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上海淀山湖区域稻田养殖鲤科鱼类效果分析

上海淀山湖区域稻田养殖鲤科鱼类效果分析

时间:2022-05-28 12:25:07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探讨在华东地区稻田养殖淡水鲤科鱼类的可行性。[方法]在上海青浦淀山湖区试验点开挖出“十”字鱼沟、侧沟和“丰”字沟3种不同类型的稻田,分别主养“浦江 1号” 团头鲂、“中科3号”异育银鲫和草鱼生长性新品系鱼种,各稻田同时搭配一定数量的瓯江彩鲤和鲢鳙鱼种,进行水稻和养殖鱼类的生长和产量测定。[结果] 稻田养殖鱼类良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其中银鲫的产量较高,养殖草鲂鱼虽然产量低于银鲫,但可以获得体重较大的个体。[结论] 上海市淀山湖区域稻田适于开展优良淡水鲤科鱼类的养殖。

关键词 淀山湖;稻田养鱼;产量

中图分类号S9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0-10583-03

基金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8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6B02);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项目(ZF1206)。

作者简介蒋霞云(1974- ),女,江苏无锡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食用生物化学研究。

稻田养鱼可使稻田产出多样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使农业收入最大化[1]。此外,鱼类对稻田生态系统还具有促进作用[2]。鱼类可利用稻田里的各种昆虫和底栖小动物,还有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等可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以鱼治虫,减少农药用量,既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农药通过食物间接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生态型农业养殖模式。在农村地区,稻田养鱼既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又可做到稻鱼生长的互利,值得广泛推广[3-5]。

2013年,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稻-渔耦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在上海青浦淀山湖区域开展了稻田养殖淡水鲤科鱼类试验。笔者尝试利用不同沟型结构的稻田,采用团头鲂“浦江1号”、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草鱼生长性新品系等良种代替常规鱼类品种进行稻田养殖,测定了水稻间行距、株距、株高、分蘖数以及水位等指标,进行了稻-鱼养殖实验鱼类和水稻产量的分析,可为该地区稻田养鱼的开展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水稻品种选用耐肥力强、抗倒状、茎粗穗大、株型紧凑、高抗病虫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金粳1号”。采用先育秧后移栽的方法进行种植,秧苗在6月上旬前后开始栽插。秧苗采取大宽行(33~35 cm×26~27 cm)和小宽行(25~26 cm×16~18 cm)方式进行栽插,适当增加鱼沟、溜(池)边处的栽插密度,以发挥边际优势。

1.2稻田工程的优化在2012年11月中旬单季稻收割完后,加高、夯实田埂,使田埂埂面宽60 cm、埂高100 cm。防逃网用荷兰网、镀锌管等编织而成,其孔目大小小于放养鱼种,随鱼体长大而及时调整孔目。

1.4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t检验(ttes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P<0.05表示显著性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水稻间行距、株距、株高、分蘖数以及水位在6月上旬插秧后,不施加额外的肥料和打农药,养鱼稻田中的水稻生长正常。从2013年8月中旬开始对稻田Ⅰ、稻田Ⅱ和稻田Ⅲ中的水稻间行距、株距、株高、分蘖数以及水位进行测定。每隔1个月进行1次测量,每个稻田分别选取3个不同的物理测样点,每个物理测量点测定10株水稻。由表1~3可知,从8月中旬到10月中旬期间,稻田Ⅰ和稻田Ⅱ的插秧株距为大宽行(33~35 cm×26~27 cm),而稻田Ⅲ的株距虽为小宽行(25~26 cm×16~18 cm)方式进行栽插。试验表明插秧株距对水稻的分蘖数存在显著影响(P<0.05)。8月中旬,稻田Ⅰ和稻田Ⅱ的分蘖数为45~48,而稻田Ⅲ的分蘖数仅为14~16。9月中旬,稻田Ⅰ和稻田Ⅱ的分蘖数为45~49,而稻田Ⅲ的分蘖数为18~22。10月中旬,稻田Ⅰ和稻田Ⅱ的分蘖数为45~50,而稻田Ⅲ的分蘖数为31~34。总体而言,由于采用宽行株距,稻田Ⅰ和稻田Ⅱ在8月中旬水稻就基本完成了分蘖,而稻田Ⅲ则在10月仍然还在进行分蘖。

