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四川省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研究

四川省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28 15:40:09 浏览次数:

摘 要: 数字鸿沟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几种典型的四川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四川目前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应该看到,这种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西部各省份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数字鸿沟”,这一现象已成为制约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在中国,缩小“数字鸿沟”重点在西部,难点在西部的广大农村地区。所谓农村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农村信息资源,促进农村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农村经济增长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作为中国大西南的腹地,四川省具有独特的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许多农副产品具有质优、绿色、无公害等品质优势,但由于信息流通不畅,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农村市场的发展和繁荣。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穷人不是穷在土地和资源上面,而是穷在信息闭塞和教育程度低下造成的劳动力素质的落后。本文以四川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为对象进行研究,以期为建立高效、长效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提供借鉴。

1 四川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

近年来,四川农村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涌现了诸多富有特色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其中以下几种模式最为典型。

1.1 运营商助推农村信息化模式

近年来四川电信累计投入95亿元资金用于农村基础网络建设,推进“宽带下乡工程、村通工程、家家通信息工程”。截止到2010年底,新增908个通宽带乡镇,全省47,371个行政村中实现26,054个行政村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覆盖率达到55%。农村电话用户数达到1,020万户。以电子政务、乡镇OA等核心应用,提升农村基层政府信息化支撑;以通过平安乡镇、乡镇总机、乡镇彩铃、视频会议等信息化应用,满足县、乡、村多样化信息需求。

四川移动建立了村级服务站体系,为用户提供农信通、新农通等特色信息化应用平台。该平台主要结合地理、气候和农业产业特点,为广大农户、农民工、涉农干部、农业园区等提供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灾害预警、外出务工以及农村教育、卫生、医疗等“三农”实用信息服务。农民通过手机短信就可以接收到这些资讯。

四川联通推出了“12316农科在线”、“平安互助”等信息化业务。“12316农科在线”是以“CALL CENTER+权威农业专家”为核心的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服务内容包括病虫害防治、牲畜兽医服务、农资价格咨询、供求发布、农作物技术咨询、农资投诉、政策法规咨询、农家乐节目等。农民可通过语音、短信、宽带、电视等多种方式通过呼叫中心连接与权威农业专家保持随时随地的沟通。平安互助系统则集报警、紧急求助、喊话、互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旨在提高农村治安防范水平。

1.2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模式

政府作为农村信息化统揽全局的主体,担负着建立权威信息网络体系和基础设施的责任。而地方政府作为真正的“父母官”则更强调有效落实,具体到点的问题。目前,农村信息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电子政务在农村的延伸,是政府有关农业和农村公共管理职能的信息化。随着“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的开通,成都市在四川省政务信息化方面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路线。

该综合服务平台可查询的内容大到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党务公开、办事服务、统筹城乡重点工作改革进展情况,小到招聘求职、邻里互助等生活实用信息。农户通过登录网站,可以查询成都各区县、村镇基本概况,了解通知公告和财务开支明细等。此外,该平台通过发布特色农业信息,也为村镇打开了需求供应窗口,吸引商家前来采购。

该模式为其他市、县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标准。在宽带普及率迅速提高的今天,这有利于农民“走出”农村,达到实现信息化的最终目标。

1.3 以科研机构为依托的多主体合作模式

该模式以科研单位为主要的技术依托,与政府信息部门、运营商合作,搭建“惠农”应用平台,共建服务体系。

四川省雅安市对该模式进行了试点。四川农业大学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渠道和重要载体,使其服务于农业企业、农民专合组织、产业基地,实现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在电信部门、广播电视局、科学技术局等部门的合作下组建了由雨城星火科技网、电视网络专家系统、农民“科技110”声讯服务系统组成的信息化系统。以政府投入和向用戶提供有偿信息服务费相结合的方式运行。

雅安雨城星火科技网中心网,上与国家、四川省星火科技网衔接,下与乡镇节点站连接,实现信息的全面渗透。四川农大负责系统资源库的建设,该项目已建立了农业资源数据库、农业专家资源库和农业专家系统。数据库包括7个大类、86个子类,涵盖了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土壤与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加工与储藏等领域;专家资源库22个,共有专家1284名;农业专家系统62个。农民“科技110”声讯服务采用自动语音信箱与人工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为农户提供种植、养殖技术和市场供求信息咨询。该模式参与主体还通过开发、制作农业科技节目,利用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定时传输农业科技信息节目。

1.4 温江模式

成都市温江区是全国知名的花卉基地,由温江区花卉园林局主管,温江区商务局、温江区信息办、科技局、温江区农发局协办,温江区志合花木专业合作社和四川志合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温江花木电子商务中心在2010年成立。与此同时,作为支撑温江花木电子商务交易中心运营的网络平台载体,温江花木电子商务中心与金算盘软件公司共同建设运营的温江花木网也已上线。同时,温江区还建成了花木物流港。目前已有省内外20多家企业进入物流港,将这里作为他们对外销售花木的窗口。物流港还将提供花木临时仓储、花木栽培、产品展示、电子商务、植物检疫等多种配套功能,形成链条完整、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花木物流平台。

