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基于“互联网+”探析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基于“互联网+”探析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时间:2022-05-28 15:05:06 浏览次数: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改造着各个行业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农业一直是一个传统行业,所以被互联网改造的空间巨大,二者的结合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潜力,改造农业为现代农业,真正实现农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根据互联网、农业两者的主要特性和具体情况,深入探究了互联网与农业产业融合之后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发现“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一种革命式创新,通过融合互联网思维和各种技术手段,可以创造性地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发展农业,彻底升级传统的农业,打造智能农业、电商农业、全面可追溯农业、六次农业等发展新模式,助力中国农业从2.0时代迈向3.0时代。另外,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互联网+现代农业”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现代化;新模式;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9-0335-06

收稿日期:2016-05-25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编号:2016-ZD-09);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编号:ASTIP-IAED-2017)。

作者简介:王佳新(1993—),男,河北深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E-mail:1872585390@qq.com。

通信作者:王秀东,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Tel:(010)82106163;E-mail:wangxiudong@caas.cn。 互联网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遵循“摩尔定律”,保持高速发展,不断推动着大多数国家几乎所有行业的创新发展,为全球经济源源不断地注入驱动力。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速度稳中放缓,而其中作为第一产业的传统农业,更是面临着短缺资源开发过度和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并存的巨大压力,形成了形势严峻的“红线黄箱双板挤压”的特殊产业现象,此时中国农业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方针计划;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有效推进“互联网+”行动提出指导意见,并创新性提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为构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网络化服务模式提供了政策保障,为“互联网+现代农业”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写入“五大发展新理念”,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强调绿色发展,创新性提出产业融合作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手段,促使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推进,并且这是“农业现代化”连续第三年“入题”一号文件,可见国家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视。但是这些举措的落实、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有新的思维模式作为支撑、新的发展路径作为抓手,而“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一种新型模式,与农业发展新理念、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的顺利实现相当契合,这就为“互联网+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6年4月15日,农业部召开部常务会议,部署了关于“互联网+现代农业”等相关工作。会议审议通过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强调了“互联网+”作为当前“新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意义重大;提出要以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引领,通过大力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使农业与装备、技术、信息、生态、文化深度融合,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1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内涵及意义

1.1 内涵

“互联网+现代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经营手段与产业模式的创新,是指树立农业的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中,通过智能化、便利化、物联化、实时化的改造,促使互联网与农业进行有机融合,对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客体以及生产方式、农产品本身、农业资源与市场、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产业生态链进行全面改造[1]。利用互联网技术激活农业的分享经济,在计划组织、生产活动、市场销售、全链社会化服务以及金融信息支持等各个方向,直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农业进行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

“互联网+现代农业”并不是两者的直接拼凑,而是要把农业这一传统行业进行互联网的数字化、在线化,进行农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其中包括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金的优化调度以及资源环境的生态保护等,让“互联网+”支撑农业的智能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升级换代,创新产业链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革命性变革,创新驱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新业态发展[2],打破农业单线式脆弱产业链闭环,实现各个环节开放发展,促使农业朝着智能化、精准化、定制化“3.0农业”方向发展,加大链条两端-消费者、生产者剩余,促使农业成为经济共享产业,实现农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1.2 意义

“互联网+现代农业”对于农业本身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自动化进程,提升农业生产精确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提质增效;其次,各个互联网平台可以为农产品、农资以及农机销售提供廉价高效的营销入口和流通方式[3],改造农业经营为扁平化、透明化、公平化的经营,促使农业产品和生产资料销售模式升级;第三,通过打造安全可靠的全程可追溯体系,转变原有的落后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农产品的全面监控,引导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树立农产品绿色健康高品质的品牌形象;第四,打破地域、资源以及产业结构的制约,使包括小额信贷和农业保险在内的农业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促进农业的“三产”融合发展[4-5]。

此外,“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影响可以覆盖到整个“三农”。首先,“互联网+现代农业”可提升农业、农村信息服务,运用信息化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4];其次,“互联网+现代农业”能够低成本地实现公共服务从城市到广大农村的辐射,提供跨城乡区域的服务,助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稀缺资源的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公平化、均等化发展,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最后,“互联网+现代农业”可实现农业产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6],为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和中国经济保驾护航。

推荐访问:互联网 探析 新模式 农业现代化 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