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河南省与中西部其他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比较分析

河南省与中西部其他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2-05-13 16:55:02 浏览次数:

摘要:与中西部其他地区相比较,河南省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目前位居于弱势,这一原因在于:中央和地方所承担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责任不均;河南省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受制于地方政府财力的影响;河南省高校在校生规模大,政府每年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量缺乏法规约束。因此,应加大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同时将省内一些高校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明确省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责任,将河南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建立高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评价体系以监督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河南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经费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2—0096—04

近十年来,随着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空前发展。但就高等教育事业的规模和性质而言,其发展一是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二是受到区域间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失衡的影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呈东西高、中间低的“波谷”状,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全局性与均衡性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也势必造成一定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河南省联结东西部地区并作为全国的交通枢纽,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与中部地区的经济、科技潜力息息相关,对周边省份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不容忽视。鉴于此,我们试比较河南省与中西部其他地区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差异,以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对策。

一、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比较分析

中西部地区是一个包含地理、历史和经济意义的名词,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我国中部地区界定为: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7省;将西部地区界定为:陕西、内蒙古、宁夏、贵州、云南、广西、重庆、四川、甘肃、新疆、西藏、青海12省(自治区、直辖市),上述省市自治区合称为中西部地区。在教育统计中,生均教育经费是衡量各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差异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本文所使用数据以《中国统计年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为参照,样本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99—2009年。依据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情况、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增长情况,比较河南省与中西部其他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

(一)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十五”期间,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4357.05元,中西部地区中年均增长较快的前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新疆(11.60%)、贵州(5.00%)、青海(4.27%)、安徽(0.52%),而河南省却出现—2.27%的负增长。位居中部的7个省份中,普通高校每生平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4045.93元。其中,江西(2877.21元)、湖南(2999.144元)、河北(3240.644元)、湖北(3336.998元)、河南(3654.084元)、安徽(3934.714元)分别位居中西部地区倒数第3、4、6、7、9、10位,只有山西(4353.272元)排在中西部地区第五位。位居西部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普通高校每生平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4865.65元,比中西部平均水平高出508.6元。其中,西藏(13306.39元)、云南(6176.316元)、宁夏(5218.308元)、青海(5212.262元)、广西(4264.326元)、重庆(4212.35元)、甘肃(4190.452元)、陕西(4074.696元),分别位居中西部地区第1、2、3、4、6、7、8、9位,排在中西部地区的前列。

由以上数据发现,“十五”期间,河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3654.08元,年均增长率为—2.27%,与中部同类地区相比,其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比排在中部第一的山西(4353.27元)少了699.192元,与西部地区相比,位于西部地区首位的西藏(13306.39元)是河南省的3.6倍,陕西(4074.70)也比河南高出许多,而且,河南省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要赶上中西部平均水平(4357.05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十一五”期间的前四年(缺2010年数据),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5491.52元,中西部地区中年均增长较快的前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宁夏(39.37%)、四川(23.39%)、新疆(23.09%)、内蒙古(21.32%)、江西(20.86%),河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年均增长率为3.67%,排在中西部地区倒数第一。位居中部的7个省份中,普通高校每生平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4045.93元,中西部每生平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5491.52元。其中,江西(3559.51元)、安徽(3709.79元)、湖北(3718.28元)、湖南(3905.57元)、河南(4221.08元)、河北(4278.92元)、山西(4928.37元)分别位居中西部地区倒数第1、3、4、5、6、7、10位。位居西部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普通高校每生平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6334.78元,比中西部平均水平高了足足843.26元。其中,(西部12地区的名次依次排列)西藏(12337.66元)、宁夏(9125.92元)、青海(8040.80元)、云南(6432.11元)、内蒙古(5732.03元)、甘肃(5432.98元)、广西(5415.04元)、新疆(5396.70元)、贵州(5236.16元)、重庆(4710.2元)、陕西(4575.08元),分别位居中西部地区第1、2、3、4、5、6、7、8、9、11、12位。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4221.08元)比“十五”期间明显高出很多,但仍然排在中部地区倒数第一位、中西部地区倒数第五位,而且年均增长率3.67%处于中西部地区的倒数第一位,位居西部地区倒数第二的陕西省(4575.08元)也比河南高出354元,可见,河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显得捉襟见肘,解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二)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公用经费