2.2不同稻田水稻产量由表4可知,稻田Ⅰ开挖“十”字鱼沟,深度0.8~1.0 m,水稻面积占总面积的85%,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为0.779 kg/m2。稻田Ⅱ为侧面开挖鱼沟,深度0.8~1.0 m,水稻面积占总面积的80%,单位面积产量最低,为0730 kg/m2。稻田Ⅲ开挖成“丰”字形,深度0.5~0.8 m,水稻面积占总面积的80%,单位面积产量居中,为0.754 kg/m2。在单位面积水稻产量上,3种开挖类型稻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3养殖鱼类产量由表5可知,稻田Ⅰ 2013年3月12日放养50 g的团头鲂“浦江1号”鱼种200尾,搭配放养90 g左右的彩鲤“龙申 1号”鱼种30尾、50 g左右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60尾、50 g左右的草鱼新品系鱼种30尾以及100 g以上的鲢鳙鱼种各30尾。在稻田Ⅰ养殖模式下,经8个月左右的饲养后团头鲂“浦江1号”鱼种成活率大于96%,捕捞重量为380.2 g,团头鲂养殖产量为72.9 kg,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为168.7 kg,单位面积产量为0.120 5 kg/m2。

由表6可知,稻田Ⅱ放养70 g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400尾,搭配放养50 g左右的草鱼新品系鱼种30尾,50 g左右的团头鲂“浦江1号”鱼种30尾以及100 g以上的鲢鳙鱼种各30尾。在稻田Ⅱ养殖模式下,经8个月左右的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成活率大于92%,捕捞重量达283.1 g。稻田Ⅱ异育银鲫养殖产量为104.1 kg,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为161.8 kg,单位面积产量为0.129 4 kg/m2。

由表7可知,稻田Ⅲ共放养50 g的草鱼新品系鱼种150尾,搭配50 g左右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40尾,50 g左右的团头鲂“浦江1号”鱼种30尾以及100 g以上的鲢鳙鱼种各30尾。在稻田Ⅲ养殖模式下,草鱼新品系鱼种成活率大于90%,经8个月左右的养殖捕捞重量达725.6 g。稻田Ⅲ草鱼新品系养殖产量为98.0 kg,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为163.4

3讨论与结论

总体而言,稻田养鱼对水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不施肥和打药的情况下生态型水稻也能达到一定的产量。稻田Ⅰ和稻田Ⅱ的宽行株距并没有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可能是因为宽行模式下每株水稻的分蘖数显著增加,而稻田Ⅲ的株距较小,单位面积水稻株数较多,但分蘖数却显著低于稻田Ⅰ和稻田Ⅱ。

在稻田Ⅰ养殖模式下,50 g的团头鲂“浦江1号”经8个月左右的养殖成活率大于96%;在稻田Ⅱ养殖模式下,70 g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经8个月左右的养殖,成活率大于92%;在稻田Ⅲ养殖模式下,50 g的草鱼新品系经8个月左右的养殖,鱼种成活率大于90%。这表明3种模式的稻田养殖鱼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稻田养殖团头鲂“浦江1号”、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草鱼新品系均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稻田Ⅰ养殖团头鲂“浦江1号”的产量为520.5 kg/hm2,捕捞重量380 g,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为1 206.0 kg/hm2。稻田Ⅱ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产量为832.5 kg/hm2,捕捞重量283 g,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为1 294.5 kg/hm2。稻田Ⅲ养殖草鱼新品系的产量为784.5 kg/hm2,捕捞重量726 g,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为1 308.0 kg/hm2。稻田养殖草鱼可获得较大的个体。

参考文献

[1] OFORI J,ABBAN E K,OTOO E,et al.Ricefish culture:an option for small holder Sawah rice farmers of the West African lowlands [J].Eco Eng,2005,24:235-241.

[2] BANDYOPADHYAY S,PUSTE A M.Effect of carp and fish feed on yield and soil nutrient availability under integrated ricefish culture [J].Asian Fisheries Science,2001,14:437-441.

[3] LU J,LI X.Review of ricefish farming in ChinaOne of the Globally Important Ingeni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GIAHS)[J].Aquaculture,2006,260:106-113.

[4] 沈雪达,苟伟明.我国稻田养殖发展与前景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13,31(2):151-156.

[5] 李可心,朱泽闻,钱银龙.新一轮稻田养殖的趋势特征及发展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11,29(6):17-21.

推荐访问:淀山湖 稻田 鱼类 上海 养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