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京城老字号里的悠悠晋韵

京城老字号里的悠悠晋韵

时间:2022-05-27 08:10:08 浏览次数:

明清晋商创造的商业奇迹举世瞩目。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凡是有鸡鸣狗叫的地方,都有山西人。”山西商人活动过的地方遗址,至今到处可以看到。甚至于北京城里,也有浓重的晋商文化遗存。那些或湮灭于大街小巷的,或依旧雄立京华的百年老号,以及融入北京风情文化之中的斑斑古色,时至今日仍会时时挑动我们的心弦,就像一缕京韵大鼓的余音在我们身周袅袅缠绕。

老字号:京城中的大商业文化

北京作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中华多民族文化在这里创造出了灿烂的人文景观。而其中老字号商贸文化现象,就是这人文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字号的诞生,源于商贸的兴盛。明定都北京后,永乐年间修筑了内城,嘉靖年间(1553年)又加筑了外城,基本形成了北京数百年的城市格局。当时,大运河航运直达城内,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全国客商云集而至,形成了以西单、东四、鼓楼前为闹市的商贸中心。

据《明宣德实录》记载,为活跃京城商贸,曾从南京动迁2.7万商户,于前门、鼓楼等地招商居货,建店置铺,使各地商货于京产销。如今的苏州胡同、镇江胡同、陕西巷、山西街等,这些自明初至今未改的地名,印证了这一举动。这时一些商铺的字号也随之产生。其中尤以“西商”著称的山西商人拥有的老字号居多。几乎涉及到了各行各业。譬如由明宰相严嵩写匾牌的山西商人创办的六必居酱园,是至今仍经营的老字号,已有近500年历史了。

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北京的商贸经济发展到鼎盛时期,许多老字号,均在那一时期声名渐著,且数百年不衰。北京800多年特有的古都经济中心的优势,使众多老字号得以生存发展,成为全国老字号著名而集中的地点之一。

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如:“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尝过”、“同仁堂的药——货真价实”、“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等,生动地表述了这些老字号的品牌特色。

北京作为数朝古都和新中国的首都,历代名人几乎都在这时留下了踪迹,而许多老字号都与这些历代名人有着种种联系。远至封建时代的皇帝重臣、学人名士,近到当代的国家领袖、社会名流,都为老字号增添了独有的色彩,使北京的老字号成为京城文化的一脉。一些老字号,已经编成了书,演成了戏,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老字号已成为北京的特色文化现象。北京是一个多民族文化融会的大都市,北京的老字号并非土生土长。

大多数老字号都是山南海北、全国各地的人在京创建的,融会各地、各民族的特色,形成一大景观。这里既有苏杭的绸缎、安徽的茶叶、也有山东的饭馆、山西的药店、山东的糕点……无论何方人士,来到京城,不仅能寻找到家乡特色的老字号。

正是这些不同特色的老字号,汇聚成了京城老字号大商业文化的魅力。老字号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创出了独特的经营之道,成为一种知名品牌。这种老字号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的含金量是难以估算的。

可惜,对老字号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的。“文革”中,一些老字号曾被更名换姓,其经营特色也被批判掉,使老字号受到惨重损失。改革开放以来,不少老字号都恢复了原名,各自挖掘传统品牌优势,走上发展之路。

六必居:永远的金字招牌

在北京大栅栏路口的粮食店街,有一家历经四百七十年不倒的老酱菜园,历史的风雨赋予了它一段五味杂陈的传奇故事。它就是永远的金字招牌——六必居。

戒律森严的门规

多少年过去了,六必居的工人们重复着孙六做过的一切,酱菜独特的味道得以流传至今。

很少有文字描述二百四十多年前的这个早上有什么不同。那时候故宫里的自鸣钟已经喑哑地被灰尘蒙覆了,四九城还在沉睡,孙六却必须起床干活了。

他是“六必居”里新来的学徒。六必居用人管理特别严格,店里的伙计分为“前柜”和“后厂”。东家祖籍山西临汾,所以前柜一般是山西人,大多是掌柜的至近亲朋,而后厂的工人通常是河北唐县人。孙六被告之,这里除了明文规定不许任用“三爷”(姑爷、少爷、舅爷,指亲属),任何人不准超支或长支店内资金,对外经营也不许欠债以外,当学徒的五年内是不许回家的,干满五年可以回一次,以后每隔二、三年可以回一次,如有急事请假也必须在晚上月落前回柜,否则被视为自动辞职。

