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中国古代教育目的研究综述

中国古代教育目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5-24 14:25:05 浏览次数:

摘要:探索中国古代教育目的必会涉及到教育历史分期问题,而根据教育史学界较为认可的有关教育历史时期的划分标准,可以采取三种标准探究对教育目的内容的研究,分别是教育发展规律之标准,特殊教育现象与重大教育时间之标准及年代划分标准。同时,对古代教育目的的探究不仅仅包括国家这一主题,同时考虑到教育者之教育目的。以上有关教育目的的探究,又存在着教育规律本身标准问题,历史单一主题教育目的及综合评判教育人物时的权衡问题等,这是有待进一步探索的。

關键词:教育目的;分期;人物评价

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与教育的本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每一历史时期,教育在当时的社会中都存有其实际之目的,而研究者作为认识主体,受主客观因素之影响,对其看法也难免会有差异。教育目的的历史研究必然伴随着教育历史分期的研究。而教育目的历史研究本身又包括了国家教育目的与教育家所提倡教育目的。所以,在探究以往学者对教育目的之研究,不得不考虑到教育历史划分问题,考虑国家与教育家所倡导教育目的之分。

一、古代教育目的划分及内容

对于教育历史之划分问题,有学者已经做过相当精细的研究梳理,其对古代教育历史分期标准的总结不外乎四种:(一)依据社会形态之划分。(二)社会发展过程中某特殊教育现象之划分(三)中国历史年代更替之划分(四)依据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之划分,其中也不乏当代结合这四种划分标准之一两种所做的分期尝试。(1)根据这一标准我们将我国古代教育目的历史分期的问题也大致分为三种:

1.根据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划分

有学者以1862年新式学堂的建立为界,将教育历史分为旧教育时期与新教育时期。其依据在于前后教育特点不同,旧教育时期的教育发展呈现出保守化与本土化,而新时期教育则较为西洋化、革新化与开明化。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具体说来,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自虞夏商周三代到西周的教育目的”,这一时期,社会封建保守风气极盛,阶级制度很明显,教育目的在主张明人伦、严尊卑、定上下,是社会有秩序,符合贵族政治的利益”。“自东周至春秋战国时代的教育目的”,这一时期学术下移,百家并起,养士之风盛行,教育目的偏重于培养士族阶级的领袖,教育作为促进个人向上流社会流动的工具性作用较为突出。自秦到1862年教育目的,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是君主专制统治,而教育目的就在于通过科举这一中介,将教育作为培养忠顺政治领导人才的工具。(2)也有论者虽也以1862年为界分为传统教育和新式教育两个阶段。但就各个阶段而言,并未做具体展开,而是笼统来阐述教育目的,传统教育目的以儒家学说为中心,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史,注重自身修养、涵养心性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和道德实践。一言以蔽之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新式教育则较为追求富国强兵的教育目的。(3)

2.根据特殊教育现象或重大教育事件划分

有学者将汉之“策”作为我国教育史上选拔制度开始之现象,并认为自汉策以后,科举便成“滥觞”,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一发不可收拾。无论学制如何改变,教育机构设置增减如何,都有其相同的本质,即附庸于科举选才之器。而自汉至清,一千一百年间教育不过是“抡才”的工具而已。“抡才”,有两种功效,其一是寻找合适的统治人才为我所用,其二是安抚笼络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使天下英年青俊钳制于科举。因此,科举制度可作为划分教育历史之依据,中国古代教育史即为一部科举制度兴衰发展史。据此,可以将教育历史划分为:先秦与秦教育时期、汉至清末教育时期及清末迄今教育史,但该历史分期并未明确表达各个时期之目的。相反的是,认为历史上教育目的以春秋为界,可划分为两个不同阶段:其一春秋之前为“培养君子”和“培养为官”之目的;其二,春秋之后逐渐变为“培养为官”的教育目的。如此划分的依据是,古代教育目的中,教育是专为统治者而设立,一般平民是与教育无缘的。封建时代,阶级等级十分严格,所谓的“士农不易业”。春秋之前虽不及此,但阶级是不容僭越的。这一点也可从孔子维护“礼”看出。古代教育用以教育贵族子弟。其目的主要在于教育贵族子弟如何统治。春秋之前,因出身不同,可将贵族子弟分为两种,“其一是国君的子孙,王子,太子等教育,目的在于‘如何为君’。其一是乡大夫贵族的子孙。适子,庶子,诸子等的教育,目的‘在于如何做官’前一种教育在春秋之前,差不多为正统教育。”(4)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渐渐成为统一国家,为君之人日少,为官之人渐多,学为官的教育逐渐替代学为君的教育成为正统教育目的。

3.参考通史之年代划分法

虞夏商周四朝为上古教育时期,秦至清为中古教育时期。上古教育主要在于培养明人伦的观点,注重道德与教化方式。而中古教育时期的教育目的因朝代不同而各有特点。秦朝遵崇法家思想,重视教育为法治服务的功用,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弘扬法纪,遵从法纪的顺民。汉朝崇尚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目的在于遵循儒家道德规范为统治者培养政治统治人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并进,呈现出教育内容上的多样性,但教育目的依然指向统治人才的培养。隋唐至清末,不断完善科举制度,教育功能单一化,培养具有儒家思维的士人。(5)

二、古代教育思想家之教育目的

探讨中国古代教育目的,如果缺少了对教育思想家所提倡教育目的研究,是欠妥的,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也是有失客观公允的。而对于古代如此之多的教育人物,应该做出何种选择是教育史学上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在实质上指向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因此在对古代教育思想家教育目的观进行探讨时,须注意教育史上可选谁之教育目的观,其次,还要注意对该教育人物教育目的观研究有何异同。

