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首都“大旅游”初探

首都“大旅游”初探

时间:2022-03-11 09:47:55 浏览次数:

北京是铁了心要打造一个全新的充满京味的“大旅游”。

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便做出了创新旅游产业的政策部署,率先在全国成立“旅游委”,启动了旅游产业化发展序幕;随之设立10亿的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跟进,带动旅游业的大发展。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提出了旅游发展“一、十、百、千、亿”的任务,即:创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以上,年入境旅游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入境游接待量超过1000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2亿人次。

8月25日,“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会上提出了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宏伟目标,并明确旅游业将成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至此,北京打造“大旅游”的路径水落石出。

新思路

进入2011年,北京提出告别GDP速度崇拜,主动为“十一五”期间拉动经济增长的房地产和汽车消费两大引擎降速。那么,靠什么在持续的经济增长中提升的新动力?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增加一名从业者,可增加相关行业5个就业的机会,旅游业影响和带动了相关行业多达110个,具有拉动内需、吸纳就业、扩大服务经济比重等多重作用。也因为此,近年来,各国都非常重视旅游业发展,日本和韩国还提出了“观光旅游立国”的理念。

记者了解,目前北京市旅游购物与餐饮消费已占到全市总额的24.1%,旅游业带动的相关投资已经占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2%。今年上半年,北京接待的旅客同比增长12.8%。而在整个“十一五“期间,北京旅游业经济总量显著扩张,年均增速超过10%,全市旅游年度总收入和国内旅游年度总收入先后突破2000亿元。2010年底北京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33.93万人,加上旅游间接从业人员,总计约占全市就业总量的15.9%。无论从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来看,旅游业都当之无愧为北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淇指出,要把旅游业作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作用强、综合效益好等特点,是一个绿色低碳产业,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首都经济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旅游业产业链长的优势,努力将它培育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服务人民群众、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根据群众的旅游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旅游服务,并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支柱,按照首善、一流的标准推动首都旅游发展各项工作。

与此同时,北京还应在旅游业发展质量上下功夫,刘淇具体提了“四化”:旅游资源多样化、旅游市场国际化、旅游管理精细化、旅游服务便利化。

刘淇在会上强调,北京首先要在挖掘多样化的资源上狠下功夫。下一步政府要逐步打破行政和地区的壁垒,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资旅游产业,增强旅游的发展活力。同时,进一步推进旅游资源的集成整合,鼓励各种业态、不同行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发展,老景点不断深挖,保持长久吸引力的同时,要推动新景点的不断开发创新,使他们成为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古都风貌、文化演艺,科技展示,都市休闲四大类旅游产业体系。

第二要提升国际化水平,构建国际化的旅游市场体系。刘淇强调,国际化是北京旅游业发展必须要关注的。在今后几年,北京应该支持和吸引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资源整合能力强的旅游企业;通过打造一批知名的旅游文化活动,大力推动旅游的国际和区域合作,以国际标准提升北京旅游产业;同时积极筹备世界旅游联合会,推进把它的总部和秘书处永久落户在北京;此外还应积极推进与周边地区合作,构筑区域合作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环渤海世界旅游目的地。

第三要在精细化上狠下功夫。刘淇指出,提升首都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关键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重点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与管理的全过程,以人为本,切实推动旅游发展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转变。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伟奇在会上谈到这样一个例子:有同志最近到一个五星级酒店去洗澡,热水龙头10分钟内放的全是汽,不是水,因为没有安装好进电梯之后,门关不起来,出来又关不起来。即便是一个很新的饭店,因为运转过程很粗糙,管理标准没有制定好,也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的旅游还应在旅游管理的标准上加大力度,力推精细化管理。

第四是使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是个窗口行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北京的形象,旅游服务应该考虑到游客各个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构筑各个服务环节的质量。刘淇表示,旅游便利化一定要发挥科技优势,建立智慧旅游城市,充分利用信息化物联网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旅游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如果一个对北京完全不了解的境内外游客,可以依靠各项服务设施顺利完成在北京的旅游,最后离开时说一声谢谢北京,这就是北京旅游便利化的最高境界了。”

“北京旅游发展的无论哪个方面,都要突出人文特色,体现高科技能力,收到绿色旅游的效果。”刘淇强调,北京旅游要全面体现三个北京的理念和成果,这也是我们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特点。

新举措

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在会上指出,北京未来将通过一系列机制创新和政策带动,促进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记者注意到,本次大会上,北京市首次提出,将旅游业发展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丁向阳表示,北京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有效注入旅游元素,将旅游元素作为城市规划调整、设施建设的重要目标。比如,北京将开展城市常住人口、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研究土地管理中旅游用地的认定标准和使用办法,年度土地供应中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支持利用地下空间,垃圾厂等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发旅游项目;鼓励企事业单位兴办旅游业;落实公共建筑中配置旅游建筑的办法,创新产业融合理念,实现与第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他们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机制创新”将使北京旅游业迈入发展的快车道。今年3月,北京市率先在全国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改变原来单一部分的行业管理,转而建立多部门协调的综合管理模式,打造“大旅游”发展机制,实现发展旅游事业向开展旅游产业发展转变。

丁向阳认为,首先将建立和健全北京的旅游产业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与旅游产业的相关在京单位部门、大型国企的协调,在统筹资源,创新服务等方面更好地统筹联动;此外,还

将进一步增强区县政府主管部门统筹辖区内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能力,比如将在东城开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改革试点。第二,他表示,城市的一切资源都是旅游资源,因此要逐步开发开放北京辖区内的旅游资源,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到北京旅游产业开发开放中,积极整合旅游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鼓励多种旅游业态的发展;同时,北京也应该积极推动与其他城市圈的旅游通享,打造旅游联盟,比如目前北京打算扩展与东三省的旅游合作机制。第三,坚持投资消费两个渠道,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国际会议专业的联盟,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增强北京高端旅游市场的发展活力。