孙六听得发愣,这简直像监狱。紧接着,师傅奖励性的补充了一条:工作五年以上并且干得好的,可以吃人力股,店里盈余分红时有一份。这是把工人和企业命运拴在一起了。

本来孙六以为腌酱菜不过是把萝卜、黄瓜什么的,拿到井台旁冲冲,然后放到大缸里用盐腌,或者用酱泡就完了,谁知道光采购酱菜的原料就让他跑断了腿。店里有十二种传统产品最为著名:甜酱黑菜、甜酱八宝菜、甜酱八宝瓜、甜酱黄瓜、甜酱甘露、甜酱姜芽、甜酱什香菜、甜酱小酱萝卜、甜酱瓜、白糖蒜、稀黄凿以及铺淋酱油。这每一道酱菜的选料都有固定的产地。比如做甜酱的黄瓜必须是安定门外的。个儿要匀溜,一斤不能超过五条,并且条条要顶花带刺;做黄酱的黄豆,必须是河北省润县马驹桥和通县永乐店等地产的颗粒饱满、油性大的好黄豆;做甜面酱,要专门从河北省涞水县高价购进黏性大的小麦;做糖蒜,要用长辛店产的白皮六瓣蒜,还一定要在夏至前两三天摘的,早摘蒜味不足,晚了,蒜瓣发紫;还认定了永定门外小红门的“八道黑”香瓜,广安门外太平桥的青莴笋,甘露则一定要白纸坊外的……

孙六看着磨出一层老茧的脚底唏嘘不已,他不知道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后面等着他。

六必居后厂的工人分为三类,第一类负责制酱、酱油、酱菜,第二类制醋,第三类磨面。制酱的工人最为重要,孙六就是其中的一个,做黄酱时,他要重复如下工序:先把豆子泡透蒸了,拌上白面,搁在碾子上压,再放到模子里,垫上布用脚踩10到15天。然后把它拉成条块,放到架子上码好,用席子封严,便开始发酵。在发酵后期,还要不断用刷子刷去酱料上的白毛。经过20多天,酱料才能发好。再把酱料放人大缸中,适量加盐、加水,把硬块酱料浸泡稀软。用木耙在大缸里上下翻动,使其再发酵。经过一个伏天,黄酱才制成。

多少年过去了,六必居的工人们重复着孙六做过的一切,酱菜独特的味道得以流传至今。

金字招牌后的故事

孙六在休息的瞬间会停下来看那张老匾,他还不会用“古朴”来形容它的不一般,但让他心动不已的,是关于老匾的无数个传说。

相传六必居是山西临汾西杜村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三兄弟在明嘉靖九年(1530年)创办的。由于赵氏兄弟善于经营,加之六必居开业时选择的地理位置好,所以买卖一直很兴隆。后来扩充了门面,由开始时的两间小店堂,扩充为四间门面,且后边还增没了加工的作坊,使之生意越来越大。

关于六必居店名的来历和牌匾的书写,在民间有很多种传说。六必居名称的来历,据说是因为所经营之物为柴、米、油、盐、酱、

醋六种,这六种都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所以起名为六必居。也有人说,六必居开业时是家酒馆,酿制的酒很香,远近闻名。为了保证酒的质量,老板为酿造作坊定下了六个“必须”,即:“黍稻必齐(酿酒的各种粮食必须精良)、曲蘖必实(必须如实的按配方投料)、湛之必洁(浸泡酒曲必须保持洁净)、陶瓷必良(制酒用器皿必须是优质品)、火候必得(操作中火候必须掌握好)、水泉必香(酿酒必须用上好的泉水)”,“六必居”店名由此而来。

还有人说,六必居最初是由六个人合办的买卖。为提高“知名度”,想办法请当时书法家题写匾额,“六心居”一挥而就,但是写完书法家转念一想,“六心”岂能合作?于是提起笔来,又在“心’’上添了一笔,成为“六必居”。

店铺的匾额,也有几个说法。有人说六必居生意红火,扩充门面的时候,想请个书法好的人写一块大的匾额。此时,有个叫严嵩的人闲居在京,经常到店里喝酒,写得一手好字。掌柜的慧眼识珠,求了他的墨宝。谁知没几天,严嵩竟作了朝廷里的大官,名声也越来越大,他写的这块匾,使六必居名冠京华。

