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体系的初步构建

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体系的初步构建

时间:2022-03-28 09:50:36 浏览次数:

摘要:在华南地区建立食用豆产业体系,可以在短期内将华南地区的食用豆产业带动起来,生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的发展情况,探索其产业体系构建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内容、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体系构建的建议和近期计划

关键词:食用豆类;产业体系;构建;华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S52:S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6)02-0035-06

食用豆类是以收获籽粒兼作蔬菜供人类食用的豆科作物的统称,是人类三大食用作物(禾谷类、豆类、薯类)之一,在农作物中的地位仅次于禾谷类。我国食用豆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于全国各地,共有11个属17个种,是名副其实的食用豆类生产大国。我国的食用豆类主要有蚕豆、豌豆、绿豆、红豆、菜豆、豇豆、饭豆、利马豆、扁豆、四棱豆、刀豆、木豆等十几种。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省份)光照充足、水热丰富,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食用豆类资源分布非常广泛。食用豆类在华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获取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但食用豆类为非大宗农作物,因此,在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以及引种推广方面还未得到足够重视。

1 食用豆产业体系构建的意义、依据

食用豆产业要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化的生产加工技术以及综合利用。在华南地区,也迫切需要建立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通过在全产业链对食用豆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筛选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技术、研发产业化加工技术,带动整个食用豆产业链发展。在目前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还没有在华南普及的情况下,首先对其产业体系的要素构建进行分析,通过对资源要素的整合,初步理清和构建其产业体系。

在保证大宗作物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全面优化华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的最好途径,促成建立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可以在短期内将华南地区的食用豆产业带动起来,生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1.1 食用豆产业体系构建的意义

①可保证华南地区的食用豆类从田间到餐桌都是健康绿色食品:②可筛选出适宜在华南地区生产种植的高产、高效益的优良品种:③可实现食用豆类在华南地区的标准化生产,使华南地区的种质资源被充分利用:④可带动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化经营,带动安全可追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经营:⑤可使食用豆类在华南地区产生一系列生产、社会和经济效益。

1.2 食用豆产业体系构建的依据

①必要性方面华南地区各地的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条件的不同,决定了食用豆类的生产、加工、销售与经营的方式不同,这就需要建立食用豆产业体系,设计出最适宜的方案:为了保证食用豆产业在华南地区的持续、高效的发展,也需要建立产业体系来推动、实施。

②可行性方面华南地区具备食用豆产业化体系构建的基础条件,包括种质资源、传统生产、产品的加工制作等,使体系的构建得到保障:华南地区在自然条件(适宜食用豆的生产的环境、气候等)、社会条件(政府政策的扶持与支持、食用豆在华南地区的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加工技术较为成熟)、经济条件(经济水平较高、生产机械化、配备较为齐全)方面都较其他地方具有明显优势。

2 食用豆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与构建内容

2.1 总体目标

针对我国南方食用豆产业的现状,对其进行改革和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为:收集与统筹南方的食用豆类资源,筛选以及培育出适宜南方各区域、各季度种植的食用豆种类及品种:研究出适宜当地的产业化种植技术,提高食用豆类的产量与品质;确定适宜当地的主推品种后,创新开发食用豆类的利用,进一步刺激市场的需求;结合传统的生产区域、市场需求以及相关的有利条件等,确定该区域的食用豆类布局,从而推动南方食用豆产业体系的建设,加强南方食用豆类的市场竞争力,达到农户的经济收入翻一番的目的。

2.2 食用豆产业化体系构建主要内容

①基础条件a.地方种质资源。在中国境内存在绿豆、红豆、蚕豆、豇豆、豌豆、菜豆、利马豆、四棱豆、鹰嘴豆、刀豆、木豆等食用豆类。南方各省虽然在食用豆类生产面积、产量上不具优势,但其拥有丰富的食用豆资源。我国食用豆类生产区域优势明显,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地区的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黑龙江、吉林、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区。华南地区如广东、福建、海南等,实际上种质资源也非常丰富,但缺乏研究、考察。

b.传统生产。食用豆类生育期短、适应性广、耐旱、耐瘠薄,具有固氮作用,多作为救荒、填闲作物。

c.产品加工制作。食用豆类的可食部分主要为籽粒和嫩豆荚,目前,人们对食用豆类的利用主要是作蔬菜、原料,较少对其进行精细加工和提取活性物质作药用,如高蛋白、黄酮含量的新型蔬菜四棱豆有待开发。

