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高职教育改革中生产性实训与课程群建设联动关系构建研究

高职教育改革中生产性实训与课程群建设联动关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2-05-15 16:20:04 浏览次数: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中生产性实训和课程群的分析,指出生产性实训与课程群之间的联动关系能提高生产性实训的效果,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教育效果。

[关键词]课程群 生产性实训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陆云帆(1981- ),男,江苏无锡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技术;蒋方纯(1965-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广东深圳518029)

[课题项目]本文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第三批院级教研课题“依托国家精品课程软件工程课程群工学结合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Y081109)和2006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改革项目“高职软件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5-0173-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高职教育的生产性实训旨在加强学生职业动手能力。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由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组成,按照实训的任务可分为教学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按照空间的不同又可分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既是一种职业教育思想和理念,也是一种复杂的方法运用。高职生产性实训机制的建立、完善和规范,需要教育理论的支持和对实践的认真总结

一、生产性实训

生产性实训是一种真刀真枪的实践,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属于高层次的实践。接受专业的实战考验,既是对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的考察,同时也是对职业技术、职业应用能力、职业综合适应能力的检测。尤其从模拟性生产实践到真实的生产性实践,前者的演练程序是既定的,结果的评价主要倾向于理解或操作的正误,而后者的生产是开放的,工序流程虽有既定性,但实施过程的变数仍较大,生产产品质量合格与否,已经转变为一种责任承担,它关系着工作者信誉度的建立。可见,生产性实训是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其独特的教育性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

生产性实训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培养,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使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参与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实现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特色。通过开展生产性实训,学生进行实训操作与软件开发、进而参与企业的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产品研发,必须注重生产性实训的职业性,保持实训与实际企业软件开发的一致性,重视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训技能的一体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实现企业与学校的结合;教学过程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学生的角色实现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的结合;学习的内容实现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的结合,这都要求将学生学习的相关课程进行整合,构建相关课程群来配合生产性实训。

二、联动关系的分析与构建

课程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的整合性课程的有机集成。生产性实训与课程建设存在着内在的诸多联动关系,这种联动关系体现在小联动与大联动两个层面上。

在小联动层面上,许多教学因素必须做到以下几个联动:

1.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联动。在生产性实训中,教学的内容往往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即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任务式课程,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这些项目和任务不是以单独一门课程出现的,而是以课程群的形式出现的。

2.教学环境用具与生产车间工具联动。学生专业课上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就是软件产品的生产车间或是软件的研发部门。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用的软件不应是教学版或简化版,而应是专业版或企业版,教学素材就是软件开发的真实用户需求。

3.学生作业与学徒产品联动。在生产性实训中,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一定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学徒人员。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内容,而且是生产出的合格软件产品或是软件开发的相关文档。

4.教师与师傅、教学与科研联动。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教师在完成生产性实训任务的同时,又能开展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教师还可以面向企业积极开展应用性的横向课题的研究,师生共同完成科研项目或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等。

5.生产性实训基地与研究机构的联动。生产性实训基地应有新产品、新技术创新平台、研究所或重点实验室的支撑,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了上述小层面上的联动,必然带动和实现大层面上的联动,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的联动因子可以根据产业的调整、技术的发展、生源的变化、时间的长短、实训的效果等进行正向或负向的反馈,所谓正向反馈就是加大工作量、加深难度、加强综合性等,负向反馈就是减少或减弱上述因素。

三、课程群建设在联动关系构建中的实施

针对本次教改研究,课程组对本学院软件工程系软件技术专业甲骨文方向为例,对课程群与生产性实训的联动进行了实施验证。

软件技术专业甲骨文方向所授课程为与甲骨文公司共同合作的课程,学习内容主要围绕甲骨文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应用及管理进行设置。针对行业需求,核心课程包括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基础(Java编程)、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甲骨文PL/SQL编程、甲骨文数据库管理等。根据联动关系设计思路及专业教学设计与计划的要求,本专业为各学期生产性实训安排如右表。

在传统的课程建设中,通常以单科安排生产性实训,而当代职业需求的技能是多元化的。单纯以单一学科安排生产性实训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来说略显单薄,无法满足日益规范化的软件行业要求。在本次教研过程中,在实训内容设计上力求将课程群内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如学期1-1,2009年7月,易思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对2008级软件技术3-3班实施了生产性实训,内容为公司的网上商城项目的工程设计。由于此班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对数据库设计和软件工程等知识的学习。在公司工程师的带领下对实体关系图、软件开发周期、软件设计文档等内容进行了实践。学生在实训完成后提交了需求说明书、项目概要设计、项目详细设计、测试用力设计书等一系列作品。通过联动关系,公司对我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学内容等作出了回馈,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大力的帮助。2010年12月,深圳宝矿ERP又对2007级软件3-3班进行了ERP系统管理项目的生产性实训。结合2007级同学所学的数据库编程及管理知识和行业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行业实践经验。实训完成后,学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ERP系统。通过对产业的调整、技术的发展等联动因子的反馈,企业帮助我们对未来的教学设计等提供了指引。

四、结论

生产性实训的检验标准,主要就是看学生生产性实训的软件产品、软件文档和测试报告等,这些成果的完成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必须依赖于相关课程群的教学,同时课程群教学与建设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生产性实训的效果。必须注意并构建生产性实训与课程群之间的联动关系,才能提高生产性实训的效果,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教育效果。

在本次教研过程中,我们通过结合软件技术课程群的各子项知识要点,以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各环节为切入点,为学生提供对应学年知识点的相关实训项目。以求在3年的学习过程中遍历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等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各要素。第一学年为学生提供软件设计与软件开发相关内容生产性实训,在第二学年为学生提供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相关内容实训,在第三年学生就会有能力结合所学技术与软件工程开发技能相结合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成为软件开发行业直接可以使用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家枢,徐涵.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7).

[2]邱开金.科学开展生产性实训[N].中国教育报,2008-03-04.

[3]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4]谢晓勇,黄奇.J2ME程序设计——手机程序与应用开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张晋.当代知识观视野中的职教改革价值取向[J].职教通讯,2006(9).

推荐访问:教育改革 高职 联动 实训 构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