宅、会馆,有政府官员的官邸,也有革命烈士、爱国人士、及文化名人之旧居。规模有大有小,基本涵盖了扬州传统民居之主要类型。该书的主要目的是挖掘老房子的价值,并将其客观地展现,凸显了该书较高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其收录的建筑平面示意图,是分析扬州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不可或缺、也是不可多得的材料。

《房契》分册则收录了从扬州地区现存的2000多份老房契中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43处房屋的房契,以及有关老房契的文章7篇、访谈录1篇。虽然房契与建筑特色并无直接关联,但房契中对所交易房屋的描述,及部分房契所附的房屋平面图,是研究民居平面布局特征的重要史料。同时,老房契所反映出来的古代及近代扬州房地产业之状况,以及物价增贬、经济兴衰、历史更迭等信息,是传统民居产生及发展的社会背景,是深入理解传统民居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

(4)《庭院深深别有洞天——扬州民居》(赵立昌文,收录于《扬州特色文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扬州当地古建专家赵立昌先生撰写的《庭院深深别有洞天——扬州民居》一文,收录在《扬州特色文化》一书中,这篇文章分“建筑外观雄浑古朴”、“内观规整有度”和“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民俗风情”三部分分析了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其中,建筑外观部分重点从建筑构造和做法上分析了建筑的门楼、外墙和屋顶的造型,并与其他地方建筑的相应做法相比较,突出扬州民居的特点。例如,文中指出乱砖清水墙是“扬州地方砌筑墙体的一大特色,外地很少见。即使有,也没有扬州乱砖墙工整考究,并分析了扬州民居建筑的封火墙在墙体厚度、造型特色、端头做法、墙面处理等方面与徽州民居封火墙的区别。另外,文章从大门朝向、造物尺寸数字、方言谐音等方面分析了扬州传统民居所体现的哲学意识和民风民俗,这也是扬州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中重要的一方面。

文章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的分析,虽不算面面俱到,但重点突出,条分缕析,且对扬州当地建筑技术、哲学、民俗的关注,对于全面理解建筑特征和建筑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2.盐商建筑特色的研究

古代扬州是一座因盐而兴的城市,盐商是扬州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历史资料记载,扬州老城区的盐商住宅曾有数百处,现多半已毁或是翻拆改建;扬州老城区现存基本完好并有完整产权产籍档案的盐商住宅尚有74处。”扬州盐商住宅、会馆建筑当属扬州古建筑中的精华,最能充分体现扬州民居建筑的特色与文化。目前,对盐商建筑的专门化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史领域,大多围绕扬州盐商文化,介绍和分析盐商住宅、会馆建筑,以此对扬州地方历史和文化进行挖掘。

《风雨豪门——盐商大宅门》是扬州学者韦明铧先生对于盐商住宅、会馆等建筑的寻访日记集。作者以散文的笔触,记述了自己探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及所思,同时对部分明清野史中对扬州盐商的记载进行考据。总的来说,该书是“一本以扬州盐商故居为载体,叙述扬州盐商往事的书。”对盐商建筑特色的讨论并不是主要内容,作者客观的记述和主观的感悟,以及对相关文献的探索,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盐商建筑进行的考量。

马恒宝主编的《扬州盐商建筑》是另一部关于扬州盐商建筑的文史类著作。该书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一篇名为《漫话扬州盐商建筑》的总述;第二部分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0多处盐商建筑,包括住宅、会馆、盐宗庙,逐一进行了详细解读,“力图生动形象地再现昔日盐商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场景”。该书将关注点更多集中在建筑本身,如建筑的空间布局、整体外观、结构构造、细部装饰等,部分建筑还引用了平、立、剖面图,使叙述更为专业而直观。

扬州学者黄继林先生的文章《“巷城”名居——扬州的盐商旧宅》和《扬州处处好楼台——从古民居资料看两淮盐商》,结合《芜城怀旧录》、明嘉靖《惟扬志》、明万历《扬州府志》等历史文献,对扬州盐商住宅区的形成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个别盐商住宅,并分析了盐商建筑的外观、平面布局、内部空间、装修、雕饰等方面的主要特色。

