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创新创业生态下中关村CID未来发展路径

创新创业生态下中关村CID未来发展路径

时间:2022-05-21 08:30:05 浏览次数:

zoޛ)j馟m5]iiMzm ?总结,第二个事是研究中国下一步发展。中关村经历了从“电子一条街”时代的跟跑,到“采用一区多园模式各个不同地方进行探索和国外合作”的并跑,直到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领跑时代。领跑就是要出现伟大的改变世界的企业家,未来中关村最重要的领跑空间不是一区十六园,而是中关村CID。为什么?因为CID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打好了基础,中关村软件园、新材料园和正在发展的翠湖园科技园,这三个园未来可以说是中关村的原创之地。

这次G20会议上我们提出要创新增长方式,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大的底气来说这个话,就是因为中国现在有若干个产业已经在全球处在引领位置,一个是电商,一个是社交,一个是直播,在世界上都引起了很大轰动。直播是技术动力,而且这个技术动力在中国呈现出来蓬勃的发展趋势。

未来引领之路怎么走?现在中国出现了三大领域,分别是分享经济、平台经济和智能经济。中关村前二三十年主要完成的是中国的信息化转型,现在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爆发增长?这是因为信息化转型基础上在完成智能化转型,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创业。

长城所最近在研究全中国的独角兽企业,2015年独角兽全美国是125家,中关村是70家。2016年中国是100家,中关村60家。现在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独角兽超过10家,是中国和美国。中国的入选企业大半集中在中关村,所以中关村是中国原创之地。中关村CID完全换装了,中关村软件园和翠湖科技园重点做分享平台,翠湖科技园很绿色,适合发展新经济,这三个组团为核心来发展壮大,这是中关村的位置在中国进一步上升,成为科技大国的领头羊的保障。

通过知识产权发现价值

因为我是做投资出身,所以就从资本的角度谈谈如何看待创新。这里有一个主题就是通过知识产权发现价值,同时要通过资本引导项目。

中关村是北京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北京又是全国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好的大学很多集中在北京,中科院一半研究所在北京,国家级院所大部分在北京。所以说北京的创新资源是在全国,甚至全球来讲都是非常集中的,这是优势。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现在北京要创新也不那么容易,创新出来的东西干什么去,市场在哪里?现在北京在疏解人口,在去产业化,制造业都要去,以后创新出来的东西研发完了怎么变现,这可能是一个问题。

我们要考虑的创新既要能够让它有市场,同时要有知识产权能够控制市场,这样的创新未来才有商业意义,否则的话表面看一时繁荣,这个领域最近投资很热,到最后多半是以悲剧收场。2016年数据没出来,2015年投资基金不要说收益,大部分连本金都没有收回来,全砸进去了。

中国知识产权搞三十年真正谁通过这件事情获益了?基本都是跨国公司,中国的企业通过获益的很少,你不会玩,不会用这个规则,而国外很熟练。像中关村集中了国内这么强的创新资源,你要最终让它创造价值是目的,而不是一天发表多少论文成果,不是搞科学研究,我们是要赚钱。

这过程中政府平台就需要把技术项目转化为商业模式,撬动中关村市产业资源,乃至全球的商业所选全部整合起来。否则中关村只强调又研发了什么,你发现做到一定程度就跑到外地建厂去了,那我们就净给全国做贡献了。

军民融合发展,天地一体化

2017年三四月份,我们公司将搬到位于中关村环保园的新楼里来,以后我们将成为中关村CID的入驻企业。我们离航天城很近,很多员工都住在那里。中关村CID地区搞的无论是产业,还是生活配套,直接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

航天恒星又叫做航天503研究所,隶屬航天科技研究公司,五院的总部在航天城,主要负责我们国家90%空间飞行器的研制,神州飞船、探月工程 、二代导航,航天卫星的研制都是五院负责的。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和处理,以及数据最终服务于国民经济方面,而且北斗也是导航联盟的企业。

我想谈几个观点,不一定很成熟。

第一,中关村除了有比较好的互联网企业,包括学校科研院所的资源,还有很强的资源是军用的研制单位。第一个希望,就是CID地区谈创新和发展的时候,能够充分考虑到军民融合。这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无论是互联网+航空、航天、军工,希望有一个平台能够把军民融合做好。

第二,除了有产业的对接,还要有学校、研究单位、科研院所,资源都会有各自的优势,这方面也应该做好资源的共享。资源共享一个是市场资源,我们现在每个企业,在中关村企业都有自己特定市场范围,这个市场资源大家可以联合起来做大事情。另外人力、专家方面的共享,我们也可以有一个平台,能够让他们创新共用。