温江花木网全程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帮助花农花商在对内的信息化管理上实现零安装、零硬件投入、零维护,只需要“电脑+网线”即可使用。并且按照在线租用的形式,降低了资金压力,低首期投入,降低了系统实施风险。通过培训,已经有数千家用户注册在网上进行信息发布。花农花商在该网注册成为会员,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店铺,发布花木产品资料,供买方客户访问洽谈、交易等。该模式实现2.3万户花农在网上展示产品进行网络交易,带动温江花木从业人员3.2万户,从业人员6万多人,为温江花木打造了新的亮点。

1.5 农经网模式

四川农经网成立于2001年7月(现名:四川农村信息网)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承办的为农服务网站。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气象资讯、自然灾害防治以及农业技术知识,也可以发布供求信息。

农经网于2006年建成了全省统一的以特服号“96999”为标志的集IVR声讯、电视上网/可视电话、农经短信为一体的信息应用服务系统。用户通过拨打全省特服号96999实现与语音平台(IVR)的互动,根据提示收听自动语音及接收传真,并可转到人工坐席获得所需的服务。四川农经网还建有由70多位农业经济、科技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客服无法解决的问题则可转接专家进行解答。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在线的方式进行零距离咨询。这个系统为用户提供了获取信息先进的简便的手段,形成了立体化、形象化的信息服务新格局。

2 四川信息化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目前四川省出现的多种信息化服务模式从农村信息体系、信息网络、信息资源等方面全面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整个农村的渗透和应用。但是这些服务模式在具体实施中仍然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存在以下几个较为典型的问题。

2.1 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

不同信息化服务模式使得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各种服务模式的主体大都是各自为营。农业信息服务到底归谁管,没有明确的分工。说起来农业局、农经局、畜牧局、水利局、农机局、科技局、科协、经济办、各乡镇村组等都可以管,都有信息服务的职责,但到实际中职责和权利不明确,落不到实处,谁都可管可不管。

目前四川省还没有独立的农业信息中心,四川农业信息工作的开展都是由农技站、经管站、综合科或办公室等业务科室代管,全部为兼职人员。由于人员变换频繁,工作难以保持连续性,严重制约了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由于传统体制所造成的条块分割,各种服务模式主体彼此之间的信息资源缺乏稳定、快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渠道。这使部门之间信息封锁,大量的信息资源封闭在单位、部门内部,无法实现社会共享,因此也就谈不上更好的为农民服务了。

2.2 资源利用程度低 信息可用性不强

不能一说信息化建设首先想到的就是投资,而是更应该注重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很多地方花了不少钱开通了远程教育网,购置了相关的电教设备,挂起了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的牌子,村上建起了广播室、电教室等等,但这些资源发挥的作用却远远不够。设备由于没有人会使用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落满了灰尘也没有专人管理,农民技术培训学校也只是偶而开会、搞活动时才用一用,村里的广播也仅仅只起到传达村干部通知的作用。本来这些资源都是很好的信息服务平台,但就因为没有合理、有效利用导致发挥不了其提供、传播信息的作用。

另外,各个机构对四川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信息点也总结不到位,也并未仔细研究农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各个短信、声讯平台发送的信息都千篇一律,很少能真正说到农民关心的点上。久而久之,农民也习惯了漠视这些信息。而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也因为收不到农民的正面反馈而失去了积极性,变成了一种完成任务似的恶性循环。导致出现这些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信息资源开发不够,造成信息总量大,但实用、可行、易操作的信息少;在内容上宣传本地农业、为领导创造业绩服务的信息较多,直接指导农民生产的信息少。

2.3 资金短缺 没有建立长效机制

四川省行业主管部门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上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没有专项资金,缺乏合理的长效机制,导致许多工作很难进行。

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缺乏持续性,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发展得不错的项目无法继续下去。据调查,泸州市龙马潭区10个乡镇投资建设了信息服务站中,但其中有8个乡镇信息服务站每年3000~5000元的建设和维持经费都不到位,致使这些已建的乡镇信息服务站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个别通信营运商把推广农村手机用户、抢占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和企业效益摆在首位,忽视了农村信息服务。四川省唯一一个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四川电视台《金土地》栏目,也因各种原因于2005年停播。此外,对于服务效果好的项目,相关部门也未给予合理的激励。同时也缺乏吸引社会资金的运作途径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2.4 信息化观念淡漠 农民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农民信息意识的增强。以往人们都说农村的购买能力低,负担能力差,然而从实际调查来看,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很多家庭拥有彩电、冰箱、空调等比电脑贵得多的电器,也有不少家庭有面包车甚至轿车等交通工具。农民缺乏从网络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对学电脑、学上网有神秘感和畏惧心理。对信息化观念淡漠的的主要的原因是不会使用电脑,不会上网,也就是文化水平低。据调查,经济较发达地区40岁以下在农村务农或打工的农民,具有初中学历的达到60%,具有高中学历的不到20%,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寥寥无几,具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几乎没有。

比起这些地区,四川省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更加偏低。信息意识比较淡薄,对农村信息化将给农业生产、农产品的销售以及农民增收带来的变化认识还不够深刻,使得农民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上进行投资的欲望不够强烈,不能积极地、主动地通过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

