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诱惑之城罗马

诱惑之城罗马

时间:2022-03-13 09:53:44 浏览次数:

美丽的公主,拖着长长的睡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走来走去,一心向往着外面的世界,于是决心出逃……随后发生的故事,让罗马的这一天成为永恒,罗马也因她而声名大噪。

“公主殿下,这次欧洲之行,哪个城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美好?”

“罗马,当然是罗马。”

这是半个世纪前格里高利·派克与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中的最让人难忘的对白。赫本饰演的安妮公主在出访罗马时偷偷出逃,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游览了罗马,并在这一过程中与格里高利·派克饰演的美国记者乔治邂逅,双双坠入情网。但为了承担作为一个公主对皇室对国家的那份固有的责任,在结束了这段浪漫的旅程之后,她不得不放弃爱情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英俊潇洒的格利高里·派克与高贵典雅的奥黛丽·赫本十分登对,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演绎得十分温馨悦目,加之导演威廉·怀勒将一幕幕浪漫温馨的情节巧妙而生动地融入罗马的名胜风光之中,使罗马这座永恒之城充满了诱惑。

马格塔街51号

安妮公主因被医生注射了催眠剂,在出逃途中药性发作,迷迷糊糊躺在路边的石条凳上,做着一个关于竞技场的美梦。美国新闻社驻罗马代表处记者乔治路过此地,试图叫醒这个不明身份的野丫头,没有成功,于是便拦了计程车把昏睡中的安妮带回自己的住处:马格塔街51号。

马格塔街51号就这样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此成为罗马城最知名的一个门牌号。

马格塔街位于城北的台伯河右侧,距西班牙广场不远。这条算不得宽敞、甚至有些杂乱的小古街,是罗马市井生活的一个侧影,同时也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置身其中,常常会使人产生到了巴黎蒙马特的错觉。街道两边随处都能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尚未成名的画家支起画架,等待游客请他们画肖像。在这些无名画家入住马格塔街之前,歌德、司汤达、拜伦等作家和艺术家以及许多欧洲贵族,都曾在这一带街区居住过。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背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马格塔街的画家们将每月最后一个周末作为画展日,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集中摆出来沿街展卖。现在,“画展日”成为马格塔街的一个传统。

51号处于马格塔街的南段,与繁华、时尚的巴拜诺街最多相距三分钟路程。当年《罗马假日》的导演之所以将记者乔治的住处安排在这里,也许正是看上这一带的文化背景。

我是乘计程车从马格塔街北端到达51号的。下车就看到了那个眼熟的拱门,门牌上写着“Via Margutta51”。抬头打望,正面是一座古旧的四层楼房,由于风吹日晒,墙面显得斑驳破败,一些窗户没了玻璃。

走过深深的门洞,里面是一个封闭的院落,院中的建筑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准确地说,大门之内是一座小小的山丘,除了正面邻街的那座四层楼房外,院内其他建筑都在山丘上。这是罗马城的一大特点,整座城市都在无数山丘与山谷间起伏。马格塔街51号就是这无数座山丘建筑中的一座。一进拱门,迎面就是数十级台阶,上完台阶是一栋二层小楼,从小楼底层正中的大门进去,沿左侧弧形楼梯上二楼,第一间是几个年轻人创办的音乐工作室,第二间房就是《罗马假日》中乔治的住所。站在门外的走廊上,我却恍惚听到一种熟悉而又睡意朦胧的声音从室内飘出:“我拒绝尊贵,在优雅的躺椅中,在灵魂绝妙的山里……”这是安妮公主在吟诗,雪莱的诗。

《罗马假日》在马格塔街51号的主要情节都是在这间小屋里完成的。可以说,51号以至整个马格塔街的出名,都缘于影片在这间屋子里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美好记忆和遐想。即便不是为了寻找或者重温故事,一些了解并热爱派克和赫本的人们也会来此瞻仰凭吊一番。