d.产业规模。食用豆类在我国的生产经营模式主要可以分为3种:家庭承包生产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而产品生产消费的主要模式有4种:一是传统流通模式,即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二是一般超市流通模式,即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三是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即生产基地+大型超市:四是连锁经营模式,即生产基地+调配分拨中心+连锁店。不同消费模式,其流通环节、新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群体消费能力等不同。

e.生产发展。以前我国食用豆类消费的基本特征是消费量逐步下降,而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消费量又呈缓慢增长态势,年均增长速度6.3%。食用豆类是传统饮食的重要内容和营养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食用豆类产品的消费特征表现为,以解决口粮安全为主转向解决营养安全为主,由食用为主向食用饲用并重转变。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的食用豆类除了一般作粮用、菜用外,更多地方将其作为农产品粗加工和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

f.食疗利用。食用豆类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富纤维的食物。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微量矿质元素及维生素等,而且其中可溶与不可溶膳食纤维的比例比较均衡,可以明显降低人体的胆固醇含量,降低冠心病、糖尿病及肠癌的患病几率。食用豆类中的低聚糖能够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细菌酶的产生,改善血清脂质代谢。

g.进出口情况。中国进口的主要食用豆类是豌豆。我国是食用豆类出口大国,1994年的食用豆类出口量曾达到创纪录的128.31万t,而1995年和1996年食用豆类出口量大幅下降,随后食用豆类出口量呈缓慢上升趋势。食用豆类的出口额则因价格的变化,在1992-2005年呈现震荡趋势,2005年后出口额有较大幅度上升。

中国的食用豆类出口贸易中,芸豆、绿豆、红豆占据前3位,成为食用豆类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食用豆类中保持出口的还有蚕豆、豇豆。这一出口格局将继续保持,但其国际竞争优势将会减弱。我国食用豆类进出口主要经过华南地区的口岸。

h.科研情况。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南亚、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区有相当大规模的四棱豆生产栽培。近年来,美国、印度等70多个国家对其也非常重视,专门建立了科研机构,并召开了国际性的学术会议。近年来,我国豆类科学研究也取得了有效进展,如南方豇豆、绿豆、豌豆、蚕豆、扁豆等高效生产模式有着可喜的成绩,但目前华南地区缺乏豆类周年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周年栽培模式,需要研究创新与应用。

i.团队建设等基础与条件。李育军于1985-1991年在进行豆类种质资源研究的同时,也接触了食用豆类如绿豆、芸豆、豌豆和四棱豆等作物资源;1996年开始参与开展豇豆育种和品种示范研究,其中珠豇1号在2004年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1999年受农业部委托参与开展了粤东地区的蚕豆资源考察与收集,共收集了15份蚕豆资源;2005-2007年在加勒比海《中国与多米尼克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中,收集和指导了红豆的栽培生产。

李育军带领产学研(含食用豆)特派员团队在2009年以来继续收集四棱豆、豇豆、菜豆、绿豆、红豆、扁豆、刀豆、豌豆等品种资源,对其进行品种改良,研究相应的生产技术和产后加工技术:2009-2012年在汕尾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豇豆、芸豆、豌豆和四棱豆等的新品种、引进品种的生产示范试验;2013年组织编写了《扁豆生产技术》、《四棱豆生产技术》,团队成员已发表有关豆类作物的论文多篇。

②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新利用a.资源完善。建设食用豆类品种改良中心、良种繁育基地及种子储备库,并开展食用豆类高产技术推广创建示范区及优势产业带建设举措。

b.创新利用。目前,食用豆类主要是作为食品原料进行初加工食用,而其含有的许多对健康有益的活性成分目前极少被提取纯化用于医药方面,如食用豆中的低聚糖,可提取后用于防止腹泻、增强免疫力、降低血压、抗肿瘤等。

③遗传育种与品种改良现代植物育种技术不断进步,运用现代遗传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进行新品种培育和对现有品种进行改良有着重要意义。现代植物育种的途径在传统的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诱变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远缘杂交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食用豆类的育种目标将向以下几个方向转移:a.具有更广泛的地域适应性.b.提高食用豆类的单位产量.c.食用豆类的蛋白质和油脂含量是重要指标,初级的目标是提高蛋白质和油脂含量,高一级的目标是优化蛋白质与油脂组分:d.食用豆类抗病育种的研究,病虫害与逆境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今后的食用豆类育种改良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对多种病虫及逆境的抗、耐性。