另一种说法颇有意思,说的是当时六必居的店主想请严嵩题匾,却又慑其权势,不敢面求,便请严嵩夫人代求。这位夫人深知丈夫的骄横,也不敢轻易言请。于是,她略施小计,以假装练字骗取了严嵩“六必居”三个大字,交给了店主。店主据此大肆宣扬,因此立时名震京师,生意兴隆……

时光荏苒,故事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据说当初架匾的是两条木头雕的龙,匾的正下方有一个大荷花缸,两条龙以二龙戏水的姿势把头伸向荷花缸。店里伙计每天都给荷花缸注水,但是第二天早上,缸里的水总是只剩下一半。大家正在诧异的时候,突然抬头看到了头顶架匾的两条木龙,它们的目光诡异而别具含义,于是赵大掌柜的仰天长笑:“哈哈,神匾!神龙!”

不管名字到底是怎么起的,匾额是不是严嵩题的,木龙会不会喝水,六必居在明清时期生意便十分兴旺。据史料记载,无论冬秋春夏,天天宾客盈门,上至皇宫贵族、大臣官员,下至普通百姓、贩夫走卒,席面上总少不了六必居的酱菜。酱菜平常放在酱坛子里的,外边有样品,可以先尝后买,买的时候再从坛子中取出,以免破坏了应有的酱香味。对于大宗买卖的主顾,掌柜要亲自奉迎,他们通常是一买几十篓,逢年过节访客送人情,“六必居”酱菜是拿得出手的好礼品。十九世纪的满清王朝风雨飘摇,皇城四角的天空注定他们奉行闭关锁国,但是厚厚的城墙却没能锁住末代皇族们对酱菜的热爱,为了送货方便,当时清朝政府特意赐给六必居一顶红缨帽和一件黄马褂,这两件衣帽一直保存到了1966年,它们被毁于“十年动乱”的焚旧之火中。

劫难重生的老字号

传说凤凰衔木自焚,从而获得涅磐永生。六必居所历经的磨难,成为它每一次登上更高峰的强劲动力。

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一把火烧了卖洋货的商铺,火舌蛟龙一样在粮食店街上翻滚着,六必居的小伙计张夺标眼看着黑云压城似的浓烟恶狠狠地扑来,还是牙一咬心一横冲进了呛人的烟火中——东家和管事的早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之前就逃到了山西老家,能够救老匾的只剩下他了。于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老匾,埋在了崇文门外临汾会馆里的一棵大枣树下。

战争结束,东家返回店中,六必居早已在那场大火中变成一地黑炭,赵老板疯了似的在瓦砾焦木中扒拉着,嘴里重复的只有一句谣“大匾还在么?”张夺标无疑给了他一个惊喜,他喜极而泣。“匾在生意就在”是六必居不变的真理,老酱园子奇迹般的在废墟中重生了,老匾的救命恩人张夺标也得到了特别的提拔。

一个不速之客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出现在六必居的大堂里,他就是当时著名狗腿子狗三,他威风无比——替日本鬼子抢匾来了,作为“重视文化、热爱书法”的“友邦”,日本人对老匾“倾慕”不已,他们希望能够“收藏”,以便进行长时间的“文化研究”。店里的伙计好说歹说将威逼利诱的狗三哄走,也明白必须想出个两全之计。于是,他们想到了专门做假古董的鬼子侯。鬼子侯拿了老匾的拓片,运用精湛的造假手艺使老匾再一次逃过厄运,赝品被悬于店堂的门楣之上,真匾则被藏在了屋内。

逃出了义和团的火烧,躲过了日寇的强购,六必居在建国之后终于安静下来。然而到了文革期间,这个著名的字号突然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老匾带着满身的伤痕,被当作破“四旧”的成果送进了北京展览馆,它迎来了一生最为屈辱、悲凉的展示,等待它的是含义叵测的目光。而昔日老酱园的门楣上,“红旗酱菜厂”五个大字正在闪闪发光。

这是1972年的某一天,六必居四百四十二岁,它迎来了命运的又一次垂青。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北京分公司遇到了一个十分苛刻的客户——这次居然还是日本人,他们要求从中国进口的酱菜必须标有“六必居”的商标。没办法中方只能照办,把商标上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改成“六必居酱菜园”。当然这只是对国外,对国内的牌子还是不变。然而就在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他提出要到“站在日本东海,就能看见大匾”的六必居参观,随行的还有那家进出口公司。牌匾不挂出来,恐怕外商会有怀疑。最后在周总理的指示之下,饱经沧桑的大匾终于可以重见天日。