3.建筑装饰的研究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主要有砖雕、木雕、石雕和彩绘等形式。“扬州传统住宅彩绘很少,石雕不多,木雕有一些,在可见的,则是青砖雕饰。也正因为此,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研究多集中于砖雕。

其中,张燕和王虹军两位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扬州砖雕这一课题,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民间艺术的角度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发表了《扬州砖雕艺术初探》等文章,并于2001年出版了《扬州建筑雕饰艺术》一书。该书收录了作者拍摄的570多张扬州古建筑及其细部的特写照片;并以艺术学的视角,详细分析归纳了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的特色,总结了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的从明代到清代再到民国时期的风格流变,归纳了扬州传统建筑雕饰在工艺、造型、布景、题材和抒情手法等民艺方面的特点。文章在分析扬州砖雕艺术本身的同时,还穿插了与其他地区砖雕风格的比较:“扬州砖雕不同于北方砖雕的壮硕雄放,也与闽粤砖雕繁富细腻有别。它接受徽州砖雕的影响又自有个性。”。并通过对各地砖雕门楼样式及风格的对比,提出徽派建筑手法流传江南的两条线索:“一条线索从北经南京而达镇江、扬州,一条线索从南向东抵达苏州、杭州。”。值得一提的是,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及徽州建筑流传线索的观点,对于扬州传统民居其他方面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艺术初探》以扬州盐商住宅汪氏小苑为研究对象,对其砖雕、木雕、石雕、彩绘等各种装饰按其在建筑中的空间位置逐一进行了分析叙述,内容涉及装饰题材、纹样图案、表现手法等,并对其所体现的文化涵义和民俗追求进行了阐述。该论文虽然是对个体的研究,但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研究的发展前景展望

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研究,从上世纪60年代初至今,在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视角和方法上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需看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研究基本还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还未建立起一个系统科学的研究框架,研究的整体状况与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以及陈从周教授对扬州传统建筑给予的高度评价不相称。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研究可能及需要深入发展的方向。

1.扩大研究对象

以往绝大多数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一些较为有名的建筑上,或建筑本身较为突出,或其居住者、所有者为历史上的著名人士,且其中绝大多数均为各级文物保护建筑。“文物”的概念在我国使用由来已久,以《中国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核心的文化遗产法律体系,及实际管理中,均使用“文物”一词。文保建筑确实有其突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建筑艺术价值,是传统建筑的典型和代表。然而,作为文化遗产之一的传统民居,从内涵、外延的包容性与广度而言,远远大于“文物保护建筑”这一概念,且绝非局限于“有名的”建筑。应将“遗产”的概念引入研究视角,将研究对象扩大到更为广泛的建筑遗产范畴。建筑遗产是文化遗产中“有形的”、“物质的”、“不可移动的”一种类型。1975年,在欧洲建筑遗产大会上发表的《阿姆斯特丹宣言》,将建筑遗产阐述为:不仅包括具有超群品质的单个建筑物和它的环境,也包括所有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城镇或村庄。这一广义的定义,实际上包括了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古建筑、历史地段、历史街区、古村落、古城等常见的名词和术语。因此,从建筑遗产的视角来看待扬州传统民居研究的对象,其不仅包括文物建筑、名人住宅,而且包括大量存在于扬州老城区内的传统民居建筑的群体,不仅包括以点状形态散布的单体建筑,而且也包括线状形态存在的历史街巷、面状形态存在的历史街区,即微观、中观、宏观不同空间层次的聚居环境。正是这些广泛存在于扬州老城区的老房子、旧街巷、旧街区,集中体现了扬州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共同构成扬州城市独特的历史风貌。

2.建立全面系统的研究内容框架

以往研究在建筑平面、建筑功能布局、建筑艺术特色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绝大多数已有研究成果较为注重对某些典型建筑的详细介绍,强调个体的特殊性,而非整体特征和普遍模式。各领域的研究内容往往相互交叉,却又各自为政、缺乏联系,甚至存在无谓的重复。这种散点式、缺少组织的研究状态,对于研究的发展是不利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内容框架。