有专家指出,旅游业关联度极强,资源关联度极高,因此必须创新现有管理体制,统筹各方资源,打破部门界限,让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释放旅游产业生产力。北京机制创新的探索触及到了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瓶颈。

据悉,为了配合机制创新,北京市从今年开始每年将拿出10亿以上的专项资金,用于引导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也将通过这笔专项资金撬动社会各界来投资北京旅游产业,以达到产业的全方位发展。

邵伟奇认为,旅游业要成为北京重要的支柱产业,必须通过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来实现。他个人认为,北京郊区的乡村游、生态游等与一产结合较好,发展势头也非常好;遗憾的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旅游与二产结合还非常少,尤其一些高端旅游用品都是进口的,我们要推进国产的;此外还有旅游商品纪念品,我们的产品缺少设计,制作粗糙,下一步应该在这几方面多下功夫;他认为旅游和三产的融合主要是旅游业和金融信息产业的紧密结合,北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一个战略性的支柱产业。

丁向阳在会上还提到,北京还将认真研究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办法。尤其是在房山、门头沟等产业转型区县,鼓励企业以老旧的厂房开展旅游,努力扩大旅游业与文化教育科技等第三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使得社会资源的公共服务、社会教育功能更有效地在旅游发展中体现。

新机遇

近一两年来,很多满怀希望而来的投资者发现,北京各区县对旅游项目的立项要求越来越高,即便是门头沟、延庆、密云、房山这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投资门槛也逐年提升。

门头沟区副区长李新提到,这两年门头沟引进了华谊兄弟、东方好莱坞等大型旅游文化项目,签约了中瑞生态谷等一批重点的生态产业园,在引进项目上,更多考虑旅游业与高附加值的产业融合;同时全面启动了一批旅游景区的修复工作,为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此次门头沟推荐的“斋堂旅游”开发项目为例:此项目投资巨大,附加值高,项目融民俗、文化、旅游等要素为一体,以古村落文化为主线,形成餐饮观光、演艺娱乐、文化研修、会议培训为一体,具有强大文化诉求的旅游集散地。

再看看密云的“云蒙山项目”:云蒙山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有北方“小黄山”之称。密云县拟将其建设成为集观光、旅游。文化民俗、会议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通过发展山地体验,森林露营等低碳休闲旅游项目,实时保护性开发;通过对旅游公共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有效减少噪音、空气、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据密云县副县长蒋学甫介绍,该项目的试试将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促进密云乃至北京东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农民的增收。

本次旅游大会协办方——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屠行健表示,北京各区县所推介的项目较往年相比,有比较明显的新特征:一是项目基本体现了文化、科技、绿色的特征;二是项目体量较大,具有一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三是项目产业附加值较高。

“由此可见,未来北京旅游投资方向必然是高端化发展。”屠行健强调,北京尤其需要与文化、创新高度结合的旅游项目;他认为而最有发展潜力的便是刘淇总结的三个“必须”:必购的商品、必吃的餐饮、必看的节目。

“外国人第一次到北京来一定要吃北京烤鸭。”邵伟奇指出,北京汇聚了国内的各大菜系,和世界上相当一部份国家的美食,而对于本土的餐饮品牌,却发掘得不够。应该借发展“大旅游”东风,推出一些外地人、外国人来一定要去吃的特色餐饮品牌。他认为北京的每个五星级饭店都应该形成自己的特色餐饮品牌,而现在却在特色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建立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消费。

有人做过统计,外地人到北京旅游买得最多的二十种商品分别是:北京绢人、景泰蓝、玉雕、漆雕、北京烤鸭、六必居酱菜、北京酥糖、茯苓夹饼、北京桂花陈酒、牙雕、戴月轩毛笔、北京宫灯、王致和臭豆腐、北京玉器、北京内画壶、北京莲花白酒、一得阁墨汁、北京面人、八宝印泥、北京果脯。除此之外,北京的旅游商品还有很多,尤其是近些年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针对国内外游客开发的旅游商品不胜枚举。但没有一种商品特色鲜明到“必买”的程度,游客很难选择到底哪种才是代表北京这座城市文化灵魂的必购商品。

记者了解,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推出了必购商品,比如到法国人们必然买香水,到意大利必然买服装和皮具,到瑞士买手表。这些旅游商品已经同这些国家(城市)的名字一样,深深地打上了标志性烙印。邵伟奇提出,北京不妨推出一些主打产品,提高这些产品的设计能力,融入创新因素,提升生产质量,这些产品背后必然会带动生产、营销、消费一整条产业链。

《功夫传奇》的火爆成就了红剧场,随后推出的少林功夫使得红剧场对来北京旅游的人保持了长久的吸引力;这几年来,北京旅游在打造“给游客一个住下来的理由”方面着力颇多,尤其是在一些郊区县,正在投资或建设一些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节目,如延庆的“印象长城”,海淀的“数字圆明园”,打造了若干来京游客必看的旅游节目。

但屠行健认为,与美国的百老汇的歌舞剧、俄罗斯的芭蕾舞相比,这些节目还处于发展初期,一个是节目影响力不够,正处于慢慢造势期;其次是一些节目的创意不足,追求短期利益者众,节目质量难以保证;三是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际旅游集团,以支撑旅游业发展为支柱产业。

当然,这是中国一个普遍的问题,我们的旅游企业不少,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却没有。德国的一个旅游公司年收入能够达到350亿美元,日本的某旅游公司年收入118亿美元。

“北京应该有条件率先培育出这样的大型国际品牌企业。”

推荐访问:初探 首都 旅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