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新型工农关系下的河南粮食安全研究

新型工农关系下的河南粮食安全研究

时间:2022-05-19 09:45:04 浏览次数:

【摘要】 在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产生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粮食不安全的问题凸显,不解决粮食安全,其它一切生存、竞争、改革、发展就无从做起。本文从粮食安全自身的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及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的河南安全问题分析入手,论述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与河南粮食安全的构建,提出新型工农关系下河南粮食安全战略与机制和实现新型工农关系下河南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三化”协调 新型工农关系 粮食安全 战略策略

粮食安全自古以来长期存在的。粮食是生命之源。粮食消费没有替代品,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年代,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粮食,这是一个刚性经济指标。失去基本的粮食安全,必然带来社会的风险。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立国之本。

一、粮食安全有其自身的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

在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三化”)的进程中,产生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粮食不安全的问题凸显,不解决粮食安全,其它一切生存、竞争、改革、发展就无从做起。现行的粮食安全体制与机制没有经历过社会危机环境和自然灾害环境突变的检验,中国大多数省份粮食自给困难重重,北粮南调,不能满足南方的用粮。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灾害省、市、县粮食行政部门有多大的宏观调控能力,粮食加工、物流、销售企业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国际粮食价格高位运行,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安全危机此起彼伏,形势无法逆转。国内粮食生产成本节节攀升,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全民粮食安全意识退化。农业是弱势产业,长期的二元制社会扭曲了“农业、农村、农民”,环境发展问题导致粮食安全危机,新型工农关系下的河南粮食安全又如何解决好。党中央明确指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河南建设的核心任务。

二、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的河南安全问题

随着“三化”推进,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一些地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显现,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部分地区出现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一方面是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趋势特征,一方面是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影响种粮农民收入增加。粮食发展遇到的新问题,尽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核心是农业比较效益低和农民比较收入低的问题。河南的省情是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缩影,河南如果能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那么中国的“三农”问题可以迅速解决。

“三化”协调发展是构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基本形式。在现代化进程中有一些国家在农业发展问题上走过弯路,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有。比如,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实现了“三化”协调发展。相反,一些国家在发展中出现过因忽视农业而影响现代化进程的教训,比如,拉美国家虽然城镇化率达到了75%左右,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却没有同步跟进,从而陷入所谓“拉美陷阱”。目前全国只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江西6个粮食净调出省份。天府之国四川粮食不够吃,中国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忽视农业与粮食经济发展,粮食越不够吃,大量进口或者调进,中国的粮食形势从南粮北调,已经发展成为北粮南调的局面,粮食安全成为这些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农”问题突出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粮食增产的难度在增加,粮食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一些地方出现忽视农业、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我们需要改变过去就城镇化而城镇化、就工业化而工业化、就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传统做法,把“三化”协调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都放在“协调”上。在加快“三化”中推进协调,以重在协调促进“三化”加快发展。河南实现“三化”协调发展还面临很多难题,在保障工业化、城镇化用地的同时如何有效保护耕地,如何促进人力资源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优化配置,如何引导资金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资源要素在农业与非农产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配置不合理、机制不完善。

三、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与河南粮食安全的构建

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撑,粮食安全的基础。河南应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建立粮食和农业稳定增产长效机制,走具有中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夯实“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并从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坚定不移地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在抓好粮食优质高产的前提下,以实现农业的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为目标,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建设,大力发展集良种繁育、规模生产、精深加工、物流销售和循环利用于一体的产业化集群,积极构建“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努力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探索一条新型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的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粮食安全的动力。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现代化必由之路,是增强内需动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过,影响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二是中国的城镇化。加快城镇化进程,不仅产生大规模的生产性投资需求;而且能够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释放出巨大的生活性消费需求。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按照规划2020年河南城市化率达到55%,未来十年将有近1500万农村人口转入城镇。据测算,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1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带动3倍于农民的消费支出。这将带动近1.5万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近1500亿元的消费需求。在未来发展中,抓住城镇化,就抓住了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河南建设的“牛鼻子”。

新型工业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主导,粮食安全的命脉。俗话说“无工不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是全国重要的粮食、食品加工、畜禽加工、铝工业和煤化工基地。坚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以做大做强为方向争创工业新优势,以拓展提升为重点发展壮大服务业,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动集聚发展,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让产业集聚区构建产城互动格局,成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如果走传统农业的老路,没有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支持、辐射和带动,农业基础地位就难以巩固,农业现代化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同时也出现了耕地减少、粮食减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中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关键时期,具备了“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三化”协调发展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粮食安全的发展模式。河南在全国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一是区位优势,二是基础优势,三是文化优势,四是人口优势,五是粮食优势,六是后发优势。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这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新型工农关系下河南粮食安全战略与机制

在发展“三化”的过程中,保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保证粮食总产量不下降,关键是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就是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服务体系、农业科技体系,同时加强粮食安全,完善粮食加工体系、粮食仓储体系、粮食贸易体系、粮食消费体系。

防范土地用途变更、耕地逐年减少、惠农政策实施不到位等问题发生,建立以农地用途管制、耕地特殊保护制度为核心的粮食安全风险防范机制。粮食商品的特殊性和粮食产业的弱质性,粮食安全受自然、价格、政策、贸易、储备等国内外多风险因素的影响。应构建河南粮食安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维护河南粮食的安全。

五、实现新型工农关系下河南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

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稳定河南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对河南粮食主产区的扶持,调动农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稳定增加商品粮产量。以完善对种粮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对农资的补贴及市场监管制度为中心,建立种粮农民收入保障体系,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和改进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改革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完善进出口管理制度,建立粮价支持机制,加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推进粮食产销合作组织建设,加快粮食流通主体改革步伐,健全粮食市场管理制度和物流体系,搞活粮食流通。加强宏观调控部门协调,建立河南粮食调控一体化管理制度和机制,健全粮食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和预警调节体系。

(基金项目:2014年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课题立项编号:2014gh393。)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Z].2008.

[2] 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建设纲要(试行)[Z].2011.

[3]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河南的指导意见〔2011〕32号[Z].2011.

[4]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应对持续性危机中的粮食不安全问题[R].2010.

[5] 国务院: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通知[Z].2011.

[6] 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S].2004.

[7] 国务院法制办:《粮食法(征求意见稿)》的说明[Z].2012.

[8] 农业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2008.

[9] 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S].2011.

推荐访问:河南 工农 粮食安全 关系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