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中职与本科“3+4”模式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衔接研究

中职与本科“3+4”模式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衔接研究

时间:2022-04-17 11:09:28 浏览次数:

摘 要:为了更好地适应中职与本科“3+4”模式下的教学,文章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整合、教学模式等方面,对“3+4”模式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衔接进行探讨,为“3+4”模式的发展提供指引。

关键词:“3+4”模式;模拟电子技术;衔接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出台,被视为改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2-3]。经学校申报,省教育厅批复,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与南京晓庄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合作,实施中职与本科“3+4”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14年正式开始招生,共同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

参加中职与本科“3+4”试点项目的学生,前3年在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进行中专阶段的学习,后4年进入南京晓庄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五年制高职学习中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但是在“3+4”项目中,该课程被安排在第三学期,这就对“3+4”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1 中职院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模拟电子技术”是中职院校电子类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对前期电工基础课程的延续,也是后期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基础[4]。该课程主要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反馈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和直流稳压电源等几部分内容。长期以来,“模拟电子技术”被视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之一。如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中职班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胡宴如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内容包括:半导体基础、二极管、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反馈的概念、集成運算放大器和直流稳压电源。具体来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授课难度偏低

中职学生的理工科基础普遍较弱,学习这类课程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忽略学生的基础,而大幅讲解理论、公式的推导、电路的分析,势必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降低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在讲课时适当降低课程难度,减少复杂电路的分析计算,增加动手操作环节,才是可行的教学手段。

1.1.2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总课时较多

以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课程的总课时为96,周课时6,一学期讲完。如果大部分课时都讲解理论,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基本元器件的特性。因此,教学中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结合具体电路理解常用元器件和基本电路的特性。

1.2 本科院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模拟电子技术”作为本科型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在本科阶段低年级开设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需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及其特性、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反馈电路、正弦波振荡器、集成运算放大器和直流稳压电源等部分知识。对本科生的要求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要具备独立分析电路、解决电路故障的能力。然而,大学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有其特点,如“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更加注重理论的整体把握和定理公式的推导,对学生数学基础的要求更高。

2 课程衔接采取的措施

2.1 设计适合“3+4”教学的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对“3+4”试点项目的学生来说,中职阶段需要学习,进入本科阶段仍然是必修科目。根据“3+4”学生的特点,我们与南京晓庄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相关老师进行对接,对该课程的教学范围,教学重难点进行沟通,明确学生在中职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和深度。如二极管部分,在中职阶段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如表1所示。

2.2 将教学内容项目化

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在制定授课计划时,充分考虑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项目教学的主导思想就是将教学内容用项目呈现,教师作为引路人,学生作为参与者。根据该课程教学特点,制定项目教学计划,在项目实践中学习相应理论知识。例如,在讲授集成运算放大器章节时,我们设计了741光敏电路这个实训项目,电路如图1所示。学生通过该电路的实践,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同相和反相输入的特性能更好地理解。

2.3 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陈其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子线路》一书。在教学中,主要讲授二极管及其特性、三极管及其特性、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直流稳压电源这几部分内容。这本教材偏重理论,实验部分安排较少。根据“3+4”的教学课时和课程标准要求,在使用这本教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探索符合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情、适合课程教学的理论实践兼有的教材。实际教学中,以《电子线路》教材为主要教学用书,配以相关实验实训指导书作为教辅用书。例如,在讲授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时,先根据教材讲解该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原理,再参考实验指导书进行电路的搭接、测试,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电路特性。

2.4 结合微课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内容和相关要求,我们制作了部分知识点相关的微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微视频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可以共享。对理解有难度的内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可让学生参与微视频的制作,制作的过程也是再学习的过程,对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巩固,更是有效的锻炼。

2.5 采用仿真软件使教学直观化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有比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涉及大量的实验实训环节。随着行业内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学校实训室里的仪器已经跟不上市场上先进仪器的发展水平,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辅助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势。一方面,虚拟仿真软件成本有限,另一方面,对提高教学效果有明显帮助。“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一些典型电路的分析,可以借助于LabVIEW仿真技术实现。通过仿真,使教学中复杂难懂的电路更加直观化,学生更容易掌握课程中一些抽象概念、典型电路,比纯粹的理论讲解要生动,也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3 结语

综合以上,本文对中职与本科“3+4”模式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衔接进行了探讨。可以将此类课程衔接应用到其他“3+4”模式下课程的教学中。同时,要提高“3+4”的教学效果,还应关注师资匹配、教学评价、培养目标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3+4”模式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善鹏,郑亦明.中职与本科“3+4”模式数学课程的衔接[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83-87.

[2]邹全,郑仲桥.“3+4”中职本科培养模式下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衔接的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7):51-52.

[3]陈章余,刘四妹.中职与本科“3+4”《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衔接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6(10):168-169,177.

[4]余萍.中职与本科电气自动化专业“3+4”课程衔接的实践研究[J].职教通讯,2015(27):9-10.

推荐访问:衔接 电子技术 中职 本科 模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