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螺旋CT在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螺旋CT在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14 09:43:57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中的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54例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种疾病患者CT表现差异。 结果 胸低危胸腺瘤组、高危胸腺瘤组和胸腺癌组患者间病变位置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然而病变位于左侧显著多于右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胸腺癌组患者肿瘤边缘多为分叶不规则状,与低危胸腺瘤组、高危胸腺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危胸腺瘤组与胸腺癌组肿瘤坏死发生情况、胸膜转移情况高于低危胸腺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间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情况及大血管、心包受侵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三组患者间肿瘤钙化、胸腔积液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 采用螺旋CT对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对高危胸腺瘤与胸腺癌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关键词] 螺旋CT;低危胸腺瘤;高危胸腺瘤;胸腺癌;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3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0-0065-02

前纵隔常见的肿瘤为胸腺上皮肿瘤,不同类型的胸腺瘤与胸腺癌,其临床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各不相同[1]。确诊断胸腺肿瘤对选择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54例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种疾病患者CT表现差异。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54例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为45.6岁。根据患者组织学分型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低危胸腺瘤组 16例、高危胸腺瘤组 14例 和胸腺癌组 24例 。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使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仪进行CT扫描,层厚为1.5 mm。所有患者均进行平扫与增强扫描,平扫范围为胸廓入口至双肺后肋隔角。增强扫描选择碘海 醇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剂量为50~100 mL,浓度为300 mgI/mL,注射速率为3 mL/s。在注射对比剂后30、90和120 s时进行三期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的肿瘤位置、直径、肿瘤边缘情况,坏死及钙化发生情况,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胸膜转移情况以及心包及大血管受侵情况。肿瘤边缘分光滑与分叶两种。淋巴结转移指淋巴结>1 cm。大血管受侵指肿瘤侵犯血管导致血管腔变形,血管壁不规则,增强扫描后血管腔呈现低密度缺损。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低危胸腺瘤组、高危胸腺瘤组和胸腺癌组患者病变位置。所有患者病变均发生于前纵隔,低危胸腺瘤组16例患者中,7例(43.75%)患者病变位于左侧,6例(37.5%)患者病变位于右侧,3例(18.75%)患者病变位于中间;高危胸腺瘤组14例患者中,6例(42.86%)患者病变位于左侧,7例(50.0%)患者病变位于右侧,1例(7.14%)患者病变位于中间;胸腺癌组24例患者中,13例(54.17%)患者病变位于左侧,8例(33.33%)患者病变位于右侧,3例(12.5%)患者病变位于中间。三组患者间病变位置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然而病变位于左侧显著多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扫描典型图例见图1~3。

比较低危胸腺瘤组、高危胸腺瘤组和胸腺癌组患者CT表现间的差异,结果显示,胸腺癌组患者肿瘤边缘多为分叶不规则状,与低危胸腺瘤组、高危胸腺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间肿瘤钙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危胸腺瘤组与胸腺癌组肿瘤坏死发生情况高于低危胸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间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危胸腺瘤组与胸腺癌组肿瘤胸膜转移情况高于低危胸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间大血管、心包受侵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间胸腔积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胸腺上皮肿瘤的分型与临床特征与预后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对胸腺上皮肿瘤进行准确分型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2]。螺旋CT是将滑环技术引进到普通CT中,将所有的电缆及信号线和机架内其他的金属环连在一起,进行关联运动,而实现X射线管、探测器滑动电刷及金属环三者之间的导联。扫描轨迹呈螺旋状前进,可快速、不间断地完成容积扫描。CT检查能准确反映患者肿瘤发生的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对确定外科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证据[3,4]。

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54例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种疾病患者CT表现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病变均发生于前纵隔,低危胸腺瘤组、高危胸腺瘤组和胸腺癌组患者间病变位置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然而病变位于左侧显著多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胸腺癌组患者肿瘤边缘多为分叶不规则状,与低危胸腺瘤组、高危胸腺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危胸腺瘤组与胸腺癌组肿瘤坏死发生情况、胸膜转移情况高于低危胸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间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情况及大血管、心包受侵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间肿瘤钙化、胸腔积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由此可见,采用螺旋CT对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对高危胸腺瘤与胸腺癌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 牛钊. 分析MSCT表现评估胸腺上皮肿瘤术后预后的应用价值[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2):164-165.

[2] 杜俊,杨丽,刘东戈,等. WHO(2004)胸腺上皮肿瘤分类及其分子病理学研究[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5:382-384,388.

[3] 陈涓,谭晔,王向阳,等. 胸腺上皮肿瘤的临床CT表现与术后存活时间的关系[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6):533-537.

[4] 李英,于铁链,李东,等. 胸腺上皮肿瘤MSCT影像与WHO组织学分型的对照分析[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3:431-433.

(收稿日期:2012-12-27)

推荐访问:胸腺 鉴别 螺旋 诊断 C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