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软实力视角下的中国和匈牙利

软实力视角下的中国和匈牙利

时间:2022-05-24 15:50:07 浏览次数:

自2012年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华沙成功举行以来,在“16+1”合作机制的推动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中东欧国家的积极响应。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近四分之一。可以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东欧国家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觑。

作为中东欧地区的重要国家,匈牙利在历史上就不断发挥该地区的“领头羊”作用。近年来,在对华合作方面,匈牙利表现出强烈、积极的意愿。2014年,中匈贸易额已超过90亿美元,匈牙利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匈在欧盟以外第二大贸易伙伴。从双边关系上看,两国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的记录,在中东欧地区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意义:

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政府间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

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和启动“一带一路”工作组机制的国家;

第一个设立人民币清算行的中东欧国家;

第一个设立中国国家旅游局办事处的中东欧国家;

第一个发行人民币债券的中东欧国家;

第一个开办母语和汉语双语国立学校的欧洲国家;

第一个立法承认中医地位并设立中医特色孔子学院的欧洲国家;

此外,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促进机构和旅游企业联合会协调中心,以及中东欧地区16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训中心均设立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同时匈牙利也是中东欧地区中资机构、华商、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国家,这些都为双方构建“民心相通”提供了良好环境。①

鉴于匈牙利在中东欧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该国在加强对华关系方面的强烈意愿,本文将以匈牙利为例,分析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自身的软实力资源,为未来有针对性地挖掘和发挥各自优势提供可能性;并通过优势对接,进一步深化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一、匈牙利人眼中的“中国软实力”

自1949年10月中国和匈牙利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关系大体经历了友好、冰冻、恢复和平稳发展几个阶段。1989年东欧国家政治制度转型后,中国和中东欧各国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意识形态,双边关系也曾一度发展迟缓。1990年中匈互免签证协议的签署为中匈民间交往迎来曙光,大批中国人乘着绿皮火车远赴匈牙利创业。免签协议签订初期,中国人因给匈牙利人带来了服装鞋帽等大量物美价廉的舶来品而受到欢迎。随着中国新移民数量的急剧增加(最高峰时曾达到过五万人),匈牙利人对中国及中国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一方面,中国货泛滥,致使“廉价”成了中国商品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勤劳致富的中国人对匈牙利本地人的就业形势带来了较大冲击。因此,从社会层面看,“中国制造”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软实力资源载体,未能发挥积极作用。1992年开始,匈牙利终止了对华免签证政策,并开始驱逐非法居留的中国人。从官方层面来看,东欧制度变革导致中东欧国家将外交着力点从前社会主义阵营转向西欧和美国,重返欧洲、加入欧盟和北约成为各国转型之后的外交战略目标。而当时的中国早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将目光从社会主义国家转向了世界范围。因此,上世纪90年代初,中匈两国在政府层面的交往表现出“动力不足”,双方都没有在对方国家推销软实力的意愿和需求。

经过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过渡,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匈两国关系呈现出良性互动。1995年,中国国家主席在两国建交四十多年后首次访匈,在匈牙利掀起了一阵“中国热”。2004年5月,以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为契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交往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双边关系逐步走向了多边舞台。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以匈牙利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的积极响应,并引发了中东欧学者对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研究热情,“中国软实力”成为热词。可以预见,由软实力带来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是未来中国—中东欧合作的前进动力。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东欧人眼中的“中国”不再是“廉价商品”的代名词,而是代表了高端科技的发展趋势;中国企业不再“挤占当地就业”,而是带来了大量商机。在匈牙利人眼中,中国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传统与现当代文化瑰宝

早在1993年王沪宁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一文中便已经倡导:“讨论一个国家权力或国家实力,很关键的一條就是要留意文化的积极作用”。②中华文明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在世界各国人民眼中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甚至曾深深影响着周边国家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可以说,在很多外国人眼中,中国传统文化既古老陌生,又因为神秘而充满魅力。因此,在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海外影响力方面,中国的传统与现当代文化是一个宝库,发挥着重要作用。

得益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结下的传统友谊,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及人民对中国文化在当地的宣传有着较高的接受度。中匈两国文化交流合作中,除了双方保持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团组互访以外,四所孔子学院的成立,为中国文化在当地的推广设立常驻阵地。与美国、北欧等地的孔子学院遭受冷遇不同,中东欧国家对于与汉办合作创建孔子学院有着浓厚的兴趣。以匈牙利为例,2006年以来,匈牙利陆续建立了4所孔子学院、2个孔子课堂和53个教学点。截至2016年,匈牙利孔子学院(课堂)累计学员2.3万余人,文化活动参加人数26.6万人,汉语考试考生2661人次③。在孔子学院的推动下,汉语成为匈牙利高中毕业考试科目之一,进入匈牙利中学外语教育体系。2013年,中匈双方利用孔子学院的平台,合作建设中东欧汉语教师培训中心。2016年,孔院下设孔子课堂所在的匈中双语学校成立了高中部,已开始招生,匈牙利本土学生报名积极。此外,总部设在匈牙利佩奇大学的中医孔子学院,独具中国文化特色,吸引了大批匈牙利民众报名学习。仅以“孔子学院”一例便可看出,匈牙利民众对中国文化有着较高的认可度,愿意通过中国政府搭建的平台了解和学习中国语言文化。我国应借助中匈传统友谊,依托良好的民意基础,搭建常驻和流动性文化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汉语和中国文化走进当地社会。