④区域化布局首先,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传统生产区域、市场需求以及相关的有利条件等决定区域化布局。在南方地区,不同的地理条件影响光照、温度、土壤等生产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包括南方经济实力大以及沿海城市港口人口相对较多,存在较大的消费需求。其次,是考虑饮食文化的影响,例如地方独特的豆类消费需求,比如做豆豉。综合各种要素,因地制宜宏观制定区域化布局。

⑤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生产需从2个方面去考虑,首先是制定参考标准,其次是按照标准去执行生产。先要参考我国的农业标准化法律、法规,依托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土壤肥料工作站、农业植物检疫检验室、种子管理科等检测机构提供依据,再结合农业实践经验、先进栽培技术制定出食用豆类的参考栽培技术规程,然后土地的检测与选取、种子生产以及肥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综合栽培措施,都要严格按照参考标准执行。

⑥机械化配套食用豆产业化体系必须有适宜的机械化相配套,食用豆产业化生产要依靠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是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对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至关重要。充分将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及时地应用到食用豆类的生产中去,可大幅度提高食用豆类生产技术水平,降低食用豆类的生产成本,提高其质量和科技含量,全面推进食用豆类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

⑦加工与综合利用a.初加工。初加工主要是对收获的食用豆种子进行干燥和储藏。通过控制种子库的温度和湿度,以及使用药剂烟熏避免虫蛀,来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

b.深加工。深加工是对粗产品的再加工,将豆粒加工成即食绿豆、膨化食品、快餐粉、绿豆羹等食品。将豆类中的蛋白提取,则淀粉可以照常制作粉丝,还可以将适量蛋白粉掺入到面粉中,制作各种营养馒头、包子、面条,以提高生物价值和功效比值。如将蛋白粉进一步加工,组织化得到组织蛋白,经调制可得仿制品,如鸡肉、猪肉、火腿、牛肉、鱼虾海味,可以制作成丁、块、片等各种美味菜肴。

c.综合利用。综合利用则着重考虑副产品(或产物)的再加工和循环利用。利用豆皮中的纤维素、蛋白及抗性淀粉等副产物,开发新型、方便的豆类健康食品以及豆类蛋白、膳食纤维、抗性淀粉等精深加工产品。

食用豆类的秸秆是牛、羊、兔的优质饲料;茎叶质地柔嫩,产量高,作绿肥翻压人土,易腐解发挥肥效;鲜嫩茎梢、豆荚和青豆是优质蔬菜,可制作罐头,还可作发酵工业原料和生产各种淀粉。从生产废水中提取蛋白质,不仅可解决废水污染问题,而且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取的蛋白质可用于饲料工业,以取代饲料配方中的鱼粉等动物蛋白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食用豆类还可用于提取乳清蛋白和低密度固体蛋白,是良好的食品乳化剂。

⑧产业化经营利用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种养大户、食品公司和工商企业的农场或基地等带动安全可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经营。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以调整农业结构为突破口,依靠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综合各种要素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个庞大的体系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部分,在产业化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为了产业化更加的完整,需要加进一些辅助的体系。辅助体系主要有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种植大户、食品公司和工商企业的小型农场和基地等,这些体系有小型、灵活、适应性好等特点,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快捷地改变生产。将主导体系与辅助体系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推动安全可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经营。

⑨产业经济与发展战略分析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食用豆类在居民的消费中的功能正在发生转变,由以前的解决口粮需求转变为营养保健需求。预计食用豆类在我国的消费量将进一步提升,食用豆类的生产与销售有望再上一个台阶。南方地区食用豆类资源丰富,需要不断发掘。现阶段推动食用豆产业经济发展主要包括几点:a.收集南方地区的食用豆类资源。南方地区物种丰富,存在野生食用豆类和未利用的豆类,收集种质资源有利于进行育种及研究。b.加大科研投入。食用豆类的研究跟主粮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加大资金、科研人员、实验设备等投入显得异常重要。c.建立优质食用豆生产基地。针对不同基地、生产条件、主栽品种研究出标准的生产技术规程,并应用到基地生产中,走产业化开发之路。d.推广食用豆类的食用与健康养生。从健康的饮食角度向公众推广食用豆类的营养价值以及健康的膳食方式,让人们对食用豆类有充分的认识。

3 我国食用豆产业化体系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3.1 优势

食用豆种类繁多,中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适宜食用豆类的栽培。自2011年以来,我国食用豆产业化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以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与土肥、产品加工、产业经济为基础的研发技术平台,为龙头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也为食用豆类市场带来一些新的影响。

