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文档网 > 述职报告 > 新常态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新常态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时间:2022-05-15 11:35:04 浏览次数:

[摘          要]  十八大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有了新常态,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大学生党员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通过分析大学生党员新常态下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的措施,首先要严把入口关,其次要增强培训关,再次要建好党支部,最后要创建实践关的解决途径。

[关   键    词]  新常态;大学生党员;管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2-0008-02

新常态,就是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新常态”已成为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经济发展新常态,依法治国新常态,改革开放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作风建设新常态……

大学生党员发展也出现了新常态,从学生党员人数的统计上就可窥见一斑。到2011年,学生党员的人数为

277.8万,到2012年底,学生党员人数为290.5万,而到了2013年,学生党员人数出现大幅度的缩水,年底统计学生党员仅有260.4万名。

新常态下,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训,需要建好支部,把好“三关”。

一、严把入口关,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质量

入口关是确保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的重要一环。在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落到实处,持续推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保证新党员的质量。

(一)要加强入党前的教育,使广大学生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发展党员要充分利用大学第一堂党课、党情党史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党校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引导学生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要广泛关注那些思想比较先进、在班级中有较强威信的学生,并加大培养力度,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质量较高、数量充足的积极分子队伍,为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要明确标准细化流程,规范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流程

发展大学生党员必须结合学校实际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把党员标准细化、具体化,着重强调思想上先进、学习上优秀、工作上突出、生活上模范、身心上健康等几个方面,增强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可操作性。制度是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保证,要结合学校《发展党员实施细则》,制定二级学院党员发展实施细则等规

章制度,坚决落实团组织推优、入党介绍人考察、党支

部考核、总支预审等制度,并加强督查考核,抓好工作

落实。

(三)要加大培养选拔力度,促进优秀青年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要着力培养那些思想作风正、工作能力强、理想信念坚定的入党积极分子,给他们下任务,让他们在工作中加强自身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认真打造一支思想端正、作风硬朗、工作扎实、业务精湛的党员发展对象,鼓励他们不断向党组织靠拢,为党员发展找好“源头活水”。

二、增强教育关,持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就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的社会活动。教育培训是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大学生党员发展前的各项工作都能规范开展,培养选拔的党员也都积极向上。但入党后,由于各种思想的影响,部分党员疏于学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逐渐减退,党性修养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依托党校,对大学生进行持续的教育

党校既是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要依托党校,充分利用党校丰富的硬件资源、教师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再教育,使大学生学习党的知识不断线,学习党的路线、方阵、政策不掉队。

(二)灵活利用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基层党总支的“三会一课”,尤其是“一课”要打破那种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广泛动员党员寻找资料、整理讲稿、走上讲台,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达到教育的

目的。

三、建好党支部,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组织认同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党地位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强弱,决定着执政的成效。要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就必须要建好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组织认同感。

(一)选好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最基层组织的领头人,是一个支部的灵魂人物。支部书记的个人品质、领导才能、工作方法对本支部党员的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必须要高标准、严要求选好、配好基层党支部书记。要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工作业绩好、群众威信好,热心为党员、群众服务的学生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使他们工作有方法,心中有

底气。

(二)支部活动有创新

大学生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

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传统的支部活动方式已经对大学生失去了吸引力,创新性地开展支部活动不仅能够增加支部的活力,更会对当学生党员产生强大的吸引力。通过开展党员学习经验交流、党支部结对帮扶、主题党日、户外党课等活动,积极探索联合教工党支部开展系列活动,不断增强支部的凝集力。

四、创建实践关,培养大学生党员以身作则的意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仅仅只停留在书面上,要创造多种条件,促进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提高和成长,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一)创造多种条件,帮助大学生党员参与学校、学院事务的管理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他们身上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具备驾驭工作的能力。作为一名学生,他们与其他学生日常亲密接触,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诉求,能够迅速找到问题所在,并能积极向上反映。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党员参与学校、学院的事务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密切与学生的联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还能够提高大学生党员在开展思想工作、宣传工作方面和组织管理工作方面的能力,在管理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不断增强以身作则的意识。

(二)认真组织大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等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党员从校门走向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让大学生党员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最好形式。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认真组织大学生党员赴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促使其党员先进性的发挥。

参考文献:

李兴才.谈谈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1):199-201.

推荐访问:常态 党员 大学生 管理 教育

猜你喜欢