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祖训与上帝:泰雅宗教变迁研究

祖训与上帝:泰雅宗教变迁研究

时间:2022-05-20 16:15:03 浏览次数:

摘要:少数民族族群改宗某一世界性宗教的现象常被归因为殖民主义或世界性宗教的结构强势,本土文化的自主性角色受到忽略。台湾那罗部落的泰雅人在基督教傳入不久即全体皈信,而泰雅文化的延续性并未断裂。在文化接触初期泰雅人就参照自身文化结构与基督教并接;随后的整合过程中,泰雅原有文化的仪式与组织转译到新的文化秩序当中;此外,泰雅文化的咒诅程式在族人思想与行为中根深蒂固,与基督教教义产生张力。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文化并非是以静态的结构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是在时空处境中有其自主性发展。

关键词:泰雅;台湾少数民族;宗教变迁;文化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B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9)01-0106-09

少数民族族群整体皈信某一世界性宗教,是学界比较关注的改宗问题。一般对此的解释常聚焦于以下几个因素: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世界性宗教所具有的强势结构;本土文化出于社会政治方面的理性考量等。这些解释忽略了少数民族族群自身的文化主体性。

对于本文所关注的台湾少数民族族群皈信基督宗教的问题,早期台湾学者也多从外在因素去分析,如谢世忠认为台湾的少数民族与世界其他原住族群归信基督教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他从族群认同的角度分析,认为台湾的少数民族族群对基督宗教的皈依体现的是一种心理依归,因为基督宗教并不是统治阶层的信仰,少数民族族群藉此与崇奉祖先崇拜和民间信仰的平地汉人区分开来[1]。越来越多的学者转向当地人的视角来研究时,却发现少数民族族群更多是从本文化脉络来理解与接纳基督宗教的。如黄应贵研究关东埔的布农人接纳基督教,发现当地人将皈信基督教看作举行新的谢天仪式来消除疟疾[2];张艺鸿认为可乐部落的太鲁阁人是在本民族传统疾病文化框架下相信基督教的[3]。关于泰雅的研究,黄国超注意到镇西堡的泰雅人认同基督教的十诫与泰雅的gaga(“祖训”的意思)相似[4],王梅霞在麻必浩部落也发现当地泰雅人透过gaga来理解教会的教义,以及透过rutux(或utux,泰雅人对神灵的泛称)来理解基督教中“神”的观念,同时称当地的天主教教会和真耶稣教会都为“gaga”[5]。以上对于台湾少数民族族群改宗基督教的研究虽然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框架,却失于僵化的静态结构,忽视了本土文化在后续文化整合中的自主性发展。

基于对台湾那罗部落①①本研究的调查地点主要以台湾新竹县尖石乡锦屏村那罗部落为主,部分涉及附近的梅花部落和煤源部落。研究经费来自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林修澈教授和黄季平副教授的民族学专题课程,调查期间得到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官大伟副教授及其学生以及那罗部落族人的无私帮助,深为感谢。文中访谈人物姓名经特别处理。本研究以皈信基督长老教会的泰雅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如无特别说明,文中的基督教教会均指那罗部落的基督长老教会。此外,那罗部落还有小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真耶稣教等基督宗教。 的田野调查,笔者发现,以gaga为文化内核的泰雅人②②泰雅人自称tayal或atayal,意为真正的人。本文中使用的泰雅语罗马拼音,均系基督宗教为泰雅创制的母语文字,在当地使用较广泛。 在20世纪40年代末基督教传入部落后不久即全体皈信,且族人视基督教与他们的本土信仰高度相似。历经日本殖民统治与国民政府的“山地平地化”政策影响,当地泰雅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在与基督宗教接触前已遭到严重破坏。面对外来的基督宗教,泰雅人以自身文化中的神观与规范予以接纳,并在后续的互动中仍不断与基督宗教进行对话,对整合后的文化秩序也有本文化脉络下的理解。此外,本土文化结构中gaga的咒诅程式仍潜藏在皈信了基督宗教的族人心中,与族人所接受的基督教教义产生张力。因而本研究关注的是本土文化在与强势外来文化的互动中,其内部的诠释与自主性的发展。

一、泰雅文化与gaga的含义

泰雅①①根据发源地传说不同,泰雅整个族群可分为赛考列克系统与泽奥列系统,前者以pinsebukan为发源地(今南投县仁爱乡发祥村瑞岩部落),后者以新竹、苗栗县的大霸尖山为发源地,其下各自有不同的族群,本文中的那罗部落隶属于赛考列克系统中的马里克湾群(mrquang)。 是台湾分布地域最广的少数民族族群,主要居住于台湾北部中央山脉两侧,以及花莲、宜兰的山区,约占台湾整个山区的1/3,人口在台湾少数民族族群中列位第三。传统泰雅人的生计以男女两性合作耕田为主,辅之以分工明确的男性狩猎和女性织布,主要粮食作物为小米、地瓜、旱稻等。②②余光弘:《台湾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台湾文献馆,2002年,第1-2,7页。泰雅的财产继承制是父子相承,命名方式一般为父子连名制,如Wadan-Lahuy,则Wadan为己名,Lahuy为父名。泰雅是一个平权社会,没有阶层之分,mrhu(意为被尊敬的人)一般只是在对内调解纠纷和对外交易或代表说话时才作为头目,没有特别的权力。③③黑带巴彦,泰雅人的生活形态探源,新竹:新竹县文化局,2002年,第27-28页。在台湾各少数民族族群中,泰雅以其独特的纹面与出草(即猎人头)习俗④④泰雅人认为只有经过纹面的人,才是真正的成人,可以成立婚姻家庭,是成年的表征。男子在猎获人头后,可以纹在下巴上,女子学会织布后纹在面颊。 闻名,直至20世纪初在日军的强制措施下才渐渐消失。多次激烈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侵略,也是泰雅人勇猛不驯的族性侧照。

近百年来,泰雅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原为游耕民族的泰雅人习惯迁徙,没有固定的聚居区,十余户或数十户常以散居的部落形式居于深山,规模较小。清朝时泰雅开始逐渐与汉人接触,但都是以平埔人为中介,直至清末,汉人不断入山进行樟脑业的开发,造成两者之间的冲突加剧。日据时期,日人为便于统治,强制泰雅人若干社聚居于一个部落,并责令转种水稻,从而使泰雅人开始了聚落定居的生活方式,而日人推行的“皇民化”教育,也迫使泰雅的社会文化体系濒临解组。此后国民政府大部分沿袭日人对泰雅的管理,在“山地平地化”政策下划分行政区域,促使族人汉化,进一步改变了族人的生产生活。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泰雅与世界其他少数民族族群与边缘群体一样,面临着族群发展的困境。

推荐访问:变迁 宗教 上帝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