3 解决建议

尽管四川省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应用整合滞后、对农民的真正需求把握不到位等问题。从实践情况看,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真正实现农村信息化又快又好发展,建立高效、长效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还应着力建设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3.1 打破壁垒 统筹协调

农村信息化服务的组织管理涉及科技、教育、农林、牧渔业、水利、气象、资源环保、供销、商务、卫生等多个产业行业和省、地(市)、县、乡多个行政层次;按服务的基本要素又可分为信息服务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和多种社会力量)以及信息服务的对象(覆盖了农户、各类涉农企业,以及各级政府等多种信息用户);同时,信息服务的流程包括信息的收集、筛选、汇总、整理、加工,以及信息传输、发布、反馈等多个环节。各层次、各要素和各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缺一不可。

针对目前四川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中信息资源延伸能力不足,多种主体之间提供的信息资源不能够衔接和共享的问题。各部门要打破壁垒,统筹协调。通过相关技术开发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形成一个基于网络的信息门户交换系统,使信息服务提供者能通过该系统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形成良好的交流、合作氛围,为广大农户提供全方位、低成本、实用性强的信息化服务。

3.2 建立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

近期“菜贱伤农”的消息塞满互联网,农民“卖菜难”问题令国人纠结,社会各界再次把目光投向“农超对接”,急盼以“农超对接”等方式减少蔬菜供应的中间环节,来进一步让利给农民,保证农民种菜权益。由于农村缺乏专业化的流通设施和系统(如农用车、集装箱车、GPS、RFID及其它管理系统等),使流通环节的价格更难于控制,瓜菜零售价格被大幅抬高,导致瓜菜零售价与收购价出现悬殊的差价。以海南为例,据有关数据估算,每年海南岛有近600万吨瓜菜出岛,由于缺乏对运输车辆的追踪系统,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运输车辆空车入岛,形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另外,瓜菜监管部门无法控制蔬菜去向,使得销地瓜菜供给跟不上,导致价格波动幅度大。类似情况,在四川省内也时常发生。

在建立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上,四川有着很好的典范和模板——温江模式。要做好农超对接,就是要加快信息化进程,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农村物流和商流的各个环节中去,给农村生产和流通企业以有力的支持。成都市温江区在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上就走出了一条很有特色的道路,是值得四川省其他地区、其他行业借鉴的。要推广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建立一些有效的、权威的、易懂易用的服务网站,鼓励农民上网发布和查询相关供求信息,为他们带去收益。

同时,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信息的监督管理,保证信息的质量,提高信息的有效供给,要避免“骗农、误农”的虚假错误信息的发布以及无效信息的发布。各参与部门、机构和企业要注重对信息的整合利用,提高资源有效性的深度挖掘,帮助农民增强信息使用的有效性。

3.3 建立長效运行机制

农村信息化服务面广、量大,服务对象千差万别,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也多样化、个性化,不同种类的信息服务给农户带来的价值也不一样,因此不可能采取统统由政府包办的办法。应该在政府主导、推动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科研机构、涉农组织、企业和带头农户等开展信息化服务,形成多元化力量相互配合,相互竞争的格局。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发展不同特色的信息服务模式,促其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要规范农村信息的采集、整理、存储、加工、传递、显示、发布等具体操作流程,并规范信息获取和使用流程。政府要将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作为政绩考核和科技先进县(市)评选的重要内容,对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资金方面,政府应建立针对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的专项财政制度,在项目取得一定的成绩后要保持资金的持续支持。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应重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培育信息化市场主体,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注重吸引社会资金,走商业化运作的道路,探索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到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中来。

3.4 加强人才培养 提升农民信息化意识

在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中,人才是一个最为关键的要素。政府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形成“高校+政府+农户”的模式。要以科研院校为依托,通过相关的技术人才让农业科技知识走出校园,深入生产一线为农民服务,从而提高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此外,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也迫在眉睫。

提升农民信息化意识落实到实处,重点还是必须让农民认识到信息化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可以通过一些成功的例子进行说明,例如:温江很多种植花卉的农民通过互联网销售花卉,足不出户就能收到大订单。在这个环节中,基层部门应该主动送信息上门,农民通过掌握信息增产增收后就会自觉地收集信息,促使农民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原始收集是互相打听,四处奔走,现代化收集是利用报纸、广播和互联网等现代设施收集。要引导农民从原始向现代化转变,要使农民的知识有鲜明的时代感。只有知识与时代同步,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4 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四川省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应用整合滞后、缺乏长效机制、对农民的真正需求把握不到位等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真正实现农村信息化又快又好发展,还应打破壁垒,各部门统筹协调,信息共享,建立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注重吸引社会资金,走商业化运作的道路,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农民素质。

参考文献:

[1] 万学道,冯仲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展望[C].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

[2] 王燕,郭海强,王明田,王超.四川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探索[C].第一届国际计算机及计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

[3] 周渝.电子商务操盘温江花木——访温江花木电子商务中心CEO刘庆荣[J].信息与电脑,2010,1.

推荐访问:信息化 农村 模式 研究 服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