3.2 不足

我国食用豆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利用技术滞后,生产用种混杂、退化严重,农民自留种和以粮代种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栽培管理粗放,种植技术落后,没有形成配套、规范的技术模式。食用豆类加工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水平低,严重影响食用豆产业发展。

在我国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易出现科研结构不合理、科技支撑不足、项目重复分散、科研工作不能连续得到相对稳定持续的经费支持、食用豆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同时,农民本身的积极性不够强,需要政策补贴进一步激发,避免种植模式的萎缩。

我国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还没有覆盖华南地区(如广东、海南、福建和江西等地),因此,大多华南地区的省市必须自己来成立团队,组建食用豆产业体系和科技联盟,以弥补其不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顺势成立了食用豆类课题组,以构建广东省食用豆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平台。

4 食用豆产业体系构建的建议和近期计划

加大基础性技术研究和产业通用技术研究,突出科技创新,兼顾成果转化,抓好一些地区性的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工作,从做项目向做事业转移,此外,加大力度培养专业人才。

要构建南方食用豆产业化体系,进而开拓其技术体系,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4.1 加强食用豆类优良品种的培育

由于我国不是起源中心,加之对种质资源未进行有效保护和收集,导致国内优异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匮乏,特别是多抗、优质、高产品种资源缺乏。应通过传统与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出高产、优质、稳产、生育期适宜、适应农业机械化的新品种、品系。常用的培育方法有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诱变育种、远缘杂交育种。

4,2 推广应用高产高效栽培

研究食用豆类的抗逆性生理机制,针对抗旱和耐低温建立检测技术体系,探索干旱、低温条件下的高产稳产栽培及氮、磷、钾最佳配比施肥技术,挖掘单产潜力,提高食用豆综合生产能力。

①抗逆性生理机制核心技术与实施内容a.抗旱生理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抗旱性能鉴定。b.耐冷生理指标的筛选与鉴定。在冷胁迫下,筛选食用豆类抗性品种,检测其离子渗透率、脯氨酸含量、调查叶片色素变化、细胞死亡率以及性状形态改变情况等,根据生理指标改变情况筛选耐冷品种。

②氮、磷、钾最佳施肥技术在典型地区,利用大田试验,研究石灰石等改良酸性红壤土对氮、磷、钾利用率的影响,并结合酸性土壤改良探索施肥的水平、时间等对氮、磷、钾利用率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提出针对食用豆类的施肥技术规程。

4.3 病虫害防控技术

①主要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豆象是食用豆类生产和储存时期的主要害虫。豆象可使食用豆类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营养丧失。豆象防控技术主要概括为:a.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豆象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系统调查和鉴定,了解各类型豆象对食用豆类各方面的影响.b.抗豆象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筛选,建立抗豆象材料实验室快速鉴定方法,在全国种质资源圃里筛选出抗豆象材料,并对抗虫基因进行鉴定与标记,从而建立抗性品种分子辅助选择方法.c.豆象田间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根据食用豆类不同生长时期豆象为害程度和食用豆类的生理状况,对豆象田间为害进行预测以及建立防治阈值,并制定在不同时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或生物药剂的标准:d.豆象仓储综合防控技术,豆象是仓储性害虫,仓储过程中的害虫防治甚为重要,在入库前对植株进行防治的前提下,可通过密封熏蒸、经常翻晒来减少害虫数量。

②食用豆类重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由于常年连作、抗性品种缺乏和种子带菌等原因,病害严重制约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食用豆类的生产。在南方种植食用豆类常见病害主要有豌豆白粉病、蚕豆赤斑病、绿豆尾孢菌叶斑病、芸豆普通细菌性疫病等,因此,需要针对各类型病害特异性研究。

总的来说,此类型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主要内容为:通过抗性资源筛选或病原菌检测及遗传变异、抗病基因鉴定与分子标记、病害发生早期预警、无公害杀菌剂筛选、病害发生规律、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筛选、诱导系统抗性、生物多样性防病、种子带菌检测等的研究,建立以选用抗性品种、使用无菌种子、诱导寄主抗性、采用生物防治及提高栽培防病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

4.4 食用豆类的创新利用与深加工研究

对食用豆类传统作坊制作技术的设备、工艺进行更新换代与提高:对食用豆类的生物有效活性物质加强深入研究与提取,应用于食品、药品和美容化妆品生产中;将食用豆类与其他原料配合,创制新的产品,同时对加工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创建食用豆加工产业园区等。

推荐访问:华南地区 食用 构建 体系 产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