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大气环境”专题复习

“大气环境”专题复习

时间:2022-04-01 09:51:08 浏览次数:

zoޛ)jiiivOxiiiiic;`}vvm_?^@ |@ _iwMu㞿駓??駯�Bi3ii6]6]7]_�v@ABCz駟oim5iiiiiizwi]<]6M@i??iii{MuOi�?im5]u_viuiiiiiO/?iiv]u_}m4]]}m�v@ABCuݶM_]o_i٨ky材料等分析出等值线分布异常的原因。如2011年福建卷7~9题先让学生依据气候风险度数值分布图判断出闭合处——E、F两地的气候风险度,然后判读出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注重迁移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导向,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方向,学生在具备地理知识、掌握解题方法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能够举一反三、迁移应用,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因此,复习时要注重运用与生产、生活实例联系密切的背景材料,针对本专题的基础点、重点、难点知识设计出相关问题,以问题为驱动来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相关知识、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能否做到迁移应用来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鉴于本专题内容——大气环境本身涉及的地理要素较多、与其它圈层联系紧密,在设计问题时还应注重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如2011年浙江卷选择题第11题,该题是以省会杭州的四个不同的天气现象为背景材料,结合四幅图像来考查大气环境的相关知识,虽仅为选择题但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等值线判读、近地面风向判读、常见天气系统、气流系统、气象灾害等基础知识。在分析该类综合性强的问题时,学生不仅巩固、运用了考点知识,还可以完善知识体系,增强获取、整理图文信息的技能,提升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可以避免单纯知识识记、方法讲解的枯燥乏味,调整学习状态,体会地理学习的有用性,增强地理学习意识。

三、踩点热练

1.命题走向

从考查内容看:其侧重于考查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判断和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特点和成因以及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成因,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多面性和重要性,气象灾害对人类带来的影响和预防措施等。

从考查形式看:主要运用背景材料或气候资料、气候分布图、某地经纬网图等,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多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2.对症训练

(1)(2011年南京一模)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如图14所示),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水循环 B.温室效应

C.热力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命题立意】命题着眼点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因为沙石和水的比热不同,所以白天升温和夜间降温不同,正如陆地和海洋一样。答案为D。

(2)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图15),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气候统计图的判读能力以及气候类型判断的方法。首先,根据最冷月均温为26℃以上,判断为热带气候,然后根据降水为冬雨型,排除热带雨林气候,从而得出答案为C。

(3)(2009年广东卷)读图16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命题立意】旨在考查考生等压线图的判读以及风向的判断。首先要判断甲处气压分布状况(西低东高),再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偏转,即可得东南风。答案为A。

阅读图17与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4)简要说明甲乙两区域北部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差异。

(5)我国一支科学考察队沿甲图中的L和M路线自南向北进行考察,发现两地段自然环境垂直带谱和生物生长量有很大差异。分析造成L与M路线自然环境垂直带谱差异的原因。

【命题立意】本题是以某一具体区域为载体,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自然带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基本知识。分析时学生需具备较强的读图技能,能够全面、准确地捕捉到图中所呈现的相关地理信息。

答案:(4)甲:高原山地气候(山地气候)乙:温带大陆性气候甲地比乙地全年均温较低,年较差小;甲地比乙地年降水量较少,季节变化小;甲地比乙地太阳辐射强(5)L线垂直带谱完整(变化明显大),M线垂直带谱变化小原因:L线纬度较低,M线所处纬度较高;L线基带海拔较低(<200m),相对高差大,M线基带海拔高(>3 000m),相对高差小;L线面向海洋的迎风坡,M线南侧面向高山。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推荐访问:复习 大气环境 专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