“十五”期间,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1319.63元,中西部地区中年均增长较快的前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新疆(460.41%)、安徽(199.98%)、陕西(173.23%)、内蒙(137.24%)、贵州(58.73%),河南则出—12.06%的负增长。位居中部的7个省份中,普通高校每生平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973.92元,比中西部平均水平少了345.71元。其中,安徽(694.86元)、江西(785.84元)、河北(807.29元)、湖南(953.37元)、山西(967.55元)分别位居中西部地区的倒数3、5、6、7、8位,湖北(1409.44元)、河南(1199.10元)分别位居第五位和第七位。位居西部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普通高校每生平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1521.29元,比中西部平均水平高出201.66元。其中,(西部12地区的名次依次排列)西藏(3852.26元)、云南(2662.18元)、重庆(2253.40元)、宁夏(1729.98元)、广西(1339.06元)、陕西(1183.49元)、青海(1152.70元)、四川(1085.92元)、甘肃(1063.58元)分别位居中西部地区的第1、2、3、4、6、8、9、10、11位,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

由以上数据发现,“十五”期间,河南省普通高校每生平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1199.1元,与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1319.63元的差距不大,且排在中西部地区的第七位。“十一五”期间的前四年(缺2010年数据),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1787.33元,中西部地区中年均增长较快的前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宁夏(59.28%)、内蒙古(45.99%)、安徽(39.84%)、贵州(37.09%)、新疆(34.73%)。位居中部的7个省份中,普通高校每生平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1161.03元,比中西部平均水平少了626.3元。其中,安徽(904.73元)、江西(1051.39元)、河北(1053.10元)、湖南(1064.24元)、湖北(1175.35元)、山西(1399.79元)、河南(1478.65元)分别位居中西部地区倒数第1、2、3、4、5、7、9位。位居西部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普通高校每生平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2152.67元,比中西部平均水平高了365.34元,其中,云南(3321.49元)、宁夏(3258.01元)、西藏(3176.65元)、重庆(2543.76元)、新疆(2080.86元)、内蒙古(1795.20元)、四川(1766.15元)、广西(1749.61元)、陕西(1703.76元)、甘肃(1683.49元)、贵州(1409.88元),分别位居中西部地区第1、2、3、4、5、6、7、8、9、10、12位。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1478.65元,比“十五”期间有所增长,但在中西部地区处于下降的趋势,2005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公用经费为1280.46元,2006年增加到1873.67元,但2007年又骤然降至1003.22元,虽然在2008—2009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依然没有达到2006年的最高水平,可见,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拨款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区域间差异很大,表现为中部地区基础不良,生均经费最低,增长乏力;西部地区增速很快,发展趋势较好,这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布不相吻合,尤其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在中西部地区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矛盾。

二、影响河南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因素

尽管“十一五期间”河南省高等教育经费的总投入比“十五”期间增加了数倍,但从整体上看,增长幅度不能满足我省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仍是制约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也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中央和地方所承担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责任不均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与普通高校隶属性质相对应,即部属院校由中央部委财政拨款,地方高校由各地地方政府财政拨款。我国中央政府只承担“985”和“211”高校的财政责任,其他高校经费投入都由地方政府财政负担,且我国“985”和“211”高校分布不均,以经济发达地区和财政压力相对较轻的北京、上海数量为最多,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211”和“985”高校较少,这无疑增加了地方财政的压力。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采取建设高水平大学和扩大规模的两种模式,而高校规模的扩大主要由地方高校来完成,当地方高校在校生增量超出了其经济能力支撑范围,特别是像河南省这种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的情况,就会使其财政压力增大。河南省仅有郑州大学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且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在全国排在前列,紧靠省级财政要办如此之大的教育,无疑加重了我省的财政负担,与其他拥有部属院校较多的省份相比,我省获取中央部委财政拨款的高等教育经费数额都处于弱势地位。