第三,资本方面的融合,对我们而言,特别是航天技术在转化孵化初期还是有市场的需求。

我还希望CID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园区,它本身是一个平台,是让我们大家在一起进行对接的桥梁。园区自己的事情,比如行业信息化、智慧园区我们自己的企业参与比较少,希望给我们创造一个平台,把天地一体化的优势发挥出来。

打造有创新性的科技园区

尚东数字谷进入上地是2008年,我们也是机缘巧合进入了园区。项目是在2013年冬天开工,2014年年底竣工,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中关村上地区域的地标。

怎么通过园区的运营推动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我们经营过程中所思考的问题。虽然我们没有实创先天的优势,但是我们自己小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提供服务,我们到今天为止还是比较满意自己的成绩。

我们与入驻的13家企业有良好的沟通机制,了解企业需求,尤其是企业员工的需求。虽然我们只有五万平米,13家企业,员工人数五六千左右,平均年龄85后-95后,社交是他们的强需求,去年搞过相亲联谊大会效果非常好的,也很踊跃。还给他们搞过互联网运动大会,尽我们自己一份力量,带动员工之间的互相交流。

我们在中关村软件园里也有孵化器,我们想做园区上市企业打造创新中心,为他们寻找上市企业的并购的标的物。我们就是想把自己园区打造有创新性的园区,具有科技感和影响力。我们立足上地,上地街道企业服务办公中心也希望落地在我们那里,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我们也在研发智慧软件,主要针对园区运营,人才对接、项目对接、投资孵化来进行更全方位立体更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更好服务于园区里的企业。

云中心: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

我们是翠湖科技园的组团,叫翠湖科技园云中心,是2006年入住温泉镇的。我们园区总建筑面积25万多平米,本身是市场化的,但是经过大产业规划以后,就纳入翠湖科技园区了。通过2006年开发建设招商到现在,我们的产业是紧紧围绕海淀北部6+1产业招商建设的,目前已经入驻了44家企业。

从国家引导双创开始,我们园区也陆陆续续开始跟海淀文创园合作成立了分园,为溢出企业提供加速器,他们企业能够有序到我们这来落地。

2015年我们园区产值大概45亿,税收2.5亿,区级贡献算是比较高的。企业一开始招商的时候很难,企业到这落户,员工就餐问题、出行问题都是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给解决,企业骨干员工流失很多,企业就没法落户。我们首先要解决他们基本服务配套,根据企业的需求拿出来3300平米做了员工餐厅,引进了社会资源免费给他们使用。再一个出行问题,跟政府进行对接,通过北部办、管委会给我们引进了大概21条班车,企业拿出一部分资金,最远能到燕郊。基本需求解决了,员工才能留得住,企业才能呆得住。

它还得有精神文化层面需求,所以我们又拿出来700多平米建了专业的小剧场,声光电都是专业厂家来给我们建设的小剧场。还有2000平米的健身中心,这个剧场从去年开始运营,到目前为止100多场反响还是不错的。

园区根据企业需求搭建了各种各样的平台,一个是为他们提供增值服务,还有专项服务。我们每个月把不同领域产业召集到一块做沙龙活动,有些资源大家能够共享,比如生物医药企业有可能是上下游产业链,所以我们给大家搭这件平台,促进企业在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园区根据企业的需求给他们提供不同的服务。

园区就是给大家搭平台,根据企业的需求,园区企业的资源放在这个平台下,大家共享。也根据企业的需求引进一些社会资源,包括知识产权这方面的服务,还有一些基金的服务,让大家在这个平台得到资源共享,也希望我们园区为大家提供的服务,为企业体规的服务能够在产业上有好的发展,在市场上有好的发展。园区里企业能够抱团取暖。

将CID打造成北部园区的“小社会”

我们是中关村产业园里的企业,成立于1995年,到今年21年了。当初公司起家主要是围绕中国铁路,随着中国铁路这几年的壮大我们也就跟着一起壮大起来。在目前为止我们主要市场针对两个,一个是中国铁路,一个是中国军工。同时也收购、控股一些公司,军工这块公司也打造了一个平台,不遗余力在做。

我们企业,特别这一两年上市以后也是困扰,想把产业做大,想引进行业顶尖的人才。但是这几年招聘太困难了,谈好了待遇,他们中途就放弃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要坐班车,我们定了五六辆班车,班车往外走也很紧张,早上上班公司九点上班,这些地方特别难把握。想引进什么样的人才要给他们创造这样的环境,随着90后、80后成为工作岗位上的主力,在园区的企业也需要这些人到这工作,怎么引进来。海淀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廉租房,真的有的员工城里房租出去了、卖掉了,全家都在这边用廉租房工作,因为他们对企业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相当一部分人员解决不了,因此就放弃了。所以人才真的特别需要,我们在园区需要的也是人气。