对于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历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如坚持人物评价的历史性与充分的全面性,注重生前与身后、动机与效果关联起来,注重将政治态度与学术成就适度分开。(6)对于教育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学者也有论断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如教育实践的标准,社会发展标准,历史贡献标准,人民利益标准。(7)对于教育目的的代表人物的实际选择上,不同的论者采用了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

有学派观论者,学术学派之所以能被称为学派,其不仅有可靠的理论支撑而且将理论付诸实践,并形成不断传承之势。不同的教育学派有着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自然教育目的也不会截然相同。该论者将中国古代教育学派分为五中,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理学。进而集中阐述了儒家代表人物孔孟、道家之老庄、法家管子、商鞅、韩非子、墨家之墨子及理学之朱熹与王阳明的教育目的观。(8)

一般性教育史著作通常会综合考虑教育人物评判标准,挑选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具有重大影响的人。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的墨子、孟子、老庄及商鞅韩非、秦汉时期的董仲舒、王充;魏晋南北朝傅玄与颜之推;隋唐之际的韩愈;宋辽金元时期的王安石与朱熹;明朝时的王守仁;清末鸦片战争前的王夫子与颜元。(9)在论著中不难发现,差不多每一时期,都会推出偏于教育改革实践者和偏于理论研究者两种历史教育人物。较为明显的是秦汉时期、改革者董仲舒,理论者王充;宋辽金元时期改革者王安石,理论者朱熹。论者在处理人物次序上,倾向于将改革实践者放置于系统理论者之前,可见论者偏于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

鉴于搜集资料有限对教育目的人物选取上仅止于此。而对历史中具体人物教育目的研究之综述。涉及人物较多,不宜在此展开讨论。仅取孔子一人做简要综述。借此为例来说明整体之问题。

孔子教育目的研究观点颇有差异。有论者指出,有关孔子教育目的在“学而优则仕”上呈现出不同观点,可分为五种:一种意见认为孔子的教育目的在为统治阶级培养治术人才即士、君子终极标准则为圣贤。一种意见认为孔子教育目的虽为统治阶级培养治国人才,但更重要的是人格的修养。第三种观点认为其教育目的不仅仅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还要愚民。第四种观点认为孔子的教育目的不仅仅限于进入仕途。求官不是孔子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与直接目的。第五种观点认为孔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文化教师。(10)对于这种观点,笔者不置可否,但需要指出的是,各种观点之间存在着交叉甚至是反复陈述的情况。较为明显的是第一种观点和第四种观点的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观点。可以看到孔子教育目的是多样性的,多层次的,这与孔子本身的思想矛盾性是一致的。他本身是渴望进入仕途成为政治中的改革者,但他的理想也屡屡受挫,加之他曾受到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决定了他在教育上不仅仅是学而优则仕的。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孔子的种种理想,要借着弟子们实现,这也决定了教育目的是多样的,分层次的。可以是修己成仁的教师,也可以是统治阶级所需的贤士,也可以是清静无为的隐士。

三、中国古代教育目的研究中的问题

中国古代教育目的研究,首先考虑的是历史分期问题,“古代”之界限在哪里,在以上的研究综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将中国教育历史划分为传统教育时期及新式教育時期这一观点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是教育史学家们所作出的努力和尝试,旨在为教育史或者说为教育争取一片自由独立之地。但这一划分虽曰为教育规律标准,但深入分析却并非如此。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还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并不是其本质,其教育改变乃在于文化之改变。也即是说,这一划分依据并不是教育自身规律标准,而是文化标准。是否存在教育自身规律标准,还是有待探讨的。

其次,在对中国教育目的的探讨中,不难发现,所谓的教育目的不是别的教育目的,恰恰就是统治者的教育目的,即是政治之教育目的。学者在研究中多倾向于将教育目的归于政治或者国家之目的,是事实如此呢,抑或研究立场、价值取向之问题,抑或说资料之有限问题呢?这也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再次,对于教育历史人物的选取上,选取标准固然很好,但问题在于如何权衡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孰轻孰重,更甚于,一些教育者集教育实践与教育目的于一身,如何在他们中间做出合适的权衡也是一个问题。对于综合性的教育史论著,固然可以采用一些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标准,如果进行专题性教育史问题,如教育目的人物史,如何采取合适的标准呢。

分期形式探讨各个时期教育目的,本身又存在一个问题:是以分期阐述教育目的,还是以教育目的划分教育历史时期,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待梳理。

注释:

杜成宪.中国教育史学(文稿):80-82

黄光雄.教育概论[M].台湾:师大书院有限公司,1990.

王连生.教育概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上)[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孙国华、施宏彬、林乃慧.教育学导论[M].台湾:丽文文化,2006.

李屏南.人物评价论[J].湖南:岳麓书社出版,2000.

杜成宪.中国教育史学(文稿):80-82

黄光雄.教育概论[M].台湾:师大书院有限公司,1990:35

孙培青、杜成宪.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瞿葆奎.社会科学争鸣大系——1949-1989教育学卷[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17-419

参考文献:

[1]瞿葆奎.社会科学争鸣大系——1949-1989教育学卷[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01-402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研究(隋唐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张瑞璠.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

[5]陈学恂、张瑞璠.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刘凌,吴士余.中国学术名著大辞典.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1:342-343

[7]林璧属.历史人物评价两难题[J].史学理论研究,1999(2):153-156

[8]刘敬东.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目的[J].教育探索,2000(2):31-32

[9]王毓珣.从孔门弟子走向看孔子教育目的[J].教育学术月刊,2010(7):95-97

推荐访问:目的 中国古代 综述 研究 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