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利益化格局下党员管理服务的现实障碍及对策

利益化格局下党员管理服务的现实障碍及对策

时间:2022-05-15 11:15:03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也渗透到了党内生活。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基层党组织维护党员利益的能力还比较有限,加上社会评价机制和导向发生了变化,使得目前在党员的管理、服务中出现了党员身份趋利化、党内活动福利化、社会组织功利化等利益化倾向。针对这些现象,在加强学习教育,增强党员自觉性、主动性的同时,还要用组织的真情关怀凝聚人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转变工作理念,更好地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利益;党员;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0)07-0048-0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是各种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过程。当前,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中也出现了利益化倾向,党内利益化现象逐步社会化甚至有演变为功利化的趋势。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前,我们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中,哪些做法背离党的基本准则,哪些做法不符合新形势对党建工作提出的要求,哪些做法是在社会变革下妥协的表现,值得深思。同时,基层党务工作者如何心怀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正确看待利益格局调整下的党建工作新动向,转变工作理念和方法,努力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增强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凝聚人心、凝聚社会的功能,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

一、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中出现利益化倾向的主要表现

目前利益化倾向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即党员身份的趋利化、党内活动的福利化和社会组织的功利化。

1.党员身份的趋利化倾向。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党员工作单位和居住地与其本人的组织关系是分离的,而工作和居住的地方都有党组织覆盖,当党组织按属地化、就近方便原则提出接转组织关系时,党员表示拒绝。除了怕麻烦等因素外,这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有一定的福利资源。这种情况在农村党员中表现尤为突出。农村撤村撤队过程中,许多党员已经搬离村,生活和工作在城镇,平时也不回村参加党的活动,但组织关系就是不愿意转走,成了“挂名党员”,一个重要原因是村党组织还能提供一定的福利。这些依附于党员身份上的福利包括:参加党组织活动的误工补贴、“七一”前后的外出学习考察、重大节假日的茶话慰问活动等。我们做过粗略统计,一名组织关系在村的党员在“七一”前后外出学习考察,一般费用为400-500元,多的要1000元,少的也有200元,这是社区和一些企业党组织所不能提供的。同样情况,还体现在许多机关事业单位的老党员,退休之后不愿意把组织关系转到社区,除了感情因素以外,许多情况下也是一个利益问题。

2.党内活动的福利化倾向。当前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党内选举发放误工补贴,而且其发放数额呈逐年增加趋势。去年,在上海市松江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中,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大部分村都发放了误工补贴,有的是党员参加一次党员大会就发放10元至50元不等(平均在20元左右),有的是参与“公推直选”选举全过程发放100元。往往一次换届选举光发放误工补贴就不下于三五万,占了村级支出一定比例。村党组织为了确保选举的出席率与参与率,也不得不这样做。另外,每年都有一些所谓的学习考察,有些以游山玩水为主,真正含有政治教育意义的较少,党员乐于接受,党组织从凝聚人心方面考虑也乐于组织。

3.社会组织的功利化倾向。随着大党建格局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党组织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各类社会组织的活动中,如社区党建联建、地铁党建联建、城管党建联建等等,但也暴露出利益在其中的驱动。如居民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的“三位一体”运作模式,业委会人选的竞争很激烈,这背后又是一个利益问题。比如,业委会有权决定大额度维修基金存放到哪个银行,有利可图,虽然理论上业委会也受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但是党组织对业委会的驾驭能力相当有限,往往是人选决定不了,责任推脱不了,最后导致党组织在各类社会组织中的影响力衰减。

二、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中出现利益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上党员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价值观偏移,造成部分党员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获得,而淡漠了党员意识,忽视了党员义务,轻视了社会责任。客观上的深层次原因有如下几点:

1.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渗透到了党内生活。市场经济是按价值规律办事的,推崇等价交换,实现利益最大化。这种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很容易使党员产生拜金主义思想,凡事都以金钱衡量,如“要我参加选举,占用了我的时间,请你给我发放误工补贴”,党员将误工补贴视为对自己参加党内活动的合理补偿,实际上其本人已经模糊了党员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没有把参加党内活动看做一个党员的应有权利和应尽义务,缺乏一种神圣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2.基层党组织维护党员利益的能力有限。党员对其所在组织的认同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纲领认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价值认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利益认同(组织能给我什么好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们凭着对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认同,凭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凭着对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认同,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党员对党组织在利益认同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基层党组织掌握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就业推荐、大病补助、子女上学等很多现实问题,基层党组织的解决能力非常有限,有些党员的诉求是无法满足的,使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减弱。现在有一个突出现象,就是企业党组织普遍对企业本身的依附程度太高。需要探讨的是,企业党组织到底是依附于企业的一个党组织还是中国共产党在企业的一个组织?在企业党组织依附于企业的情况下,党组织维护党员利益的能力就显得苍白无力,党组织和党员的“参与”、“监督”作用就只是一种形式。党组织作用不明显,迫使党员在面对现实的工作环境时,不自觉地围绕“老板”转,看“老板”的眼色行事,其先锋模范作用也就无法体现了。