(二)河南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受制于地方政府财力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直接影响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是否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的影响。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我省高校经费来源的主渠道,近年来,尽管省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总体有所上升,但我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排在全国前列,仍无法满足本地区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收入水平较高,即使只拿出较小比例的财政收入投入高等教育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河南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使省政府尽了很大努力,高等教育总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较高,但高等教育投资的绝对水平依然很低从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力军,在河南省财政支出这块蛋糕本身就不大的情况下,政府在加强农业、经济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财政支出时,如何兼顾高等教育的发展值得深思。

(三)河南省高校在校生规模大,政府每年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量缺乏法规约束

人均GDP表示该地区的生产发展水平,2001—2005年,河南省人均GDP为8149元,在中西部地区中排第五位,但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却排在中西部地区的第11位,2006—2009年,河南省人均GDP为17379元,仅次于内蒙古、河北、山西、湖北、新疆,排在中西部地区的第六位,但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却排在中西部地区的倒数第六位。2001—2009年河南省人均GDP保持了快速增长,有数据显示2010年人均GDP已接近3000美元(人民币20477元),但这十年间,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虽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但增长幅度远不能满足我省学生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强大需求,再加上河南省本身高等教育的规模数量比较庞大,主要依靠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人犹如杯水车薪,很难解决我省高等教育的燃眉之急。2001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相比2000年竟然出现—26.65的负增长,这与1999年全国各省大范围扩招有一定联系,由于扩招速度快,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量跟不上扩招的速度。2002—2004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开始稳步增长,但增幅依然不大。2006年较之2005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了20.41%,但在2007—2009年又开始下降,2006—2009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增长幅度排在中西部地区的倒数第一。由此可以看出,省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虽然总量持续增长,但对高等教育投入每年的增长幅度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性规定,在我省高等教育基数如此庞大的情况下不能满足我省对高等教育的强大需求。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将省内一些高校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将符合条件的高校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以河南省为主体,建设中原经济区,这是时代发展赋予我省的历史机遇。重点支持郑州大学这类现有基础好、省部共建高校首先纳入该计划,获得中央财政更多的经费扶持政策,更好地发挥郑州大学在区域中的标杆、示范作用,提高郑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从而带动本区域其他高校更好的发展。因此中央政府应充分考虑我省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在全国居于前列、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根本无法满足我省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强大需求这一实际情况,首先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快其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步伐,其次将我省其他若干地方高校纳入该计划,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振兴”作用。加大中央财政对我省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使我省人口压力切实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人力资源高地。此举不仅可以推动中原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高科技人才,而且为全国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二)明确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责任,将河南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确保在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各级政府在重视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应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依法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强化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确保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保证教育财政拨款达到法律规定的增长要求,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将教育列为公共财政优先保障的领域,依法逐步提高教育财政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12年,切实完成国家4%目标的分解任务。”河南省政府在实现4%目标的过程中,应明确每年为高等教育增加多少经费投入才能尽快实现这一目标且满足我省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强大需求。对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应制定刚性的制约措施,来保证各级政府落实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比例,从而保证各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并将此作为对政府进行考核的硬性指标之一。

(三)建立高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评价体系以监督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河南省是典型的穷省办大教育,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省仅有郑州大学l所地方“211”工程院校,且部属院校与地方院校经费存在差距,我省高等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本省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这就需要省政府在对高校拨款时一定要提高拨款的科学性,考虑高校对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对于教育经费使用效率高的学校可多给予拨款,对于使用效率低的学校应减少财政拨款,督导其重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政府应建立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评价体系,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高校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评价体系,明确规定奖惩措施,在效率评价的基础上提高省级财政对高校拨款的科学性,不断提升高校管理者对经费使用效率的意识,促进我省高校健康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发展,教育先行。以河南省为主体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时代赋予我省的历史机遇。因此,加大对我省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重点扶持郑州大学等高校走进全国一流高校行列,使我省的高等教育发展不仅在中部地区,而且在全国也占有较高的地位,这是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河南高校的大发展不仅可以推动中原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将为我国全局的均衡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崔来廷,“十五”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师,2007,(9).p82—83.

推荐访问:河南省 高等教育 其他地区 经费投入 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