告别51号,我以求证、访古以及寻找故事的多重心态,沿着安妮公主的足迹,向西班牙广场的方向遛达。街道两侧的小店铺依然古色古香,画廊、古玩店、鞋店以及各种手工作坊依然相邻为伴。一切都是安妮公主所看到的样子,只是没有电影中的马格塔街那样嘈杂,那样熙攘。

情迷许愿池

安妮公主从马格塔街出来来到了许愿池。记者乔治此时已获知她的真实身份,为了挖到关于公主私自出走的独家新闻,他悄悄地跟踪公主也来到了这里。但是,导演却没有安排安妮公主和乔治在许愿池相遇,而是让公主拐进了许愿池旁边的一家理发店剪发。乔治无计可施,只好无聊地在许愿池边打发时光,等待公主从理发店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许愿池一直是乔治身后美丽的背景。

我也按图索骥,来到这个被很多人视为爱情圣地的许愿池。

罗马的喷泉并不是我们在国内所见的那种喷水池,以水为景,单调而无生趣。虽然能喷出很高的水柱,但那是借助了电的力量,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衍生物,缺乏历史的质感和厚度。而罗马的喷泉,可以让你听到历史的回响,看到这座城市发展的轨迹。早在公元前2世纪,古罗马人在引水进城时就规划了喷泉系统。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城市的扩展,喷泉系统再度向四周延伸。到17世纪巴洛克艺术风格在南欧盛行时,罗马城的喷泉已多得像教堂和街头雕像一样平常了,总量达到3000多座,它们以不同的姿态装点着罗马大大小小的广场和重要街口。这里之所以用“座”这个量词,是因为罗马的喷泉在形态上已经不只是一“眼”或一“注” 泉水那样简单,它们是一个浩大的装饰性工程,集建筑、雕塑和装置艺术于一池,池中的水只是艺术主题的由头。罗马的每一座喷泉都有雕塑,每一组雕塑都记录了一个故事,泉水从雕塑中喷出,落于池中已不再是泉水,而是故事。

我面前的许愿池是罗马城内3000多座喷泉中最著名的一座。它的原名叫特莱维喷泉,因位于三条街道的三岔路口,故而也被称为“三岔泉”。“特莱维”之名缘于一个远古的传说:在一次外族攻击罗马城的反击战中,一位罗马士兵因长时间的激烈战斗而口渴之极、体不能支,经一位名叫特莱维的少女的指引,找到了这个喷泉(当时只是一眼泉水),士兵痛饮泉水后很快恢复了体力,返回战场为罗马立下了决定胜负的战功。为了感谢这位少女,罗马人便将这个喷泉以她的名字命名。

虽然罗马每一组雕塑都承载了一个故事或传说,但这些故事和传说都很久远,更没有多少浪漫的成分。罗马人不愿意生活在与神话分不开界限的历史中,他们需要浪漫。于是他们开始赋予这座喷泉新的意义,并不断演绎新的故事,在故事中寄予生活的信念。在罗马城众多的喷泉中,也只有这座喷泉负载着芸芸众生对生活的种种愿望,以致使它的本名“特莱维喷泉”或“三岔泉”渐渐地在人们心中淡去,取而代之的是“许愿池”。这是罗马人对这座喷泉偏

爱的结果。

许愿池最早也只寄托旅人对罗马的热爱和留恋,只要在这里抛下一枚硬币,许下重返罗马这一个愿望就能心满意足。但不知从何时起,它又承担了人们对于爱情的心愿。于是,这个喷泉池就得承载人们更多的心愿,接受更多的硬币。虽然,每天清晨都有四名清洁工专事在此打捞钱币,但一到中午,池底便又积存起一层厚厚的硬币。当每一枚硬币缓缓沉落,随着“叮咚”一声脆响,抛币人的心情一下子就舒展开来,仿佛那一声脆响就是许愿池对他们美好愿望的承诺。

