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民对子女德育期望问题研究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民对子女德育期望问题研究

时间:2022-05-23 16:45:05 浏览次数:

作者简介:沈琴(1987—),女,甘肃兰州人,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城乡分隔到城乡融合的理论与实践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城乡一体化将成为城乡发展的基本趋势。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子女德育教育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基于对兰州市西固区的个案调查,分析现阶段农民教育价值观现状,从而对所出现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德育期望;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乡一体化促进着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变化,城乡一体化是使城乡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相互融合,互相服务,从而逐步达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国历史上,教育向来是改变社会底层成员子女身份的主要途径,从隋唐或更早的时候开始,广大人民群众就将教育(如科举制度)视为可以信赖的阶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对由教育实现社会发展的描述。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深刻变革的过程之中,教育更是改变社会底层成员及其子女身份的主要途径,但在二元分割户籍制度的强有力束缚下,农民除了“读书跳农门”之外基本上没有摆脱农民身份的合法途径,而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便加重了对子女德育教育的期望,希望子女“跳出农门”改变其身份,这当中便产生了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

一、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民对子女德育期望现状

教育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对于农村来说,教育也显得格外重要,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农村人口本身对教育的认识,接受教育的态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是影响农村教育的重要因素。由于它的相对封闭落后,村民文化素质低下和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生活水平不高,使得农民对待教育的态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一个农民家庭是否进行教育投资的关键是看是否送自己的子女去上学读书。孩子一进校门就意味着家庭必须进行一定的物力和人力投入,调查中,多数农村家庭认为送子女上学读书是去学文化、长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从而更好的适应将来所从事的工作,过上好日子。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仍未完全打破,有相当比例的家庭希望子女通过读书跳出农门,为子女将来的生活、工作考虑,希望子女学知识有文化,能多挣钱,过上富裕的生活。

其次,由于存在着城乡差别,不少农民向往城市生活。希望下一代能通过教育机制实现身份地位的变化。由于家庭客观经济能力和学校的教育效果两方面的影响,有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随意,认为能念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即使家庭有充足的经济条件,如果教育效果不理想,子女也会失去教育机会。

再次,在农村文盲人口群中,绝大部分由于家庭原因而中途退学,由于未升上学和疾病而退学的只占很低的比例,真正未踏进校门的微乎其微,目前国家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外,仍存在着升学竞争,大部分学生被阻挡在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门外,只有部分学生能通过竞争上高中以及读大学

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民对子女德育期望出现问题分析

中国人崇尚读书,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及“金屋颜玉”之说。调查过程中,农民对子女德育期望主要存在认知程度比较低,在走访农村一些农户关于对子女教育问题的看法时发现,大多数村民认为孩子上学是为了考大学,走出农村,只有少部分人人认为孩子上学是为了识字,能算个帐就行。

首先,农村教育的不发达,教育环境不利于学习,没有学习氛围,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不完善,使得学生基础打的不好,同时上学途中交通的不便,使得学生由此产生厌学,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免了学杂费。书本费也太贵了,一个学期书本费就得三四百元,教材练习册等等就更多了,因此,农村都认为学习不如干活得力挣钱,同时,读完大学找不到工作,有的孩子父母含辛茹苦的供孩子读完大学却找不到工作等问题。

其次,大学的高收费也对农民教育期望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考取一所名牌大学,大概需要5000元左右的学费,而最低的大学每年学费也要2500元左右,对于农村中的富裕家庭,这笔收入不会构成沉重的负担,但很多家庭会因为子女读大学而陷入贫困的境地。

再次,就业风险也对农民教育期望产生影响,高校扩招的明显后果就是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几乎所有农民对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都有了明确或模糊的认识,知道目前的就业形势已今非昔比,今天的一张大学文凭已不再意味着铁饭碗,但是,这基本上没有改变农民对教育的期望,他们认为“不读书,只能做粗活和累活”,“如果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那么不是大学生的人就更找不到工作了”,农民认识到,虽然大学生就业难,但是大学资历仍然是求职的一个重要砝码。

三、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民对子女教育期望对策

首先,需要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当地的乡镇政府要对教育大力支持,给予学校尽可能的经济和物质帮助,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环境。加大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并且鼓励民办教育,同时政府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尽力争取一些项目投资,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合理确定教师编制和岗位,提高教师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

其次,多角度的对文盲激增的地区进行宣传教育,警惕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的情况下,让人们重新认识教育的重要性,不要贪图眼前的小利而耽误了未成年人的学业。同时,许多文盲人口在实际工作中也明显感觉到了知识的缺乏,离开学校多年后,再让他们回到课堂,多少有些不现实。这时,应和企业进行配合,强化企业的工会组织,合理地安排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强度,给那些文盲工人以学习的时间与精力。

再次,考虑农村师资问题,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和环境。目前国家推出师范生免费政策,鼓励师范生毕业后到最需要的农村中小学任教将会极大的改善农村缺乏优秀师资的情况。此外还应加强校际间的师资交流和支援力度,每年让一些好的学校的优秀教师轮流到一些条件艰苦的缺乏师资的学校去支教也会缓解当地的情况。

最后,要在农村办一些家长学校,对农民加强教育观念的思想教育,还要增加他们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尽可能对农民的农业生产给予科学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使农民意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开阔农民的视野,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从根本上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孩子读书。

本论文为2011年度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cx12054

参考文献

[1]高书国.中国城乡教育转型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4]孙振东.教育研究方法论探索[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5]土秀云.西部基础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M].第一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推荐访问:德育 城乡 过程中 子女 期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