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参与式公民的不同课程实践路径

参与式公民的不同课程实践路径

时间:2022-05-15 17:10:02 浏览次数:

zoޛ)j香۲۲i2k#{vߎz]]wm5m5m5iGf؞J总结,并能根据环境和社会的需求付诸行动。”[14]据此分析能够得出,澳大利亚重视了知识学习的公民教育路径,但导向的是参与式公民的培养,他们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为学生未来面对真实社会情境和事件时作出价值判断和实践行动奠定了基础。

对比澳大利亚的知识学习,虽然中国的知识学习在学习模式上整体占比不高,品德与生活为29.4%,品德与社会为35.7%,但我们在具体学习目标的设定中偏向识记,其中品德与生活的知识学习要求40.0%做到了解,品德与社会的知识学习要求做到了解的高达72.0%。相比之下,我们对知识学习的理解和应用重视不够。

2.中国在公民教育路径上更为关心公民的价值观学习,价值观学习过程中注重价值内化

中国的公民教育类课程纲要的安排相对均衡,其中,对于价值观学习要更为侧重一些,品德与生活的价值观学习占35.3%,品德与社会的价值观学习占40.0%。中国的课程注重价值观学习,这与我国道德教育重视美德养成的传统有密切关系。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德目的学习(如学习合作、分享、和平、尊重、孝等)往往成为道德学习的目标。根据本研究的假设,当价值观学习和技能学习这一价值与能力导向比重过半甚至更多时,该课程实则在公民教育路径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以及获得一些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其结果与目标可能会偏向参与式公民的培养。依此假设,我国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技能学习(35.3%)和价值观学习(35.3%)总比重超过七成,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技能学习(24.3%)和价值观学习(40.0%)总比重接近七成,在课程实施的路径选择和安排上贴近参与式公民的培养目标,也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理念。

对比两国课程價值观学习的具体学习目标,会发现中国的价值观学习更为注重学习者对于价值观的内化。在价值观学习下的领会、分析、评价三个具体学习目标中,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纲要66.7%为领会、33.3%为评价,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纲要67.9%为领会、10.7%为分析、21.4%为评价。领会作为价值观学习的重心,主要是鼓励学习者不断获得对诸多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内化。对比我国的两门课程标准,不难发现课程安排具有年龄和学段特点,品德与社会面向3~6年级小学生开设,这个年龄段和学段的小学生已具有不断发展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审辩能力,因此,增加了价值观学习里的分析比重,为10.7%。

对比中国的价值观学习,澳大利亚的价值观学习在学习模式的整体占比不高,为15.7%,但值得关注的是,澳大利亚课程纲要中价值观学习的具体学习目标仅设定在分析上,占100%的比例,这与该国公民教育重视批判性思维的使用有紧密关系。

3.中澳课程的技能学习均在三成左右,但技能学习中的具体学习目标差异大

在技能学习这一学习模式上,中澳课程纲要在安排及细节上的差异尤为引人注意。从技能学习占三类学习模式的总占比来看,两国的三门课程差异不大,中国的品德与生活为35.3%、品德与社会为24.3%,澳大利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为27.5%。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具体的学习目标设定,在技能学习下的经历、模仿、迁移、独立操作四个具体学习目标中,品德与生活设置了66.7%的比例给独立操作,品德与社会设置了41.2%的比例给独立操作,由目标词的统计可见,中国的公民教育类课程学习非常重视技能的独立使用。而澳大利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将71.4%的比例给了经历这个具体学习目标,由目标词的统计可见,澳大利亚公民教育类课程十分关心技能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亲历与体验。

通过细致对比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公民教育类课程纲要的内容以及目标词,我们发现:一方面,中澳两国公民教育课程虽然在社会、政治、法律三大矩阵中侧重不同,但都致力于参与式公民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两国在具体公民教育路径上有着许多细节上的差别,澳大利亚重视批判性思维的认知学习,中国重视价值内化的价值观学习,澳大利亚重视指向积累公民素养的“践知”的技能学习,中国关心指向生活世界的“导行”的技能学习。对于两国公民教育类课程大纲的比较与讨论,将会增进两国公民教育研究的对话与合作,促进彼此的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

注释:

①《教育学报》2017年第2期《现代公民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实现—基于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指导纲要的分析》一文中,统计品德与生活中公民教育相关条数是10条。而此次统计为8条,原因在于此次与澳洲的课程作直接对比,澳洲的HASS课程将历史和地理独立出去,所以这里相应的也把品德与生活中历史和地理条目排除在外。

②《教育学报》2017年第2期《现代公民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实现—基于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指导纲要的分析》一文中,统计品德与社会中公民教育相关条数是44条。而此次统计为25条,原因在于此次与澳洲的课程做直接对比,澳洲的HASS课程将历史和地理独立出去,所以这里相应的也把品德与社会中历史和地理条目排除在外。

参考文献:

[1][4][7]MURRAY PRINT.Curriculum policy, values and changes in civis education in Australia[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2000(1):21-35

[2]DAVID KERR,STEPHEN McCARTHY,ALAN SMITH.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England,Ire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2(2):179-191.

[3]靖国平.从“知性人”到“智性人”—当代教育学人性假设的转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4):32-36.

[5]JASMINE B-Y SIM,MURRAY PRINT.The state, teachers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singapore school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09(4):380-399.

[6]冯建军.基于积极公民培养的参与式公民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6(2):80-84

[8]HOSLINS B,MASCHERINI M.Measuring active citizenship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osite indicator[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9(3):459-488.

[9]Australian Curriculum,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ACARA).Draft years 3-10 Australian Curriculum:Civics and citizenship[EB/OL].[2019-09-06].https://

推荐访问:路径 公民 参与 实践 课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