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船舶电子电气“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船舶电子电气“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时间:2022-04-08 10:18:22 浏览次数:

总结往年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与问题,召开培养方案专题论证会。

三、船舶电子电气学分制培养方案的制定

(一)船舶电子电气专业能力与课程关联分析

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注重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体系集船舶电子、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与通信导航及船舶管理于一体。通用能力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掌握客观事物的基本原理,为学生进一步专业学习与扩展打好基础。专业基础能力着眼于船舶电气、船舶工程类知识的学习,其内容往往渗透到不同的专业课程,体现交叉性、共同性。专业核心能力有较强的行业特色和职业特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根据电子员胜任考试要求设置核心课程体系[2]。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依托,按能力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注重专业发展潜力,职业资格培训与电子员证书培训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专业能力与课程关联如附表1所示。

(二)船舶电子电气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船舶电子电气专业人才培养侧重于工程应用型,要在实践性、适应性、创新性等方面强化人才的训练。船舶电子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最终归结为电子员岗位能力的培养,从这一角度说就是一种职业教育,因此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教学效果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发明创造或参加科技、竞赛活动获取创新学分或奖励学分。

实践环节既依托于理论课程,又通过各种职业资格培训提高专业能力。通过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构建四大模块,实现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行业能力的培养。集中实践教学包括入学教育及军训、社会实践、创新实践、C语言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控与PLC课程设计、船舶电站操作与维护、船舶电子电气管理与工艺、计算机与自动化、通信与导航设备维护、船舶电子电气员英语听力与会话、ETO综合实训、工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集中实践教学安排总周数在43周。实践环节建设不仅仅局限于课程教学实践,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项目、小论文、小发明、学科竞赛和教师科研项目等创新实践;同时通过学校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参加创业体验与创业孵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三)船舶电子电气学分制培养体系的建立

人才培养是一步一步推进的过程,要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协同推进非常重要。在有限的空间里,课堂教学、课余活动和自我成长的协同,顺着能力提升的脉络进行各环节活动。学校标准学制一般为四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分制管理,标准学制为四年的本科在校修读年限为3-8年。

在学分制培养方案中,课程的学分按教学时数确定:理论教学一般以课堂授课16学时为1学分;各类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为一周计1学分,每门课程的最小学分值为0.5。方案提倡实行“小课型、短课时”课程,按照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精简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有效开展课余自主学习。每门课程的学分一般不超过3学分,各课程模块学时学分结构表3所示。

四、结语

学分制培养方案对于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船舶电子电气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是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它的研究和制定能够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知识配置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分制的培养方案也是一个不断推进、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让学分制方案真正发挥它的优势,为我国的海洋运输业、海洋制造业输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船舶电气人才,为提高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艳春.实施绩点学分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朱庆智[J].黑龙江教育世界海运,2011(1):45-46.

[2]胡冠山,周应兵.船舶电子电气人才培养措施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7):195.

本文项目资助: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314);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1202-112).

作者简介:

胡冠山,山东交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船舶电气自动化、航海技术,传感器及先进测控技术。

(责编 赵建荣)

推荐访问:学分制 人才培养 船舶 制定 电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