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上海农场银鲫规范化养殖模式分析

上海农场银鲫规范化养殖模式分析

时间:2022-05-28 09:40:10 浏览次数: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分4 hm2和6 hm2 2种。4 hm2鱼塘长400 m,宽100 m;6 hm2鱼塘长600 m,宽100 m,最深处距水面3 m左右,浅处距水面2 m左右;池塘四周由水泥护坡。池塘一边有房子,供养殖员居住,亦可存放饲料。

1.2 清塘消毒

1.2.1 清整淤泥。因常年进行水产养殖,池塘底部深浅不一,需用挖掘机将底部铲平,并将多余淤泥运出池塘,最终使得底部深度统一。

1.2.2 药物清塘。清塘所需药物一般为强氯精,虽然强氯精的价格稍贵,但消毒效果比较明显,适合大面积池塘的彻底消毒。

1.2.3 池塘施肥。池塘施肥一般采取向池塘投放畜禽动物粪便的方式增肥。因为向池塘投放的粪便都是经过沤肥等处理的粪便,所以对池塘水质产生的影响较小。池塘增肥的另一手段就是购买水产销售公司的肥水剂。肥水剂一般经过大型水产公司的加工,因而安全可靠、效果明显,但费用相对于动物粪便增肥高。

1.3 鱼种放养

鱼塘清塘消毒施肥10 d后进行鱼种的放养,要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强的鱼苗。要求鱼苗头小体胖、肤色光亮一致、规格整齐、鳞片与鳍条应完整无损、鳃丝无缺以及体质健壮,要严格控制带病鱼种入池[1-4]。放养时的水温都应控制在13 ℃左右,所有的鱼种均用3%的食盐水先药浴10~15 min,具体药浴时间视鱼种的大小及其承受能力而定。在放养时均为一次性放养完成。上海农场鱼塘中所放养的鱼种的平均规格、平均放养密度以及平均放养鱼种的重量具体情况见表1。

1.4 饲料投喂

1.4.1 饲料选择。上海农场水产部所投喂的水产饲料是专业公司针对特定鱼种所加工的特定饲料。比如银鲫所投喂的饲料只投喂银鲫,这样针对鱼种的特性专门饲喂,可以保证鱼种生长迅速且不易生病。前期投喂池塘混养饲料,后期应投喂银鲫专用料。饲料营养成分见于表2。

1.4.2 驯饲。池塘引进鱼种规格为15~20 cm。将引进鱼种放入到鱼种塘进行暂养,使之逐渐适应新塘的水质,此期间进行少量投喂。在暂养塘暂养一段时间后,根据鱼种的大小进行分类,分批放入到精养塘进行饲养。

1.4.3 投喂方式。上海农场水产部养殖银鲫采用机械化的自动投喂方式。抛射半径可达10 m,抛射时间和抛射频率可人为控制。经过设定,即可针对不同时节不同天气对饲料进行抛射。经过长时间的机械饲料抛射,鱼群对饲料抛射机的声音逐渐适应,待到饲料抛射机开始工作,鱼群便会自动集结到饲料台周围进行摄食。

1.5 水质调节

水质一般采用水产公司所生产的的微生态制剂进行调节。可以根据水体的颜色、透明度、主要藻类等因素针对性地对水质进行调节。缺氧一般可在池塘中添加氧片制剂,进而增加水体溶氧,还可在塘投放EM菌等有益的微生物对池塘水质进行调节[5-6]。

如果水质调节策略失效,则需要对池塘进行换水,以改变池塘的水质。

1.6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由技术员掌控,每天记录水温、溶氧、死亡鱼的数量、天气、饲料投喂量、投喂时间、鱼群吃食情况,并依据以上各方面得出正确的管理方法。每天技术员都会到各自的塘口巡视,检查是否有死鱼和浮头现象,并如实记录。细致的日常管理可以使鱼塘的管理有的放矢,从而避免重大问题的发生。

1.7 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是鱼塘管理的重中之重,而鱼病的高发期是每年的6—10月,是鱼病防治的重要时期。上海农场一贯秉持鱼病“防大于治”的思路,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每年鱼病高发期,鱼塘技术员统一在养殖区生活,不得外出。每晚技术员都要巡塘检查是否有浮头、检查增氧机是否关机等问题。此外,技术员定期检查水质情况,测量相关水质的指标,如溶氧量、酸碱度、水温等。而且技术员对水中浮游生物的量也极其关注,定期测量水体中浮游生物的优势种,以确定水质调节策略,以使鱼类能够更好地在池塘中生长,降低鱼类发病几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采取相应策略也是上海农场防治鱼病的重要办法。天气的变化会带来水体溶氧、pH值、透明度、浮游生物优势种等的改变,极易引发鱼类的大规模发病。因此,针对天气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也是鱼病防治的一大策略。例如:大风大雨天气不宜喂食,应适当减少喂食数量;高温无风天气易缺氧,应当适时开启增氧机为水体增氧。除此之外,定期向水体投放水产微生态制剂也可防止鱼病。养鱼即养水,随着养殖时间的变化,水体的各类指标也会相应地变化。例如:随着投放饲料的增多,水体污染加重,而适时投放相应菌类分解过量饲料和鱼类的排泄物可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7-8]。药物预防的做法为在鲫鱼放塘前1~2 d全池泼洒2.5%敌百虫粉剂。因为上海农场为大面积鲫鱼混养池,所以6—10月,在食场周围进行敌百虫挂篓(袋),每月进行1~2次,每次连挂2 d。