经过油漆老艺人的精心镶制,它身上刀砍斧剁的痕迹已经很难看出,匾身沉重,七八个壮小伙合力才将其托起。它被重新悬挂于店堂的中间,“六必居”三个大字在这一刻放出奇异的光彩。

都一处:乾隆爷的匾

北京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起初叫“王记酒铺”,距今约有26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的店址在前门大街鲜鱼口南,由山西人王瑞福创办。

皇帝给起的名字

说起“都一处”牌匾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据说在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乾隆皇帝下通州私访,回京进永定门来到前门一带。这一天正是农历大年三十,天色已很晚,老百姓都带着齐备的年货,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吃团圆饭。众多店铺也早已关门上板,掌柜的把全店人召集到一起“说官话”(旧社会商家年终结算账目,分配奖励,决定人员去留),分红领赏。只有王瑞福开的这家酒铺仍在开门营业,乾隆一行3人便走进了酒铺。王瑞福一看这3位客人,衣帽整洁,仪表不俗,又从衣着表情上猜出他们是一主二仆的身份。王瑞福凭着十几年经营酒铺的经验,连忙把3位客人让到楼上,把店中的洋酒“佛手露”和酒铺自制的几样拿手凉菜“糟肉”、“凉肉”、“马莲肉”一齐端上桌来,亲自为3人斟酒,并站在一旁伺候。

饮罢酒,尝过菜,其中一位客人问店家:“你这小店叫什么名字?”王瑞福赶忙回答:“小店没有名字。”这位客人听见楼外鞭炮齐鸣,想到家家户户已在欢度新春,生出几分感慨,他非常感激地说“这个时候还开门营业,京都只有你们这一处了,就叫‘都一处’吧”。王瑞福当时一听也就过去了,并没太在意。可没过几天,几个太监送来了一块“都一处”的虎头匾,并对王瑞福说,这块匾是当朝乾

隆皇帝御笔赏赐的,三十晚上来吃饭的3位客人中,主人打扮的就是当今皇上。王瑞福听罢连忙朝天叩拜,立即将匾挂在进门最显眼的地方。从此,“王记酒铺”便改名叫“都一处”了。

王瑞福还将乾隆坐过的椅子,用黄绸子围起来,当“宝座”一样供起来。并将乾隆走过的从大门到楼上的一段路保护起来,终年不打扫。日积月累,来往客人带进的泥土越来越多,最后成了一道土埂,被称为“土龙”,这条“土龙”在清代被列为京城的“古迹之一”。清朝《都门纪略·古迹》记载“土龙在柜前高一尺,长三丈,背如剑脊”。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苏州文人张子秋,慕名来到“都一处”,酒饭后写到“都一处土龙接堆柜台,传为财龙”。

“都一处”自乾隆赐匾后,生意兴隆,许多人争相来此观看御匾,后来很多中外宾客用餐后都要在御匾前合影留念,这一情景一直延续到现在。

都一处的烧麦

“都一处”烧麦,是誉满京华的传统风味小吃。烧麦,是中国各地人民都喜欢的一种吃食。它有许多叫法,如山西叫梢梅,湖北叫烧梅,江南叫烧卖等等。虽然名称不同,其实所说的都是同一种食品。

然而,“都一处”的烧麦却别有一番风味,其奥妙在于用料。它是用精白粉烫面为皮,包以各式馅料,如猪肉馅,韭菜馅,蟹肉馅,西葫芦馅,三鲜馅,捏成梅花状,蒸熟即可食用。“都一处”烧麦味美馅嫩,洁白如雪,形似石榴,色、香、味、形俱佳。

传说北京“都一处”烧麦是在山西梢梅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今人有藏头诗赞曰:“都城老铺烧麦王,一块皇匾赐辉煌。处地临街多贵客,鲜香味美共来尝。”短短二十八个字,把“都一处”的历史、经营特色、所制烧麦的鲜香味美,都一一道出。最后两句还告诉大家“都一处”临街开店,交通方便,号召大家都来品尝“都一处”的品牌食品——烧麦。

乾隆去都一处喝过酒,都一处有“宝座”,这对都一处的兴旺发达是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都一处的经营品种,直至道光年间,还是以卖酒、马连肉、凉肉、煮小花生、玫瑰枣等小菜为主。

