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选择方向研究

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选择方向研究

时间:2022-03-18 10:01:05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基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视角,从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外部技术环境及地方就业需求三方面,指明了当前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文章明确了东北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中技术的选择方向。

关键词:新型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选择

中图分类号:F4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7)09-0061-03

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而我国却面临建设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是我国进一步实现经济起飞和完成较高阶段工业化任务的关键。中共“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即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发展装备制造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然选择

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面临着重新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装备制造业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支柱产业,还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障碍。因此,大力发展新型东北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下面从资源环境约束、外部技术环境和就业压力三方面来展开探讨。

1.东北制造业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我国在制造业快速发展时期,以消耗能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损失。以能源的消耗为例,从全国范围来看,2002年我国人均消耗的能源只有1吨标准煤,相当于日本人均能源消费量的1/4,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的1/10。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亿,如果达到日本人均消费4吨标准煤的水平。国内能源总产量加进口能源就需要达到56亿吨标准煤。在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占67%,即使煤炭的可采储量能承受年产35—40亿吨的开采强度,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无法承受如此大的煤炭消耗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能源供给将远远满足不了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能源的供给与需求间存在一个很大的缺口。东北装备制造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也是如此,目前东北地区的环境压力已越来越大,东北三省多年以来作为全国主要的煤炭、石油能源供应基地,煤炭开采已接近枯竭,石油的开采也即将达到峰值,土地、水等基础资源的供应也越来越紧张。同时,多年来东北装备制造业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已形成严重的环境压力,影响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东北装备制造业振兴必须走一条依靠科技创新、高附加值、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东北装备制造业之路。

2.信息技术为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信息化是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信息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产品开发级,包括CAD/CAM/CAPP,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等。二是车间级,包括车间作业调度、物流管理、PLC控制、DCS、MRPI等。三是企业级,包括从车间到企业的过渡层,采用MRP、ERP等理念。四是企业对外级,包括电子商务(B2B、B2C)、供应链管理等。这四个层次就是工业生产和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的广泛运用,大大缩短了技术与产品更新的周期,使产品个性化设计越来越突出,使生产更加自动化,从而增强了信息化技术具有领先水平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力。国外专家预计,到2011年,汽车、电脑等30%以上的产品将实现批量定制生产;到2012年,世界上80%的工厂生产将实现计算机集成。可以说,当代制造业整体发展的最根本特征就是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技术的结合,进而推动传统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想实现振兴,就必须依靠信息化技术,通过实现制造业信息化改造,走新型东北装备制造业的道路。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提供了成熟的外部技术环境。这些技术包括: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工作、产品数据管理、准时工作管理、从物料需求计划到制造资源规划、可编程控制器、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精良生产、低成本自动化、并行工程、虚拟制造、虚拟企业、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再造)、供应链等等。

3.东北地区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2000年,我国18—64岁的人口为8.5亿,到2010年将达9.7亿,2020年将达9,97亿。预计今后几年,全国新生劳动力供给将达4650万,城镇现有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4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以上。此外,在国企还有20%左右的人员处于隐蔽失业状态,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为1000万人左右,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都远远大于需求,这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同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进程。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给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在第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第二产业中的东北装备制造业势必要肩负起解决就业压力的重担。同时,社会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安定。这些现实都要求东北装备制造业应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强调以人为本,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点,采取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共同发展的思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缓解地区就业压力。

二、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选择方向

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视角来看,其内在本质决定了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选择方向,应符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基本要求。

1.注重依靠信息化技术实现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决定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选择首先要面向信息化,其本身作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可为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提供现实基础,不存在信息技术无用武之地的疑虑。信息技术与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关系可归纳为:信息技术可带动、改造并激活东北装备制造业,使东北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产品发生革命性的升级;东北装备制造业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应用的对象、巨大的市场及设备是信息技术物化的载体,二者是互动且相互融合的关系。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信息技术可从推动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和管理的合理化、提升产品的“机电信息一体化”程度、提升生产过程柔性化、自动化

水平、注重企业内部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促进东北装备制造业领域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和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实现供应链的网络化几方面,全方位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东北制造业的技术升级中去。

2.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集中体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对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要求。东北装备制造业属制造业中能耗和污染都相对较低的产业,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相比,东北装备制造业仍存在能耗偏高、污染排放严重的问题。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选择应向绿色制造技术转变,并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东北装备制造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在绿色制造技术方面,东北装备制造业应重视设备更新。以东北三省的中心城市沈阳、哈尔滨和长春为例,据统计,“六五”以来,沈阳全市只有十分之一的大中型企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目前全市主要工业企业生产设备属国际先进水平的仅13.4%,国内先进水平的仅19.2%,两者之和不到三分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老设备70%还在运转。哈尔滨市工业企业设备役龄在20年以上的约占23.8%,30年以上的占9.2%,全市还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企业仍沿用上世纪60年代陈旧落后的装备。长春市工业设备的平均役龄在20年以上的约占60%,在2.4万多台机床中,上世纪80年代水平的约占17%,70年代水平的占47.2%,60年代水平的占19.7%,50年代水平的占15.4%。设备作为制造技术的核心载体,它的更新与升级体现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东北装备制造业使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技术,当时的制造技术又是传统工业化道路下“高能耗——低利用——高排放”的线性发展模式。所以东北装备制造业在降低能耗和废物排放过程中的技术选择,可以陈旧设备的改造为突破口,采用先进的绿色制造技术,更新生产设备,达到降低能耗和废物排放的目的。在循环经济的制造理念上,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从产品的设计及回收中进行贯彻实施。

3.注重自身发展和带动产业升级。首先,应注重技术选择的多层次性,在技术发展中实行适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人力资源所特有的柔性特征来看,其与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天然的嵌入点——东北装备制造业的装配和拆卸环节。从现实情况看,全盘自动化的经济效益往往不如从加强组织管理、重视人的因素、适度自动化三管齐下。实现自动和智能化,使人们从笨重的体力劳动和一些繁琐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一直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必须以客观条件许可为基础,以他们所带来的效益为依据。世界上曾出现过盲目追求无人工厂的片面倾向,在德国约有工人的工厂,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完全”自动化生产,由于柔性差而回到较低层次的自动化上。其次,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将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吸纳劳动力最重要的渠道。但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制造业强有力的支撑,而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生产中提供生产设备的产业部门,它的发展将直接决定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进而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东北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将有力带动整个东北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从根本上级解地方的就业压力。

三、结论

东北装备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符合当前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实,同时也是国家发展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体现。东北装备制造业应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际需求,在发展当中遵循三个大方向,首先,注重依靠信息化,全面推动其技术水平的升级;其次,注重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最后,注重适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缓解整个地区的就业压力。

(责任编辑:李 琪)

推荐访问:装备制造业 方向 选择 研究 技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