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中学班级合唱教学刍议

中学班级合唱教学刍议

时间:2022-05-27 16:55:05 浏览次数:

【摘 要】 合唱训练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而班级合唱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对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聆听习惯都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关 键 词】 中学;音乐;合唱;教学

合唱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雅俗共赏,便于组织和学习。合唱音乐在欧洲可追溯到距今千年的中世纪的宗教音乐,我国合唱音乐的兴起和形成,至今只有近百年的历史,辗转沉浮,几度风雨,中学合唱音乐始终未能成为大道之乐。随着日渐丰裕的物质文明裹挟着人们的艺术机理,合唱艺术才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广大中、小学的音乐课也是用集体歌唱的方式作为主要的练习手段。

一、班级合唱的价值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合唱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班级合唱是每位学生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班级合唱教学的原则

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合唱音乐教学工作科学性的内容和体现。只有合理把握“四位一体”的关系,才能使合唱这一表现形式深入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合唱”教学的目标与结果达到“双赢”的效果。

(一)针对性

班级课堂合唱教学并不等同于专业合唱队的音乐教学。班级合唱教学要注意中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注重音乐教学的“针对性”。尤其是初一、初二的学生正处在变声期,男生在这个阶段出现声音沙哑。在教学中,受学生人数或者声音特点的限制,声部可能不够齐全,直接影响班级合唱的效果,但是老师应从各方面进行优化。如歌曲的选材、声部的分配、人员配置、技巧的要求等方面考虑要周全,尽量做到扬长避短,让每位学生在班级合唱中充当着一个声部的角色,发挥自身的作用。

(二)主动性

合唱教学的主动性要贯穿于合唱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学生参与的兴趣,还有赖于合唱作品自身的美及学生成功表现合唱而产生的成就感。陶行知说:“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音乐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喜悦与美感,正是因为音乐本身具有主动性,人们才有可能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正如同莎士比亚所说:“一个人,要是他内心没有音乐,听了美妙的和声也无动于衷”。因此,合唱教学中的主动性即学生进行合唱学习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激发学生参与合唱活动的主动性很重要,能使学生由兴趣向理性转变,使合唱成为学生内在学习的需求和动力。

(三)实效性

新课程下音乐教学中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如班级合唱教学中学唱歌曲《一二三四歌》时,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歌曲难度大,在一节课里既要学会歌曲,又要进行轮唱、齐唱、合唱三种演唱形式的练习,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能降低学习难度,又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先让学生练习行进步伐口令,快速掌握歌曲的节奏,再跟钢琴唱谱,让学生很快熟悉旋律,接下来,将学生平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高声部,另一部分为低声部,以轮唱形式练习第一乐段,以齐唱形式练习第二乐段,以合唱形式练习第三乐段,让学生很快了解整首歌曲的歌唱要求与演唱形式。学生用多种方式来演唱歌曲,很快完成歌曲的学习,同时还能了解多种演唱形式。

(四)创造性

只有在科学把握“针对性”,有效挖掘学生“主动性”,有机呈现“实效性”,我们才能在合唱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合唱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我们不能让这种培养陷入枯燥的技术训练,否则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活动的情境法、趣味法、律动法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在音乐实践中寻找美的真谛。

三、班级合唱教学的策略

为有效开展班级合唱教学,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制定合唱训练计划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每学期的训练计划。同时,通过课上多练习与课后多欣赏相结合,每天定时播放优秀的合唱作品,营造良好的氛围,真正把合唱教学落到实处。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学生自然就会喜欢合唱歌曲,并乐于参与合唱训练。

(二)培养合唱兴趣

《论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班级合唱教学中,我们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精选合唱歌曲,如用《天空之城》《虫儿飞》《熊猫的摇篮》等合唱歌曲来欣赏,以生动的音乐形象,促使学生在情感、思想上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进行合唱艺术美的熏陶。合唱歌曲不仅有横向的旋律线条,还有纵向的和声及肢体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兴趣入手时还要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合唱与独唱相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同一首歌,体会合唱巨大的感染力与丰富的表现力。教师更要选一些经典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视频,让学生自觉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合唱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美感,体会合唱的魅力。

(三)音准节奏训练

只有听准音,清楚地辨别自己的声部与其他声部的音和节奏,才能唱好自己的声部。有些学生不能准确唱好单声部旋律的音,合唱时连自己声部旋律都找不准,何来有合唱声音的和谐与美呢?在合唱训练中,多用和声练声曲,学生从和声音响中找到自己要发声的音和节奏。

(四)气息发声训练

气息是歌唱的源泉,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歌唱的目标。只有正确掌握发声技能,才能有自然流畅的声音。在训练中,让学生了解发声时气息的位置在横膈膜,气息到横膈膜时有扩展感,横膈膜始终保持着吸完气息的状态来完成每一次发声。训练中,人要自然、喉部放松、小腹着力有收腹感,用科学的发声状态轻声唱谱,这样发出来的声音才轻松自然。

(五)咬字吐字训练

通过语言来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是歌唱艺术与其他音乐艺术的不同之处。在歌声中,情是歌的灵魂,字是“情”的传递者,声乐就是要将乐曲唱出情感。只有清楚地唱出文字,字声结合,情感表达才更为丰富。在歌唱中必须训练学生咬字吐字清晰,元音母音发音准确。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才能直接与听众产生共鸣,歌声才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六)和声训练

合唱是多声部配合演绎的歌唱,追求合唱的和谐统一,完美诠释歌曲的内涵。若缺乏合作意识,只强调自己演唱声部的重要性而自由发挥,必然导致合唱声部的失衡。合唱队员互相配合,不仅要唱好本声部,还要学会倾听其他声部,使自己发出来的声音与整体声音和谐统一,完美融合。和声训练是合唱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唱歌曲时,找好自己要唱的声部,将音准与节奏解决之后,再填词直到歌曲熟练,最后才是歌曲的力度、速度、和声的处理。教师先选择教材中可听性、可唱性较强的简单歌曲,从两个声部的节奏训练开始,过渡二声部和声旋律训练,从简单的轮唱逐渐渗透到两个声部合唱。在学唱新的合唱歌曲时,先分开练习,让每位学生唱准本声部旋律之后,就两个声部合作,到三个声部合作,再到四个声部合作……

总之,班级合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项集体的活动。由于学生的年龄、音乐知识、歌唱水平、合唱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需要教师从多角度思考,对学生因材施教,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协调,才能提高班级合唱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韩瀚. 儿童合唱基础训练教程[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3] 陈燕. 班级合唱教学有效途径探析[J]. 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4).

推荐访问:刍议 合唱 班级 中学 教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