银鲫粘孢子虫病的预防和治疗:银鲫粘孢子虫病主要危害鲫鱼1龄鱼种和成鱼,夏花鱼种发病较少,常流行于每年的4—10月,尤以6—8月最为严重。发病池塘感染率一般为30%~80%,死亡率一般为20%左右,经济损失很大。其主要症状:粘孢子虫以孢囊形式寄生于鱼鳞片、鳃、皮肤及鳍条上,病鱼体色发黑,鱼体瘦弱,觅食能力差,浮于近水面处,游动缓慢,有时亦奔游一阵。粘孢子虫寄生鱼体表则出现脓泡状圆形小点;寄生于鱼鳞下则形成胞囊,由于胞囊逐渐增大,病鱼鳞片不同程度地竖起,造成体表肿胀,有的肌肉溃烂;寄生于鳃部则有粘液增多,鳃丝腐烂和肿胀;寄生于脑部则解剖寄生部位可见白色胞囊。防治方法:一是清塘时挖去过多的淤泥,再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杀灭池塘中冬眠的孢囊。二是做好苗种的检疫工作,不能从粘孢子虫高发区进鱼种,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或敌百虫和硫酸铜合剂浸洗,杀灭粘孢子,防止随鱼种进池。三是及时处理病死鱼,对患有粘孢子虫病的死鱼,要及时从池塘中捞出埋掉,以避免病死鱼体表的虫体孢子散落池水中,被其他鱼体接触或吞食而感染。同时,对接触过患病鱼的工具,需用浓石灰水或0.5 g/m2晶体敌百虫与0.5 g/m2硫酸铜混合溶液浸泡,以防再度感染。四是投喂优质饵料,加强管理,增强鱼体抗病力。目前尚无专门治疗的理想药物,发病时常采用0.5 g/m2晶体敌百虫(含90%)与0.5 g/m2硫酸铜合剂,全池均匀泼洒3~4次,每次约间隔5 d。五是内服药用0.15%~0.20%的盐酸左旋咪唑或0.15%~0.20%盐酸氯苯胍药饵,连喂5 d。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3可知,鱼塘总产量为72 100 kg,其中鲫鱼总产量为62 000 kg,出塘规格达450 g,存活率高达92.1%。

3 结论与讨论

3.1 密度和品种搭配与产量的关系

在上海农场银鲫的养殖模式中,鱼塘的管理作用非常重要。采用以银鲫为主的实用养殖模式,放养密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虽然放养密度与产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的关系,然而放养密度则与出塘的规格成负相关的关系。在鱼塘负载能力范围内,放养密度如果越大,那么产量就会越高,经济效益相应的也会越高。但放养密度如果超过了鱼塘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鱼塘水体中溶氧与鱼群所需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的非常突出。因为没有充足的氧气鱼类所摄食的食物就不能充分进行生物反应,更不会被鱼类所吸收,最终导致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根据鱼塘的承受能力投放适合密度的鱼种是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

在以银鲫为主的养殖鱼塘中,银鲫未摄食的食物残渣和粪便会使水体肥度逐步增加,而水体过肥则会导致水体溶氧变少,从而导致物质转化率和鱼产量都会相应下降。因此,搭配一定数量的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不仅能利用水体中银鲫未摄食的饵料和银鲫的排泄物,也能为银鲫提供清新的水质。鲢鳙鱼的放养比例一般在25%左右。

3.2 水质调控与产量的关系

养鱼前提即是养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银鲫产量的高低[9-10]。养殖前期,生物肥肥水是必要的措施。生物肥肥水优势在于能够快速培育有益藻类和各种饵料生物。定期使用可以有效地转化和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氮元素,并且可以控制氨氮、亚硝酸盐的积累。养殖中后期定期使用生物肥可以平衡藻相、改善水色,有效抑制蓝藻、裸藻等有害藻类的过度繁殖。养殖后期每周添加新水1~2次,是有效增加水体溶氧使银鲫正常生长的保证。水体溶氧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饵料系数和鱼类体重的增长,当水体中溶氧充足时,银鲫的摄食活动活跃,新陈代谢增强,生长速度相应加快;当水体溶氧度变小,银鲫活动便变的迟缓,抵抗能力下降,容易造成浮头现象。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可能出现泛塘现象。因此,水体的清新与否及溶氧高低直接关系到银鲫产量的高低。为了保证池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减少底质有机物和残余有机物的分解耗氧并定期进行改底是必要措施。减少水体中小虫的密度使需氧量变低,同时科学、适时使用增氧机也是增加水体溶氧的保证。每年6—10月为鱼病的高发期,因此每天中午坚持开增氧机1~2 h。当鱼浮头严重时,可全池泼洒抗应激类药物缓解,并将增氧机从凌晨开至日出。

4 参考文献

[1] 陈宏权,王治华.动物遗传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 赵文.水生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 黄峰.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 殷名称.鱼类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5] BEARDALL J E,ROBERTS S.Approaches for determining phytoplankton nutrientlimitation[J].Aquat Sci,2001,63:44-69.

[6] 孙儒泳,李博,诸葛阳,等.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5.

[7] 黄琪琰.水产动物疾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8] 李荣慧.动物生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9] 王凯雄.水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0] 蔡一林,岳永生.水产生物统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推荐访问:上海 农场 规范化 养殖 模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