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刍议有关健康的“伪科学”知识传播泛滥的治理

刍议有关健康的“伪科学”知识传播泛滥的治理

时间:2022-05-14 12:55:03 浏览次数:

摘 要:当前,社会上某些人利用各种手段大肆传播有关健康的“伪科学”知识,危害公众利益,扰乱社会秩序,因此应加强对“伪科学”信息传播的管控,同时加强对公民的医学科普工作,在机制、投入、队伍、措施等方面出台政策,多措并举有效拓展医学科普的的受众范围和广度。

关键词:公民素质 大健康 医学科普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9-0-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保健知识有着广泛的市场和巨大的需求。这给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以可乘之机,他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社会管理的漏洞,大肆传播有关健康的“伪科学”知识,让许多不具备科学知识的民众无法分辨真伪,信以为真,以讹传讹,“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了公众利益。显然,打击和遏制有关健康的“伪科学”知识传播泛滥,提高公民的医学科普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和紧迫的。

一、有关健康的“伪科学”知识传播泛滥的成因分析

1.管控不力,给“伪科学”知识的传播提供机会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自媒体产生,使得信息的传播快捷而多元,不易控制。一些居心不良者或道德败坏者,甚至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了这一技术,通过网络传播各种有关健康的“伪科学”知识,借此达到趁机敛财、扰乱社会的目的。信息发布者抓住了一个普遍现象,即公民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心,凡涉及健康的知识都会受到广泛关注。这是网络上的管控漏洞。

而在现实生活中,非网络传播有关健康“伪科学”知识的形式也很多,同样缺乏监管。诸如一些健康讲堂、养生讲座、之类,其本质则多是营销的噱头。他们利用城市和乡村的广场、游园、宾馆等场所,以关心中老年人健康为幌子,大胆妄为,聚众鼓动和宣传有关健康“伪科学”知识,蒙着科学的面纱蛊惑人心。他们正是钻了工商、医疗机构和市场监督的空子,达到了自己骗人敛财的目的。

2.重视不够,医学科普工作缺乏有效机制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各级政府没有对医学科普予以足够重视,没有把医学科普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各级科学技术协会虽然可以承担一部分医学科普的职能,也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力度上还很不够,也不具备对同级或下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力、强制力和执行力,仅仅能够起到呼吁、提倡、鼓励的作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多因目标集中于医疗卫生体制管理和效益等问题,而疏于对医学科普工作进行谋划和部署。因此,就全社会层面看, 医学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严重影响了医学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

3.队伍薄弱,医学科普受众范围局限

有人说,医生应是医学科普的第一人,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面对广大民众而言,医生的科普影响力太小了。一方面,多数情况下是人有病了才会去看医生,医生接触的人群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医生每天接诊和处理患者,要从事繁重的医疗诊治工作,最紧要的是完成解除患者病痛的任务,面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医学科普的精力、时间都是不能满足的。所以,靠臨床医生承担对广大民众的医学科普任务,显然是杯水车薪。医学科普工作队伍缺乏,导致医学科普的受众范围十分有限,影响了公民医学素养的普遍提高。

二、遏制有关健康的“伪科学”知识传播泛滥的策略

1.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发布和传播的管控

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也有不少信息鱼龙混杂,围绕饮食、养生、保健、育儿、疾病防治等方面,出现许多“伪科学”的东西,并得以快速发酵和传播。这就提示我们,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对新媒体的健康传播进行合理管控,充分做好“把关人”的角色。新闻出版、信息技术部门以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发布信息媒体尤其是健康类网站的审核力度,建立准入标准和行业监督机制,打击并关闭不良网站;定期对虚假信息进行清理,并明确对用户进行提示。另一方面,我们要逐步建立良好的信息搜集操作指南和健康信息质量指标等,通过提高健康信息的质量来建立公众的认知信任,让每一个网民都能成为网络谣言的“绝缘体”,互联网媒体发布的科学产品越多、内容越丰富,“伪科学”或谣言得以传播的机会就会越少。

2.加强对现实生活中传播医学知识行为的市场监管

现实生活中,传播有关健康“伪科学”知识的行为也十分常见,给社会带来危害。杜绝这些行为的发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需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当前,行政机构改革正在推进,工商、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共同组成了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治理传播虚假健康知识乱象的责任。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聚会传播知识的内容审核、准入制度,加强跟踪调查,逐步规范管理。应加强市场巡查力度,对于传播有关健康“伪科学”知识的讲座、虚假药品营销行为,发现一个打击一个。应动员街道、社区、乡村群众力量,设立举报联系方式,形成多元、紧密的市场监管网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组建、审批健康科普专家库,入库医学专家将接受卫生部门的动态管理和公众监督,一旦发现违规情况,立即取消专家资格。

三、加强医学科普工作的建议

1.重视并建立有效的医学科普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要从国民健康的高度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把医学科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把医学科普作为一项重要政策、一项任务责任、一项民生工程来抓。要明确医学科普工作的责任部门、牵头部门以及配合部门,创建协同工作机制,制订工作目标,建立考核制度,共同做好医学科普工作。要给予医学科普工作所需资金支持,将其列入财政预算。要有计划地逐步培养医学科普人才,建立和壮大医学科普队伍,形成医学科普的庞大群体,提升医学科普的宣传力量。

2.多措并举拓展医学科普的范围和广度

医药科普普及面太小,广大农村地区没有做到很好的覆盖。不少医疗纠纷、用药错误,就是因为科普工作太落后造成的。为此,我们应组建社会不同层面的医学科普队伍,形成多元的医学科普宣传体系,有效拓展医学科普的受众范围。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建立医学专家与大众双向交流的机制,医学专家为读者写科普文章,主动向公众宣传科普知识。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确把握公众科普需求,针对需求制作独具特色的科普节目,利用微信公众号等交流平台,系列推送医学科普知识。可以通过政府行为,强化医学高校、科技科协系统、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街道和社区的医学科普任务,实现医学科普的立体化、网格化。可以把医学科普作为“医疗扶贫”“送医下乡”的主要内容,将医学科普延伸到乡村。

总结

“伪科学”知识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了公众利益。打击和遏制有关健康的“伪科学”知识传播泛滥,提高公民的医学科普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和紧迫的。

推荐访问:刍议 伪科学 泛滥 治理 传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