西班牙台阶

告别许愿池,凭直觉沿一条街巷走出去,几分钟之后,眼前是一座耸立在山丘上的哥特式教堂。视线从教堂高高的双塔落下来,是一抹长长的象牙白台阶,台阶的走势欢快流畅,在阳光的照耀下,像卷着白色浪花的流水,顺着山坡,从教堂的两侧流泄下来,中途汇合为一幅壮丽的瀑布,最后直达一个开阔的广场。

这个广场就是我要寻找的西班牙广场。这是一个结构奇特的广场,它不是不是正方形,长方形,也不是圆形。而是由两个大小有明显差异的等腰三角形以顶角相对、并部分重合的形式构成,使整个广场形成了两头宽中间窄的格局。

不光是广场的结构令人遐思,它的名字同样大有来头,这里面隐藏着一段西班牙与罗马的国际关系史。基督教在西班牙的历史几乎与罗马同步,早在公元1世纪西班牙就已经是基督教的重要传播地。公元4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刚刚取得合法地位时,西班牙的过半民众已经是狂热基督徒了。当公元8世纪摩尔人占领西班牙之后,退到北部山区的西班牙贵族正是凭借着狂热的宗教情绪坚持了长达800年的收复失地的光复运动,终于在1492年建立了继葡萄牙之后欧洲第二个统一的国家。

正是基于西班牙人对基督教有着极深的渊源,作为统治全世界基督教会的教皇国,不得不对西班牙另眼相看,当时的罗马教皇格列高利慷慨地把三圣山脚下的一块地皮封给了西班牙,用于建造西班牙驻罗马使团的官邸。这是教皇国历史上第一次向友国封地,而西班牙派驻罗马的使团,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驻外使团。

西班牙驻罗马的官邸就建在西班牙广场的旁边,那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式建筑,人称西班牙宫。西班牙广场及台阶正是因为这座宫殿而得名。西班牙宫虽然使广场得了名,但却没有使广场因此而扬名。真正使广场扬名的是西班牙台阶。

西班牙台阶不是西班牙人的功劳,也不是罗马人的创造,而是拜法国人所赐,是法国人在“意大利战争”时留下的。1495年,法国人在这个山顶上修建了圣三一教堂,后来,他们觉得教堂在山顶上显得孤寂,于是用白色的华钙石铺出阶梯,使山上的教堂与山下的广场相连。

西班牙台阶绝不是简单的石条堆砌。它是由当时法国著名建筑师法兰西斯科主持设计、施工,整整建造了三年才得以完工。整座台阶共有138级石梯,中间设有两个大平台作缓冲。平台将阶梯分为三段,每一段的宽度和坡度各不相同,显得缓急有致;而两侧的边线更是曲直相宜,富有变化。这般匠心独运的设计,使得整座台阶显出一种舒缓的跳跃感和流动感。

在罗马城众多名胜景点中,西班牙台阶是最繁华、最富浪漫气息的地方。每年春季,台阶上摆满了盛开的杜鹃花,成为花的世界;到了夏天,这里又成为世界时装界的T台,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模身着霓裳款款而下,将人们带入炫目而神奇的意境。据说,罗马的新娘们也喜欢身着洁白的婚纱,挽着新郎来到这里,以大台阶和杜鹃花为背景拍照留念。浪漫的情人们更是把西班牙台阶作为约会理想之地。

在台阶上都坐满了人。坐着的人都很安静。有读书看报的,有深情接吻的,有看人看景又被人看的。当然,也有不停地走动的,那是刚刚到达的观光客。他们来这里的主要目的那就是希望找到当年赫本坐过的地方,然后以公主的姿态照一张相。台阶上最鲜活的景致,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女人。那些精致而美丽的女人,悠然地坐在洒满阳光的台阶上,吃着自己心爱的冰淇淋,俨然一副安妮公主的派头。

罗马真是个懂得收藏经典的城市。事隔半个世纪,赫本已逝,派克已逝,可罗马还是原先的模样。

推荐访问:罗马 之城 诱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