衣食住行、购物,如果北部园区还有足够的空间,打造成北部园区的小社会,甚至学校、医疗、商城,把这些人都吸引过来。

北清路新庄桥那里有一个永旺商城,珠江地产做了五个楼,商住两用,为什么租得那么好,是因为永旺里看电影、娱乐、购物、饮食非常完善,很多外国人也到那租房子。尽管交通不方便,但是去了以后在這边工作,所以就好。而我们这边北清路西边有房产,剩下就是东边一条街。假如整个海淀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就是一个国家,因为这里收入都不低。可能因为这个他就宁可放弃,在市里找个待遇低点的。所以我们想法就是如果要是一个小社会可能会好一些。

互联网金融的探索与趋势

在未来的大生态里,互联网金融将是非常小的板块,无论是互联网证券、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信托、互联网保险都已经被圈定在一行三会监管体系下。我个人觉得这个发展会有转折期,不像过去那么快,没有规则大家都来。新浪干,传统上市公司干,海尔也做,格力也做,地产公司也做金融,民间金融也做。可能未来没有这么乱了,金融创新步伐会慢,但是会规范,会有牌照约束这个行业发展。

这么发展并不代表这个行业有多健康,创新的步伐受到无论是政策的制约,还是自身出现的问题制约,最后这个行业变得更加没有想象空间了,VC都不投了,老百姓一提到互联网金融都认为是骗子,过去一年里出现的问题,只要一出问题负面清单列出来,对整个行业有非常负面的影响。

我们公司做了五年,也在摸索。我们摸索方式就是逐步不做金融了,可能做别的业务。我们可能在2017年,未来五年做非金融事情或者泛金融事情。

第一个方向符合国家潮流,文化创意产业,某种层面文化创意也是跟兴趣,跟金融相关的服务。我们在这里做了布局,做了文创众筹也是帮小企业融资。第二做了媒体,做金融的一些服务。文创还是连接消费升级的需求,尤其是优质的IP产品,知识产权的产品,网红背后有大量消费能力的用户,怎么连接到真正能够打动用户,讲好故事。

第二,移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红利,数据化的使用也是一个方式,尤其人工智能。金融这块的人工智能也是发展趋势,大部分的经营数据、用户数据、行为数据都可以形成数据模型,帮助我们公司思考琢磨,要么基于数据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投顾类产品,这是可以的,绕开了很多的风险,伴随着信用社会的建立。现在做基础性的工作,未来也是我们的机会。

清洁能源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们是海淀区留学生创业园里最早的一批创业者,这20年一直在创业的路上。当时在日本有500多个留日博士,都是在日本公司工作的,留日和留美人有很大差别的。在日本留学的人做产品创新肯定没问题,但是要做企业有限制。我回国创业的时候,没有去清华当教授,而是想把日本一些技术拿到中国来,在国内进行嫁接。我们做了几个产业,现在看来都是英烈。第一个是锂离子电池材料,1997年开始做,两年后实现产业化。第二个项目做了环保产业,以电为能源,清洁供暖。

关于中关村CID未来发展路径,需要未来共同探讨,发挥各自的特长与优势,互为补充,携手发展。北部地区建了很多建筑物,还都达不到节能绿色标准,能耗是很高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搞集中供暖要的只是温度,这样没有把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关键问题。自己来建设,能源是自己的,他才会有兴趣。如果中关村CID将来有可能可以做很多探讨,在这里的一些公司如果不做集中供暖,对自己能源做规划的话,有可能将来会用到我们的技术。

军民融合的机遇和挑战

北斗星通公司是2000年成立的民营企业,主要的业务领域就是国家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市场推广。我们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围绕卫星导航有五大块,第一块卫星导航的芯片和元器件,最核心的就是芯片,在这个行当里做这么一个核心的技术,也说明得到了国家认可。同时还有一个骄傲的事情,去年拿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个比较大业务板块就是国防,主要是卫星导航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第三个业务板块是国际代理业务,也是我们集团公司起家的业务;第四个板块是汽车电子。我们是把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汽车导航应用作为进入点整个扩张,做到导航娱乐系统。这块业务目前已经是集团公司分板块最大的业务,占到我们业务量将近31%;第五是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位置服务,信息服务系统北斗原来定义的时候有一个功能,它可以通过卫星发一些信息,但是不能打电话。一方面真正给民生带来好处是很大,政府补贴原来装上去了,现在为渔民的交易、救援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在这过程中间有一个困惑,军民融合到底走向哪里?我们还算最早进来的,我们已经在门槛里了。但是现在感觉到,确实这两年军改要明显,军改的压力,对于企业压力很大。短期利润背后是非常长期的服务,这个事作为我们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参与了成本降低了。

我们也在想中关村发展非常快,我们企业现在在北京高端人才都是35岁以上,很多人现在都感觉到怎么员工工资都超过北美了,挺吓人的。你不给他这么多钱他在这生活不下去,这是很明显的事。太大的代价越来越负担不起了,这是很大的压力。