2. 伴随中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大国责任

在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三维棋局里,中层棋盘就是经济力量的角逐。强劲的经济实力除了用来实施制裁和对外支付,还能成为吸引力的来源。④纵观我国几千年来的发展历程,在发展经验上,中国历史上有着维持大一统政治体制的丰富经验,且从未有过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先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举足轻重。⑤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面前所表现出的大国责任感和不搞霸權主义的承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理念,为沿线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提供了新机遇。因此,对于中东欧国家来说,积极向中国靠拢,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是当前国际形势下的明智之选。在中国经济巨大成就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匈牙利人开始学习中文。通过调查匈牙利中文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我们发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机会是匈牙利人学习汉语的主要动因。不可否认,中国硬实力的发展促进软实力的提升,进而极大地扭转并改变了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制度变革之后对中国一度抱有的偏见。

二、不为国人熟知的“匈牙利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⑥我们的大门不仅要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要把国外优秀的资源输送进来。匈牙利于1949年10月6日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如今,匈牙利作为中东欧地区的重要国家,在中国和中东欧交往中,扮演着积极重要的角色。结合匈牙利的历史与现状来看,我们可以借助匈牙利以下几方面优势,做好民心相通,并以匈牙利为“支点国”向周边辐射,为“一带一路”建设在中东欧地区的顺利推进提供助力。

1. 匈牙利民族的东方情怀

不同于大多数发源于欧洲的民族,匈牙利民族对东方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这源于匈牙利民族的亚洲起源。匈牙利人的祖先曾是亚洲一支强悍的游牧民族。公元九世纪,这支游牧民族不远千里,从亚洲迁徙到欧洲。尽管匈牙利从1000年建国起,就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欧洲文化一分子,但历经战争磨难和洗礼,匈牙利人成功保持并发扬其民族文化特征,在语言、音乐、舞蹈、风俗等领域,匈牙利都带有浓厚的东方印记,是一个东西文化的“混血儿”。匈牙利是唯一在民歌中使用“五声音阶”这一中国音阶的欧洲国家;姓在前、名在后,日期采用年月日、地址由大写到小等语言习惯都跟中文相同或相近。历史的关联,文化上的近似,使得匈牙利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天然的情愫。众所周知,运用软实力需要依靠受众心甘情愿的接受。正如相比于中东文化,欧洲人更容易接受美国文化一样,匈牙利民族的东方情怀,使得匈牙利民众也有更为强烈的意愿,去深入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以及其他。正因为如此,可以预见,未来匈牙利在发展对华关系方面将继续走在中东欧国家前列。

2. 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同中国具有传统友好关系

自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匈牙利等东欧国家成为第一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欧洲国家。1950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互派留学生,文化交流不断扩大。第一批互派的留学生后来在中国和中东欧各领域、各层面友好交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匈牙利为例,可以说,中匈两国在新中国建国之初的友好交往影响了一代人。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匈牙利电影《废品的报复》耳熟能详。中国一代相声艺术大师马季先生的艺名,便取自传到中国的匈牙利电影《牧鹅少年马季》。尽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中苏关系破裂等因素影响,中匈两国政府出现龃龉,但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却保留下来。中国和匈牙利人民的传统友谊为两国发展双边关系奠定了极好的民意基础。目前,中匈关系仍然处于上升期,两国传统友谊积聚的能量尚未充分释放,务实合作潜力尚待挖掘。如何把握机遇和有利条件,将这些能量和潜力切实转化为两国人民福祉,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3. 匈牙利重视文化发展,对外来文化包容开放

匈牙利一贯重视文化发展,拥有先进优良的教育体系。匈牙利民族极富创造力,被称为“发明家的民族”。匈全国人口不足一千万,却孕育出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培育出利奥·西拉德、冯·诺伊曼、冯·卡门等核物理、现代计算机和航空航天领域先驱。原子弹之父、氢弹之父、圆珠笔、维生素C、全息照相术等都拓上了匈牙利的烙印。匈牙利是裴多菲、李斯特等文学和音乐巨匠的故乡,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享誉世界,被各国音乐教育界所推崇。匈牙利还是成绩出众的体育强国,历届奥运会均有不俗表现。“胡椒虽小冲劲大”,匈牙利人常用这句当地谚语来形容自己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匈牙利对外来文化总体持开放态度。作为一个从亚洲迁徙到欧洲的“外来民族”,匈牙利一贯注重吸纳周边民族的优良文化,一方面便于更好地与欧洲邻居和谐共融;⑦另一方面,作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欧洲外来民族,为了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客观上就需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及时为本民族文化注入新动力。正因如此,匈牙利在定居欧洲一千多年后,仍得以保全其独特的语言和民族文化。

三、结语

哲学家曾经说过:“政治是短暂的,经济是长久的,文化是永恒的。”匈牙利作为中国—中东欧关系的领头羊,在人文交流上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研究匈牙利人眼中的中国软实力和中国人尚不熟悉的匈牙利软实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⑧让软实力资源成为双方相互借重的支点。尽管中匈两国在经济总量和地理位置上相距甚远,但只要双方将自身软实力资源与对方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在全球化时代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就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注释」

①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网站:http:///ce/cehu/chn/ 。

②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复旦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第91-96页。

③孔子学院总部网站:http:///。

④约瑟夫·奈:《软实力》,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7-11页。

⑤潘忠岐:《概念分歧与中欧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1页。

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⑦公元1000年匈牙利在欧洲建国,开国国王圣·伊什特万为避免周边国家以宗教信仰为借口对匈发动战争,放弃匈牙利原始的多神宗教,改信基督教。

⑧同⑥.

推荐访问:匈牙利 中国 视角 实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