同治年间(19世纪70年代),李静山写的《增补都门杂咏》中记载:“京都一处共传呼,休问名传实有无。细品瓮头春酒味,自堪压倒碎葫芦。”都一处这时不仅增添了烧麦,而且也添了炸三角。它的烧麦皮薄馅满昧好。有葱花猪肉烧麦,有三鲜(猪肉、海参、鸡蛋、虾仁、玉兰片)烧麦,还有虾肉烧麦。都一处的炸三角,皮薄、馅大,炸出来,外焦里嫩。

别具特味的美食

到了1931年,都一处传到李德馨他父亲这辈。他父亲认为干饭馆没有干钱庄的赚钱多,因此,就让年轻的李德馨去钱庄学徒。李德馨三年零一节的生意学满,可是他父亲也病故了。这样,他就不得不回都一处来支撑祖业。可是李德馨每天花天酒地,任意挥霍,对待店里的学徒、伙计非常刻薄,不仅工钱少,年终“馈送”更少,而且伙食差,天天是窝头、白菜。学徒、伙计对李德馨特别怨恨,都对李德馨敢怒而不敢言。辞柜不干吧,又没地方去。怎么办?为了泄怨气,红案的厨工炒菜多搁油,做烧麦馅的多放作料,打酒的多给;他们想用这种办法把都一处搞垮,解恨。可是,过去饭馆的利钱大,利钱有“倒三七”之多,一二勺子油,是搞不垮的。

相反来都一处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多,都说都一处的酒、菜、饭质好量多。这样,不仅都一处的马连肉、凉肉名振全城,而且炸三角、烧麦也成了都一处的别具特味的美食,人人传颂。

北京解放后,都一处从鲜鱼口南边的一间小楼的旧址迁到鲜鱼口以北的宽大的新址,职工也从二三十人增加到100多人。并培训出一批能制作马连肉、凉肉的名师魏景魁,制作烧麦、炸三角名师丁宝兴、李德山、汪洪才等年轻接班人。都一处在食品制作上要求非常严格,第一,选料要精,不合规格的一律不用,其次,制作要细,以烧麦为例,皮薄要求皮仅毫米厚,边O.5毫米厚,从而使都一处的烧麦、炸三角等食品有特殊的外形及特殊风味。

黑猴儿:中国最早的广告

旧时,使鲜鱼口名噪京城的是帽店。开业于清朝中叶俗称“黑猴帽店”的老字号,已有300年历史,店前一对木制黑猴更是老北京鲜鱼口的一大景观。直到解放前,鲜鱼口一带还有9家鞋店、7家帽店。 毡帽一般下层的劳动者戴它,大多是一些老山庄,到北京城里当粪夫的。所以城里一些淘气的孩子管这种帽子叫屎猴帽子。当年这种毡帽多是出自前门外仙鱼口杨小泉帽店,或者叫杨少泉帽店,还有杨老泉帽店。

明朝末年,鲜鱼口当时叫鲜鱼巷,鲜鱼巷东面有条河,河上有座小桥,渔民网来的鱼在这叫卖。那时,这里店铺很少。有个山西人叫杨小泉,他学过做毡帽的手艺,来到鲜鱼巷办了一个小作坊,自己制作,自己销售。生意越做越好,人手紧,就找了两个小学徒帮忙。这个杨掌柜在屋里养了个黑猴,这只黑猴很通人性,既可以给杨掌柜看家,也可以帮杨掌柜干活,让它拿什么就拿什么,让它送什么就送什么,成了杨掌柜的好帮手。所以杨掌柜十分喜爱这只黑猴。时间长了,许多顾客都叫杨小泉为“黑猴儿”。后来,这只黑猴死了,杨掌柜很悲伤。为了表示对黑猴的怀念,杨小泉请了一个巧木匠,依照黑猴的模样做了一个坐姿的木质黑猴,并把这个“黑猴”摆在门前。顾客和过往的行人看了觉得很新鲜,因此大家都把杨小泉开的毡帽作坊叫做“黑猴儿帽店”,买卖的规模比杨小泉经营时有了很大发展,有好几个做帽子的作坊为其加工,生意比较兴隆。