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其目的是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修复和更新等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为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提供有力的信息资源;同时,也是扬州地方文化研究、扬州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部分。据此,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的研究,包括建筑物质形态特征的系统归纳及其文化内涵等非物质形态特征的挖掘两大部分: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物质形态构成要素做全面系统的梳理,分析总结其特征,包括空间要素、围护要素、结构要素、装饰要素等有形的构成要素的特征,并注重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物质形态是非物质形态的载体,而非物质形态又会影响物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研究传统民居的非物质形态特征,就是要分析传统民居建筑的物质形态特征所体现的非物质形态的内涵,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对其的影响在其物质形态上的体现。从物质和非物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研究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建立起整体、结构性的内容框架,将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研究,与建筑学领域的研究相结合,避免仅仅从物质形式方面总结其表层特征的缺陷,从而有助于全面、深刻、透彻地理解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及其意义内涵。

3.对单一研究方法的突破

从研究方法来看,由于以往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和研究内容的分散性,已有研究主要采用了史料整理和考据的方法,以对独立建筑个体的叙述性介绍为主,辅助以建筑学的分析方法,缺少对总体特征和普遍规律的科学归纳及凝炼。对于重点、典型的建筑个体特征的深入理解,这种方法行之有效。然而,对于扬州传统民居这一群体性的研究对象,以及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内容来说,这种方法则显得较为单一。目前,在建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共识,而对于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的整体性、结构性的研究内容来说,则显得尤为必要。可以立足于建筑学的实测记录、图形语言研究,结合类型学、城市形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如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民俗学,等等,吸收其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其部分研究方法,全面分析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物质形态要素特征,及其社会、历史、人文等非物质形态的内涵。例如,运用类型学关于“原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传统民居建筑的建筑形制类型,根据建筑在构成模式上的共同性进行分类,并从中提炼出其原型,分析其原型在特定的地域自然、人文环境中的各种变体形式,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传承发展作出判断;运用文化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明清两代的移民现象、盐商现象与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形成的关系;通过对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对明代以前扬州建筑遗迹的发掘考证,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进行研究;等等。而上文所述文史领域的诸多研究成果,如对史料的梳理、对扬州盐商文化的分析、对建筑风俗的整理等,为多学科综合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对“建筑特色介于南北之间”观点的深入研究

目前,民居研究扩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地域的范围中去研究的思路,已成为一种趋势。而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研究也可扩展研究视野,扩大地域范围,引入周边地区或建筑手法上相近的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进行同时期、同类别的比较,从而凸显扬州传统建筑区别于其他地区建筑的特点,即最根本的地域特色。事实上,如上文所述,早在上世纪60年代,陈从周教授就提出了“扬州传统建筑手法介于南北之间”的观点,某种意义上已经提供了一种比较研究的切入点,可惜至今并未得到深入研究。学术界大多直接引用这一观点,却并未对其进行深化佐证。从群体布局、单体空间、建筑外观、建筑装饰、建筑构造做法等不同层面,将扬州传统民居建筑与其他相关地区建筑进行比较,才能凸显其特色和地位,这有利于了解扬州传统民居建筑受其他建筑影响,对其建筑风格的归属问题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而张燕、王虹军在建筑砖雕研究中比较研究方法的成功运用,显示出将这种方法进一步运用到建筑整体特征研究中的可行性。

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研究在全国传统民居研究中来说,起步并不算晚,50多年来也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对于其他较为成熟的地区性传统民居研究,如徽州民居、江南民居等等,发展较为缓慢,差距依然较大。因此,亟需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明确研究对象,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运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系统的整体研究框架,全面深入地对扬州传统民间建筑特色进行梳理、分析、归纳。这一方面有助于我国地域性民居建筑理论研究和扬州地方文化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也为扬州建筑遗产的保护、更新,为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环境提供有力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陈从周.扬州园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扬州 民居 综述 特征 传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