3.社会评价机制和导向发生了变化。在现实生活中,每名党员同时具有“政治人”、“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等身份。大部分党员的“政治人”身份与“经济人”身份是分离的,他们的生活安全保障依赖于“经济人”身份而非“政治人”身份。因此,在行为选择时党员也把自己认同于一般群众的“打工者”心理,对上级领导称“老板”。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评价也更多地关注“经济人”的身份认同,而忽视了对“道德人”、“社会人”、“政治人”角色的社会评价。地位、尊严等指标更多地牵涉经济利益,长此以往,容易挫伤有无私奉献精神、乐于参与公益事业的党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应该表彰什么、痛恨什么,社会评价对此表现得越来越模糊不清,社会舆论导向出现了偏差。社会评价的引导作用是巨大的,当党员相信这种评价和导向会给他带来好处时,最起码他的某种行为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赞赏,使他有自豪感和光荣感时,他就会情不自禁地为之而努力奋斗。

三、加强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对策思考

利益格局的调整,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首先要承认作为社会成员、作为自然人的党员对于利益追求的客观存在,并且要认同这种现象存在的一定合理性,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转变工作理念,加强教育引导,主动关心帮助,弘扬社会正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新风尚,使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1.通过学习教育增强行动的自觉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中央办公厅公布的《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加强党员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实践中,我们要按照这些要求,把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作为党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抓好抓实,突出党性教育,注重分类指导,实现全面覆盖。认真进行党的历史、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尤其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党章,强化宗旨意识。通过学习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纲领认同感、价值认同感,使党员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国13亿人当中,只有7600多万人是中共党员,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中的一员,既是一份荣誉,也有一份责任,增强党员珍惜自身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从而自觉自愿亮明身份,积极主动参与党组织的活动。

2.用组织的真情关怀凝聚人心。党的十七大修改通过的党章第三十一条第三款把党的十六大党章中“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表述增加了“服务”,这既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组织关怀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激发党员的内在活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党员中出现了一些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甚至有些党员在改革的大潮中沦为失业下岗人员。长期以来,我们对党员的教育是重履行义务、轻保障权利,讲组织需要多、讲个人意愿少。在新形势下,党组织只有真情关怀党员,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有效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才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建立了党内关爱机制,通过建立帮困基金,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开展“双结对”、“双千”活动等关心帮助困难党员,使老年党员、下岗待业党员、因病致贫党员等困难党员深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比如,截止到2009年6月20日,全区接受帮扶基金帮助的困难党员2108名,帮扶活动实际投入资金1489.9万元,其中,使用党费87.37万元,行政支出881.2万元,其他各类捐赠521.3万元。又如,岳阳街道党工委探索建立了“党员诉求工作站”,以“倾听苦恼,回应需求;维护权益,解决困难;推动工作,共建和谐;传承先进,凝聚党心”为宗旨,建立健全了党员相约、利益诉求、组织关怀、矛盾调处和凝聚服务等工作机制,真诚倾听党员诉求,真心解决党员实际困难,受到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实践证明,在工作中,党组织只有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才能更好地向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转变。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明确应该弘扬什么,摒弃什么,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从而确立正确的社会评价标准,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使党员在担当“政治人”、“道德人”身份的同时,在正确的社会评价机制和舆论导向下,其“经济人”、“社会人”身份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价值体现。

4.用更开放的工作理念推进工作。党的十七大党章第八条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针对当前由于单位利益而影响组织活动的,可否探索“双重”组织关系(以一方为主)制度,组织关系与人事待遇关系剥离等。另外各级党组织要尽可能地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党务工作者也要以更为开放的工作心态看待党员个体追求利益的现象。转变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理念,尤其是引入教育方式的社会化和开放化理念。从尊重党员个体发展出发,既要充分遵循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党员个体利益,更多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教育。充分了解党员对于教育、管理、服务的需求,这既是对党员主体地位的尊重,也可以有效提高我们工作的针对性,这种尊重的结果、目的就是激发党员内在活力。只有理念转变了,思想才能解放,才能更好地落实“服务党建、活力党建、开放党建、和谐党建”的工作目标。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建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认真细致地做好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战斗力,从而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党校

■ 责任编辑:晏蔚青

推荐访问:对策 党员 格局 障碍 利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