清朝初年,在杨小泉“黑猴儿帽店”旁边又出现了一个门前也摆个“黑猴”的帽店,这就是田老泉“黑猴帽帽店”。

帽店全都是以黑猴为记,所以他们就简称为黑猴帽店。他们所经营的单帽、单鞋都是货真价实的,所以名冠北省,就是河北省这一带都到那儿买,这是当年鞋帽行业中的状元户。全盛的时候,在年关前,有时候一天能卖出千顶的毡帽,赚钱赚老了。当年说老北京人身穿瑞蚨祥,头顶马聚元,这个大体是指富人说的。黑猴的毡帽则多是劳动人民,在一定时期,头顶着黑猴的也不在少数。过去黑猴这个帽店都是给下层劳动人民准备的。当时市面上常出现的浑身上下一身黑的现象,尤其是头上的黑毡帽更引人注目,所以有一个人叫学秋氏,他有一本书叫做《续都门竹枝词》,他写了一本竹枝词,他说黑头黑脸黑离奇,黑缎皮袍半掩披,戴上绒边黑毡帽,活脱一个黑猴儿。这个诗本身为了押韵念“泥”。

1956年田老泉“黑猴儿帽店”和杨小泉“黑猴儿帽店”都参加了公私合营,1958年两家帽店都并进震寰帽店中,两店门前的“黑猴”也迁到震寰帽店门前。后来“黑猴”被拉走,现为首都博物馆收藏。

晋阳饭庄:纪晓岚的阅微草堂

北京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路北有晋阳饭庄,原是一座中国传统形式的两进四合院,临街朱红大门前有两棵古槐。这座宅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雍正初年,当时这

里是岳飞的后裔,奋威将军岳钟琪所营建的宅邸。到了乾隆年间,清代的大学者、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纪晓岚迁进这座宅院。纪晓岚(1724-1805)名昀,字春帆,直隶(今河北省)献县人,乾隆进士。他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间辑修《四库全书》,任总纂官。他先后用了十三年的工夫,把三万六千多册的《四库全书》通读,写出了二百卷《四库全书总目》论述了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考得失,辨文字,为代表清代目录成就的巨著。他还写了一部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共二十四卷,收录笔记一千余则。这是他晚年自乾隆五十四年(1790)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的。《笔记》取法六朝笔记小说而有所发展变化,内容杂博,较多地涉及世态而不局限于志怪,叙述故事简明质朴而又富于理趣,思想内容上也不乏可取之处。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别具特色的作品。纪晓岚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成《纪文达公遗集》诗文各十六卷。

在他的宅第中原有一间船形的屋子,当年悬的“岸舟”匾额,他的书房里,悬有“阅微草堂”匾额。现在此房还在,成为晋阳饭庄的餐厅,原匾已不存,现已改悬启功先生写的“阅微草堂旧址”横匾墨迹。

嘉庆十年(1805)纪晓岚辞世,卒后谥文达。晓岚死后,纪氏子孙将阅微草堂割半赁与黄安涛。这以后,宅院即开始了屡易主人行踪不定的历程。民国初年为刘姓盐商所有,后又卖给京剧名花旦于连泉(筱翠花),后又为梅兰芳购得,这期间曾租给富连成班主叶春善。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之际,又租赁给刘少白作为公馆。刘少白是山西兴县人,二十年代末任河北省建设厅秘书长,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当时正值蒋介石大批屠杀共产党人之际,刘少白不顾个人安危,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秘密为党工作,这个公馆也就成了党的接头地点遂遭破坏。此后,又由京剧名须生余叔岩和梅兰芳等在这里组办了“国剧学会”,“国剧画报社”,“国剧传习所”,并在院内建了戏台。解放前夕这里这成为一家银号。建国后,先后曾为运输公司、民主建国会、宣武党校等单位占用。从1958年改为晋阳饭店至今。

现在饭庄前院还有一架藤萝,后院有株海棠,据传都是当年纪晓岚手植的。老舍先生前就常常坐在紫藤前的餐桌上,欣赏美景品尝佳味。他曾写过一首七绝来赞美这里的幽雅环境和精美的山西面食:“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

晋阳饭庄是北京老字号的饭店。据说,在北京解放后,各帮菜馆应有尽有,惟缺山西风味的饭店。北京市市长彭真、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都是山西人,都希望在北京能有一家正宗的山西菜馆。当时宣武区的积极性颇高,愿意将位于珠市口西大街宣武区党校迁走,用来开办山西菜馆。太原的晋阳饭庄闻言,挑选三十多名晋菜高手前往北京掌勺。就这样,花了八万元人民币把宣武区党校装修成饭馆。在一九五九年国庆节——建国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晋阳饭庄开张了。

