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德育策略的研究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德育策略的研究

时间:2022-05-23 16:25:02 浏览次数:

真正能把数学搞好的,只是那些热爱数学,并且把数学看成活生生的,发展着的科学的人。

——题记《柯尔莫戈洛夫》

千年之喜,世纪之初,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在确立“三维目标”的准则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课程具有全面育人的整体功能,通过各类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很多老师认为德育应是文科教材的内容,理科的思想性可有可无,尤其是数学教学,严密的逻辑性淹盖了他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致使德育效果甚微.其实,数学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结合实践,笔者就数学教学中德育策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联系历史与生活,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目标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内容与现实的联系,将显明的德育内容,渗透到抽象的逻辑推理中,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九册课本中“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我国的《九章算术》中,已经会用方程解一次方程组”。通过上述学习,学生既认识了方程也懂得了远古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了他们对古人的崇敬之情。再如,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中《国家体育场》一课的教学中在识学生估算体育场内可容纳的人数时既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而感到骄傲,又为2008年在我国举办奥运会而感到无比自豪。在数学教材中这种溶科学性与思想性一体的教学内容比比皆是,既加强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增强他们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二、乐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新课改的显明特征,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在数学教学法中,更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型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小组合作学习,集体研究性学习等,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讨论法、评议法、实验法等,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内活动如游戏,小品等,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知,在快乐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圆锥的体积》可用分组实验法推导出V = V 的运算公式,活动课《鸡兔同笼》一位二年级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①出示例题:一个笼子有鸡又有兔,数头5个,数腿16条,问鸡兔各几只?②让学生摆学具,其中有四名学生合作起来,这样摆放,先摆5个头○○○○○。再添两条腿○○○○○,最后将剩下的腿补上○○○○○③答:兔3鸡2。解题思路清晰,浅显易懂,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明显增强,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三、巧设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优良习惯。数学教学不能象语文课程那样,将德育内容显现出来,它不是直接但又确实对学生优良品质和习惯的养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问题中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动手操作习惯,创造思维习惯,以及勤俭节约习惯等形成过程都与数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例如;数学活动课《七桥问题》中“奇点与偶点关系”问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有关“节约能源”的问题,以及北师大版三年级“电影院”中关于“两位数乘法〈进位〉”的进位问题,都需要学生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从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工程,在数学教学中既要讲求自觉性,又要讲求策略性,在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思想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在教师独具匠心的构思中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不是一门孤立的自然科学,而是丰富多彩的人文科学,只有看到客观存在的发展性与全面性,才是一个真正的数学教育者。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浅谈 德育 中学生 数学教学 策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