智慧园区的迭代升级

我们算是智慧园区,智慧园区基础上还有自己的孵化体系,原有孵化不叫升级,也不改转型,我们做了迭代。我们拿出来将近一万平做产业孵化,传统的孵化完不一定有人买,这个蛋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鸡。现在我们找到产业里面愿意购买这个鸡的大企业,跟他共同孵化这个蛋。说到底我们做了创新型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产业上的融合,围绕这个核心我们做了几个产品。

第一,有将近3000米联合办公空间,解决了企业对物理空间的需求。但是我们这个物理空间的需求跟一般的孵化不太一样,我们把物理空间做到极致。孵化器装修特别有特色,比较适合90后、95后创业者。第二,我们拿了800平做了创新体验中心,做创新型硬件软件结合的展示体验销售传播。第三我们做了1200平咖啡馆加1000平健身房,解决园区企业对项目路演和人交流和自己体育上面的需求。

另外又做了两个平台,第一科技金融平台,主攻方向是种子轮企业,我们从最初点上进行孵化,另外一块投资后端。

海淀当时规划我也有参与,未来海淀的中心一定是在我们这个区域,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我们也希望跟园区管委会,特别跟实创有合作对接,我们那边企业装不下的,能否有序引导到这个地方?作为智慧园区运营方,我们也希望跟山后的科技园合作,共同打造创新中心。

我所研究的五大创新体系

最近我们做了一个项目,了解一下全国创新、双创双轮驱动的问题。所以在全国跑了几个地方,就是高科技园区,也包括海淀。中关村有些技术已经是世界最前沿的,北京这个地已经是高中高了,一平米公里创造的GDP最高的地方之一。

我谈一下五大创新体系。

第一,技术创新。我在日本呆了八年,在日本做教授,講亚洲经济。我就讲技术,十年前的事,地铁来回走路人的脚步这就发电了,发的电白天用不完,人流就发电了,晚上还可以接着用。技术创新企业永恒的主题。

第二,创新说了半天就是技术叠加,最大的一个名词叫融合创新,就是融合,包括和文化的融合和技术的融合,技术融合就是技术和技术之间的融合,要说文化的融合比较虚,做文化做得最好点是艺术,只有少数人,是个性化的才会产生价值。

第三,管理创新。包括薪酬体系设计,光给钱不行,还得做企业文化。人才创新,人才再造工程,30岁、40岁还可以再学习,换一个接近的专业再做,重新学习。跨界创新,不光出去培训,也可以引进,到大学进修等等。

第四,服务创新。日本孩子到外地工作了,老太太一个人在家里了,日本就是一个暖水瓶,一动千里之外手机就显示了,因为老人起来第一件事是喝水吃药,一看暖水瓶动了说明老太太一切正常。这就是创新应用,生产一大堆技术不用有什么用。生产这个东西要贴近生活,根据需求来生产才叫技术创新,体现个性化要延伸。

第五,营销创新。

中关村:建设自己,后惠天下

结合着今天讲的题目,今天我的发言题目是“建设自己,后惠天下”。建设自己就是要把自己根子扎硬,基础打牢,不断拿出新产品、新思想、新思路。为中国人民服务。中关村要建好自己,才能惠及天下。这是一个价值观,也是方法论。从价值观上来讲我要惠及国家,惠及人民,惠及全世界,从方法论上来说,掌握好几个有用的环节你才能达到惠及他人的目标。

从我接触到中关村以后,我觉得中关村为什么能够成功,其中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运用好,发挥好自身的资源。

后惠天下是什么意思呢?我做产品卖出去不就惠及天下了,不然。我讲的这个惠及天下还要更高层次一些,不光是你的产品问题。作为一个全国的高大上的高新区,它应该对全国,甚至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现在我看已经到这个程度,可以做了。这么好的产品,这么好的思想,这么好的理念,为什么不能走出去呢?

再一个高惠天下,不能在自己这个地方老是自我循环,要走出去,要参加国家的项目,重大战略,给它解决问题。我们确实要更进一步得到国家的重视,比如现在提出来的发展中部和开发西部,这是一个大战略。

中关村应该把自己融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来,来解决这些问题,来运用我们的一些特有的资源来为国家出谋划策。那时候中关村会更火,边建设边惠及天下,边惠及天下就赚更多钱,然后再来建设,你逐步提高,我逐步建设,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不能自我封闭,不能自我流转,一定要走出去。

我们中关村如何在建设好自己方面下工夫,培养我们的董事长,培养我们的总经理,一定要用市场化手法来操作企业。我们的管委会也要用市场化来管理,这样打好基础了,再用市场的方法把产品、人才、基金都可以作为商品向外推。

推荐访问:中关村 未来发展 路径 生态 创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