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中西学校德育的比较研究

中西学校德育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05-23 16:20:05 浏览次数:

摘要:我国的学校德育在很多方面和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中国的德育环境的特殊性。我们应当合理借鉴西方优秀的学校德育方法,优化我国的德育。

关键词:学校德育;比较;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4-0036-02

在社会日益走向开放、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研究、探讨、分析和比较国外学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将使我国德育置于更广阔的国际环境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中西学校德育的差异比较

第一,灌输式德育和讨论式德育。中国的学校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师是绝对主导的,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接受状态,这种状态很难达到德育的效果。本世纪第一个旗帜鲜明地反对道德灌输的理论家是杜威。以后,反对道德灌输成为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一个共同倾向。但在中国,这个问题依然大量存在。中国教师更多的是告诉学生“要怎样”,而西方的讲授方式是“你觉得应该怎么样”。在中国这种模式下,学生的道德观念是“强制性”的,而在西方的模式下,学生的道德观念是经过理智的思考而自由选择来的。后者才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愿意接受的。

第二,一课式德育和渗透式德育。在中国,德育似乎只是思想政治课才有的东西,其他学科几乎从不涉及德育内容。而西方学校却十分强调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注重发挥各学科对道德教育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有些课程虽然不是德育课,但却向同学们传递着守时、理解、善待朋友、自信等等德育观念。以美国为例,美国学校不仅重视在文科教育中渗透德育,近来也开始注意在理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使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对每一门主修科目,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即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学科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渗透式德育使学生处于良好的、网络式的德育环境之中,与一课式德育孰优孰劣,一眼可见。在这个方面,我国与西方确实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德育并非仅仅是政治老师的职责,而是整个教育界共同的职责。

第三,显形德育和隐形德育。所谓显形德育方法,是指工作意图能让受教育者明显感觉到的一类工作方法,它的特点是把道理、观点、要求开诚布公地告诉受教育者。而所谓隐形德育方法,则是指教育意图不为受教育者明显感觉到的工作方法。可以看到,西方更多的是运用了隐形德育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增强了德育的吸引力、愉悦感,延伸了德育的时间和空间。中国的隐形德育还做的非常不够,而更多的是运用显形德育的方法。但单纯的显形德育是很难达到德育目的的,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中西学校德育差异的归因分析

我国和西方在学校德育的某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德育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具体说来,我国由于包括历史在内的多种原因具有以下几种所特有的不利的德育环境。

第一,中国德育主体具有独特性。德育主体,即参与德育活动的人,在这里就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学生为例,中国学生与西方学生在个性上是有明显差异的。中科院心理所张建新研究员的博士研究生李育辉最近在一项名为“童话故事测验的跨文化比较”的研究中,利用童话人物做测量工具,发现中国儿童和西方儿童的个性有相当大的差异。中国儿童比西方儿童嫉妒心强、独立性差,而且更多地表现出对集体关系的归属感,这些都是我国客观存在的德育环境。学生普遍存在惧怕老师的情况,师生关系与西方有相当大的反差。此外,教师的个体性格与思维方式也有自身的独特性。中国历来有师道尊严的传统,教师的严肃说教已经形成了传统,这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了,必须要正确地面对。德育主体的独特性,是西方与中国的德育产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长期灌输式德育严重滞锢了中国学生的选择性思维。在中国,灌输式德育已经根深蒂固。教师把成人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直接传授给青少年,学生要做的事情仅仅是接受。学生接受成人教师的道德灌输,就没有机会择适而从、择善而从,严重滞锢了学生的选择性思维。他们常常只是屈从于外界(伙伴的、权威的、宣传的等)的压力而接受来自教师的价值观,这不仅容易造成学生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不良现象,更使学生丧失了作为一种主体的选择性思维。中国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缺乏,大多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即或偶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大声说出来。在当今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社会中,人们必须具备选择性思维的能力,以便在复杂多样甚至是相互冲突的道德价值观中作出合理的选择。学生选择性思维的匮乏,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但这种局势已经形成,成为一种负面的德育环境。

第三,中国有着异于西方的文化背景。中国受传统文化影响至深,许多价值观念与西方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中国更多强调“集体”,而西方价值观念更多的强调“自我”。由于这种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不能理解西方德育所推崇的“首先要爱自己”的内涵,不能接受这种有悖于传统观念的新思维。也正是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才会出现西方学生敢于大胆承认自己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和老师进行交流,而中国学生却对老师三缄其口。文化像一支无形的手,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人们或许感受不到,但这股力量却真实地存在着,制约着中国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异文化中可行的德育方式放置到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势必会发生种种偏差。

三、合理借鉴,优化中国学校德育

德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作为其分支的课堂德育,又是德育中非常主要的一部分。我国的课堂德育较之西方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迫切需要借鉴一切外来的合理可行的方式,扩大视野。但上述分析表明,借鉴不能囫囵吞枣,照搬照抄,各个国家德育环境是有差异的,因此必须在深入研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融合提炼,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借鉴一切有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必须符合中国特殊的环境、文化、心理及习惯。

我们知道,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很难做到像西方似的朋友关系。这种模式已然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但这与我国的课堂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思维并不存在多么直接的矛盾。西方是某种形式的自由思维,我国的学校德育可以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自由思维,不同的是形式,共同的是本质。总之中国教师应尽量做到诱导与启发,避免运用自己的权威对学生进行强制;吸收西方学校德育的精髓,而并非不顾自身固有的文化环境对西方的学校德育进行单纯的形式上的模仿。

综观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现状,应当把隐形课程提上日程。思想政治课固然在学校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德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但除此之外,外语、数学、历史、地理、社会等课程,也应当涉及德育内容。当然,这种转变在目前的中国势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并一致努力,吸收西方隐形课程的精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使显形德育与隐形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各扬其长,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形成中国独特的,适合自己的德育模式。

四、外语课承担的德育渗透

在所有的课程中,外语是一门相对开放和活跃的课程。虽然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但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和熟悉,可以促使语言学习者进步,这一点在今天已经形成了共识。因此,外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语言的知识,更要向学生介绍国外的文化、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加强了理解,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而且接触了不同于自己所处文化环境的东西,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这个时候,外语教师应当适当的渗透德育思想,使学生在接触异文化的过程中反思、选择,从而接触乃至接受西方的一些优秀的道德观念。例如独立意识,西方的孩子长大以后就得靠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生存,养活自己,这是一个人值得骄傲的地方。而我国许多孩子对父母的依赖非常重,甚至出现了“啃老族”,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针对这个问题,外语课上就可以做一次生动的德育渗透,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西方的那种独立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行为,这是别的学科所办不到的。

外语课的德育渗透,对于外语教师是一个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避免强行的灌输。这是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容易犯的一个毛病。这样只会使本来就处于青春逆反的孩子产生反感。正确的做法是,向学生客观地介绍西方文化中的这些观念,而不要带有主观的色彩,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分析、评论和选择,要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分辨是非对错。

第二,努力做到意图不被察觉。毕竟外语课不是德育课,外语课中的德育意识,只是一种渗透,一种隐型德育。隐型德育的重要特点就是德育意图不被受教育者发现,正因为这样,才使效果更加好。意图如果被受教育者察觉,德育显然会大打折扣,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情绪,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教师应当端正认识,提高自身素质。应该认识到,德育不仅仅是政治教师的事,而是整个教育的事,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承担的责任,只有在认识上端正了,才有可能去做看上去似乎与本职无关的事。

参考文献:

[1] 陈瑞瑞.德育与班主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梁忠义.比较教育专题[M].辽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何汉族.交往教学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 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星 曈

推荐访问:中西 学校德育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