聚顺和:巴拿马金奖果脯

北平一般住户,大都十分守旧,一到冬天家家都得升火御寒,虽然是装上烟筒,烧块煤的炉子,既安全又软净,可是十有八九大都宁可升煤球炉子也不肯装洋灯子(装烟筒烧块煤的北平叫它洋炉子)。因此,如果时常吃点蜜饯,不但一冬煤气可以舒散化解,同时也不觉得口干舌燥了。

蜜饯又可称为“蜜煎”,虽然是用糖汁腌制的果肉,却是中国精制食品艺术上的一大创造,另有诀窍,不是人人都会做的。蜜饯制品最主要的是山楂、温朴两种带酸性的果子,此外就是海棠果、山里红了。北平卖水果的除了设摊营业外,稍具规模的叫“果局子”。所有蜜饯食品都是果局子出售,果局子长条案上,陈列为三尺左右白地青花的大海碗,上边盖着一半红漆木盖,一半盖的是玻璃砖,殷红柔馥,琥珀澄香,随便装上两罐,走亲戚看朋友,带两罐蜜饯老少欢迎,不丰不俭,固甚得体,留为自用也颇廉宜。

当年金融界大亨周作民、谭丹臣两位,冬天请客,一定有蜜饯温朴拌嫩白菜心下酒,脂染浅红,冷艳清新,好看好吃兼而有之,后来连协和医院几位洋大夫也都学会到饭馆小酌时先点温朴拌白菜丝喝酒,说是开胃去火,您说绝不绝。

2005年年底,前门外一条老胡同开始大面积拆迁。

有一天,老张在一处即将拆除的老宅前进行拍摄,身后有名40多岁的男子指指画画。老张和他一搭话,聊出了那段老北京商号佳话。

一九一三年以前,巴拿马举行国际商品赛会,北平隆景和乾果子铺的少东,头脑很新颖,他想把自己柜上腌制的果脯送去赛会,可是老掌柜过分保守古板,说什么也不愿意。逼得这位少老板没办法,于是跟前门外大栅栏聚顺和乾果子铺打商量,他把聚顺和做的果脯每样拿了几斤,以聚顺和名义,亲自送到巴拿马会场去比赛,装果脯的坛子是加绿油釉的粗陶。跟日本喜笑颜开像弥勒佛的标贴“福神渍”酱菜摆在一块,粗劣笨浊不说,而且还带点土里土气。可是国际裁判品评结果,认为展出的果脯,除了清蕴果香外,还饱含东方食品的奢华风味,吃完之后齿颊留香,令人难忘。当时中国果脯立刻成为世界公认的一种珍贵食品,聚顺和误打误撞因此也得了大会颁给的金质优胜奖章,隆景和老掌柜的后悔也来不及了。从此中国果脯畅销日本,东南亚一带,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没那一个国家能制出像中国不加防腐剂而能久不霉变的果脯来。

据说欧洲有一个国家的食品公司曾经派专人到中国来学习果脯渍制方法,但是一直没有成功。是欧洲的温湿度有问题,还是咱们敝帚自珍,秘不传人,就不得而知了。

随着时间变迁,聚顺和日渐沉落,这段历史也逐渐被人遗忘。只留在了老张所遇到的这位男子记忆里……他就是聚顺和掌柜的孙子。

“如果那天不是他站在我身后,这段历史可能永远就不为后人所知了。要知道,那个院落如今已被夷为了平地。”老张颇为感叹。

这个聚顺和当然也是山西人开办的了。

晋商:幽幽的北京风情

除了上面提及的老字号外,融入北京风土民情中的晋商遗存仍有许多、许多。譬如现在仍旧营业中的常家老字号——创建于乾隆初年,现位于北常后街,专营古玩字画、文房四宝、名玉贵石等特色纪念品的大德常商号,创建于雍正六年,现位于北常后街,汇集大名茶,环境幽雅,可现场品茶,观看茶艺表演,是游客休息的最佳场所的大德玉茶庄……

晋商以商绩立世,以诚信铭人,以风情人乡俗。对京城的各方各面都有影响。时值今朝,我们走在北京的大小胡同,走在历史的尽头,走过时光的阴影,老晋商与他们的余音依旧袅袅飘落在我们心间。

推荐访问:京城 老字号 悠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