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Barrett食管65例临床及内镜分析

Barrett食管65例临床及内镜分析

时间:2022-04-02 10:08:20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探讨Barrett食管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 对经胃镜及病理检出的65例Barrett食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BE病人中有烧心、胸骨后疼痛或不适、反酸、梗阻及异物感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者各占53.9%、52.3%、43.1%、35.4%,无症状者10.8%。伴有胆汁反流者20%。胃镜分型:环周型21.5%,岛型70.7%,舌型7.7%。病理分型:肠化型上皮43.1%;胃底型上皮38.5%;贲门型上皮18.5%。结论 Barrett食管主要表现为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胃镜分型以环周型及岛型为主,病理分型以肠化型及胃底型上皮为主。

【关键词】 Barrett食管;食管炎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48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45-01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伴肠化,其与食管腺癌的关系密切。本研究对经内镜及病理确诊的BE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内镜疑诊最终经病理证实的BE65例。65例中男性45例,女性20例,男女之比为2.25:1.00;年龄28-85岁,平均55.3岁,其中>50岁者53例(81.5%)。主要临床表现为烧心35例(53.9%),胸骨后疼痛或不适34例(52.3%),反酸28例(43.1%),梗阻及异物感23例(35.4%),无症状者7例(10.8%)。

1.2 方法 65例均经Olympus电子胃镜检查,活检采用4象限活检法,常规送病理检查。

1.3 胃镜诊断BE表现及分型[1]

1.3.1 胃镜下表现 表现为GEJ(胃食管交界处,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EJ)的近端出现橘红色(或)伴有栅栏样血管表现的柱状上皮,即鳞柱状上皮交界处(squamoucolumnar junction,SCJ)与GEJ分离。

1.3.2 内镜下分型 ①按化生的柱状上皮长度分类:a.长段BE:化生的柱状上皮累及食管全周且长度≥3cm。b.短段BE:化生的柱状上皮未累及食管全周或虽累及全周但长度<3cm。②按内镜下形态分类:分为全周型、舌型和岛状。

2 结 果

2.1 胃镜表现 环周型14例(21.5%),岛型46例(70.7%),舌型5例(7.7%)。长段BE20例(30.8%),短段BE45例(69.2%)。其中环周型中12例及岛型中34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食管中下段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同时伴有食管裂孔疝8例(12.3%)。伴有胆汁反流者13例(20.0%)。

2.2 病理结果 肠化型上皮28例(43.1%);胃底型上皮25(占38.5%);贲门型上皮12例(18.5%);伴轻度不典型增生11例(16.9%),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1.5%)。

3 讨 论

BE是1950年由Norman Barrett首先提出的,1957年被正式命名。食管腺癌发病率的上升与BE密切相关,BE每年发展为食管腺癌的患者于正常人群相比约为0.5%:0.07%。目前认为肠上皮化生是BE发生食管腺癌的重要原因,BE的癌变将经历特殊肠化生-轻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腺癌这一系列演变过程[2]。但目前BE伴肠化生的病理检出率偏低,本研究中内镜下疑诊BE最终肠化生检出率为43.1%。这可能与4象限活检法的取材盲目及活检出血后视野不清影响后续取材有关。目前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有助于靶向活检,可显著提高检出率,本研究下一步将采用此技术进一步研究BE。

BE本身并不产生症状,其临床表现多为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症状,症状多种多样,患者常以烧心、反酸、吞咽不适及胸骨后疼痛等症状而就诊。本组资料中患者大多表现为胃食管反流症状,如烧心35例(53.9%),胸骨后疼痛或不适34例(52.3%),反酸28例(43.1%),梗阻及异物感23例(35.4%),与黄达等研究相符[3]。胃酸可能是导致BE的首要损害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胆汁反流亦是BE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胆汁酸在引起黏膜损害、BE形成及导致食管狭窄等方面的作用仍待研究,本组资料中发现伴胆汁反流的BE约占总的20%,其中45%存在糜烂、溃疡。另外,本组资料中有10.8%的患者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具体病因不清,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BE的发生以男性居多,本组资料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25:1.00),分析可能与某些男性嗜好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易引起胃食管反流有关。

本组资料内镜分型环周型及岛型占绝大多数,病理分型肠化型上皮最多,与既往研究相符。其中伴有不典型增生者约占18.4%。不典型增生是BE发生腺癌癌变的基础。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食管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上升了350%以上。2009年美国新发生的食管癌16400例,其中60%为食管腺癌。BE患者发生食管腺癌的风险是非BE患者的30-40倍。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因此,对于BE的积极治疗及定期内镜及病理随访监测极其重要。

目前,对于BE的诊断金标准仍然是组织病理学诊断,但正确的病理学诊断依赖于内镜下准确的组织活检。既往4象限法存在取材盲目,阳性率偏低等缺点。近年有报道窄带光谱成像内镜(NBI)、已应用于BE的诊断,有助于定位,并能指导活检。本课题组下一步拟应用NBI进一步提高BE的确诊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2011修订版,重庆).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8):421-422.

[2] 苏帅,王邦茂,方维丽,等.Barrett食管的内镜与病理特征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1):20-22.黄达,梁明佩.

[3] Barrett 食管269例的内镜及活检病理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1,8(35):164-165.

推荐访问:食管 临床 分析 Barret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